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59|回复: 2

高仿系列 清 陈枚 月曼清逰圖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名称】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册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绢本,设色,共12开,每开纵37cm,横31.8cm。    此画册落款“臣陈枚恭画”,钤“臣枚”印1方。每开均配有清代梁诗正的行草体墨题,款“乾隆岁在戊午秋九月朔臣梁诗正敬题”, 戊午为乾隆三年(1738年)。钤清高宗弘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乐善堂图书记”等印共60方。    《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通过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嫔妃们的活动内容,在民间生活中均习以为常,只不过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而令这些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更加富贵、繁琐及典制化的特点。    
作者在人物创作的审美取向上有别于唐代张萱、周眆笔下体态丰腴的嫔妃形象,而以明代唐寅、仇英笔下的仕女画为审美标准,追求秀润飘逸的情致。画家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倚风娇无力”之貌。在技法上,此图所绘人物造型生动准确,笔致工细严谨,源于宋代院体画风。图中的楼台房室建筑则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法绘成,根据图中透视线斜度的变化,可以准确地推求出灭点的具体位置,从而加强了平面画幅的立体、纵深效果,在有限的画面上扩展出无限的空间。   《月曼清游图》是在西洋画家的传导下,清宫画家受到科学观察方法的影响,供奉于雍正、乾隆朝的陈枚(公元一六九七──一七四五年),受益良多,他的《月曼清游图》册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描绘了宫女们随其女主人在庭院内外的游赏活动,主仆之间的关系颇为亲近,主不骄横,仆不卑微,主仆之形大体相近,破除了前人的造型桎梏。   一月 踏雪寻诗:腊月中,天寒地冻,贵妇们聚于温暖的厅堂中,一边烹茶,一边观雪,吟诗作乐,时有女伴裘衣貂帽,踏雪携友 ,前来助兴。   二月 寒夜寻梅:正月里,上元之夜,华灯溢彩,银月似盘,梅花绽放,宫中贵妇们结伴   三月 闲亭对弈:两三伙伴厅下摆棋,观者不言。   四月 曲池荡千:春天来了,仕女们走出闺房,在芳草地赏相伴欢嬉,杨柳舞于春风,杏花映于春水,秋千架上,仕女的身姿轻盈如燕   五月 庭院观花:韵华斗丽 蓉春时节,姹紫嫣红,芬芳满园。   六月 池亭赏鱼:仲夏时节,天气炎热。池边竹林飒飒作响,应和着习习凉风,宫中仕女聚在池亭内赏鱼以渡休闲时光。   七月 菏塘采莲:柔风掠湖,菏香阵阵,宫中佳人泛舟采集聚会,为刻板的宫廷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八月 桐荫乞巧:这是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场面,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
九月 琼台赏月:描绘中秋之夜,贵妇们聚集高台,吟诗赏月的情景   十月 深秋赏菊:描绘了金秋十月宫中贵妇赏菊的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是高贵、高洁的象征,又赋予吉祥、长寿的涵义。   十一月 文阁刺绣:初冬时分,在和煦的阳光下,宫中贵妇们精心绣制和欣赏自己喜爱的图案。   十二月 围炉博古:时入仲冬,天气愈寒。这幅画描绘的是华屋中,暖炉旁,家中贵妇们闲聚在一起,欣赏古院和书房的情景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10文窗刺.jpg 01-寒夜探梅.jpg 02-杨柳荡千.jpg 03-闲亭对弈.jpg 04-庭院观花.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苏门


    05-水阁梳妆.jpg 06-碧池采莲.jpg 07-桐荫乞巧.jpg 08-琼台玩月.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苏门


    09-重阳赏菊.jpg 11-围炉博古.jpg 12-踏雪寻诗.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