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巨献带您去看姜堰高二适纪念馆(100楼新加李双阳参观高二适纪念馆图片)
对于高二适的学习和研究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二适是我的老乡。许多的书法资料都说高二适是江苏东台人,但根据解放以后的行政划分,高二适的家乡,兴泰乡,小甸址村属于江苏省泰县(就是现在的姜堰市),由于高二适先生的作品中也多次写东台高二适,所以到目前为止,许多的书法资料还沿用这个过时的资料。其实,高二适的故乡是姜堰,这里作个说明,我有点私心,有点地方保护主义,大家可以理解吧。高二适有2个书法纪念馆,一个在南京的江浦,一个就在我的家乡姜堰,以藏品数量之多,还是姜堰。
前几天我去了几趟姜堰高二适纪念馆,拍了些照片,整理了一下,我就有了个想法,国庆节带书法网的老师,弟兄,朋友随我的脚步看看姜堰市的高二适纪念馆。
我还收集了一些学习研究高二适书法,生平,艺术和关于兰亭论辨的文章,让大家对高二适先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尽量把这篇游记做成一个精品,对喜欢高二适的网友,书家是个帮助。
100楼刚刚添加吴江书协李双阳国庆参观高馆的照片,感谢网友止渊先生。em13 em13 em13
高馆的真迹照片陆续添加中。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8-10-8 11:45 编辑 ] em2 em2
卞毓方笔下的姜堰市高二适纪念馆
次日上午,细雨方霏霏,我们参观了高二适纪念馆。高氏是那种生前看着不高、而死后愈仰愈高的学者、诗人兼书法家。他是溱潼的邻居,又是溱潼的女婿,关系自然非同寻常。高氏"独学自成",没有背景,没有台阶,一介寒儒,好钻研而"不求人知",然而,骤然而起的一桩"兰亭公案",却不由分说地把他推到前台,置于众目睽睽。话说1965年,值兰亭盛会召开之际,郭老沫若抛出《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享誉千古的《兰亭序》乃是赝品,为后世所依托。鉴于郭老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威望,黄钟一启,万籁噤声。当是之时,唯独高二适挺身而出,撰写《〈兰亭序〉真伪驳议》,与郭老据理力争。高二适的精湛见解,尤其是他的"一士谔谔"、不畏权贵的风骨,倾倒士林,"公案兰亭岂驳迟?高文一出万人知"。(苏渊雷诗)连毛泽东也被他的***感染,毛曾为此事专门致信郭沫若,强调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纪念馆建在两水相交的半岛。雨中,城乡的背影若有若无。主人公的塑像在迎门而笑,绿树环拥,回廊的碑刻龙飞凤舞,展厅,半是书法,半是丹青。以为这就是全部了,谁知出得旧馆,又见新馆,博敞而宏丽,沿阶梯步上三楼的平台,脚下踩踏的是坚实,胸中翻滚的是浩叹。不要说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那位二适先生的本家兼同行---生前死后,从未拥有如许气派,就是当代的诸多硕儒宏彦,包括曾占了什么主席书记宝座,得了什么国内国外大奖的,也鲜能享受此等殊荣。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于溱潼人的景仰,真想在楼头迎风长啸啊,高二适有幸结缘于溱潼,百载之下,果然"适吾所适"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8-10-1 07:40 编辑 ] em2 em2高二适纪念馆的地址是在姜堰市人民公园里面,不要门票,长驱直入。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8-10-1 07:41 编辑 ] em2 em2 em2 em2进门就是一个花坛,估计是为了奥运会而搭建的,花有点枯萎了,向左,看到高二适纪念馆的牌子,沿着牌子的指引,我走上了草木茂盛的小道,边上的风景很美,我拍了几张照片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8-10-1 07:42 编辑 ] em2 em2 em2 em2 em2 em2 em2 em250米左右到了小路的尽头高二适纪念馆的后门,上面挂着一块“姜堰市画院”。
[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08-10-1 07: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