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129|回复: 4

百幅书法作品写出余杭古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立地成佛 于 2010-12-6 10:30 编辑

百幅书法作品写出余杭古韵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昨日,由杭州余杭区人民政府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余杭区政协等承办的“文明之光·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在良渚博物院开幕,现场展出了100位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百幅历代、现代名人咏余杭、咏良渚文化、咏玉的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为本次活动撰写了题签,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刘恒、著名书法家鲍贤伦、赵雁君、
                                                                                                                周俊杰、曹宝麟、卢乐群和林剑丹等出席了开幕式。
  余杭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五千年的良渚文化及“先余杭、后杭州”的历史渊源给余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也让这里历代人才辈出。远古时代,大禹曾在这里降服了肆虐的水魔,留下了令后人景仰的遗迹;三国名将凌统,宋代科学家沈括,南宋数学家杨辉,近代*****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等都是余杭人,而“茶圣”陆羽、诗人苏东坡、范成大、书画家吴昌硕等名家都在余杭留下了人生中不可抹去的踪迹。
  这100多位著名书法家为余杭书写的作品,题材全部来自历代、现代名人咏余杭、咏良渚、咏玉的名作。比如傅咸的《玉赋》、苏轼的《游佛日寺》、范成大的《临平道中》、吴昌硕的《香雪海》等等,假如把这些作品按年代排列通读一遍,那就是一本余杭的人文地理史,而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展览的时候,整个展厅便洋溢着余杭5000年历史的古韵。
  这其中有几首作品特别值得一提,比如范成大的《临平道中》。范成大是南宋诗人,因性情刚直,屡次做官又屡次被黜。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他从老家吴郡(苏州)出发,南经湖州、余杭,在余杭时与远送而来的亲友道别,却不得不将重病的乳母留在余杭,场面极其伤感。该诗中“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可能就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
  吴昌硕也对余杭非常有感情,他特别喜欢余杭超山十里梅乡。吴昌硕之子吴迈当年在塘栖任厘金(税务)局长,因此吴昌硕经常来往于塘栖、上海之间,与当地名人交往颇深,常栖憩其间,春赏梅,秋登高,赋诗作画,游兴不衰。对超山的深厚感情,让吴昌硕发出了“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日买棹冒雪去,便倚花前倾一杯”的感慨。吴昌硕生前有“安得梅边结茅屋”的夙愿,叮嘱儿辈当以超山为长眠之所。
  昨天下午,在白鹭湾君澜度假酒店举行的“良渚情”大型笔会上,部分受邀书法家再度现场挥毫,把对余杭与良渚文化的深情,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为本次活动划上**句号。
发表于 2010-12-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1_193{:1_193:}{:1_1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