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美堂 发表于 2008-8-21 10:28

西泠印社在印具方面的贡献

由早期印泥“广告”看西泠印社在印具探索方面的贡献

   印泥始自何时,印学界亦无确切定论,秦汉时印玺的使用是按于泥上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泥封。唐、宋以胶质水调朱砂或以蜜调朱砂,钤于书画、公文等可视为印泥的端倪。至元乃有以油调朱砂钤印,比之水印、蜜印为佳,但仍无法使印文纤毫毕现,且调制、使用、存放不易,难遂人愿,从客观上制约了印章的使用发展。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印泥类型的创制,应早于或至少不晚于明代中期,1572年顾从德编辑的《集古印谱》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印谱,存玉印150枚、铜印1600枚,其钤印已使用极为精良的朱砂印泥即是确证。从印泥制作者方面,有史可考的是清朝的漳州人魏长安,他于清康熙十二年研制成“八宝印泥”,名闻天下。高品质印泥的使用,为印谱的推广和明、清季文人篆刻艺术的繁荣起到了辅助作用,篆刻能成为与书画并列的艺术形式,被人欣赏和广泛使用,印泥的作用不可替代,研究篆刻者对此不应忽视。而在西泠印社创设初期,西泠中人在印泥、刻刀等印具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当时印学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泰山篆美堂珍藏有民国时期西泠潜泉印泥及其他印泥的“广告”数纸,对于当时印泥的研制、品种和销售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中,潜泉印泥、节庵印泥为西泠创始人之一吴隐和社员方节庵所创制,在当时影响很大,深受印人喜爱,今予介绍,或可对西泠印社史料有所补充,也可供有志于印泥研究的同好参考。
1.《潜泉印泥直例》(27*19.cm)
   宣纸印刷,主要内容包括简介、品名售价、使用方法、修理方法、销售地址等几方面。
   其简介部分云: “近代印章为用綦繁,无论政学工商各界及金石书画家,靡不需此,而印泥之重要,亦于此可概见。盖用印章者之择其印泥,犹善书者之择其笔墨,且印文稍有不同,关系出入至巨,所谓差以毫厘,谬以千里者也。潜泉印泥制法精良,早已脍炙人口。历蒙政府各院部以及各大机关商行等相继采用,良以潜泉印泥细腻浓厚,沉着显明,阅时愈久,光艳有加;冬无凝冻之病,夏鲜透油之患,且调剂尽善,燥湿得宜,虽印文至精密者,亦无漫漶不清之弊,是以用者无不称誉交加也。如荷赐顾,务祈认清潜泉印泥字样及盒内玻璃纸上硬印商标,庶不致误。”
品种及价格如下:
特制旧藏箭镞朱砂印泥: 每两金圆四十八元;
选制美丽朱砂印泥: 每两金圆二十四元;
精致镜面朱砂印泥: 每两金圆九元六角;
天字光明朱砂印泥: 每两金圆四元八角;
地字绛霞朱砂印泥: 每两金圆二元四角;
宝蓝印泥: 每两金圆四元八角。
   手中适有现今“上海西泠印社出品潜泉印泥说明书”一纸,相互对照,其主要品种由原六种加至十五种,另外除简介增加部分新内容和无具体售价外,其它内容基本相同。
   潜泉印泥的创制人为吴隐。吴隐(1866—1922),原名金培,字石潜,号潜泉,浙江绍兴人,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之一。吴工书画,擅篆刻,精鉴藏,曾先后汇编《西泠八家印谱》《秦汉古铜印谱》等,吴与夫人孙织云同为西泠印社社员且精于制作印泥,1904年在吴昌硕的鼓励下,吴石潜、孙织云夫妇在上海创办了一家主要生产印泥的企业,亦名西泠印社,并研制出“潜泉印泥”。吴昌硕对潜泉印泥极为赞赏,亲自为其书写招牌,并为印泥的第一个品种改进配方,选定深玫瑰的色泽,命名为“美丽朱砂印泥”。吴昌硕还把自己的得意印作借给他用潜泉印泥钤拓成《缶庐印存》以示重视。
   历百余年传承,潜泉印泥经吴氏三代人的努力,今天仍深受印人喜爱。其子、媳吴振平、丁卓英继承父母事业,研制出“特制珍品朱砂印泥”以及“纯黑印泥”“朱红印泥”“古色印泥”等新品种;其三代传人重侄外甥女李耘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出了耘萍石泉品牌。制作出了彩色印泥和以艺术家命名的系列印泥,如缶庐系列印泥、豆庐系列印泥(韩天衡)、高式熊系列印泥等,成为艺术家专用印泥。他们还悉心研究世界各地不同的书画作品特性,为世界各地的工艺美术店铺定制了多款特色印泥。例如,为北京荣宝斋定制完成的“荣宝印泥”,为上海朵云轩特别推出的“朵云印泥”,为日本栗本株式会社精心制作的“大观印泥”以及假名印泥、樱花印泥等等,印泥品种规格达到了187种,占据印泥市场的大半江山,为当前印学繁荣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2.《节庵印泥》(26*20.5cm)
   宣纸精印,主要内容为简介、品种价格、印泥试样及地址等。
其简介云:“印泥有三品,细润净洁,鲜红悦目,钤于纸上毫发必显,久而弥光,是为上品;质料精纯,调制得法,不沉朱走油,细腻适用,是为中品;参用洋红,颜色黯紫,凝结不化,沾蔽刻画,毫无精采,是为下品。明顾氏《集古印谱》所钤玉印之印泥,细润清朗,莫与伦比,此上品也。有清以来,诸好事所用者,大都中品,未见有超绝之作。今市肆所制着,多参用洋红,故其色黯紫,而不鲜明,为识者所不取。方君节庵,为余友介堪之介弟,研究斯道颇具苦心,调剂之法深得古人之秘,近制尤为精纯,而无嫉红黯紫之弊,诚上品也。兹拟公诸同好,爰为定例如左。楮礼堂、王福厂、于右任、黄宾虹、王一亭、张大千、赵叔儒、马公愚同订,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元旦,马公愚书。”
品种及价格为:
特制纯朱: 每两一千六百元;
神品:
每两八百元;
珍品:
每两四百元;
超品:
每两二百元.
左上为分别用四种印泥钤盖的“节庵印泥”试样。
   节庵印泥的创制者为方节庵。方节庵(1913—1951)名约,又名文松,浙江温州人。从兄方介堪、胞弟方去疾皆为金石书画大家,其岳丈谢磊明亦为篆刻名家。方节庵擅书画篆刻,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少年俊彦,1935年20余岁即在上海成立宣和印社,推广印学,所制印泥由八位书画大家同为推介,足见其时盛名。惜天不假年,未及不惑便魂归道山,一生传世印章甚少,节庵印泥也已成为绝品。方氏一生虽短,编辑印谱却多,主要有《晚清四大家印谱》《二弩老人遗印》《福庵老人印集》等数十种,在整理出版印谱方面功不可没。曾见2001年上海朵云轩秋拍,《方节庵手拓高氏乐只室藏印》以1.1万元成交。
3.《十珍印泥》(31*27cm)
   十珍印泥为璧寿轩主徐寒光创制。徐寒光,字樵,号璧寿轩主人,擅金石书画,尤精于制印泥,曾为上海豫园善画会主持人之一。首创藕丝印泥,被时人誉为“泥皇”。《十珍印泥》由沈卫、马公愚、邓散木、朱其石、黄葆戊五人作文介绍。
   马公愚作文云:“印之精神赖泥以传,名书画无佳印泥尤足减色,顾制泥之难,不自今日始。徐君寒光于从事书画金石之余,精研斯道,独得古人之秘,所制璧寿十珍印泥,质细而不沾,色鲜而不变,冬不凝,夏不渗,耐久抑而能令刻画毫发悉显,制泥之能事毕矣,世有识者,当共赏之。”其他四位名家,也书文推介,给予极高评价。所谓印泥具备十珍即:明、爽、润、洁、易干、不落、不泞、不粘、不霾、不冻。
所列品种及价格为:
藕丝脱缸印泥: 每两十五万元;
藕丝提净印泥: 每两四万八千元;
壁字印泥:
每两二万四千元;
十字印泥: 每两七千五百元;
珍字印泥: 每两五千元;
双寿印泥: 每两二千五百元;
石青印泥: 每两一万二千元;
松烟印泥: 每缸五千元.
   徐寒光近年始被人注意,偶有作品参拍,顷见2006年西泠秋拍有王福厂刻象牙对章,上面有徐寒光微刻山水图,以刀代笔,见笔见墨,极为精妙。
4.《张志鱼造八宝印泥》(26.5*21cm)
   以印笺形式印制,精美可人,文亦由张自已撰写。文曰:“老鱼自戌辰岁试制印泥,至壬申岁始克奏效,中间所受之波折笔难尽述矣。兹订价目于此,以备爱好诸君之定购焉。每两计分四元、六元、八元、二十元、五十元各种,另有一元、二元者不能钤书画用。印泥以不走油、不脱色、不变黑、手摸不掉为佳,试验之法: 钤红于纸,背后用烟卷灼之,黑如墨时仍返红色为佳;黑而不红者赝品也。丙子二月朔北平张志鱼瘦梅号通玄谨志。”
   张志鱼,字瘦梅,原籍河北通县,清末迁居北京,擅书画篆刻。他又同时是北派竹刻的创始人,首创沙地留青皮的雕法,能在竹上刻出干、湿、浓、淡的笔触和书法的笔意神韵。曾被聘为北平国立艺专竹雕教授。有史料载,曾有意为赛金花书写墓碑,后因当时的北平公安局长潘筑桂以势压人,强行书写了“赛金花之墓”而作罢。2003年嘉德春拍有其刻的寿山石方章一对以41800元拍出,北京嘉信昌拍卖会曾有 启功画扇一柄,拍出40000元,其香妃竹扇骨即为张志鱼所刻。张志鱼收徒数十人,皆能治印刻竹。我并藏有1936年2月23日《全民报》一份,其《艺术周刊》第19期上有一文为张志鱼出版《寄斯庵印谱》作介绍,云:“金石大家张志鱼,治印久负盛名。本刊前为水灾筹赈会代为介绍。现在张君将近作刊为印谱四本,均有边跋,统计二百余页,印章三百余方,定价每部五元,预订三元。”并记载了张志鱼为当时江苏水灾治印助赈之事,艺术家的善举令人敬佩,张志鱼所造印泥今亦不传,令人唏嘘。
   通过这些 “广告”,我们可以对当时的印泥制作、销售等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是印泥制作者既是精通金石书画者,同时又是使用者。他们对印泥的品质能够体会至深,改进起来十分到位,非外人能比;二是印泥的品质不同,其价格亦相差甚巨。潜泉箭镞每两48元,而地字绛霞只有2元4角。节庵纯朱每两1600元,而超品只有200元。璧寿脱缸每两15万元,而珍字只有5千元;三是其每两价格高于同期金石书画家标准润例。如潜泉箭镞每两48元,画家溥儒画例为每平尺32元,邓散木刻石印为每字4元、书法每平尺6元。璧寿脱缸每两15万元,而璧寿轩主徐寒光刻石印为每字5千元、山水每平尺2万元。节庵纯朱每两1600元,韩登安刻石印为每字1千元、书法每平尺1千元;四是其经营基本是以自产自销为主;五是已经初步具有了相应的服务内容。如潜泉印泥明确告知使用方法和修理方法,进行售后服务。张志鱼则将印泥优劣的实验方法广而告之。节庵印泥还提供印泥试样以供比较;六是具有了品牌意识。如潜泉印泥就印有醒目的注册商标,并提醒购买者予以分辨。
   查阅资料并通过目前的历史遗存,我们可以发现,在清末民初时被印人广泛使用并认可的印泥不过六七种,最著名者不过漳州的八宝、西泠中人制泥和北京的徐正庵印泥数种而已,若论质与量恐无能与西泠相比肩者。
   西泠印泥创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其后的近百年间,有大量的“西泠”麾下的印泥不断创制问世,包括“西泠印泥”“潜泉印泥”“节庵印泥”“鲁庵印泥”等等。“鲁庵印泥”为西泠早期社员张鲁庵创制,在当时名噪一时,吴湖帆、贺天健、王福厂、高振霄、陈巨来、张大千都喜用他制作的印泥。目前,“鲁庵印泥”与漳州“八宝印泥”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宝级印泥。“西泠印泥”经过百多年的传承,目前已经多达10多个品种,在篆刻界享有盛誉,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已成为省级著名商标、国家级百年老字号、国家级驰名商标。
通过这些印泥“广告”和相关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西泠印社中人在印具探索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和对印学发展繁荣起到的作用,同时也映射出出西泠印社在当时的举足轻重的位置。
                                  发表于《西泠印社》2008.1   2008.8修改



陈岩(泰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篆刻委员会主任)

[ 本帖最后由 篆美堂 于 2008-8-26 17:07 编辑 ]

耕砚斋主人 发表于 2008-8-21 16:56

参展篆刻作品当用稍好印泥,参赛书法作品当用中等印泥即可!em1 em1 em1

明心居 发表于 2008-8-21 17:07

em1 em1 em1 em1 em1

逸墨斋 发表于 2008-8-21 18:36

em1 em1

十方居士 发表于 2008-8-21 23:02

em1 em1

篆美堂 发表于 2008-8-22 07:47

谢谢各位方家!em13 em13 em13

李钧长 发表于 2008-8-27 10:31

好文章!支持!!

em13 em1 em1 em1

篆美堂 发表于 2008-10-12 19:06

谢谢钧长方家抬爱em2 em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泠印社在印具方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