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法官员”年收入超过中型企业盈利
; V" A8 A% g. Z; n 近来,某省书法家协会对外公布了“一张会员作品润格表”,表中按“省书协会员”、“省书协理事”、“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主席和中国书协理事”5个等级的“官阶”来分级论价,如会员作品的价格是:300元至500元每平方尺,书协主席的是:2000元至3000元每平方尺……将书画润格广而告知不足为奇,“按官论价”则是千古奇闻。( `' y5 _. q) G. f3 U0 k( |/ P
3 v& r1 X6 A* J2 E3 R 官高文就贵?
& M/ [$ q7 F, W7 [) [8 S% I$ h( D" t! t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虽然是商品,最终应取决于它的艺术价值,但是,以官职大小来确定润格实际上成了私下操作的一种潜规则。
/ Q _7 b( f, n7 p7 Z9 y6 c
3 p& J( v. u7 o( U 据业内人士披露: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次书代会前夕,一些书法官员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到处找关系争夺“书法官员”的宝座。有人指出:书协领导只是“书法工作者”而已,跟“书法家”是两个概念,更跟什么“大师”“巨匠”不着边际,但是挂着这些头衔的作品,往往蒙蔽了一大批不懂书画的收藏者。有人粗略统计了一下,中国有几位“书法官员”每人的年收入,都超过一个中型企业的盈利。
1 g* d- A& I$ r. {: E
0 {/ ]+ {& {. b* H; u% N 官大未必文贵) Z0 W6 v4 h; y. O$ b" H
3 h& Q! d- Y1 F& _" ]
艺术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因为它的个性差异之大,加上其他种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其价值往往不能够简单地规范,不能仅仅依据“官职级别”,来确定价格。其实,“官大字贵”所表现的并非是“字”本身的价值,而是附加在上面的其他因素,这严重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那么,是否就“官大文贵”了呢?就目前收藏品市场情况看:那个喜欢四处留墨的乾隆皇帝,其墨宝的价值并不是最高的,那些价格高的书画作品,还是出自公认的艺术大家之手。
( P3 ~' y' N5 r7 C& E0 H0 e- |
5 d4 _7 r7 w) Y: {# I+ e3 q+ U o 一位业内人士举了一个例子:当年一位书法家曾是中国书协副主席、某省书协主席,在位时他作品每平方尺3000元,一张字差不多就要2万多元。某人觉得收藏他的字能升值,就借钱买了一百多张。后来,该书协主席因换届下来了,他的字马上变成了一张七八千元,在画廊里四五千元也能买到。那位买了他一百多张书法的人几次想跳楼。这是对“官大字贵”现象最大的讽刺。. H: o+ O K$ P; [* ~
) C; a4 v! L, w+ ~6 P: y1 g/ L1 N
把润格交给市场$ @# K, k7 L% R
+ C B) O! _( c: |0 X) \! m9 m& F
其实,目前很多艺术品行业都存在此类“官大字贵”的现象。吴冠中曾经说过,全世界就没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艺术家协会,把各行业的艺术家分成三六九等的职称。这就制造了一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出名的想要钱,不出名的总想炒作自己、卖官鬻爵,没几个潜心修道。. E+ }% R$ L, j8 Y
, ^( ~9 ~$ {+ @7 f 润格古来就有,好像古代书画家的润格都是由书画家自己来制定的。像郑板桥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0 @( P6 C! ` P2 c
3 |4 C. w) N o* f% U+ m 民国时期的漫画家丰子恺,则在《论语》上公开刊登自己的润格。随着画艺、书艺的提高,齐白石曾几番修改润格。
' w6 Z- S8 c* o, ?$ Q$ p+ R0 K$ e) C9 ~( G; E
当然,对市场而言,有润格对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很难通过什么手段去规范。毕竟艺术市场也有“海鲜价”现象,也就是说市场行情是不断变化的,而变化的因素又是多样性的,比较复杂。所以,润格只能由市场来定,脱离市场而采用其他方式去进行所谓规范,既不恰当,也没有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