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607|回复: 3

[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三、章法中的技与艺
篆刻艺术创作,同其他艺术一样,是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其创作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变化多样。
章法,即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复杂而变化多端,是篆刻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组的创作,必须方方有变化,要显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设计印稿时应反复构想。篆刻大师吴昌硕,根据文字的具体笔划、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其慎重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章法同书法一样是线的艺术。它与欣赏者之间的感情交流,主要是靠一系列抽象的线条来实现的。线条,是篆刻家用来寄寓情感的基础和要素,而线条又是建立在文字符号基础之上的。任何一件优秀的篆刻艺术作品,决不是文字符号简单、任意的堆砌,而是篆刻家自己情感的展示,是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运用章法进行整体复合的结果。即通过文字具体的笔划、笔势、形体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字体的疏密、虚实,来体现印面布局的丰富情调和意趣。
篆刻家评判篆刻作品时,虽然也有一定的艺术准则,如用篆法、章法、刀法或艺术情趣、风格等来评判。但多数是凭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观察,凭自己的感觉下出定语。向一位篆刻家求教,只须拿出数十幅各类品位的篆刻作品请他看,对每幅作品只是点头或摇头,看完作品,可允许一言不发。因为美是最不容易被人赏识的,而又最容易引起辩论和争执的。这是由于美的内涵丰富多变,有着模糊性。它包含着微妙细致的情感。而情感和形象,往往不是凭语言就能完全表达清楚的,而只能诉诸于感觉。所以,在对艺术品的欣赏中常常需要“心悟”,而不可“言传”。这种只可心悟(即“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复杂性,为创作和欣赏提出了颇为值得深思的课题。即在方寸印面中如何将篆法、章法、刀法施展出艺术的魅力,成为篆刻艺术作品中的精品。我认为必须在章法上大作文章,抓住这点也就抓住了篆刻的实质。
妙悟者不在多言,习篆者还得从规矩、从基本功下手,从中去领悟篆刻艺术的技与艺。章法的基本功可从以下几个具体问题入手:
1.印面字形变化多。
如:字数多少不同,偏旁结构各样,笔画繁简各异,字形长短悬殊,如何布局?参考方法:(1)形简繁少处不觉其疏。(2)形繁画多处不觉其密。(3)字少形短处不觉其空。(4)字多形长处不觉其塞。在虚实变化中求统一和谐美。
印面上遇到的字都呈向印面中间,简称为聚心。
如:“大匠之门”四字,参考方法:上下左右向印中处靠,形成独特聚心形式的美感。见图1
图1
印面上遇到的字都呈向印边处,简称为离心。
如:“形同槁木”四字,参考方法:上下行分离,左右向印边处挪,形成独特分离形式的美感。见图2
图2
2.穿插交错
如:“右司马”(三字)参考方法:“口”向右移,让“马”头填空,形为结合巧妙,相辅相成。见图3
图3
如:“心迹”(二字)参考方法:“迹”字在左侧横开,补“心”字左下,心底交叉,形为意外的别致。见图4
图4
3.相对呼应
如:“杜门”(二字)参考方法:布满对角,形为对角的呼应。见图5
图5
如:“楚生私玺”(四字)参考方法:虚空对角,形为虚空的二角。见图6
图6
4.图文并茂
如:王(虎形)参考方法:图文结构,形为姓王,属虎.以虎相配形象生动。见图7
图7
如:玄庐生于乙巳(七字)参考方法:以属蛇相配,形为生年干支秀巧。见图8
图8
5.边栏、界格与留边
如:初升(二字)参考方法:字偏上,下留边,形为妙趣。见图9
图9
如:木居士(三字)参考方法:字偏下,上留边。形为边残破,自然。见图10
图10
如:木人(二字)参考方法:朱文留边,顺其自然。形为大胆泼辣,令人惊叹、奇特!见图11
图11
如:杏孙一字户中幼勖(八字)参考方法:边似有似无,以笔画代边,形为边栏的虚化。见图12、图13
图12
图13
如:南京印社克俭于家(二方印)参考方法:丰富印章的情趣,形为朱、白文的界格,有趣。见图14
    图14
如:西冷印社(四字)参考方法:多处与格相连,形为浓厚的结构趣味。见图15
图15
6.特殊情况下字的布局
如:泰山残石楼(五字)参考方法:二字合一格,形为搭配的自然。见图16
图16
如:焦得(二字)参考方法:偏旁移位,形为适应扁字形。忌移位字变。见图17
图17
如:马长羊印(四字)参考方法:朱白相间,形为视觉的完全白文化。见图18
图18
篆刻的创作与审美的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篆刻艺术的精神内涵,即艺术的内在内容,二是篆刻艺术的外在表现,即外部的艺术形象。前者称为构思,后者称为创造。二者结合表现了艺术个性特征,展现了篆法、章法、刀法的统一,在方寸印面中铁笔笔势所运,形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较为稳定的创作技法,这就是篆刻艺术中的技与艺。篆刻的艺术工作者,应以美好的心灵和博大的胸怀,创造出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崇高精神的艺术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05-8-2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上传图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下面引用由万玉德2005/08/20 11:18am 发表的内容:
上传图片 ?!
关于上传图片,请参考这里:
http://www.shufa.org/cgi-bin/bbs/topic.cgi?forum=68&topic=43&show=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0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好,公社又多了一位理论研究者。热烈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