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吕伟涛

贾平凹爆得书法大名:当今书坛之怪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7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狗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臭字,当今"环境"的产物,可就有那么一些贱人卖"身"求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N6 C9 V, q$ o% }$ n5 n1 {# l9 @4 O5 e1 K7 B3 Y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8700e01009go3.html, U# S2 Y) N# V
7 `( O6 N) Y& ?5 G
- V/ N+ E1 q4 |3 F. V$ a$ ~! {
$ N6 g, d9 h% p; T
9 x+ ]# r# l7 t# l4 {) O

3 V) ^! J4 M5 a" a, t贾平凹书画艺术(2008-05-05 23:08:44)0 \- B' z6 m- a4 M

, G* d( W, X& k
标签:书法 碑帖 才气 磷火 贾平凹 中国 文化  分类:序跋
# v* f3 W3 Y0 V$ R0 N) ?
    饶有兴味地读了平凹先生的书画作品一束。( B+ e1 ]3 w" \# f
    人在清楚之前都很清楚。我自知不懂艺术,所以敢放笔随心地发一通眼睛长在鼻子上头之类的废话,局外人站着讲话不腰疼。贾先生是当局者,心态比我们复杂得多:冷峻的时刻他也会以外行自居,十分清醒不能与前辈大师相比;作画时与刚刚放笔之后,也会受到劳动喜悦的哄骗,与当代名流较量,又有几分自得。' k& q+ `- u5 `: B: s
    显然,无此自得便没有书画。
& e2 d0 @/ [* k+ }7 ~$ K    人性的弱点非先生专利,我们都受过阿Q爷爷的真传。这对于苟安者的生存有些未必明亮的益处。
% o' h+ V% m4 z: U    贾先生是一座塔,虽不比大雁小雁两兄弟已是正牌千岁爷,在文坛闪光已超过二十年,还能闪下去。
1 n3 V5 A/ c/ C8 Z5 H3 ^    塔的最下层地基是散文,二层主体是八十年代的小说,中篇是柱子。三层是收获光荣的作家,人以文传。四层是书法,字因人闻名,并且产生了审美与礼品的双重效应,送礼的目的,大家心照不宣。这层建筑比下三层都小,在空下的一角,搭了个小花坛,那是他的画,还不能独立构成一道风景。主人面子大,人们会给它让路,但在目前,脚力还不算墩实,走多远多高,能否与下二层并驾齐驱,不当贾府食客,还是未知数。
; ], ?2 S0 J: y8 z) X6 N% f( |$ W' e/ G    一定要成功是俗。拒绝成功是高层次的俗。
% D5 N! R' B3 z) R. C    主人与观众都在戏中,何妨豁达些?
) D6 D7 n. `- w4 l& B- V. G    这塔在西北高原上吐出了精神光焰,一半是先生的才气,一多半是时代的厚赐。
; G2 i, O( w5 D! x, K( K    才气重要。同样客观条件,乔木长得高峻耸拔,灌木蓊郁也长不成栋梁。
( v( s! \& r7 V  ?% `    说到厚赐,是多方面的因素。. H+ ?; e5 c/ k2 |3 _
    先生在农村度过了少年与青春的序幕期。不轻不重的打击让他直面人生。不像某些老作家受冲击是天堂里摔了一跤,已超越了他们的负荷力。也不似真正精神与物质均在底层的人物,几乎与文化隔绝,失去了发展才华的胚芽。0 c, w7 {' U" l& k
    当年的农村远离商品年月的人际关系,相对淳朴,人的欲望没有土壤,被迫收敛过久,说不上习惯成自然或灭绝,至少是一股潜流,极受压抑。表面装作休眠,实际对利益与权力仍很敏感。
7 |, u8 c$ G: k8 V% P7 N5 v3 p5 K    孩子与涉世之初的大少年是敏感的,记忆力好,但观察不会如鲁迅那样人木八分。这样筛选下的东西比假大空的流行文学作品真实而丰富,有一定的人性深度。孩子的视角容易抓住主流,把一些次要的内涵加以忽略。青年人的喜新不厌旧,帮助他获得文学家必不可少的艺术细节。他体验过受压制的痛苦,生活水准与中上等农民距离不大,心灵的呼喊便有相当广阔的代表性。& N5 C: O/ S0 [5 q& ]! J- d- G) I0 {8 X& V
    那时的舞台上,贴近图解政策的作品失去了观众,元气大伤。半真空状态改有利于先生引吭高歌。这在才气不比他逊色的前代作家来说,是不敢奢望的梦想。先生对人的内秀与局限的揭示,跟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大体上一致。他笔有喷泉,滋润过上亿读者内在瘦渴的灵苗。人们呼唤带点理想化色彩的清新空气。先生在农村土生土长,与农民相交没有外来插入者的隔膜,城市庄严的大氅未向他脱去,种种贪婪阴暗的表演还向他隐蔽着。当支撑着文坛的“小右派”与老知青反思表现“过去”的时候,先生没有昨天的负担而表现眼前可以触摸的现实,开始了黄金时代的十年。不能说在文化底气与见识上他没有缺陷,跟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还算出色的。当上述两类名角们说完亲身亲历便用量来抵销质的停滞与贫乏时,他依旧在旺盛之秋。源源上书架的作品带来的光圈使追星者眩晕。老批评家们与生活不无距离,博士硕士们正在高校修炼,他们当中一些人方块洋文的表达方式,脱离了读者与中国批评本来就是美文的传统,但比师长多些锐气。对农村生活与东西方文化的源头知之未深。这些人可以活跃气氛,下水游泳时间短,实践不足。作家们换代迟缓,一些弱点处于隐性,十分正常。游泳者的弱项只能在河里克服。孔子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5 s# H+ `- F; f+ a; l
    贾先生在农村树大根深,进入城市,这根就不易扎下去。大染缸以单调的繁丰,可厌又极难摆脱的堕力,顽强地改造着农民的儿女们。像我这样乏主见的人,是一边抗御,一边被征服。先生比我高明,但远非刀枪不入的金刚。罗汉都有“贼”可杀,对我们凡夫又怎能苛求?& u" V  f! f5 }; Q* E7 k$ a
    成年人再回农村,依然亲切,相对朴素。但自身已被改造为半城半乡非城非乡的大闻人,昔日记忆中的画面有所褪色 (有些颜色是天真跟理想化的产物),老泉眼变瘦了,不抽不挤,自涌量有限。在城市虽是外来户,廉价的崇拜者,善吃大户的逢迎者,量比农村多,技巧也出色。“做名人乏味,不做名人更乏味”的失落,高于侪辈,也无法填补知识危机的频频扣门问安,挥之不去。作家要与自己较量,生怕人说枯竭。愈写愈多,不可能都是杰作。徘徊、跌入故有高度线下,均不足为奇。6 g9 ]# N  U6 P& p: J" R- U2 f! L  P/ a2 ^1 W
    准备不足的突围只是踏步,汗流浃背,难让历史老人点头。
5 @2 i& [2 M' L8 Q, R0 b8 o7 c    道法自然。“自”,人类自身亦在其中;“然”,无外来干预形成的本该具有的面目。
$ q% Z7 {) T) o  t    求态失态,大师也逃不脱规律制约。“求”即违背自然。贾先生即无一部小说,他那些散文在当代农村题材作家中是一流的,因为自然,不拿读者当幼儿园小朋友而以阿姨自居,有真感受,不煽情、不卖弄,游刃有余。在以白话文为主粮喂大的一代人中为凤毛麟角。每一篇不见得都出色,放在一起,接近浩瀚。
9 E" h  J' c. K& J    没有人要求屈原后期作品超过《离骚》。鲁迅后期小说胜过《阿Q正传》。沈从文跨越《边城》。莎翁超过《哈姆雷特》。高尔基胜似《底层》。托尔斯泰在《复活》问世后还活了十几年,哈代晚年是诗人,卢俊的《忏悔录》二卷不及第一卷……对贾先生也不应多挑剔。1 x7 D. H0 a8 j( R9 s' _
    能迈过昔日高度,很好;停步了,歇下来读书,不怕人说贾郎才尽,交几位勇于批评自己的高格调诤友,走出世俗应酬圈圈,不骛导师大作家之类的身外声华,享受一番寂寞,储存能源,更上一层乃至几层楼,做个纯洁安凡的普通人,是他自己的活法,个人的事。我出的任何点子都会伤害他。
5 v- u! l" V% s8 z  C) p    贾先生可以当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但外文和数学已考不上大学,虽说没有几位博导在创作实践上可以与他并驾齐驱。刘海粟徐悲鸿来考西安美院也未必顺利。世事就这么复杂,谁也无法使她回到单纯。
3 p" S2 ^- h: v    评论家是作家的朋友,兄弟姐妹,不是父母和恩师。没有几个文学大师、艺术流派是批评家们恳求历史调拨来的。二十世纪批评家没有留下几篇传诵几代人的妙文,称得起是独立创造的艺术品也很少。比起文学,收成更薄。为此,我们深知优秀批评家自成美学体系之难,推动时代进步,促进文艺繁荣之重要。鲁迅希望出几位明白的批评家乃有的放矢。我崇敬评论家跟我看同样作品,比我们一大堆人挖出的子丑寅卯还多,甚至化验出某些作者都未意识到的萌芽。他们以哲人的睿智,诗人的***,探险家的胆识去完成自己的创作,帮助我们理解人生和真善美。
6 _% C- d0 R% y+ ]* G! W7 V9 L    说批评不是创造,是写不出艺术作品,有审美感觉又掏不出钞票赞助学者的文化经济人,显然不公平。把他们视为寄生于艺术品上滔滔不绝教训大众的演说狂,更是尖刻。他们并不是克隆作家灵感为生。从地球上看,上世纪批评艺术成就比十九世纪不差,较十六、十七、十八世纪大有拓展。然而,我从不视评论家为作家奶妈。他有那么神奇的乳汁还是挤给自己畅饮,把妻儿都喂成大师岂不妙哉?0 n3 m' s4 E* A: U
    向作家进言,非常必要,但不能凌空要求他人一定高于马尔克斯、肖洛霍夫。环境与美学传统的差异,要从现实生活出发给作家当高参。洋作家们成长的条件与国产作家不同。教养上的缺陷是百年几百年积成的。“五四”前后中国作家抛弃了传统文言,把握外来形式,有漫长摸索过程。鲁迅那样的天才,在短篇小说与散文诗上一步到位跻身于世界经典作家之林,有朱东润那样导师把《张居正大传》写得不比任何一部西方传记杰作逊色。总体说来白话文还在丰满与流变过程中。二三十年代散文大家都是文言文喂出来的,又能直接读洋书,写文言文与诗词。他们的子女辈写不了文言文,能看懂。孙子辈的读文言靠拐杖,把文字写到王蒙那样聪明 (可惜不该出一本平仄很少合律的诗,让朋友遗憾),贾先生那样晓畅,便令我钦佩。评论家要多多悟解作家的艰辛,共同脚踏实地,一边严要求,一边实事求是地松绑。坚实地携手而行,不相轻而相亲。; V( S; G& m( m! U
    贾先生写字已超过四十年。
+ C: i. r- W/ m    排除写稿的负担性书写,享受笔墨乐趣已有二十载。对字的结体,运笔的轻重疾涩干湿浓淡,积累了朴素的经验。1 @1 m3 U, K0 v0 ~, ~2 O
    就笔性而言,他写字的才气决不在文学之下。
0 Y7 |: p$ Q  Q  E9 @" A( Y4 [    遗憾的是对才气的开发不足。
+ H* W8 K1 T$ E* U$ y- k% Y    中国书家不太重视写什么,认为是第二位的事。首重者是怎么写,即如何写出天壤间多数人共有而笔下所无的独特情绪,便是独创。
; y, F; Y2 J. ]" [9 f& o# L    墨弦更接近心象的情感密码。没有象形的负担,高度抽象又具象,故能百美咸备,流派纷呈。还能体现舞蹈的流妍,建筑雕塑的体积感重量感,音乐与诗的节律。山的雄峙,水的奔腾。
9 J( g7 K, Y8 L. l5 J    书法的点画可与千秋后世知音对话,不用译释而直接交流。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最佳艺术形式,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西人认识它还要三百年!)
5 N( e7 {5 }5 g: n) {* ~  j! k2 C    既是情绪密码,首先要书家能准确把信号装进线点,他人才有破译余地。
, X" S6 i$ q$ W; w  g. T3 D9 S' U2 Z$ h    发出“密码”的方法,首先要练篆隶书。没有从这条路上穷年累月付出的“门票”,基础不牢,大厦盖不成。, }; e0 W& z6 {9 y
    西方人玩毛笔三百年,只能写字,没有艺术可言。除文化根浅之外,碑帖功力欠缺是致命弱点。/ }* ]) W4 I- b$ q; `
    贾先生做城里人之前,感官未受市民文化刺激,纯属农家子,又爱读书,包括较多的古书,感染过未臻丰厚的道家儒家意识,向往做热血男儿的同时,也艳羡冲逸静虚境界。这种艳羡到今仍是他爱写字的主要动力,一切外来牵引力,皆通过此项主导作用而得到施展机会。
7 ~# v% E# z. h% \5 `/ A# \/ p    写字,能使他忘却力不从心的烦恼,享受相对宁静心态,斥令各种反清静冲和的魔力退出书斋,得以与本我交谈。笑声倾于砚中,热泪流入肝肠。不说客套,不听谀辞。重做片刻儿子与称职的父亲,虔诚的学生,两袖清风的寒士。练笔又可以忆对古贤,拥抱闲适。这些都是久违的师友啊!都是世外的世中高人,世中的世外仙酿,哪得不陶醉?
. {0 b5 H+ b% i3 k" w    名气,地位,喝彩者,不靠写字吃饭,换点银子办个希望小学,只要耕耘操作得当,也非难于上青天。这样写来没有压力,可以写出水平。. Y& A9 A  P4 y7 ~% d1 f
    坦率说:许多人写得比他好,却无此条件。例如卑人在长安环城东路仟僖酒店东墙上看到一张字便是无名行家笔墨荒疏颇久之后的试作,余勇尚在。半年前报刊上没有动静时的卫俊秀大师,也远远不具备他的书外条件。在这条件面前谦虚谨慎,不为所累,视有若无,静似止水,贾书便充满希望。
9 S0 K$ ?- W- X0 n( q' T    他的字既无碑帖底功,说有希望岂非误人子弟?惹来一批功名心切者效尤,罪莫大焉。
: b0 T) a8 L6 B, d# U7 u    贾书自觉无底功是不幸未遇明师,是审美(包括书学教育)低潮时的产物,只能面对事实,广读碑帖来补课。不能躺在浮名的云片上飘飘然。
8 i2 j. V3 B1 Z    广读碑帖,也是一种高尚的享乐与休息。所有书家,除了故步自封者,无人例外。当然包括先生。
- \: v, X( j( U. L    临名碑佳帖百家,走出诸家,成己一家是常规。9 Q5 o' D) C* b3 _
    但艺术史允许有例外的殊途同归:试以蜀中三书家为例来贡献一得之愚:
0 p9 G" I# L* I" {$ I4 Z* i    东坡先生习过《瘗鹤铭》及杨凝式书,碑学功力不足,凭才气依然为大家。
! x$ |- s' f6 C! ]! G$ ?% T    谢无量先生以帖起家,临碑不多。熟读汉魏晋六朝文献,从气息上与古人通。以目代手入乎心,仍有古哲风仪。2 c* K2 V: i( c/ B5 b# w
    当代吴丈蜀先生不临碑帖,运腕写心,以书卷气浓,多读佳拓本伙,气接先民,掘厚生辣,点画颤动,只要行笔自然,不安排,不造作,便富于生机。
2 r1 W0 T. z8 j9 C" O6 q! m    贾先生在才、识、学上,暂时还不能与三长者并论。可以接受前人经验教训,师其心意,脱其轨迹,多补给书法内外的养分,在本色中注入碑帖风仪,绕道向高峰,探索中大进大乐,小进小乐,不进亦乐,永持恒温。
+ X; B9 y8 J5 r, @& i  `    目前作品,示人成分稍多;Z•W自娱成分略少。人怕出名,个中有多少无能为力与无奈!
) v& y* C4 Q7 w; S6 q+ B: c" W; P0 a    名人字,字因人名。同样水准,若是三家村老文书所为,便无人问津。$ y- \+ m3 p; G) l
    名人,历史人物总被大众偏爱。今天若能找到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司马迁一个字,能使全民狂欢。字的好坏又不在话下。
" I, N) U3 E& `5 T8 v    贾字是思维历程的“自画像”。十五六年前笔力婉弱些,清气多些;近作笔力重些,有时某些市井浊气亦随之上纸。真河流有自我净化力,不会被泥沙污染,如果能强化名利场中免疫力的话。6 q9 G& ?% M; x( J4 K3 K% t+ d
    无才气不成字;光才力也不是书。
7 M% W; x5 R+ c' q1 h% _7 G    用才气而不受才气制约,主宰它用于治学,书与文学交叉更新,互为推进。前景是乐观的。  S: ?: n3 k" J! d, W/ T% {
“青草如古意,白云等此心”。这条独语,经历十年再读书,十年养气,开掘民族文化优秀遗产,接受世界健康大潮,来一次石破天惊的飞跃,贾先生其意在斯乎?
% p2 @& Q, ~$ `: N    愿先生教诲一个无名的远方读者。
. E' T5 z* A5 S; {$ A) @. a    画因为具象,容量少于书法多矣。( v: k( `" `8 T) s! o  ~+ S
    具象能暴露再现物象中基本训练的孱弱。
: E) w6 M9 e% T    贾画,凡反映豆棚瓜架下农家子精神面目者,皆因为不会画而显示稚拙美,朴实可亲,有民谣风韵。作为他本人散文小说的插图,也有精到之处。为专治绘画者所不能。
+ W5 g/ c% b) c    离开他成长的文化氛围,内容就趋于二重唱!, I; S3 S1 I" c5 ?+ U/ G) `
    强大的诱惑包围着他,啃咬着他,使他仇恨这魅力;诱惑偶尔退位,他又觉得空虚,失去被啃咬时又酥又麻的快乐。在抗拒中又羡幕自己讨厌的东西。偶然也宣泄返朴归真而不可得的窒闷、彷徨。
& B7 r: [: [4 S% N$ T! t我爱大孩子画的清泉;不爱化装假面舞会上脸谱七窍里射出的磷火。
$ G) o: ^$ k5 `    但生活教导我说:“蠢才,磷火也是一种美!你的胃口太单调太冬烘了。磷火不是盲肠,一刀割掉了事。真要那样好办,作者早已超脱为羲皇上人,洋文豪更不在话下。磷的局部溶解与水化合一体,你越活越湖涂,怎么妄想红尘中人比干净还干净?开窍过的七孔,混沌早已驾崩,这话不合时宜!”
5 L  R) `$ \6 E* h: b5 q/ u    答曰:“先生作品中原有空灵成分,尤其是散文。他的画,使的是国画工具,造型上是西画体系。成功的是些有天趣的高级儿童画,真去钻研技巧,说不定会蹈邯郸学步的老辙。更不必投师学艺,但是读些好画与几本画论名著,吸收写意文化的养料,有助于文学创作的升华。事实是他非常需要新的突破口,提炼生活,强化写意美学,以实求意,去悟契机,恐非蛇足。画可以多画、少画,旨在自乐。他人因文爱作家,因爱作家而兼及其书画,其情珍贵,拿出去时还希望慎重。下意识的自剖有好诗,也有净化前的内容。坦白是至性的流露,内容不一定高洁,却是用忏悔的调子唱出来才有涤荡力。名人书画不能用专业的尺子去量,不等于无尺度可参照,可跳出审美标准。严肃的鉴赏家也不会看客下菜,拿着伸缩性太强的橡皮尺去逢迎。先生是大山,少长出两株树,无损高度。”. v2 V, G% m% k6 S, ]
    “你不怕先生发怒,编者做外科手术么?”
8 X6 y% ~( S4 M  y    “相信先生的度量和自己无益的挚爱,毁誉不计!” - L7 q& \% h8 X0 {. f1 t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 O" ?/ d+ Y/ S3 b! z! V[url=]阅读[/url](145)|评论(10)|收藏(0)|打印|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22 em22 em22 em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非书家.定论也.然其丑书能大行于世者.当是字以人传.以书传人者当是真书家.想来乐得贾字者皆只视其名者也.非赏其字者也.贾当不用自吹.其名国人鲜有不知者.贾若视己为书家当为世笑.世有吹捧贾书者当为媚贾者.谀贾者.多有欲借贾文气.脚气以自香其门者.奈何.奈何.后世得观贾字者亦当有非其书者.岂今世哉.然贾是只见黄金.不管今人之议者.不顾尚有后世也.要留丑字在人间.
( m4 _" R: {# F1 x/ `9 s       然贾字虽丑.今之书法家丑怪之字亦多.反以为美也.是今之书家不能笑贾.贾亦以其丑书大行于世之因也.若今书家字皆若启功先生字.沈尹默先生字.贾岂敢以其丑书示世者.是故先有丑书之风行世.后有丑书家.骗人书家遍于神州.才有贾之丑书行世者.阅者只见贾之丑书而不见今之书家亦多丑书.近数年稍少.而人虽南北.其书皆千人一面.其有能强贾字几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唐双宁好的多,唐双宁那是胡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3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眼,贾书就一淡字和平和之气就非技巧所能达,功夫在书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