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北京潘家园假字画调查——需求造就的畸形市场4 o" V9 O) }6 G8 m2 l5 _6 L
“如今哪还有真东西,搞收藏的都收藏高仿品。”在北京潘家园经营地摊书画生意的吴老板告诉记者,他以卖启功的字为主,便宜的30元,档次稍高一点的80元。记者临走时,吴老板不忘善意地提醒,“把字卷起来,放个潮湿的地儿,一个月后保证分不出真假”。在潘家园里像这样经营假字画的有近百家店,圈里人流行着这样的说法:潘家园里的字画99%都是假的,剩下的1%基本上就是民俗画等民间艺术。这里的假字画不仅在国内很有市场,还漂洋过海,流播世界。$ W6 a3 N: U4 z2 L9 T# t
& y7 c* I2 l. l. l B6 H
假字画已成产业链6 V4 W1 I/ k+ H( ~
& b: e1 Z3 O, `; i
要说仿画,自古就有,因为临摹前人名作是书画学习中的必要步骤。但是拿假画来卖钱,还是20世纪以后的事。90年代初,当书画经历了“破四旧”之后被人们重新拾起,并成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后,假字画就出现了。北京市平谷区的收藏家李先生曾经是潘家园的常客,据他回忆,早期的仿画一般出自名人弟子之手。当时,虽说名人字画比较便宜,但也相对难求,有时大师的弟子们会把临摹作品拿出来应酬,而大家对字画的品质也较为认可,于是这成了潘家园仿字画的雏形。
+ j2 ?2 x0 ?. ]! K7 _1 H% q1 I2 c" B7 n: R+ V% ~. y
到了90年代后期,潘家园里出现了另一类仿画者。这些人有较好的书画功底,但尚未出名,为了维持生计,便仿写名人字画。张雪明便是这其中的一位,提起他,潘家园里没人不知道的。他幼年练字,精通柳体,当年从河北来到北京,想凭着一身本领在潘家园找到一块立足之地。但没有想到,自己的字一幅也卖不出去,眼看连房租也交不起了,他想到了仿名人的字来卖钱,最后他选择了同样写柳体的启功先生。经过反复的研读临摹,他写出的字与启功的字有了几分神似,终于有一天,商贩以一张字10元的价钱买走了第一批字,渐渐地,他便在圈里有了知名度。为此,他还得到了启功先生的面见,老先生怀着“让大家都有口饭吃”的仁慈之心,不仅没有斥责张雪明,而且赞赏他的字写得好。如今张雪明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结束了仿字的生活。据说,现在还有人去仿他的字。
/ ^, @- ^' _: T. q: [6 B4 i7 H+ }3 D
潘家园假字画真正繁荣起来是在2000年后。这时涌现了大批的造假者和大量的假字画,仿制假画也已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条。这个时期“产品”更加丰富,有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范曾的“关公”,有启功、欧阳中石以及刘炳森的书法,也有王沂东、张晓刚的油画,还有郎世宁、左宗棠、鲁迅的作品,用卖主的话说:“哪个名家的都有,如果找不到,那肯定刚刚卖完。”# i+ n9 e6 l* Q5 x6 E |9 O5 J3 J
假字画泛滥源于有需求
: O: \. k. I4 Y6 ?$ Y# P0 ~$ F9 B _* E: n+ B
“因为有需要,才会有这么多假字画。”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经营字画生意的董先生分析说,“近些年,老百姓手里有了点钱,需要些艺术品装点生活,但是真的字画又买不起,于是便倾向于买假画。”他每年会定期来北京的潘家园购置商品,根据他的经验,启功、张海和刘文西的仿品在甘肃最好卖。$ T6 F; e8 ?6 b9 Z1 b/ p
2 F M! ^1 w, e# l “还有一个用处是送礼。托人办事送幅假字画,花的钱不多,还挺有品位。而且一般不懂的人也看不出真假。”在潘家园卖书画的张老板补充道。
8 R' o5 R8 l: @" j6 K% V* J2 i# Z: }6 B9 p- q
“早期仿画是被生活所迫,他们都是偷着做。现在仿画的以画院的学生为主,从外地来到北京,挣点生活费。”董先生说。7 R$ L3 H( P8 ?: ], |2 R
9 @0 V1 i6 K2 z5 Q% h7 { 仿画和卖画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自然也越来越难做。来自天津、在潘家园卖仿古画的解老板坦言:“这行的生意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天津的画做旧水平是最好的,从纸到轴全是按老东西的样子做的。前几年这一幅少了300元不卖,现在也就只卖100块了,赚头越来越少了。”
5 u6 W; J Z2 K" U
5 F6 Q4 p0 X9 x8 J/ L# q1 e, {5 F 甘肃的董先生说:“仿制手法在不断更新,买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时不时需要换换口味。仿旧画流行了十几年了,该落伍了。”# m- a8 t# ? [" N0 Q
" r0 N& o$ ^; `% _$ l+ A) Y 假画在潘家园如此盛行,却一直没有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在潘家园里,假画顶多算个工艺品,卖家不会当真的卖,买家也不会当真的买。”在潘家园经营十几年的古老板认为,“价钱在这儿摆着,对真画根本够不成冲击”。
& i* E, K, ?6 B. X. g, U5 _9 l
0 w! J w" Y: Z6 m 低价的假字画虽然对真迹的影响并不大,但对那些忠于自己风格的无名画家而言就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如今在潘家园,依然有执着的画家卖自己的画、署自己的名,他们虽然对那些仿画者不屑一顾,但也不得不承认,为了和低价的假画竞争,不得不使劲压低自己的作品价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