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羽一先生

印石种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印石谈

          李劲松  

  印石不仅是篆刻家的必备材料,也是书画家文房一宝,一方方篆刻精美的印章和一件件雕刻优美的石雕作品,历来被文人雅士所钟爱,收藏之风经久不衰。
  近些年,湖南、河北、安徽等地也都陆续发现了质地较好、花色繁多的印石,印石种类也较古代更为丰富。元朝以前,作为印章的物质材料有铜、玉、象牙等,这些材料造价太高,制作不便,很难得心应手地掌握它,所以,保留下来有很大困难。自元代王冕发现花乳石治印后,方寸玩石遂成文人雅士的书斋珍宝,或提刀制印,或绣凤雕龙;一方方金石佳作,一件件雕刻精品,无不在我国艺术宝库中放射出夺人的光彩。这其中,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四种印石最为著名。

  寿山石

  因出产于福州市郊寿山而得名。其开发利用历史早在南朝就开始了,1954年福州仓山桃花山建设工地发掘的南朝墓葬中,出土伏卧状石猪一件,据考证,即为寿山石所制。明清两季,以寿山石作为篆刻材料的风气尤为盛行,慈禧所用的“同道堂”一印,系寿山石。

  寿山石主要由地开石,珍珠陶等粘土矿物组成,品种繁多。按产地有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之分;按品色又分为黄、白、红三色。

  寿山石中最名贵的要数田坑石中的田黄。相传帝王北征,戎马严冬,印泥冻结,田黄御玺,融印泥而用宝;它章则不可为印,于是以田黄为宝,封价“一两田黄一两金”。斗转星移,随着时光的流逝,今天的田黄已是身价倍增,无奈金玉也难与之相比。田黄产于寿山沿溪的田中,质地最纯的要数“田黄冻”,其矿物成份是纯珍珠陶土,状如新鲜蛋黄,娇嫩、黄艳、鲜透、人们常以“通灵无比胜佳玉”来形容它。另有一种“银裹金”,即田黄冻外包着一层白色内心,处于朦胧之中,对比柔和,淡雅异常,且极富韵味,尤为名贵。田黄中的佳品还有“黄金黄”、“橘皮黄”等。不仅寿山石材为篆刻家喜爱,而且为雕刻艺人所青睐,它石质坚韧,品种多,色泽绚丽多彩。古人说:“金石有石”,用寿山石刻印最能得其妙趣。前辈篆刻大家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邓散木等都与寿山石结下不解情缘,也因此留下许多不朽的金石作品。

  青田石

  在各类印石当中,青田石材丰富,价廉物美,最受广大篆刻爱好者和雕刻艺人的欢迎。

  青田石盛产于浙江青田山口、北山、阜山一带,故名。其开采历史可追溯到唐宋以前。在古代,青田石主要用来雕刻各种工艺品,因其石质细腻,色泽斑斓,加上“青田石雕”工艺精湛,世代相传,故青田石尤为海内外所重。

  青田石的矿物成份以叶蜡石为主,也含地开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其颜色以青蓝为主调,石质软细,初学刻印,便于掌握。青田石中的名品有灯光冻、鱼脑冻、酱油冻、艾叶绿、风门青等等,都是以其他的物品对其形状的形象比喻。灯光冻为一种半透明的蜡状岩石,色泽嫩黄、晶莹光滑,手感较好,是制印的上品。鱼脑冻具有熟鱼脑特征,于浅色中透出微青,质地细密。酱油冻与前两种质地相似,但颜色较深,有“古色古香”之感。风门青和艾叶绿都形似青叶一样翠绿的颜色,均为青田名品。

  昌化石

  人们大多只知道“鸡血石”,而不知昌化石,其实鸡血石就是昌化石。它产于浙江昌化而得名。据古籍记载,乾隆南下巡至浙江天目山,天目山主持献出8厘米见方鸡血石一方,乾隆即令人刻“乾隆之宝”一印,并铭“昌化鸡血石”,遂声名远播。这方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许多人见过原印之后,啧啧称赞昌化鸡血石的美妙绝伦。鸡血石是一种内含纯辰砂,由地开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组成的蜡石,呈朱红色,极似鸡血,故名,为印石名品。鸡血石与田黄一样声名显赫,不相上下。评鉴优良的鸡血石的标准是:红色浓艳似血,不浊、不污、不暗,印红色处于其他颜色包围之中;结合之处无痕无迹,没有明显的界限;其血色无星、点、散飞线之状,色成片且聚中;质地纯美,无异物杂质。据鸡血石的质地、成份、透明度、光泽和硬度可归纳为“冻地”、“软地”、“刚地”、“硬地”四大类,尤以“冻地”质量为最佳。

  鸡血石名品一般为工艺观赏品,若有名家为之制印,更为珍贵。

  巴林石

  巴林石因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而得名。为上世纪50年代后发现的印材。巴林石的优点是色彩或油滑光亮、润泽晶莹,或白如玉,或澄如蓝。花色品种有单色、杂色、冻儿石等60种之多。但与青田、寿山相比,巴林石稍为逊色。有趣的是巴林石中也有鸡血石,但它比起昌化鸡血石来,无论血色,还是石质,品质都相距甚远,所以市场上常有以此类鸡血石冒充昌化鸡血石,收藏者在选购时要细致审视。

  顺便提一下,收藏鸡血石要注意避光。因这种材料过多的受空气、日光照射后要引起老化“失血”,就会降低鸡血石的观赏价值。为此,可涂上植物油,如核桃仁等加以保护,并存放在恒温且避光的盒内保持其鲜亮的色泽。


           注:来自<<美术报>>

[ 本帖最后由 汪胜寒 于 2006-9-17 20: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石的辨析(文保知识窗)



  辨析印石的性质、真伪,传统的方法是“闻、问、看、抚、磨、刻”这“六
字经”。同时,这也是辨别石品的关键。
  “闻”和“问”,“闻”即知识见闻;“问”即询问、学问,这是辨析印石
的基础。鉴别印石,光凭道听途说或一知半解是不行的。例如,青田山坑石中的
“半山”与白芙蓉石中含有“老虎沙”(细沙集合点),而“半山”性脆、质略
松,而芙蓉“藕尖白”相对质紧密而显得更密一些,精于印章镌刻者,用刀角触
石一试便知。所以,要多听多问,勤学好问。
  “看”和“抚”,是辨析印石的关键。“看”,指观察印石的着色、花纹形
态,因为各类印石由不同色泽的矿物质构成,所受地质运动的作用也不同,色彩
和花纹总不会是一样的。同一产地的印石有其共同的特征,而不同产地的印石一
般来说差别总是比较明显的。掌握了印石这些共性和个性特点,印石拿在手里,
一看便知。“抚”是指手感,凭手感辨别印石的硬度、重量、质地、粗细以及油
润干燥与否。
  “磨”和“刻”,是辨析印石最可靠的检验方法。“磨”,指制印工艺的技
术,即磨平、磨光。印石的质地、肌理中是否含沙、含硅酸盐(印石中的硅酸盐
含量略高,呈现出短纤维状态的石屑,但光从外观上看是发现不了的),只有打
磨、琢刻之后,才能得知。“刻”,指检验印石是否适宜篆刻、雕刻。
  当然,最好能练就手抚拈量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购买时挑选。其
实,评定一枚印章的价值,首先就是看质地,因为旧时文人多用较好的印石制印
。印石种类很多,大而言之,寿山、青田、昌化最为常用,品位高低各异。其次
是看章法篆刻(包括边款),名家制印之所以备受青睐,也就因为他们的作品中
,运刀有独到之处,方为珍品。再次是看印钮雕刻,看它是否生动、自然。还有
就是看印主,看印主在社会、历史上是否有名望。以上四者,只要具其一,便会
受古董商或收藏爱好者垂爱,更不用说四者皆备了。(小俭)


         注:    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724 第8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以石为伴


    我国印石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良莠差异天壤之别。石本无价,全靠慧缘点石成金。石有灵气活力,经年手盘、抚摩,光润俱增。
    适于制印的石料,硬度一般为6°以下,书中说自元末王冕用乱花石制印后,石印才广泛应用,其实考古证实,自古印有玉、石为材,非王冕为第一人。初刻者选浙江产青田石,价廉物美,软硬适合作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石质、石性及各不同类别、产地及矿坑的石料特性。以石料为伴,懂石、会选石。刻印人选石,以印面应用价值高为主,不被色、纹、形迷惑。首选石质,杂质少,光润无钉为佳品。
    可制印的材料很多,就石料而言,有浙江青田石、昌化石、萧山红石、福建寿山石、内蒙巴林石、山东莱石、北京房山石、宁夏贺兰石、辽宁辽白玉、青藏昆仑石、四川长寿石等。
    印石中也有不少精品名石,福建田黄、田黑、田白,浙江昌化鸡血石,极品为大红袍。青田有封门青、封门白,内蒙有巴林黄、鸡血红。
    冻石中,福建寿山有高山冻石、杜陵冻石、芙蓉冻石,桃花冻石、灯光冻石、鱼脑冻石、牛角冻石、酱油冻石。内蒙巴林有鱼子冻石、水草冻石、瓜瓤冻石、红花冻石、紫云冻石、鸡血冻石、象牙白、鸡骨白等。凡自然产物均越采越少,上述石料均有收藏价值,未来升值已成定局。
    近年随硅土及高科技不断进步,合成树脂“石材”以假乱真,造成市场混乱,假翠、玉、珠、钻,乃至假田黄、假鸡血,经常可见,选购时谨慎付款,以免上当受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当然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