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11-3-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5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有世界名画吗 ; |2 V( j8 E4 Z2 [/ j* E
0 M. g! F, s7 c# ?/ \
: W1 V7 F c6 k" l4 |* O 于海东/出山网 — 论道& z5 o# h( J! v# {# P! C' u
, a$ F) D8 t, ]5 |( V
/ V1 R* o1 d& E( _) y- A# B
近日,一则热帖再次将中国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的地位问题凸显出来,内容看似简单:一个五岁孩子发现书上的世界名画都是外国的,便问自己的妈妈中国有哪些画是世界名画,妈妈说不出,问朋友也说不出。小孩儿提出大问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1960年版贰元人民币的“贰”字二横被错写在上面,也是被一名小学生首先发现。凡此种种,为什么我们却能一直熟视无睹?
& d) C+ y( Y: j4 [3 e; }. N# h' I
" q/ u5 v: { G
/ m9 b( _1 t" k* O5 d* M
# i% R0 a; Y; e谁让国画无名' o G3 {1 L" q# \) z- \4 ~% H
5 c) h* m* N7 |$ Y. X$ X
9 U* \2 a; _! b" `2 } 5 |6 Z9 S# C$ T# n7 s/ G! ^
前不久,我再次站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画巨制《江山如此多娇》前,反复揣摩这幅由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周恩来审定、毛泽东题款的稀世珍品。与以往明显不同,等候观看演出的人虽然很多,欣赏画儿的却越来越少,在我仔细研究的近半个小时内,只有一位中年人信口问了一句“这画儿是谁画的”。无论承认与否,这幅画里风光无限、画外故事很多的艺术之作如今已然渐成一个摄影留念的特定背景,实际上,绝大部分中国名画早已沦为仅供研究历史文化的艺术背景,而非像《蒙娜丽莎》那样独立于艺的传世瑰宝。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又该问谁?
8 v8 B+ O. k* M. z S! i, ?: o1 s/ ?6 X. T# e( c7 v
; Q/ i% l* e$ U7 d
N2 n$ F0 q4 j& f: d 我们曾经检讨过很多问题,唯独缺失对待中国名画的态度;我们做过无数问卷调查,同样没有关于中国名画的内容……不仅如此,我曾当面问过一位大名鼎鼎的国画家,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老先生想了想干脆地回答:“忘了。”多年来对画家的宣传多于作品的宣传,不仅营造出“人火画不火”的中国艺术怪象,也成为导致中国画家缺乏艺术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妨列举几位如今在艺术品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大师级国画家来看。先说齐白石,老人画的水墨虾最负盛名,但哪一幅虾能称得上他众口皆碑的代表作呢?接着说徐悲鸿,他画的马,价格比任何一种马跑得都快,谁又分得出哪一匹是他笔下可圈可点的丹青良骏呢?再说傅抱石,他的湘妃即使回眸不笑也值百万元,这也同姿,那也同态,教人如何记得住哪一位更加与众不同呢?我在百度搜索的结果如下:齐白石的国画代表作最佳答案是“《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徐悲鸿的国画代表作推荐答案是“《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奔马图》等”;傅抱石的国画代表作最佳答案则是“《九歌图》、《将进酒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这其中一些作品名目,即使美术圈内的专家们也未必猜得出所指为何,更别说平时连真迹都难得一见的普通大众了。
/ e9 z8 P1 L6 h4 o ?8 E7 G) P O# q3 |
# R9 n( d) ]) ^# x1 s9 S
8 [( M ~9 z2 L& W; f4 A ( }! z& E4 Z2 e: Z2 s- @# E0 c; e
% e \% g' Y5 E6 c3 e0 m名画何以成名
8 x3 J0 L0 N0 |$ ?
/ A: m* Q; e# C
3 W- i; ~0 H6 x, W. M
: x# v# k" ?4 [0 V) u$ J 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名曰“世界大师名画精粹”的台历,除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多克·安格尔的《瓦平松的浴女》、佩雷·牟利罗的《圣母子》外,其他的不知道怎么就在我们的出版物里变成了世界名画精粹。较长时期以来,我们一直毫无疑问地被接受,从完全不知到说是就是,中间没有任何理论赏析的过程,也没有我们自己的欣赏角度和审美观念,这不光对中国读者不公平,对中国画同样不公平,而这些恰恰又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一组无法统计的数据,那就是我们一共出版了多少种有关“世界名画”的图书,推荐了多少幅“世界名画”,有多少中国人通过此类宣传途径给予认可……无法理解的是,在由我们自己编辑出版的各种世界名画选集里,首先排斥的竟然就是中国画。略去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不论,仅盛唐一朝便涌现出阎立本《步辇图》、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韩滉《五牛图》等不朽名作。它们为什么不能与欧洲历史名画同列一集呢?!有意思的是,曾有美国人向我的一位旅美画家朋友这样描述他的艺术见解,他认为,北京天安门上悬挂的《毛泽东画像》和法国巴黎卢浮宫收藏的《蒙娜丽莎》同属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不同的是,一个在灯光下展出,一个在阳光中展出。我很赞同他给出的理由:因为他(她)们都赢得了全世界的欣赏。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毕加索就以学习的态度临摹过齐白石作品,不是国外艺术家不承认中国画的世界地位,而是我们自己承认与否的问题。一个民族要有自信,它的艺术同样如此。论起来,我们的历代名家名作还少吗?!
" d* _( F9 C. i' T* l" _# C8 F# z1 L, q% r' I \& G8 A1 `
& Z" w- g: c% }/ M8 Q2 _
8 Y# x9 |9 p* h
. E3 G( n1 l1 A 7 p0 r- L% N+ g+ y
中国名画的价值
* o6 y3 p4 G- O# q# C7 e* V! L3 }. w$ J. b8 ^3 G5 w3 f
( y" g3 r( ^* U, L4 J1 l6 h. n
! g% t L# n( M% \ 三十多年前,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古代名画,那时候只要花上2角钱买张参观券能面对面地看个够,足以切身感受到名画无时代的亲近和艺术的无限魅力。如今,除在春秋大拍预展现场及民间收藏展上尚可零零星星见到几幅需要自己判定真假的“古代名画”,只能借助越印越高档的印刷品和越仿越逼真的高仿品来一睹其貌了,失去了从真迹中感受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领悟到更深层次文化思想的机会,商业化带来的这种艺术隔阂必然使人们对国宝级的中国名画越来越淡漠。作为艺术瑰宝,中国名画也是一种可以为社会进步服务的宝贵财富,好在这种认识正在成为共识,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终于要像我去过的欧洲一样免费开放了,其积极意义至少有三:给了大量馆藏艺术品一次走出深宫的机会,给了众多观众一个可以直面艺术宝藏的机会,给了社会各界一个从容评判历代国画名作的机会。
d9 Z R0 v3 o% G: T% I6 F: T: S5 c* q
0 {, a0 p% H# Q! F0 _7 D- B A
Y' R, ^( @4 l1 V 当前正值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免费开馆虽是重要一步,关键还是能否把馆藏的好东西尽可能多拿一点儿出来,让那些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中国艺术佳作在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全面展示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水准和艺术特色。否则,等到这个五岁孩子接着再问一句“中国画为什么没有这些世界名画那么有名”,恐怕让我们难堪的东西就更多了。( I ?+ w+ ]$ h/ d
, r' h! _4 K4 n) v" s
* L) P$ k$ t% `4 h
' ?. n, \9 O6 ~( ?: l V 文章源自 :出山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