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79|回复: 1

收藏书画门坎不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0-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近年来,民间的文物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已趋升温。但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投身这一活动呢?
  在艺术品拍卖场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买家潇洒地举牌,动辄花巨资竞购艺术品,平民百姓或是工薪阶层一般只能望尘莫及。前不久,上海文物商店经理朱力谈及艺术品拍卖时说,艺术品是贵族的消费,工薪阶层很难承受,出入上海敬华春秋大拍的,绝大多数是海内外有钱的买家。确实,在拍卖场上一张名家字画、一件官窑瓷器动辄上万乃至数万,对工薪阶层来说,要想在这里大显身手,恐怕是心有余力不足,即使买个一二件上点档次的字画、瓷器,也得咬咬牙。所以投资收藏艺术品,单从经济上讲它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不过,光有财力,没有眼力,也是不行的,眼力问题直接关系到买进的东西是真还是假,进而影响到买进的东西能否保值增值。我有一位外地的朋友,在生意场上经过几年的拼搏赚了不少钱,但是在艺术品市场上,他却盲目地冲锋陷阵,结果,他所吃进的不少字画都是赝品,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实际上,中国艺术品博大精深,要玩赏这类东西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笔者在撰写“二十世纪字画收藏六大家”一文时发现,象二十世纪藏界风云人物庞来臣、张伯驹、张大千、吴湖帆、张葱玉、王己迁六位,他们之所以在中国书画收藏史上能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是具备了以下这些特点的:

  一是都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有的是腰缠万贯,象庞元济、张伯驹、吴湖帆、 张葱玉、王已迁都出身于名门大户;张大千则以卖画为主,由于他身价高,且作品精,销路好,其作品价格动辄黄金以两计,收入相当可观。雄厚的财力,为六大家收藏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是都精通书画和中国美术史,精于鉴赏。六大家中张大千、吴湖帆、 王已迁是现代书画大家,其他三位也都在书画方面颇有成就。在鉴赏上,他们个个是高手,象吴湖帆在藏界有“一只眼”之誉;张大千则自称“五百年来第一精鉴人”,其他几位都是民国时期一流的鉴定家,这为他们收藏历代名迹提供了眼力保证。
  三是藏品绝大多数是唐宋元明清的名家作品,且大多是流传有绪的名迹。有的是宋代《宣和画谱》、《秘阁画目》著录,有的是清乾隆《石渠宝笈》初一、二、三编著录的。拿张伯驹收藏的杜牧《张好好诗卷》来说,这是唐代书法中最重要的墨宝之一,北宋曾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有著录,宋徽宋赵佶题签,宣和原装。南宋时被奸相贾以道窃据,到了元代为鉴藏家张晏所得,明朝又流入董其昌之手,并刻入戏鸿堂帖中,清代由大鉴定收藏家梁清标进入清内府。末代皇帝溥仪携往长春,从小白楼事件发生流入民间,为张伯驹所得。
  四是都藏有多件稀世珍品。这些珍品有的已成为海外博物馆的镇馆之物,足以雄视当代。如庞元济的董源《夏山图》、张旭和怀素《草书》等,张伯驹的展子虔《游春图》、陆机《平复帖》等,张大千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和董源《潇湘图》等,吴湖帆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残卷等,张葱玉的张萱《唐后行从图》、周昉《戏婴图》等,王已迁的董源《溪岸图》、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等,这些都是中国书画史上的经典杰作,举世闻名的文物至宝。
  五是收藏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研究继承和保存古代优秀艺术。象张大千、吴湖帆、王已迁之所以在书画方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向古人学习,归根结蒂离不开他们收藏的古代名迹,而其他几位在书法上另辟蹊径,别开生面,与他们的收藏也是密不可分的。此外,庞元济、张伯驹、张大千、张葱玉还留下藏品的著录,为后人研究中国古字画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所以,每一位想涉足文物艺术品的投资者在运作之时,你必须先思考一下,是否符合了投资文物艺术品的条件,切忌盲目下手,以致后悔莫及。
发表于 2004-11-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书画门坎不低

以前的大藏家都得有點社會地位和人際關係.
現在有了拍行, 只要銀兩足夠, 加點眼光, 就可大收特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