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落叶西风无限思
* _, Z; b& j# J/ J$ ~/ O0 G7 _ 写在司徒越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b! P3 x/ }: @9 w. y. t: n 司徒越先生于1990年10月20日仙逝,今年的10月20日是先生去世20周年的祭日。岁月荏苒,转眼之际20年就过去了。但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先生的谆谆教诲,如在耳际;先生的道德文章、为人风范则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 N7 P' U/ a0 ?5 ?) \ e( y. A 初识先生,是在198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是日秋高气爽,不冷不热的气温正适应人们出行。在寿县文化馆院中,我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司徒越先生。我能认出司徒越先生,是在安徽电视台播放的“司徒越书法艺术专题片”中记住先生的。见到先生我立刻上前和他打招呼并与之攀谈。先生当时已是蜚声海内外的书法大家,而我只是一个沦落到社会底层的搬运工,穿的是破破烂烂,蓬头垢面如同乞丐。当时先生并不认识我,也没有任何人从中间介绍,但是先生不以貌取人,没有一点名人的傲气,言语温文尔雅,与之谈话使人如坐春风之中,我与先生一边交谈一边随之到了先生的家中。这种事在现代的书法家中是不可想像的。现在如果有一个形同乞丐的人去和现在的著名书法家打招呼,肯定会遭人白眼,你若继续纠缠,他很可能会报警的。就是我自己曾经也是形同乞丐过,如果遇到穿着破烂的人与我攀谈,我也只能虚于应酬,决不会把人往家带的。% g5 V q0 C$ g* |2 q4 z0 y- s
从那以后,我就成为先生家的常客,经常拿着习作前去求教先生。先生每次看完后都把笔墨取过来,凡是笔力不到的地方,都一笔一划的写给我看,直到我领会为止。我开始练字时,临的是《柳公权玄秘塔碑》,而且是一练就是好多年。当时家父的一位朋友孙建方先生对我说:写字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本字帖要练一辈子,这叫作有体(其时朝三暮四这句成语当初并不是见异思迁的意思)。所以我认识先生后就向先生请教临帖能不能换帖的问题,先生说:“临帖不仅能够换帖,而且还要多临多看,临一兩种字帖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就像读一兩篇文章是不能成为文学家一样。”我又说:“我喜欢隶书,能不能从《乙瑛碑》入手”先生回荅说:“《乙瑛碑》过于秀美,不宜初学,还是从《张迁碑》入手为好。”从此我开始临《张迁碑》,当时的感觉和临《玄秘塔碑》大不一样,感到进步非常快。一年后先生叫我换临《张黑女墓志》,后来在先生的指点下又临习了《石门颂》《韩仁铭》。1988年开始写草书,从《怀素小草千字文》入手。在先生去世后。我临习了隶书《泰山金刚经》《四山摩崖刻石》北魏《郑文公碑》,后又上溯金文《散氏盘》《大盂鼎》,下及章草《出师颂》《月仪帖》《平复帖》以及二王、智永、孙过庭、颜真卿、祝枝山等历代名帖数十种。可以说没有先生的指点,我是无法走上书法的正路,只能盲人瞎马的摸下去。0 E5 m; ~2 W' C: _" Z4 p& U
有些不了解司徒老的人说先生保守,从不当着别人的面写字,怕别人把他的笔法学去了。其实这是对先生的误解。先生不当着别人的面写字是出于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先生是受过旧时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人,非常讲究为人处世的礼节。客人来了必须倒茶、递烟,陪客人说话,先生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即使是刚写了一半的作品,停下来就报废了,别人走后还得重写;或在写文章时思路被打断了,以后还的重新构思。对于自己的损失,先生一直认为是小事,如果对别人失礼就是大事了。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被别人尊重。先生从不轻视任何人,包括像我这样当年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先生对于来访的客人,向来彬彬有礼,即使是自己有病在身需要休息,先生仍然是忍住身体的病痛与来访者交谈,从无厌倦之色。客人走时,先生每次都送到门外,看他人走的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屋。这种情况在我的另一位老师何家瑜先生身上也是一样。何家瑜先生和司徒老是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都是受过旧时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在何家瑜家作客,何先生也是停下手中的毛笔,为客人递烟、倒茶和客人闲聊。客人走时,何先生也会送到门外,目送客人的背影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屋。还有郝耕芸先生也是如此,郝先生在世时,我每次从郝先生家出来,他都会将我送出一中的大门外。旧时代教育出的老一辈文人,都特别重视礼节和尊重他人,现在的人就做不到这一点。现在有一些所谓的书法家,字写的不怎么样,架子却很大,好像永远是一付不可一世的样子,从来不知道去尊重别人。可是见到比自己级别的高官员却又是另一付德行,卑躬屈膝、摇尾乞怜。这就是从1949以后60多年来的反传统、反文明教育和文革时期不把人当人看的暴力运动带来结果。以上几位老先生的道德风范、气度风韵久已成为了绝响,只能让我侪神往、回味,却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风采了。想到此我就为现代社会感到悲哀,也为我自己感到悲哀。老一代的风度,我们永远是做不到了,也学不来了。我常常为对别人的失礼而感到惭愧,当然也经常有人不尊重我,这就是现实社会的风尚。现代社会似乎只有权力崇拜和拜金主义。
' @4 E8 ^( q. r) Y0 k7 @" R1 r 作为著名书法家的司徒越,生活却非常简朴,创作条件可以说是简陋的。先生连一张写字用的案子都没有,也没有铺案子用的毡子。只是在吃饭用的桌子上铺上垫纸,把宣纸放在垫纸上创作。如此简陋的条件,写小幅作品还可以,写较大一点的作品,先生就要蹲在地下书写。所以先生的作品以篇幅较小的居多。先生每作大字,则置纸于地,双脚如蹲马桩式,身躯前倾,屏住呼吸,一气呵成,书完后说“我又做了一次气功,老牛大憋气”。为合肥明教寺书横匾:“舌绽莲花”四字[每字为一张整宣纸]时为我亲眼所见。先生就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创作出近万幅作品。{在先生的日记中记录了五千多幅作品,加上早期创作没有记录的和忘记记录的加在一齐应该有近万幅} o# k) g& B5 h4 D" F
司徒越先生一生书写了近万幅作品,是从来不计报酬的,没有收过别人一分钱。外地人来封信求字,先生是有求必应,自己帖笔墨宣纸而外还要帖邮费寄出。他拖着带病的身体,辛辛苦苦创作,还得辛辛苦苦的跑到邮局去寄信。本地人更是不用说了。有人不过意买点东西去看望先生,先生都会让家人把东西给别人退回去。一次一位新疆青年收到字后寄来了一袋葡萄干,先生又通过邮局把葡萄干给寄了回去。不论是个人还是公家,先生都一样对待。先生为安丰塘水管处书“安丰塘碑记”,趴在碑上写了多少天,工工整整的楷书,还是简化字横写,对于身体本来就多病的先生,难度可想而知。在中午吃饭时,饭菜稍加丰盛,先生说“随便吃点就行了,如再这样浪费,我就要***了”。碑竖上后,水务局派人给先生送去五百元钱,以作润笔,先生说“我写字难到是为了钱吗”断然不接受分文润笔。
% c( N7 L6 y7 l& g/ k5 X先生对别人麻烦自己,从来是有求必应,而先生却不愿麻烦别人。先生在上海肿瘤医院研究所治疗肺癌时,住在上海延安饭店,每次到医院就医,由延安饭店派车接送。及稍好,便自己步行前往医院治疗。人们问他为什么不要车送,先生说:“我散散步,观观景,也可减去许多麻烦”。可见先生只要自己能行动,便是不愿麻烦别人的。
8 ~7 z" _! A0 u9 d' ~! s先生为人作书, 不论是生人还是熟人,只要是求字,他都力图做到有的放矢和恰如其分,用《红楼梦》中的话说,叫做“可着头做帽子”。给当涂青山李白墓园写的是:“诗无敌”——用的是杜甫怀李白的诗句。给《中国水利》编辑部写的是《尚书》中的句子:“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真是再贴切也没有了。给许慎纪念馆写的是:“五经无双”。给成都中医学院写:“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先生不仅给那些纪念馆、刊物、学校书写的内容是“可着头做帽子”,非常贴切。就是给像我这样的书法爱好者写字也是有的放矢。先生为我所书狂草立轴《李世民论书》语:“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其意思是:书法虽然是小道{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道,相对于“修、齐、治、平”来说,书法只能算是小道了},一开始也不是能急于求成的,时时对之留意,总比把时间浪费掉要强的多。不论干什么事情,没有学不会的,学不会的原因是因为心力懈怠,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研究罢了。这虽然不是先生的文章,是抄录李世民的论书短文,却是先生学习书法的经验之谈,也是先生教我的学习方法和对我的鞭策,我也一直把这段话当作自己学习书法的座右铭,牢记在心,不敢懈怠。先生为我写的另一幅大篆对联:“无智亦无得,有德乃有言”则是对我做人的教诲,其大意是:没有智慧和知识,就会一事无成;想成为成功者,就必须有广泛的知识和人生的智慧。当然有知识和智慧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德,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先生认为要立言,就必须先立德,若无德之人,是不可能立言的。这是先生对我的期望和要求,我也常常用先生的要求来激励自己,可是我无法做到。在现代社会的大染缸里,我是一个众人皆浊我也浊的普通人,是一个畏畏懦懦,营营苟苟,无风骨、无原则的鄙人。想起先生的教诲,我只能感到脸红、愧疚。: i# t7 y( o' |( O
本文标题“落叶西风无限思”是先生去世后我写的《怀念恩师司徒越先生诗二首》中的一句。全诗是:1“比肩旭素继宗风,文史画章赞精通。翰墨千秋留汗简,蜚声海外司徒公。”2“先师帝招天禄祠,落叶西风无限思。天上书坛添草圣,秋心泪下夕阳迟。”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我认识了先生,又是在落叶西风的天气里,我们送走了先生。二十年的光阴,我们还能记的住先生的教诲,还能欣赏先生的书法。可以说先生的“立德、立言”都是成功的。“哲人日已远”这已经是久已逝去的遗响,只能让我们深深的怀念和神往了。! n% S- G7 ^ V T( x5 m
” 汪维成
0 W, H+ ]* N2 z) @" e4 V' ?% i8 p1 o
& W1 v7 L& O# Q m9 d, b% C |
dc34c8546f071852d109060f.jpg (85.46 KB)
! h. V1 y# M0 v& q- d2 l下载次数:0
; o3 S0 j: u5 _% }' u1 秒前
5 {7 u4 g" |: J; b0 A' c# k& I7 O0 C, F
2 R1 a6 p: P* Z3 d
2 }7 Z" O' c) o" F9 Q- |
/ k7 W4 i: [3 G% {/ w0 o1 N
QQ截图未命名.jpg (62.54 KB)
" @% m1 q: u' b# s, d# o/ H下载次数:0
' N, }5 \1 Y9 q2 Q, f1 秒前
& }& k* J- _" ~: r7 \
" [% w9 {% n- Z) X3 D" i% h+ J& Q4 ?2 t7 F4 e D5 K/ M# A% d1 Q# ?
$ f8 y4 U3 B; k4 s" e$ q
% q7 ^9 ~# x: a% M3 R1.jpg (63.24 KB)
& s* ?8 L* F. a, U下载次数:0/ z% ?+ U0 r4 o2 Y( s6 ~
1 秒前
( R) M0 H/ X! e; ?2 P/ B# T
$ S; \2 u( O" @) T1 Z2 ^0 ?; P
+ P; H! q) `8 W
8 G" k. X4 S' h) B, ^# h! V3 ~0 U8 _3 K3 s+ F# ~
1..jpg (54.05 KB)
. V! l( D1 k5 W* I0 r M下载次数:0
* o" `5 B, J. Z1 c1 秒前; E" ^* i! _7 \; ], o
8 y, x" _6 \5 X
) [8 _$ m, s( y7 H- d* K* C
+ f; k/ j, @9 U- |: \
9 f/ i3 S4 c" F" G 5 n& a2 `" n$ W B4 y) X3 S! u
/ J* B* S! H8 ~
8 a5 T2 a2 ]# F1 e0 z
, l( O" x; U: o5 ^1 J; o( [5 v! D( F0 v1 b
4 E& X$ y! @7 h4 Z! {- C9 t0
* P# s( t0 \" g9 g- V7 y9 M顶一下
6 |2 `. o" w0 Q6 e# B( n" O; ^; x& k- f+ g1 Q, k4 [6 V
( ]5 t7 I v p
返回首页
' D- h/ l% Q6 u' ^5 a# e4 d" L' _/ d! p- O! Y$ `& B* c
- l# {; w. A7 g7 u8 o \0 D8 _( u! r8 o! s
& A4 M6 U! ]5 f9 a9 Z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