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55|回复: 1

[转帖]乾隆摹画赵孟頫《汀草文鸳图》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9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清 乾隆摹赵孟頫《汀草文鸳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元 赵孟頫《汀草文鸳图》轴
 楼主| 发表于 2004-4-29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乾隆摹画赵孟頫《汀草文鸳图》轴

[这个贴子最后由狂草王在 2004/04/29 09:28am 第 1 次编辑]

聂崇正

  乾隆皇帝弘历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二十五岁时即位,在位共六十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五年在位),退位后还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八十九岁。
  清高宗弘历时期清朝国力强盛,乾隆皇帝在边境用兵频频得手,因十大武功而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又因为活得长,在自用的印章上篆“古希天子”、“八徵耄念”等文字,他甚至还希望能够活到九十岁,并且确实已经开始让内务府造办处制做“九有一心”的印章了。乾隆皇帝漫长的一生酷爱书画艺术和文物古玩,他当政期间不仅将天下书画名迹、文物古玩、稀世珍宝悉数收贮於宫中,还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词和墨迹最多的皇帝。乾隆皇帝一生临摹了许多书法名帖,但是,最为推崇的是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在他的御制诗文中,有很多关于赞颂赵孟頫书法的文字,在众多赵孟頫的作品上,也可以见到乾隆皇帝用他并不十分高明的书体题写的诗句。赵孟頫的字本来比较柔媚,经过这位皇帝一学,就更加显得孱弱和疲软。如果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而言,乾隆皇帝的字是谈不上有多少价值的。但是评价事物价值的赵画 汀草文鸳标准,并非只有一个,而可以是多方面的。中国古代(包括现在)一直有着“书以人重”的说法,也就是说,人们在看到一件书法作品时,要了解书写者是谁,对其的推崇程度是要看这个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性而定。这些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名人字画”,着眼点在“名人”而非“字画 ”。乾隆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的书画作品引人注目,成为收藏热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书法上乾隆皇帝是极其推崇赵孟頫,对于赵孟頫的绘画作品也同样如此。近日见到乾隆皇帝的一幅画,就是照着赵孟頫的一件作品临摹的。由于原作和临摹品都存世,所以看着这样的作品就显得格外有趣。
  赵孟頫的作品名《汀草文鸳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曾经《石渠宝笈·续编》收录。著录文字为:水墨画塘际蒲茸,双鸳并宿。款:“至大三年九日写生於沤窟,子昂。”钤印一“赵氏子昂”。有赵岩等题:一雨过池塘,新蒲绿渐长,望中森翡翠,居上见鸳鸯,肯向暄沙睡,宁从近堵藏,安车如我召,簉羽振朝行。赵岩 ;得意鸳鸯似,江湖烟水家,迎风藏近渚,贪煖睡平沙,朝退分星点,川融耀日华,共眠汀上草,懒逐浪中花。大梁朱荣禄。水晶宫里闲沤窟,日煖忘机春梦长,浅际明沙青剑密,不嫌如恋紫茸香,钱塘杨彝。钤印一:彦常。
  乾隆皇帝在画面本幅上也有题诗:“沤窟兴来偶写生,全从隶法表神情,文鸳乐意相关处,隐寓其居是水晶。丁酉新春月御题。”丁酉为乾隆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七七年)。
  另外原作的诗堂上有杨维桢等人题诗。是图经明末著名收藏家项子京收藏,入清后归于内府,画上有乾隆八玺和嘉庆、宣统的印章多方。
  而乾隆皇帝的临摹本,却将立轴的形式改为了手卷的形式,图名改称《芦苇鸳鸯图》,为纸本水墨画,画面构图则与赵孟頫相仿佛,只是把两只鸳鸯横向拉开了距离,并增加了几株苇草。笔墨的纯熟程度当然是无法与赵孟頫相提并论的,但是作为一个业余画家,达到如此水平也算是不容易了,它反映了乾隆皇帝多方面的修养和兴趣。画面左侧有乾隆皇帝自题:“庚寅长夏仿赵孟頫笔意於池上居”,庚寅为乾隆三十五年(公元一七七○年),乾隆皇帝的这幅摹本与赵孟頫原作相距有四百六十年之久。这幅摹本的左边沿似乎还钤有两方大印章,但现在只留下了印章的一个小边,可能是在后来重新装裱时损失的。现时的画幅后面有徐邦达先生的跋文一段。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一幅乾隆皇帝临画的赵孟頫《汀草文鸳图》轴。画为纸本,保持了乾隆时原样的二色式缠枝花绫鹅黄眉锦装裱格式,图名改为《沙渚双鸳》,仍然保留了立轴的形式。画幅的上部有乾隆皇帝自题一段:“赵松雪有沙渚双鸳小景,曾入名画荟珍册,题画禅室中,仿为此帧,鸥波三昧不知有合否也?癸巳冬御笔”,画心和裱边上钤有乾隆皇帝的印玺多方,癸巳为乾隆三十八年(公元一七七三年)。看来乾隆皇帝对于赵孟頫的这件作品喜爱有加,事隔三年又临摹了一遍。
转贴自《中华文苑》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