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8-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85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吳冠中鑒定自己作品真偽不被認可
; [- G0 Z, V! k( d9 Z, b. j來源:《中國文化報》, Z' n& C- o' K* H, S, _
( _" U& t2 K" ]" R) q
c, Q9 h* _9 `4 v
6 U& n" Q: ^5 ~4 I( J5 {4 c8 w
書畫家及親屬說了不算,專家意見不足為據,第三方鑒定機構遲遲缺位……
9 _: y$ K' U1 R4 w' Z7 k8 X6 ^) {6 P. _, `
近來,「253萬元拍得吳冠中假畫案」備受社會關注。 4 ~: P( L! o( X
& v& @6 v, Q+ t
原告蘇女士2005年12月11日在翰海公司拍賣會上拍得署名「吳冠中」的油彩畫《池塘》,2008年7月,吳冠中親手在畫上寫下「此畫非我所作,係偽作」的字樣,蘇女士以此為據,將翰海公司和賣家蕭富元告上法庭。被告的律師則辯稱,書畫的鑒定主觀性很強,畫家本人鑒定存在弊端,不符合司法規定。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 G3 |# q- J8 j7 d
. K. {* @& N0 Y8 N! I 吳冠中對自己作品的鑒定不被翰海和賣家認可,在拍賣收藏界引起爭議。那麼,書畫作品的鑒定權究竟在誰手里?誰能對一件藝術作品的真偽一槌定音?針對這一拍賣收藏界的「老大難」話題,日前,北京晨報社邀請法律界、收藏界、拍賣界的20余位專家,就此展開了深入討論。
+ ~7 R e& R0 t/ S' L9 f
& j/ D. C$ t8 [ C4 e! v x1 k 無人對真偽一槌定音
3 t/ R! I6 ]8 O p( P$ D" A+ o+ {/ _; h9 @- N: e
研討會上,畫家史國良提出,作為藝術品作者的畫家本人,在自己的作品鑒定上,往往反而沒有話語權,「是不是自己的畫,自己說了不算」,這是對藝術家信任的缺失。他強調,藝術家活著的時候自己都沒有發言權,就是對藝術家不信任。
6 o& ~1 d% P" u7 |5 [% P9 q
0 N+ Q: Y- _- c7 f; ~8 |) i- q 台北寒舍藝術中心董事長王定乾說,藝術本身就是一個真善美的東西,如果鑒定權、歸屬權還要動用到法律上來談,就失去了價值了。「一個在世的藝術家對自己的藝術品還不能有絕對的鑒定權利,非常荒謬。」 收藏家馬未都則持反對意見。「吳冠中先生在那張畫上寫的,是一個無知現象,不應該直接往那畫上寫。」他認為,最了解繪畫的肯定是畫家本人,但當藝術家離開所有權的時候,鑒定真偽便變成了社會問題。! J% u' i$ d2 R# E
0 x8 l; }% r6 ^2 i) |
在這個問題上,其他專家也提出了藝術家自身道德準范問題,由于多種原因,藝術家在對于自身作品的鑒定上,存在著違心否認自己早年作品的情況,所以法律是以人的道德最低底線制定的。 3 }, _. a+ W, A% S2 g; A. z: a) S
( s4 Q4 v/ g. ] 對于已然過世的藝術家,由其親屬或門生對作品實施鑒定頗為盛行,而在專家們看來,其效力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先問三個問題:該親友有無足夠的專業素養;有無相應的道德素養;有無對藝術家的充分了解及經驗積累。」杭州西泠印社董事胡西林說,只有同時具備這些條件,才可能做出正確判斷。
0 c. O, b+ ^: W2 p
; H: d4 q. K0 W5 d0 o1 o 出現在拍賣市場上的名家書畫,往往附有大家名流出具的鑒定證書。這蓋有鮮紅印戳的一紙鑒定,可信度又怎樣呢?專家們說,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是我國藝術鑒定界最高權威。然而,隨著這些大師相繼過世,閱歷豐富、學養淵博的「國眼」級專家已經不及以往,這直接影響了當今藝術品鑒定的整體水準。 }% `1 z4 Q3 q
) c. i N% ^' D2 S. A
「現在的專家鑒定,基本上沿襲了目鑒和考鑒兩種方式。這種傳統幾千年來行之有效,不應徹底拋棄。」嘉德拍賣公司董事副總裁寇勤說,「然而,也有水平參差以及如何發展的問題。」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也坦言,鑒定界還存在很多只認錢的專家,知名度和鑒定水平並不成正比關係。 ( @$ t8 H9 Q6 E' d
@6 R% x5 ^/ C4 r T. n+ b3 C% O6 ]
在「誰是一槌定音人」的問題上,多數專家傾向于「不存在一槌定音人」的觀點。馬未都強調,每個人手中握著的其實只是一票,定音的槌子,不在藝術家手里,也不在鑒定專家手里。「需要說明的是,司法的真實不代表客觀的真實。有些時候會委屈了畫家,但這是其畫作進入社會必須付出的代價。」馬未都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