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774|回复: 7

唐明全 临帖的纸笔选择(与初学者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生不懂书 于 2010-8-17 10:52 编辑

                                  唐明全   临帖的纸笔选择
             我们临帖,最先碰到的是纸与笔。
        纸
        纸 (紙)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最早所指的纸,其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既然是纤维制成的纸,得有纤维的特性,那就是纹理与粗糙(涩)。所以,我们在选择临帖用纸时就应该选择这类型的且又经济实惠的纸作为我们的首选纸。
        广泛意义上的临帖,我们首推手工毛边纸,这种纸正反都可以使用,不会给初学者太多的选择与增加认识纸的正反面的难度。同时以选择没有印刷网格线的为好。不用网格线的纸临习,主要是解决忠实原帖的问题,我们知道,碑也好,帖也好,其原帖不可能是那么标准和绝对规范在那个网格内的。同时,我们临帖时所写的字的大小也不可能正好与网格一致。其次是机器毛边纸,这类纸原则上都是一面光滑,一面粗糙。我们在临习时最好用粗糙的一面进行临习。
        有好多初学书法的人说,用报纸和废纸练字最好,练字嘛,什么纸都一样。但我说:NO。我们说的临帖用的毛边纸,其造纸工艺与唐以前的造纸工艺基本接近,其大小也与古时的纸接近。用这类型的纸练习,基本可以达到古人的意趣。我们纵观流传到今天的很多帖,那都是当时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古人书写的全是自然流露的东西,不是现在意造的书法作品。
        真正意义上的临帖,我们还得根据所临的书法作品的年代,以及碑与帖的不同而选择适合的纸练习。宋以前的书法作品(尺牍和手札等)除碑以外,其尺寸相对较小,可以用毛边纸进行临习(碑也可)。而明清以至当代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以王铎为代表的大字幅书家是写性情一路的,其对纸的要求是相对涨的,其用笔方法是相对速度快的。其所临习时使用的纸应该以生宣为宜。现在,有好多书家用生宣进行临习各类古人作品,主要是为了在实际创作中解决纸性一致的问题。这样,可以在表现上真正达到心手一致。这种临习不适合初学书法的道友。
        毛笔  
        新华字典的基本解释是:用动物的毫毛制成的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和绘画工具,常见的有狼毫、羊毫、紫毫、兼毫。 我们从字典的排序上就可以看出,先狼毫后羊毫。为什么会在字典上如此排序呢。宋以前,其制造毛笔,都以狼毫为主。羊毫的制造与使用在宋以后才发展出来的。所以我们先人在字典的排序中明确了书法书写用笔的规律。既是规律就行遵守。坚持这个规矩是因为古人在书写时受到了几种限制,第一个限制是纸的摆放位置有局限,古人在书写书法的时候,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大的桌案,有很多书法作品明显是手拿纸卷书写的。第二个限制是笔毫长度的局限,其所使用的狼毫以尖、利为主,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弹性好,大量使用了细的笔画。如果我们用现在的,软性的羊毫,来临习宋以前的手札一类的书法作品,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完全达到古人的书写意味。所以临习书法的时候,如果是临习宋以前的书法作品,应该是狼毫或兼毫为好,其对狼毫的要求是弹性好,转折不散开,吸墨饱满。
        此为自己日常使用所指。书法临习对于很多大家来说那是有很多讲究的,哪个帖用哪种纸,哪个帖用哪种笔,哪种帖用什么样的墨都有精致的研究,都有很精到的认识和实践经验。这些,留给我们当今的书法大家来谈。
        这里所说的,仅此是对初学者一点建议而已。
发表于 2010-8-17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用,谢谢唐老师对我们无私的付出!!并做个沙发,呵呵2007_Aem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唐老师!!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对书写工具的认识和要求是伴随着对书法艺术的认识的提高而提高,水平愈高,对书写工具的要求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4em14
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笔砚精良,纸墨熨帖,确实是赏心乐事。
心情闲暇时,我才会取出收藏的好砚佳墨,三五方砚几截老墨慢慢磨,
试试砚,试试墨,试试纸,试试笔,很是愉快。
但是合意的纸确实不多,纸不好经常大为扫兴。
我在给自己收藏的一些老线装书和民国时期宣纸印刷的珂罗版碑帖题跋时,
纸墨熨帖那感觉真好,
可是老纸又不舍得多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一高人也。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