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雪松

陕西长海画院同仁联手打造中国《千字文》正式启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酷暑的一天,聆听学者型画家程大利先生谈他创作八尺的水墨画《长城图》的体会,“长城题材的作品,应该是要表现出雄强且悲苍相结合的画面,长城是历史的遗迹,是精神象征,象征着早期文明的发展,但也象征着封闭的悲哀,长城有崇高的美,更有悲怆的美,因此,在这样的理念下,用笔用墨要苍些,涩些,如果用董其昌的意境或者其他的,可能都不能表现出既崇高又悲怆的意境美来。” 对大利先生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和山河魂魄引发而出的创作理念,颇为感动。感动之余,想象着他笔下长城苍劲、雄浑、悲怆的美学意象,长城周围的断垣残壁以及这些意象给读者的美学思考。

正当我向往着长城神韵的时候,收到了邀请到齐长城采风的函,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人家了。


“车子在绿色中行驶着,远远地还望见那一抹花青,隐隐约约好似黄公望笔下的山,也傲立在齐鲁大地上,山气氤氲在环宇中。”这是我发给泰安的一位书友的信息。书友说,“我们的山东好哦,您一定要常来呀”。是的,我也真得很喜欢山东哩。车厢里,托着腮望着窗外,想象着齐长城美的画面。


我们顺利地到达了指定地点。


下起了小雨,初秋的雨,还带着几分诗意飘向山林间。在一位义务作导游的企业家带领下,跟着他矫健的脚步向长城进发。


齐长城,位于风景秀丽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涌泉村,占地面积30余万亩,海拔500余米,三面环山,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这里有孟姜女寻夫哭夫长城倒的凄美传说,于是我们就沿着以孟姜女命名的景观大道,寻觅着早已心仪已久的齐长城遗址,迈开了登山步伐。


一路风光一路诗。我们经过了“圣泉”,潺潺泉水不息地流淌着,想到了黄公望的“山水中,惟水口最难画。”的句子,纳闷着,怎么个难画呢?还想到了孔老夫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哲理。顺着山势,到了“达摩堂”,一处景,一段又生情。


走了一会儿,我便问,“山上有摩崖石刻么?”回答说是没有的。想来今天能够领略到此处的风景是怎样的感慨,难道历代的文人墨客不知这里的胜景么?



“你们朝远处看那儿,那个如斧劈般的山顶,就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齐长城啦,”就在一棵古树旁,我们都停下了脚步,听企业家大声地指着前方说道。远远望去,几簇如石笋似的烽火台直插云霄,传说的孟姜女哭倒长城断墙处在浮云中若隐若现,我们加快了行进步伐,很快到了遗址大门,简易的大门如古代山水画家笔下的点景,门头上仿毛体的“齐长城遗址” 五个黄字闪烁在苍宇中。一行人定格于门前的数分钟后,伫立在崖间,看山上的绿色,看山下的绿色,心灵一片澄净。“再往前走,看石头去。”企业家如指挥员一般。



拨开荆棘,穿过一层层的野草后,一个小“∩”形的石门,展现在眼前。我抚摸着斑斑驳驳的石砖,这经历着2000多年风雨侵蚀的石砖依然光彩可鉴,只是浸透了岁月的沧桑,战争的烟火,它们或许看到过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交战的惨烈场面,或许听到过历代兵戈相击的声音,它也是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可歌可泣的事迹的见证。它凝聚着2000多年民族的抗争、民族的封闭、民族的强盛与衰敝的历史。


不停脚步地直迈到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连心桥的平台上,一片心空,了无挂碍。仰观天宇,凭吊烽火台,螺青色的山,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正如大利先生说的什么叫崇高的美;山下块块梯田,山民们在辛苦劳作,正是他们,保护了这段长城,因为长城下是他们的家园,长城是他们心灵栖息地。尽管在我的视野中依然看到了颓败的景象,而此时悲怆的美似乎暗淡些。


如果说上山的双腿是沉甸甸的,而下山的心情则是另一番滋味。因为我们被绿色包围着。我们再也嗅不到浓浓的硝烟,那山野气,浓郁的花果味,淡淡的甜香,顿时让我们的心情惬意起来。


宗白华
先生不是有《美学散步》么?我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缓缓地朝山下漫步着,各种各样的果树,杏树,柿子树,小蜜果,海棠果,小鸭梨,山楂果,错落有致地分布坡上,路旁,堰边……与我齐高的胡椒树煞是可爱。胡椒,如黄宾虹先生笔下用宿墨轻轻点在宣纸上的圆点待泛出墨晕的点,一个个,小小的,圆溜溜的,红红的,美到极处了,因为太爱,先美美地闻着那带有山野香的香味,当手指头刚要摘下一串时,却被柔枝上的刺扎了一下,呵,看来,胡椒因为美丽而不允许触摸它,只能欣赏罢了。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古松古柏经年常青……没有谁压制它们生长,更没有谁阻止它们随季节变换改变色彩,因为这块土地是洁净的,这里的空气是清新的,这里有涌泉山的灵气,这里有涌泉山的仙气滋养了它们。

雨淅沥,低吟浅唱着,尽管还在想着大利先生的“长城有崇高的美,更有悲怆的美”的声音…… 然而,我被更绿的植被感动了,此时整个山林幽静,没有纷争,没有污秽,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融于自然中,融于绿色中,我也试图勾勒着几个小图,勾不出绿色,然而,绿色在我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画文化报》是面向海内外书法家、美术家、篆刻家及书画艺术工作者、爱好者的一份专业艺术类报纸,深受广大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中国书画文化报》除发行外,每期还向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画廊、拍卖公司及艺术管理部门赠阅。本报为对开4版(435X600mm/版),图文并茂、铜板彩印、大气雅致,力求综合性、权威性、鉴赏性和服务性共融。每期在关注国内外艺术大事件与艺术现象的同时,重点介绍当代艺术领域的代表性1-4位人物,主要宣传和展示艺术家享誉的艺术作品、精湛的创作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超凡的艺术魅力。
《中国书画文化报》报纸拟于近期对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优秀艺术家及其优秀艺术作品进行专版介绍,敬请提供相关资料,需相关艺术作品图片及相关文字材料。希望通过鲜明而丰富的作品展示和文字介绍,让读者更多更好地了解您和您的艺术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
1、刊登免费,专版介绍,赠送作者报纸100份。
2、作者提交绘画作品3-5副,书法作品10副,用于选择性刊登,作品归报社所有,同时,作品将在《中国书画文化网》(www.800101.com)、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www.800101.org)和本报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展示。《中国书画文化报》主管单位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和中国书法家美术家协会出具收藏证书。您将受聘担任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和中国书法家美术家协会各类职务。《中国书法美术人物年鉴2012卷》将免费收录,个人专页展示。
3、作者可与三省馆(大连)当代艺术中心签署推广协议,双方实行全方位合作。
4、具体材料包括艺术家艺术照片、艺术简历、作品照片(由本报根据提供作品拍摄)、艺术评论文章、艺术感悟文章等。

谨谢予以支持,相关具体事宜请与我社组稿编辑联系。

联系方式: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数码路100号CITYONE国际公寓9008室
邮政编码:116023


话: 0411-62251944

真:0411-3975 5152

工作QQ:1343348076

E-mail: slpshj@163.com

VIP专线: 13204050105
联系人:李洪月

张雪


官方网站:www.800101.org

中国书画文化报简介


办刊宗旨

《中国书画文化报》由《中国书画文化报》报社编辑,是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专业会刊,是主要面向海内外书法家、美术家及篆刻家及书画艺术工作者爱好者的一份艺术类报纸。《中国书画文化报》的办报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广大读者服务。本报面向海内外征稿,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

   

本刊主要读者群为社会科学(含艺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师生、艺术从业人员和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刊物出版后,定期向文化部、教育部等部委、各国驻华大使馆、国内大型图书馆、艺术展览馆、艺术经纪机构等单位赠阅,覆盖面广,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规格风格
每期4—8版的对开报纸,图文并茂、彩黑映衬、大气雅致,力求综合性、权威性、鉴赏性和服务性共融。

编辑理念
报道中国书画社团的新动态,追踪中国书画创作的新走向,传播中国书画研究的新成果,开拓中国书画交流的新路径,展示中国书画精英的新风采。


办刊目标
整合业界资源,服务全球会员。即,带动业界各类书画团体和书画作者,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及经济组织,共同探索新时期中国书画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方向,推动书画精英海内外多向度的艺术交流合作,弘扬中国书画艺术的精深韵致和无穷魅力。

主要栏目
要闻快报:发布联谊会及高端领导参加相关艺术活动的动态报道
名流踪迹:高端、名流、领袖型书法家、美术家的专访或特写
艺坛快递:国内省、市书画社团及海外有关书画活动的资讯

书画论坛:评论家、书法家、美术家、篆刻家及爱好者关于创作的理论文章

史海钩沉:纪念书画大家、回忆艺坛往事的相关文章
书画之外:讨论书画与诗、词、联、赋、印、酒、茶等相关学科关系的文章
书画学院:关于书画技法的普及类文章
艺坛快递:海内外有关书画活动的资讯
巨匠风采:书画界大师、巨擘、名家的艺术历程的专访文章及作品介绍

领军人物:介绍书画界顶尖艺术家艺术历程的作品

新星璀璨:介绍美术界崭露头角的新人艺术历程的文章及作品
编辑单位
《中国书画文化报》报社


刊名题字
欧阳中石

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
《中国书画文化报》社
                                    201231

100_037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咨询热线〈美画空间〉运营策划总监:13515830365   650365  (小范)
讯址: 浙江省桐乡市为民路355号光明画廊《美画空间》编辑部收  邮编:314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松 于 2012-3-11 22:00 编辑

txfgm@126.com
314500  地址:
浙江省桐乡市为民路355号
《美画空间》编辑部  钱晓萍 收
CIMG079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松 于 2012-3-15 13:01 编辑

陕西长海画院同仁联手打造中国《千字文》
作者:

王燕(颦)  岐岖(僚)  曹伟革(求)童阳春(籍)师维(伊)
杨琳(攸)  李翠(翠)  张玉宏(惶)  童辉(妍)毛相斌(振)
宋江安(等)王强(祜)张立玲(平)伏海翔(海)
20090914_4b2d6f4cb2cd11bfc7277IfwXxHMMdh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人间




刘晏君


离开了故乡略带土气和灰败的小城,正是小时候自己特别期待的年纪,二十几岁,应该是青春生动饱满。即使穿最廉价的衣服,都有着不可控制的茂密的滋长。怀着梦想来到这座城市,日复一日中,沧桑已经悄然爬上那张曾经年轻稚气的面颊。我不想长大,害怕一天天的肤色黯淡,害怕眼角淡淡的鱼尾纹,害怕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害怕爱情的不忠贞,害怕因为自己一句无心话而引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害怕自己会平庸快活,随波逐流。


渐渐地,开始适应这座不大喜欢的城市,熟悉这里的点滴。我想要一种平庸安定的生活姿态,这是唯一值得我留下来的原因。环境宽松,工作闲暇之余,看着自己喜欢的书,一粥一饭的素食日子,养几盆不知名的小花儿,素面朝天伏案与古人会。离世俗远一点,离自己近一些。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这大概是这个暮秋的最后一场雨。这样的深夜,我带着那唯一的对外联系工具笔记本电脑坐在肯德基里,那个靠窗的位置,一向是我喜欢的,方便于透过大玻璃窗观望窗外匆匆过往的人群。进来的人基本上是三三两两的;成双成对的,形单影只的却是寥寥无几。这里白天热闹到极致,夜晚也就清凉到极致。白天吃的东西够辣,晚上点了一杯加了冰的雪顶咖啡,喝进肠胃,凉凉的。明知自己的肠胃脆弱到受不住,但还是倔强的喝下了。以为自己可以戒掉这个坏习惯,过了半年后,却仍旧想起!这大概就是迷恋。不论适不适合,不论好与坏,不计后果,一意孤行。可凡事就怕过,过了如食腐物,如饮隔夜凉茶,如鸡蛋碰石头……灯火渐深,夜梦太沉,我不过是一个边走边说的人。


露月的夜晚似乎黑的会早一些。我站在顶楼的阳台上,一眼就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最奢华的万豪酒店,在初冬渐黑的夜色映衬下,更加显出它的美轮美奂,而这一切,我只有仰望。楼下的十字路口,此刻却是一片狼藉。信号只显示着黄灯,亮了许久,仍不见有转变。等待归家的人们焦急万分,千姿百态。有谩骂出气的,有直闯前行的,也有静静等候的。人们永远都无法预料到那个出了问题的信号灯下一刻是否改变,也许大家希望的只是确定——或红或绿,而不是等待。


青春就在这倍感犹豫与逃避、感叹与无奈中匆匆地过着,金子一样,它们在悄悄地,一点一点地溜走。


万事皆如文字,结尾一定是句号,横下心来,轻轻画上。


1307560gi2e760iq7zgjal.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仓央嘉措《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CIMG134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