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51|回复: 2

毛泽东、郭沫若与齐白石三人“争画”的一段珍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齐白石是一位画坛巨匠。他的诗、画、字、印都很精湛,在中国现代画坛上堪称一绝。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读了毛泽
东充满真诚亲切、谦逊有礼、尊老崇文之情的信,白石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了表达对毛泽东的一片崇敬之情,齐白石精心选出了两方名贵的寿山石章料,操起刻刀,精心镌刻了“毛泽东”朱、白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托诗人艾青呈献给毛泽东。
  毛泽东收到齐白石赠送的两方印章,看了又看,还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立即让秘书将画保存起来,裱好。于是出现了一场“争画”的珍闻。
  酷爱书法艺术的毛泽东收到齐白石赠送的两枚印章,深为喜爱。为了答谢白石老人,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请郭沫若作陪。
  一个伟大领袖、一个文坛巨匠、一个画坛宗师,酒席间,三人谈诗论画,不亦乐乎。毛泽东端起酒杯,向白石老人敬酒,感谢他赠送印章和国画。齐白石一怔,问毛泽东:“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过画?”毛泽东笑着对秘书说:“把画拿来,请画家亲自验证。”
  这是一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有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有一头憨厚的老牛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颇有意境。齐白石见画后恍然大悟,这是他练笔的“废品”,没注意用来给毛泽东包印章了。毛泽东让人用全绫装裱起来,就成了一件珍品。
  齐白石不好意思地说:“主席,都怪我疏忽大意,这废作说什么也不能给您,您若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马上画。”
  “我喜欢的就是这一幅嘛!”毛泽东固执地说。齐白石听罢站起身来,一甩长髯,说:“主席再不允许,我可要抢了!”
  郭沫若见势忙走过来,用身体挡住画说:“这件墨宝是送给郭沫若的,要想带走,应当问我!”
  “这不,画上标着我的名字嘛!”郭沫若解释说。
  齐白石看看画,画上没有一个字。摇摇头,猜不透其中的含意。郭沫若笑了起来,他指着画说:“这树上画了几只鸟?”
  “五只。”
  “树上五只鸟,这不是我的名字吗?“郭沫若把“上五”两个字的语气说得很重。
  齐白石手捋长髯大笑起来:“好!郭老大号正是‘尚武’,您真是诗人的头脑哇!”
  “快快与我松手,没看见画上标有本人的名字吗?”毛泽东说。
  “您的名字?”郭沫若和齐白石都愣了。
  看着两个人发愣的样子,毛泽东哈哈大笑起来,怡然自得地说:“请问,白老画的是什么树?”
  “李子树。”
  “画得茂盛吗?”“茂盛。”
  “李树画得很茂盛—这不是敝人的名字吗?”
  “李得盛”与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的化名“李得胜”同音,所以毛泽东说此画是赠给他的。
  齐白石乐了:“如此说来,拙画还有点意思,那么,劳驾两位在卷上赏赐几个字,如何?”
  二人欣然应允,毛泽东挥笔题书“丹青意造本无法”,郭沫若接对“画圣胸中常有诗”。
  齐白石得此墨宝,喜出望外:“两位这样夸奖白石,我可把它带走啦。”伟大领袖、文坛巨匠斗不过画坛宗师,三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书与画在毛泽东与齐白石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发表于 2004-11-26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郭沫若与齐白石三人“争画”的一段珍闻

雅事趣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郭沫若与齐白石三人“争画”的一段珍闻

这故事十分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