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后人?自有书艺相传之妙!尚不知是否?本人三年前曾在嘉德在线拍买过米先生的作品!很是喜欢!
我看玄。 我是从第六全国书法展才了解了米先生带着米味的行书,
后来又在正书展看到了他魏碑作品,
还有清新隽永的隶书,
可以说他那极其旺盛的创作也引起了书坛的关注,
可谓风乍起,起皱一池春水,
这次网络书法展是人们期待以久的,
是一次成功的展览,
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关注你,支持你!
刘建飞
福建省仙游县私立一中
351200
学习
米闹先生的行书是以轻、小、雅韵为主的,有些用笔很象墓志一样的娟秀,因为字小,再经他的简化用笔就有了一种精干、俏皮的感觉,看上去十分的舒服呀.值得学习呀!希望能得到一本学习呀!
江西省广丰县永丰中学 林诒溪收. 邮编:334600. em1 em1 em1 em1 米闹先生的小行书还是带着以前的影子,风姿翩翩,随意布势,变幻灵动,欹正相生。印象中比六届七届全国展的作品奔放了些。章草的不断渗透参悟是米闹先生当前的特点,古朴之气荡然而生。感觉米先生的书艺之路愈发广博。在此,祝贺米闹先生网展成功!em1
邮编:255075
地址:山东淄博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粉煤灰公司 邹立军
手机:13573358113 我是米先生忠实的粉丝之一,米先生风格与河南中原大气的书风有所不同。雅、静、净、内含,书卷气十足,格调高古,笔法精到······十分完美!但是过于完美稍显有些“甜美” 湖北省十堰市药品检验所李莉442000诚谢!!!face13 face13 face13 首先感谢米闹先生和薛兄为我们提供的这一精神食粮,虽然作品不多且多有重复,但还是较为系统的介绍了米闹先生的书法成就。特别是米闹先生的三篇文章更是让我对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其中先生对用笔技巧的重要性的理解,对线条、用笔的讲解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很有感触。
米先生是我很喜欢的当代书家之一。当代书坛,说自己五体皆精的不再少数,但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先生实在、谦虚。先生说自己篆隶不懂,但通过看先生作品,虽然隶书没有汉隶的大气、开张,但还是灵动可人,稚拙可爱的。
最早关注先生好像是楷书,因为我学书的十几年时间主要精力多用在楷书上了,所以对楷书作品特别关注,窃以为当代的楷书创作,只有几个人写出了自己的风格,比如我们熟悉的孙伯翔先生,李松先生,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胡立民先生和米闹先生。这几位都是写碑的,且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自己的楷书立足点。很不容易。
米闹先生的楷书,我也学习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发现,自己的临字只能徒得其形,很难表现出其中的神采,这当中的原因我思考过,最后觉得可能是先生的楷书结合点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出哪一笔象碑,哪一笔象帖,但从整体的气象上则很难分的清楚哪是碑,哪是帖。先生把碑的结字的灵动和帖的用笔的灵动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虽然失去了魏碑的厚重、浑朴,但是多了随意和变化,很值得学楷书的同道借鉴、学习,不是学先生的字,而是学习先生的巧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临米先生的字增加了难度,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先生的行书出现了一大批追随者,而楷书却没有形成粉丝规模的原因吧。
再说说先生的行书,我个人认为先生的粉丝虽然众多,且领了一时风气,但是行书似没有表现出高超的运笔技巧,相反有的作品显得有些顺滑、甜俗了。上下、左右之间的连带、呼应,整体的贯气、变化似还有待于研究、加强。
我不懂草书,但很喜欢先生的章草,古味满纸,生机盎然,看起来赏心悦目,颇可回味。惹的我时时都想拿起笔来刷两下子。
因为想要先生的作品集,拉拉杂杂的说了这多,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诸位一笑。
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姜海龙,265200
[ 本帖最后由 hailongjiang 于 2008-9-6 16:12 编辑 ] face13 face13 em13 em13 看了这个帖养眼,舒服!!em1 希望能得到一本学习!
青岛金湖路四号 陈酒姜收. 邮编: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