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5714|回复: 4

多元化:当代书法创作的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多元化:当代书法创作的格局

在上世纪的一百年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机械时代、工业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科技时代、后工业时代。实验卫星、探测卫星、通讯卫星,使得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空间变小了,距离拉近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切变化为当代的书法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基础。使书法创作在当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多风格的局面。随着书法生态环境的变化,书法旧有的广泛日常实用性与对深邃文化人格品质体现的成分在“泛化”中减缩,而更多的表现为对书法作为艺术的本体特性的自觉追求。

当代书坛的多元格局,造就了当代书法发展的全新局面。书家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创作方向,因此也产生了很多的书法流派和多样的书法风格。王镛、郭子绪、石开等引领了“流行书风”,陈振濂引领了“学院派书法”,周俊杰引领了“新古典主义”书法,张海引领了“中原书风”,黄苗子、张强、朱青生、傅京生、杨应时、王南溟、庄天明、古干、邵岩、王冬龄、朱乃正等引领了“现代书法”,邱世鸿、何昌贵、冯宝麟、吴又华、胡湛、小舟(周建强)等人引领了“新文人书法”,等等。

在当代,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书法家们越来越注重个性的张扬,再加上出土文物的丰富,可以借鉴和取法的资料日益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从事隶书创作的书家不再满足于只从正统经典碑帖中吸取精华,而是更多地着眼取法民间书法”。关于民间书法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王镛顾名思义使其定义为出自民间书手的作品;马啸则把民间书法的范围界定为以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的书法为主体,还包括有一定身份、有一定知识的地方官吏和下层知识分子;沃兴华又把“‘民间书法相对于名家书法’”来认识。事实上,这些观点表述虽然不同,但背后却存在着极大的核心认同,即民间书法的非经典性、非名家性、非官方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简椟、帛书、书丹、题记、金文、陶文、砖文、敦煌写经、墓志铭等民间书迹,也含盖一些没有被社会认可的文人墨迹(这些墨迹中,有些是随意的书写,本身就没有打算在书法上有所建树;有些是倾心翰墨,却没有被社会承认)。在民间雅化原创者看来,这些非经典书迹才是经典书作生成的源泉,是经典书法产生的温床。正如沃兴华所说:民间书法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更多的创新元素,更具有开放性。民间书法是一种原始的发展的传统系列,是历来书法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6 S4 m# t5 F8 `; d
雅化是民间书法创新取得成功的唯一出路。当代书法创新的个案,再次证明了民间雅化原创式的可行性。张海、王镛、何应辉、孙伯翔正是这类创作者成功的代表。张海曾掀起当代书坛的汉简热,开一时之风,后主攻行草与汉简隶书,在汉简雅化与隶书型草化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就;王镛发现了作为民间书法的汉晋砖瓦墨刻的价值,以造型能力极强的画家的法眼大胆改造、整理雅化民间书法,使他的作品在充满野逸、粗放、率真之外,又不乏书卷气;何应辉一改线条的流美,而挖掘摩崖刻字、砖、简帛等民间书法,用不太符合传统规范的笔法完成了对字型的夸张规范,形成了前无古人的反派意味。孙伯翔接过于右任魏碑行书化的旗帜,潜心打磨,终成造化。显然,民间雅化原创式以开创全新的经典书法风格为最终审美理想,其核心价值在于书法风格的原创性。

发表于 2011-4-1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_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1_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