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277|回复: 2

[转帖]齐白石、吴昌硕书画鉴定(知 识 竞 赛 试 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1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1、 齐白石,生于癸亥年(1863),卒于丁 (1957),名[纯芝],乳名[阿芝],又名[璜、房],字[濒生、萍、萍翁],号[渭清、兰亭、瑞林],又号[白石]。
2、 齐白石在14岁时拜[齐仙如]为师学木匠,在15岁时又拜[周之美]为师学小器作。
3、 齐白石在24岁时拜[萧芗陔]写馆阁体,26岁时拜胡沁园为师进了胡家,他的书体[由馆阁体改为何子贞体]。齐白石中期楷书摹仿[金冬心],行书由何子贞体改为[李北海体]。
4、 齐白石“璜”始于26岁拜[胡沁园、陈少藩]为师,同年又投于[文少可]门下,学习写真画像技法。其早期的代表作是[《胡沁园像》]。
5、 齐白石20岁时摹画什么?开始临摹山水始于何时?40岁后又专功什么题材的绘画?(《芥子园画谱》;27岁;花、卉、鱼、虫)。
6、 齐白石画山水分三个阶段,[四十岁左右]为早期,[四十岁到六十岁左右]为中期,[七十岁左右]为晚期。
7、 齐白石33岁时,篆刻师承于[丁敬]和[黄易、诸家]。
8、 齐白石收藏的常用印有300多方,齐白石自称什么?(三百石印斋)
9、 齐白石在绘画方面喜用[高纯度鲜艳色彩],一般用生宣作画,经常用最薄的[“料半”]。这种纸吸水吸墨很强。
10、 齐白石刻印鲜用昂贵的[田黄、鸡血石]等料,而常用便宜的[寿山、青田]或普通的石料。
11、 齐白石的山水在40岁之前,风格受哪家影响?40岁之后,见到徐渭、八大、石涛的大写意画,思想有些变化,进而画风有何变化?(四王;由四王写实向写意转变)
12、 齐白石在41岁时编写的《借山图》中,有句话体现了他想摆脱清末古代山水画法的思想(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
13、 请概述齐白石山水画早期的特点?(①未摆脱《芥子园画谱》无个人风貌;②构图板、线条乏力;③行笔拘谨;④铃用印章为丁敬、黄易风格。)
14、 请概说齐白石画山水中期的特点和晚期特点?根据展示图片分析。(中期:①在写生基础上搞创作;②山作馒头山;③墨色重,颜色深,多用米家法。晚期:①比中期简单,往往画一个馒头山;②墨色较中期为淡;③用笔锋大,侧锋平涂)
15、 齐白石喜魏碑,多写[《三公山碑》]三周[《天发神谶》],写[《爨花颜碑》]还写[金农、赵之谦、吴昌硕]的书。
16、 齐白石40至60岁为书法多体摹仿期,他在这一时期几乎同时书写哪三种书体?(楷书、行书、篆书)
17、 齐白石定居于北京后,常临写李 的名碑“李思训碑”和“麓山李碑”。
18、 齐白石的行草书的特征是:[用笔中侧并用,轻重粗细疾迟曲直方圆大小疏密虚实黑白等对比相宜,墨色浓淡枯滑于润浑然一体]。
19、 齐白石篆书特色为三方面:[一、以碑隶笔法作篆,崇尚厚垂古朴;二、布势饱菏,结体奇伟;三、天真自然的情趣]。
20、 齐白石在[55岁]后开始书写带“翁”的名款。
21、 齐白石曾说:“用我家笔墨,画我家山水”。自用闲章中刻有[“画吾自画,”我自做我家画”]。
22、 齐白石为了防止雁品欺人,除了改变画风外,还曾制[齐白石钢印]一方。钢印的作用失效后,齐白石又刻了[“吾画遍行天下蒙人伪造尤多”和“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二印]。
23、 齐白石70岁左右为篆刻晚期,其风格是:[朱文印笔划多瘦劲,尤其体现“劲”,白文印笔划多浑厚,尤其体现“厚”]。
24、 齐白石的铃印种类有哪些?(姓名印、字号印、斋堂印、籍贯印、龄印、闲章印)
25、 齐白石两次刻“甑屋”印,第一次为[61]岁,第二次为[70]岁。
26、 请问哪种刀法是齐白石篆刻印章的独特造法?(单刀冲凿)
27、 齐白石的篆刻,极少用哪两种字体?(大篆字;古文字)。常使用的书体是[隶书]。
28、 齐白石的肖形印追求[“静气、含蓄”]的意趣,而文字印是[极动态]。
29、 齐白石刻印时,不起墨稿,先刻[所有竖道],再刻[所有横道],有“一刀成功不回刀”的说法。
30、 齐白石在书写“白石”名款的特点是:一、约在50岁之前,所书“石”字,[第一、二笔连写“口”字多作上宽下窄,“石”];二、大约在87岁至91岁,所书“石”字[第二笔不但较长,并与第一笔左侧相逢,“口”字变为圆圈,“石”];三、齐白石92岁以后,所书“石”字[为扁长方形“石”]。
31、 齐白石文诗题跋分三个阶段:42至45岁(1904至1917年)为[造馆苦吟]阶段;55至71岁(1917至1933年)为[自抒胸臆]阶段;71至97岁(1933年至1957年)为[无意为诗,信笔由之]阶段。
32、 齐白石的诗歌创作主要与[绘画]密切结合,在他70岁时,出版了[《白石诗草》]。
33、 齐白石在32岁时参加[龙山诗社],在35岁时拜[王湘绮]为师学诗文。
 楼主| 发表于 2004-6-1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齐白石、吴昌硕书画鉴定(知 识 竞 赛 试 题)

34、 齐白石的“瞒天过海”计龄法,始于何时,瞒去了哪两岁(七十四岁;七十五和七十六岁)
35、 齐白石五、六十岁画人物学金冬心,其特点是什么?(一、人物线条由繁变简;二、有漫画式;三、富有装饰性)
36、 齐白石60岁后作《仕女》中的线条[明显渐粗],大胆运用[书法勾线],在黄慎、金农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减笔仕女]。
37、 齐白石七十岁以后画仕女,用笔特征是[粗笔大抹,用笔极简]。齐白石画仕女有“齐美人”之称。
38、 齐白石在57岁时,经衰年变法后,自创“红花墨叶”一派,画风近似[吴昌硕]。
39、 齐白石在59岁时作品由[陈师曾]带到日本展销,经日本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推崇宣传,卖价甚高。卖画生涯有转机,求画者纷至踏来。
40、 齐白石绘画的艺术特点:[一、在形式上追求美;二、朴拙;三、笔墨功夫的表现]。
41、 齐白石的别号、别署中的借山翁,借山老人,此处“借山”是什么意思?(山不是齐老的,只不过是借来一娱而已)。齐白石38岁居“梅公祠”时取名“借山吟馆”,[39岁]时将“借山吟馆”改为“借山馆”,又在1919年57时将借山馆恢复原来的借山吟馆。
42、 (据图片分析)齐白石在60岁之前草虫多[细笔],而60岁之后才可称[工笔]。
43、 齐白石画虾以[白虾]为模特,故画虾均用[浅淡墨]所画。
44、 齐白石画虾60岁前为早期,其特点是什么?根据图片分析(造型简单、虾是弓形、墨色单一,见墨不见笔,没有质感,缺乏动感,过分表现似。长臂虾的长臂分节不明显,虾足多而繁,虾头肥硕)
45、 齐白石画虾70岁之后为晚期,其特点是什么?根据图片分析(造型各异,身为“S”形,足简化,虾的全身为透明状,有墨有笔,两眼为横,夸张合理,虾头重墨一笔由头到尾变继有动感)
46、 齐白石画蟹为三个阶段:[①蟹壳为墨团;②蟹壳为数笔;③蟹壳为三笔。]
47、 齐白石60岁之前画梅为前期,主要特点受[尹和伯]和[杨补之]影响。
48、 齐白石画梅后期为60岁之后,经“衰年变法”后画梅有何变化?有何人风苑?(行笔粗狂,设色艳丽,画风明显区别于尹、杨:吴昌硕)。
49、 齐白石画藤萝基本可归纳为[平、整、死、繁],晚期特点为[乱、苍、简、活]。
50、 齐白石画荷在变法前效仿[八大山人],有[外柔内刚]的效果,而在变法后:[荷叶墨气氤氲,荷干苍劲挺拔。]
51、 经变法后,齐白石画葫芦,用[粗笔]画轮廓,中间[平涂数笔],叶只用三笔,再用三笔表示叶筋,蔓子采用[狂草]画法。
52、 齐白石画葫芦的造型,50岁左右为[上尖下圆形],60岁左右为[上尖下圆形和上尖,中小圆、下大圆,或说是“8”字型]。
53、 齐白石画贝叶可分为三个阶段;㈠70岁画贝叶[工细],主筋和网状叶脉一丝不苟;㈡80岁画贝叶为[写意],变网状叶脉为二笔侧锋横扫,叶筋用七八笔表示;㈢晚年画贝叶[工写兼有、神形兼务,贝叶写意,草虫工笔。]
54、 齐白石在名款上多写[“白石”和“璜”],在60岁之前写“璜”较多。约60岁至80岁左右处于[“白石”、“璜”并用时期],80岁后则多书“白石”,少写“齐璜”。
55、 齐白石篆刻分为三个阶段:[一、初将文何入印痕;二、印见丁黄始入门;三、下拜独怜双蝶变。]
56、 齐白石刻印章法特点是什么?(①注意文字排列错落;②不求平均对称;③以敲边制造自然残破纹)
57、 齐白石自57岁衰年变法后,成就了[“齐家样”]风格。变法后的作品,从赋色角度看,彻底改变传统中[勾勒、填染、平涂]的陈规陋习,变为[写法设色]一格。
58、 齐白石何时开始用“外国红”作画“(88岁)
59、 齐白石经“衰年变法”后,与六十岁时人物相比产生了自己的画目,特点是:墨有干湿线有粗细、衣纹简练、形神兼备。
60、 齐白石蔬果画的艺术渊源,早期主要是学习赵之谦,同进学习清代其它画家,如[恽寿平](南田)、[李鱓](复堂),直至元代的[钱选],除此之外,还受[八大山人]和[吴昌硕]的影响,在70岁时确立了比较成熟的蔬果画风格。
61、 吴昌硕生于[1844年(甲辰年),卒于1927年(丁卯年)]原名俊、俊卿;初字[香补(香圃)];又号[苍石、昌石、昌硕、苍硕、仓硕]。别号[苦铁、苦铁道人],五湖印丐、[缶庐、老缶]缶道人,芜青亭长,破荷亭长,破荷道人。晚叙号,大聋、聋、聋道人、无须道人笃。
62、 吴昌硕自十几岁时捉入刻印,后拜[吴山]为师时为[四十岁左右],且只拜师一人。
63、 早期吴昌硕在师汉印方面有两个特征:[一是多师汉印中的铸印;二是师汉印中的平家一路。]经过多年实践,认识到汉印之精铸者,平实一路最易板滞,于板滞中求神意浑厚。
64、 吴昌硕在初学篆刻时亦师[浙派];其始祖[丁敬]的风格之新影响之大,继起的代表家有[黄易],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深、钱松等。称为“西泠八家”。
65、 吴昌硕自二十多岁至八十多岁、在六十多年里篆刻方面临古不辍,如三十一岁刻有[“仿汉”],四十二岁刻有[“仿元戳”],四十三岁的[“仿封泥”],五十三刻有[“拟汉印”],“七十岁”的[“得汉碑额遗意”]等。
66、 篆刻艺术到清代别开生面,吴昌硕曾学过浙派的[丁敬、陈鸿寿、钱松]和皖派的[程邃、石如、吴延飏]等。
67、 吴昌硕四十多岁,时患臂病,于是他五十岁左右时治印情况有变化,因此他五、六十岁时出现代刀问题,主要有[施酒、吴涵、方镐、徐星州、赵石、钱臣](列举三位)
68、 吴昌硕的篆刻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将[石鼓文、泥针、砖瓦]等书体,用于篆刻之中。
69、 吴昌硕在刀法上更有创新,使用“出锋钝角”刻刀,将钱松切中带削的刀法和吴熙载的冲刀法,冶炼成一种新刀法,此法使篆刻作品能在[秀丽处显苍劲,流畅中见厚朴]。
70、 吴昌硕早期曾刻:缶庐印,边款刻道,余得一瓦缶,乃三代物,古朴可爱,以名其庐,壬午年(1882年)夏仓硕,是年三十九岁。
71、 吴昌硕,三十多岁时开始有[吴俊卿]的名款,五十二岁之前[吴俊、吴俊卿及昌硕并用],五十三以后弃[吴俊之]名不用,而多写[吴俊卿],一直到六十九岁时又弃[吴俊卿],而专用[吴昌硕],可能于[清朝结束]有关。(民国元年壬子1912年)
72、 1887年后吴昌硕移居上海,与[任伯年]交往密切,从四十四岁到八十四岁,有四十年的画程。
73、 给吴昌硕代笔最多的是[王一亭、赵云 ]。
74、 吴昌硕,在七十岁以后,所画佛像,山水或人物的作品,大都由[王一亭代笔],但由吴昌硕[自题诗款和加印]。
75、 吴昌硕在画竹方面写过[文同、苏轼、吴镇、石涛、李方膺、张赐宁](三名)。中年到晚年所画之竹,基本上是以[金错刀法]而为之。[齐白石、潘天寿]受其影响较大。
76、 吴昌硕画梅,早期多为[水墨],晚期多为[着色],早期梅花枝杆[氤氲有余];[苍劲不足];晚期,[行笔辛辣],[苍润相济]。
77、 吴昌硕早期画荷多取法[八大山人],从中年到晚年的作品还学过[青滕、白阳、石涛、张孟皋]等。
78、 吴昌硕继承前人画荷的基础上,长于[粗笔大抹,不求形以],水墨氤氲。
79、 吴昌硕在中年画菊的花瓣为双钩,晚年时出现[双钩瓣]和[点瓣]两种。
80、 吴昌硕画藤本植物主要以[藤萝、葫芦、葡萄]为最多,基本以[草篆之法]而为之。
81、 吴昌硕在真、草、篆中造诣最深的是[篆书]、尤精、[石鼓文]。
82、 吴昌硕的楷书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所书楷书多为小楷;二、楷书面貌有馆阁体、钟繇和魏碑;三是楷书多见于早、中期。]
83、 吴昌硕的《自写小像图》中,由[王一亭]写像,吴昌硕[补景题识]。
84、 吴昌硕36岁为振甫所画《墨梅图册》,画梅的特点是什么?(梅枝干略显得臃肿,但圈花点枝又已甚熟练,款式亦好)。
85、 吴昌硕画巨石有何特点(早期风格未脱八大,中晚期已自成一派,中锋用笔,柔中有刚)。
86、 吴昌硕在中年画兰基本上有三种风格:(写意,工中带写和写中带工)。
87、 吴昌硕晚年画菊,在布局方面有“馗肩”现象,用笔方面更为[辛辣、苍虬],系“以作篆之法”而为主。
88、 吴昌硕在画藤本花卉的虬枝或梅花圈点时,以石鼓文的结体与笔势作画,笔力浑古,达到“画气不画形”的境界。
89、 吴昌硕[七十以后]耳聋,则自号“大聋”并在七十四岁时刻“吴昌硕大聋”印。
90、 吴昌硕篆书早年[中锋用笔,字体端庄,线条流畅],如二十多岁所写的“朴巢印存”;中年风格多样,师承“杨沂孙”,结体圆中有方,方中有圆,藏头护尾,同时,他在篆书中还借鉴了[金文]和[刻石书体]。
91、 吴昌硕四五十岁所画题材有限,多为菊花、荷花之类,用笔用墨用色都还嫩弱,题款多用楷书或篆书。
92、 在吴昌硕人物画中,王一亭为其代笔最多,故有“王画吴款”之说。王一亭喜用[硬毫],吴昌硕则用[羊毫];王一亭是[以硬写柔,笔势刚峭],吴昌硕则[以柔写刚,金石情味毕现]。但在笔线和水墨的深度和内蕴上,吴胜于王,更具韵味。
93、 吴昌硕早年所落书款,书体多用[楷书],学于钟繇,又兼带行笔;也并用[行书]和[篆书]。而六十九岁之后,书款几乎全用[行书]。
94、 吴昌硕是近代的金石巨匠,日本人以“印圣”称赞他。
95、 吴昌硕从三十三岁至八十一岁用印不断增加丰富,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用印[单纯];中期用印[多样];晚期用印则趋于[规范化]。
96、 吴昌硕的艺术受首于哪些收藏家?三位即可(吴云、顾文彬、沈石友、吴大 、陆心源)
97、 有些印在吴昌硕书画中贯彻一生,如[“俊卿之印”朱文]和[“仓硕”白文的双面印],自1877年三十四岁始刻用到其终老。
98、 吴昌硕早期梅花多为[枝疏花少],晚期多[枝繁花茂];早期梅花多为[钩瓣],中晚期为[钩瓣、点瓣]共存。
99、 在绘画中,吴昌硕以[书法]作为造型手段,以[篆籀行草笔意]塑造形象,充分发挥书法造诣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
100、 分析鉴别吴昌硕的作品可从哪些角度考虑?(①诗书画印融为一体;②苦铁画气不画形;③以篆籀之法入画;④用笔风格重厚、朴拙、大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1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齐白石、吴昌硕书画鉴定(知 识 竞 赛 试 题)

好,做了一件好事.谢谢.
我们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