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943|回复: 7

永字八法里外的“趯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说“趯”


这本是八法里的一法,但有时需要重新看看。我收集了一些资料,本只是自己看看。但看来发出来,有兴趣的,可以交流。这不是一篇写好的文字,大体是一些资料和想法,还没有结论。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有一段对话,似乎读的太大意:

又曰:“力谓骨体,子知之乎?”曰:“岂不谓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长史曰:“然”。 http://bbs.gxsd.com.cn/redirect.php?tid=197841&goto=lastpost

问题来了。八法里,趯是钩法。

唐太宗说: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笔法论》84)
张怀瓘说:趯须   其锋(得势而出)。(《玉堂禁经》)
郑杓:趯笔者,蹲锋于努划中,钮挫取势为迟涩,得势险激,左出是峻疾。(《衍极》)
包世臣:钩为趯。
周汝昌:钩,有专名曰“趯”。此字甚僻,从“趯”字来参悟,便知它是挑而疾进之义了。。。无他深奥,也不复杂。(《永字八法》163举例“门”,“寸”)
详说八法:  夫趯者筆鋒去而言之,趯自努畫收鋒,豎筆潛勁,借勢而趯之。筆訣云「即是努筆下殺筆趯起」是也。法須挫衄轉筆出鋒,佇思消息,則神蹤不墜矣。 http://www.chinese-artists.net/lessons/yongzhi.htm

在线新华字典: 虿尾,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 http://xh.5156edu.com/showciyu.php?id=163390
汉典:      【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𠀤音躍。【說文】踊也。【前漢·李尋傳】涌趯邪隂。【註】師古曰:趯與躍同。【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註】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逖。跳貌。同䢰。【詩·召南】趯趯阜螽。【傳】躍也。【釋文】趯,託歷切。【博雅】趯趯,跳也。          http://www.zdic.net/zd/zi/ZdicE8ZdicB6ZdicAF.htm

粵語中的古字:(deg)(ti):【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𠀤音躍。【說文】踊也。【前漢·李尋傳】涌趯邪隂。【?#93;】師古曰:趯與躍同。【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93;】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逖。跳貌。同䢰。【詩·召南】趯趯阜螽。【傳】躍也。【釋文】趯,託歷切。【博雅】趯趯,跳也。

(1) 跳跃 [jump]

趯,踊也。——《说文》

涌趯那阴。——《汉书·李寻传》

趯趯阜螽。——《诗·召南·草虫》

(2) 又如:(跳跃的样子;跳动的样子);趯然(跳跃的样子)

(3) 踢 [kick]               http://guxue.cn/bbs/thread-319-1-1.html

走趯:趯字粵音“笛”,跑的意思。走趯有跑腿的意思,走走趯趯就是負責傳訊、傳遞的瑣碎工作。
例:我唔係咩高級職員,祗係走走趯趯嘅信差嚟啫。
老闆,我願意為你走趯,以報知遇之恩。
來源:廣府話的趯字可以更生動地描寫快走、跑。例如“趯路”,路字讀成“佬”,粵音普遍把尾音讀上聲的。趯原出於《詩經》:喓喓草蟲,趯趯阜螽。”趯趯就是躍。http://isachoi.qq.topzj.com/viewthread.php?tid=369920    (没想到美女阿Sa也有这样的谈论。很有帮助。)



如果真的“无他深奥,也不复杂”就好了。

骨体,字之大者,非小事也。张长史问“骨体”,颜鲁公答之曰“趯”,而且“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怎么读颜鲁公这么个对“骨体”的惊人解释?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点画皆有筋骨,是因为“趯”?钩?
我觉得要重新句读上句:“岂不谓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

周汝昌说钩,趯,篆书及隶书无此法,看来不确(见蔡邕),是没有单独一法。现在不但上升八法里一法,而且事关“筋骨”“雄媚”。颜鲁公此语如雷:“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可是钩并不是很普遍,怎么会让点画“皆有筋骨”?看来趯笔有更普遍的意义,不只是一钩,而是一个普遍的用笔法则。此法是有楷书才有,则是要问,趯法,在隶书里有吗?从蔡邕的说法里,看来是有的。只是楷书里,这个钩钩更明显。

另外屡次读到不同的趯笔,先收集有关趯笔的一些其他读法,连在这里,慢慢看。因为事关“筋骨”即“字体自然雄媚”,则趯笔事大矣,切不可忽。
1。蔡邕《九势》:“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45)http://wxseu.cn/wh/china/cu_shuhua/lun/031030201.htm(历代书论)

2。问曰:勒不言画而言勒,何也?论曰:勒者趯笔而行,承其虚画,取其劲涩,则功成矣。今止言画者,虑在不趯,一出便画,则锋拳而怯薄也。夫勒者藉于竖趯,趯则笔劲涩,亡其流滑,微可称工矣。笔诀云:策笔须勒,仰笔复收,准此则形势自彰矣。  http://210.44.195.12/yangkezhong/jiaoxuejiaoan.htm

3。張懷瓘《玉堂禁经》:(八法之外)又有用筆腕下起伏之法,用則有勢,字無常形:七曰趯鋒,緊御澀進,如錐畫石是也。http://www.chinese-artists.net/lessons/yutang.htm(此站用繁体,标点细心。可查各书论,甚便。)

4。  明 潘之淙 《书法离钩》:   散水法 清江旁三点是也。诀云:上衄侧,中偃,下潜按趯锋,或藏或露,状貌递相显异也。http://www.8mhh.com/ldwl/2007/0904/article_134_6.html (此书收集甚工,湖南《明代书论》不录)

5。策是横画的前半部分,“永字八法”以骑马动作比喻横画,完整的称为收缰的勒,半截的就称为“策”,策是扬鞭的意思,非常形象。《永字八法评说》认为“策笔仰锋竖趯”,策与趯相近,两者在行笔上都比较快,得势即出。 http://tieba.baidu.com/f?kz=12029489

6。颜真卿《八法颂》云:“趯峻快以如锥” http://bbs.shgj.cn/showtopic-537.asp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8-11-26 09:2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各位读到有关的资料,希望可以给我顺手链接或一些线索。谢谢。

[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08-11-25 13: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6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秦晋 的帖子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佛缘众生 的帖子

em13 em13 Thank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沙石 于 2008-11-25 13:26 发表
说“趯”


这本是八法里的一法,但有时需要重新看看。我收集了一些资料,本只是自己看看。但看来发出来,有兴趣的,可以交流。这不是一篇写好的文字,大体是一些资料和想法,还没有结论。

《述张长史笔法 ...



初步结论: 1. 八法之外,趯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2. 还没有钩的时候,已经使用趯法。 3. 策法也是趯法。 策笔须趯。 4. 趯是蓄势的一个普通做法,凡快者,用趯。蔡邕:疾势“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5. 勒法也趯。勒者趯笔而行。6. 按蔡邕,则掠笔亦用趯法。

如此,即在八法里,钩,策,竖,勒,掠,五者皆明言有用趯。啄明显也用。波,看王羲之多用勒法为之,故亦用趯也。则八法者,均有含趯笔动作。所以,颜真卿,才以“骨体”筋骨雄媚言之。趯者,大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什么试趯者呢?还没有弄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