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693|回复: 9

[热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再揭“山寨林散之”黑幕 藏家:千元赝品三四万卖出
 由林散之书法鉴定真伪莫辨所引发的风波,这两天在南京艺术界迅速传播,成为城中热议的话题。一些画家、评论家对此见仁见智,有人认为目前整个中国艺术市场混沌不堪亟需整理,也有人大呼“山寨”一词太妙了,不无讽刺地称“山寨林散之”也是传承中国书法的方法之一。更有资深藏家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揭秘“山寨林散之”背后的更多黑幕。

  藏家揭秘:一年内有上百张 假林散之流入拍场

  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藏家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从07年秋拍到现在,已有上百张的假林散之流入各地的拍卖场,而上面,都无一例外地有专家题款。

  至于为何会有专家在如此多的假林散之上题款,该藏家认为固然有画商造假款等因素,但关键还在于“专家看画的水平有问题”。他称自己也曾干过一件这样的事:拿了某名家的一幅假画去找专家题,专家果然以假当真题上“精品”两字。于是这用了300元买来的假画最后竟在北京某拍卖场上卖了3万元。这位藏家认为,术业有专攻,专家有强项也有弱项,有的专家能看傅抱石不能看亚明,能看钱松喦不能看林散之,却非要“什么画拿来就题”,不免出了漏子;也有的专家题了款后,画反而贬值了,藏家一看某专家题过款的立即有不信任感,最后导致画作无人问津。

  至于究竟是谁在仿造林散之的字?这位藏家称他知道南京就有一位这样的高手,仿得很像。画商到他那儿去买假林散之,都是一百张一百张地买,千把元一张,再找专家题字,一幅字题个款大概两三千元,最后到拍卖场上,一般都能卖个三四万元。其中的利润,堪称惊人。07年秋拍,就有很多这样专家题了款的假林散之拍出,成交价不高,都在三万元左右。但“假的流传世上,贻害无穷”,这位藏家称自己不愿得罪人,但实在有必要出来讲一讲,“应该告诫这些专家,千万别再自作聪明、夜郎自大。”
 画家热议:“山寨林散之”永远有市场

  自然是不缺看热闹的人,有爱好收藏的人甚至把自己MSN的名字都改成了风波三位主角的名字。而艺术家们,无疑更有发言权。

  一贯嬉笑怒骂的画家郜科大呼:“这就叫‘山寨’,我太爱这个词了,林散之也被山寨,是好事,也是一种传承。”他又痛快淋漓道:“林散之的假书法都横行十几年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就因为林散之只有一个,而江苏造假的聪明人又太多了。”他断言:“山寨林散之”永远有市场,“好多人为了仕途,都会去找林散之,当官的都喜欢林散之,所以林散之的假书市场永远没有完。”他又称:“水至清则无鱼,艺术市场本来就混沌,梵高一样有假画,打来打去都是市场问题。不过,在这种鱼目混珠的情况下,你的境界有多高,全看出来了,搅在名利里头,已经没有意义了。真正林散之的书法艺术传承了多少?中华民族伟大的书法艺术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需要问一问的。”

  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秘书长柯江则讲了林散之的一件逸事:“林散之当年闭门在家练习书法,有一天恢复各种协会,林其时名气已很大,于是有人邀他出任书法家协会主席。当时,为了争一个主席、秘书长各名家争得头破血流,而林老的回答却是‘还有这样的组织吗?我年龄大了,写写字而已,还是让年轻人去吧。” 柯江道:“林老80岁的时候,对自己的书法有一句评价:书有小成。反观现在很多画画的,动辄封自己大师,又是怎样的天上地下?”

  画家王烈则认为,娱乐圈的炒作风气也蔓延到了书画界,“就像张艺谋一部新片,要炒无数的新闻。”这次的事件,也让他闻到了炒作的气息,不管怎样,他认为“画家是运动员,鉴定家是裁判员,裁判员运动员都必须有职业道德,做假,是不对的。”

  记者随后走访林筱之接受电台采访时所提到的“五台山画廊”,发现位居五台山的一家画廊内的“林散之”已经消失不见。而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假林散之,拍卖会上比画廊多,“09年的春拍你去看,还会在拍卖会上见到山寨林散之。”
山寨林散之.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散之儿子称:“假林散之”被弟子“做真”

  被称为“当代三绝”之一的林散之书画作品声名远播。在利益驱动下,假“林散之作品”泛滥开来。前不久,林散之的儿子、80多岁的林筱之接受采访称,如今南京市场上的“林散之”大多是赝品,甚至连萧平、庄希祖这样颇有声望的书画家也会在林散之的作品上造假。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昨天,当事人庄希祖表示:从来没有在老师的赝品上写过“真迹”二字。而萧平也将于今天发表声明。



  林筱之声称父亲林散之的学生造假



  最近,一家电台报道了一条新闻,题目是:《林筱之的烦恼》。林筱之是已故著名书画家林散之的儿子,今年已经80多岁了。林筱之接受采访时说,如今假林散之作品泛滥是不争的事实,最近林筱之去了一趟夫子庙和五台山,他看到挂出来的父亲林散之的作品全是假的。而且林筱之还表示,他曾善意提醒书画爱好者不要到夫子庙去买假冒林散之的作品,没想到遭到恐吓。



  “南京比如萧平、庄希祖他们,有钱拿了,假的他也说真的,只要钱。我看到好多张了。昨天我还看到一张,萧平在上面题字是真的,实际上是一张假的。”很多买家为了确定买的作品是真迹,会找权威专家来鉴定,并让专家在名人字画上题字鉴定真伪。但是林筱之说,这也不可靠。



  此言一出,书画收藏界顿时引发震动。萧平是书画界比较公认的鉴定专家,而庄希祖是林散之的大弟子。“很多人听了报道,给我打电话。我家就像炸开了锅。”庄希祖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散之作品真伪”续闻 萧平痛揭惊人内幕

 继庄希祖召开新闻发布会后,林散之书法真伪风波涉及到的另一位书画鉴定家萧平,昨天也召开“去伪存真”新闻发布会。 会上,林散之孙子林小同当场宣读了林筱之给萧平的声明。对于之前自己所说的萧平收钱题假字一事,林筱之解释“完全是口误造成”,并对萧平表示深深的道歉。念完后,林小同又给“萧叔叔”一个深深的鞠躬。



  “林筱之年事已高,且于事后两次书面致歉,诚意已现。”萧平接受了林筱之的澄清和道歉。随后,萧平谈到了书画鉴定的现状,透露了许多外行鲜知的内幕,并再次呼吁艺术品投资人在收藏、买卖之时,一定要保持谨慎态度,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萧平曾在南京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19年,在业内有“江南一眼”美称。他说:近20年是中国书画市场最繁荣的时期,书画造假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确实有一部分人见利忘义,只要给钱,什么事都做。哪些人这么做,圈内人心中都有数。有几个声誉不佳的书画鉴定人,凡他们题写“真迹”的东西,别人必认定是假画。今年春天,北京中贸圣佳拍卖公司邀请我去看画。送拍书画中有4幅林散之的作品,我一看就是假的,但上面却署着我的名字,也有林筱之的名字。书画有假冒的,鉴定家的签名也有假冒的。好在拍卖公司后来撤下了这几幅伪作。所以,投资书画的人一定要小心,自己要具备诗书画印的综合修养,才能登上中国画鉴赏平台,识别出其中的优劣真假。



  中国画很多是送礼用的。不少受礼人怕自己收的是便宜的赝品,所以要求送画人找鉴定家题字证明是真迹。“这个社会需求太大了,我家里每天都接到若干要求题字的电话,躲都躲不掉,不胜其烦。”萧平坦陈:自己并不随意鉴定作品,一是因为签名会被模仿或被改造,给造假者可乘之机。二是如今书画鉴定已变成了高风险行当。因为一幅画真假之间,价格相差百倍甚至万倍。一旦鉴定家说真话,指出一幅假画,画商或持有人就会遭受巨大损失,有人会因此记恨、报复你。著名收藏家马未都,为了保护自己,在给别人鉴定书画的时候,只与书画的主人单独见面,绝对不允许第三者在场。他怕的就是指假后遭受不必要的麻烦。



  萧平告诉记者,“在国外,书画的真假,画家家属说了是不算数的。鉴定必须由有公信力的社会专业机构来做。如梵高的作品,最有话语权的就是梵高艺术馆。”在中国,文化管理部门也一直在考虑如何规范书画鉴定。几年前,文化部就成立了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在全国聘请了一批书画鉴定专家,萧平就是委员之一。今年,他随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一起到南方一个城市评估一批艺术品。有人花近亿元购买的100幅张大千的作品,经鉴定居然有90多张是假的,让人触目惊心。还有一位北方的钢铁厂老板,花2000万元买了6幅傅抱石作品,专门请萧平前去“掌眼”。萧平看了,全是假的。萧平痛心地说:“书画,决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哈哈,沙发啊。

[ 本帖最后由 博览群姝 于 2008-12-22 10:22 编辑 ]
0-0安继越主席题写的牌匾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face9
em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em24 em24 e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4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6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应该有一个专门的鉴定机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的书画作品比比皆是,早都司空见惯了。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