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者 发表于 2008-8-20 09:45

二王体系还能走多远?——窥探二届草书展

二王体系还能走多远?                      ——窥探二届草书展
编者按:第二届草书展在轰轰烈烈的厮杀中,光荣地评选出了获奖及入展作品。全国参展作者几人喜几人忧?只让评委的定夺声销声匿迹。诸多朋友都在谈论草书展,谈论草书展带给我们的新的发展声音,力图在开幕式之前把这场战争打响。但是,在这当中,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无法脱离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次草书展的获奖作品是否引领草书的趋向,对于这个尖锐的话题,本人从某些角度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今年,是中国书协的节日年,是各位朋友的丰收年。从九届国展、册页展到刚刚结束的草书展,以至让人顶礼膜拜期待的隶书展、新人展。各大展览竞相登台,为各位朋友搭建了展示水平的平台。老齐的“厮杀”一词,囊括了国展的涵义,既然是国展,既然是竞争,就必然有输有赢,输者愤愤不平、怨声载道。赢者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输者能有上万条理由说明自己的作品比入展作品更耐看,赢者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笑傲书坛。这就是竞争带来的人性思考。展场如战场,愿赌服输,兵家之情应该为我们所消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展中作品无奈地分成了相对立的两派,即帖派与碑派。在行草书中,二王帖系承载了太多的负重,让久经“二王”浸染的参赛者在奋力寻找着突破口,从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融入一些魏晋书风,到力图以点画取代风气,突然感觉在表面的风格更改无力回天时,又在大的章法布局中实现0的突破,试图改变观众(主要是评委)的审美观念。社会总是喜欢新鲜的事物,因为要发展必定要创新,就像中国历史中突然出现了秦始皇、刘邦、曹操、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努尔哈赤、康有为、孙中山一样,让人热血沸腾,总是期盼社会果真像宣扬的那样,一改旧的体系,然而我们都厌倦了这种永无休止的颠倒覆辙,站在起跑线上守望始终无法取得幸福。中国书协的评委也是在这条路上折磨着,从一开始接受了二王清丽的书风,并风向标似的指引着书法发展的轨迹,走过了几年春秋,总是感觉大鱼大肉让人腻味,又想让百花齐放的姿态重新上演。这种迎合的口味让胆大有谋者尝到了甜头,从此碑系书法开始走上了国展的舞台,从不分高下的较量到如今孰能统领的观点无法扯平。我们总是把一些问题想的过于复杂,首先,人们对二王体系的渊源搞不清楚,为什么搞不清楚?还是因为想的太复杂,因为扯来扯去,始终不明所以地纠正二王体系的脉络。那我就告诉大家一个新的理念:凡是认真研习学过二王的法书的就笼统地划入二王之流,其余我们泛泛地称为非二王之流(也就是非主流),那这样看来,我们看到二王与非二王体系在书法中应该是平分秋色的。既然是不分高低,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如下结论:无论是在书法的娱乐性上还是功利性上都应该是平分秋色的,不应该有所偏倚。(记住这个结论有利于理解下文)二王“霸占”书法艺术的时间未免有些太长了,从旧时代没有书法展览的时候,娱乐性的空间给书家更多的选择空间去据喜好而选择碑帖,到如今,功利性的驱使也给了书家更多的选择空间,我们发现取二王帖系的比例远远高于碑系,这是不公平的。还是回到各大展览中,我们在获奖作品中能够熟知的书家,没有几个,从陈海量、李双阳、马建中、管峻、宇文家林,到新起之秀王义军、吕金光、龙开胜、吴勇,哪一个是碑系的劳动者?可见在当前,二王的垄断地位已经确立。但是,在这当中也会出现如张角、项羽、宋江一样的评委,但是最终还是为“正统大军”所“招安”,从九届国展中的“王义军”现象中就已经能够看出端倪。非“二王体系”的人还大大存在,这是好的现象,有竞争才有意思。我们在试问二王体系还能走多远时,有人已经在捷足先登了。本次草书展中,入围名单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非二王体系的书家,这就是一个先兆,至少说明有人在抵制当前的现状。在无意中,发现了中国书法院当家花旦曾翔先生的名字,本以为有这样深厚实力的书家站出来,能够改变当前的情况,然而不幸的是,曾翔先生没有完成颠覆的使命,令人惋惜,这就更让人揪心,中国书法该去何方?二王体系是否还要一统江山?
编后语:我们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生活,但是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二王体系的出现是一个社会问题,霸占书坛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如何才能让书坛百花齐放?我们值得深思。

[ 本帖最后由 舍者 于 2008-8-20 10:27 编辑 ]

薛明辉 发表于 2008-8-20 10:51

草书应该怎么写?

好的草书标准是什么?

我认为,应该是有扎实的功力,有独特的艺术追求,而不是盲目的跟风。

这次展览,跟风的最多是入展,重复自己艺术语言的,也最多的入展。

很多高手的落马,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艺术追求,风格的追求,对书家的考验。

舍者 发表于 2008-8-20 10:52


有朋友指出:草书展入展的曾翔先生应该不是中国书法院的曾翔先生,这个问题需要和大家更正。

薛明辉 发表于 2008-8-20 10:53

以前王澄说:

深入一家,逐渐蜕变,不与人同,避免僵化。

至今看来,仍然很有意义。

薛明辉 发表于 2008-8-20 10:54

评委在评选前,就达成了共识。

要百花齐放,不能光是今草、大草。

要有个性,有功力,有追求。

舍者 发表于 2008-8-20 10:58

原帖由 薛明辉 于 2008-8-20 10:51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草书应该怎么写?

好的草书标准是什么?

我认为,应该是有扎实的功力,有独特的艺术追求,而不是盲目的跟风。

这次展览,跟风的最多是入展,重复自己艺术语言的,也最多的入展。

很多高手的落马,也 ...

跟风也是书坛的一个怪现象。跟风的出现大多也是中国书协国展的趋向所引起的,更多的朋友希望在国展中崭露头角,且在专业上有些欠缺,于是就模仿,既然是模仿,就注定了没有自己的见解,注定了作品水平的低俗。然而对于这种跟风者,入展可能就是他的最高要求,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在创作时把握住定力!

身陷墨渊 发表于 2008-8-20 11:05

别把书法艺术弄的太复杂

书法在远古主要功能是记录文字的,我们今天出土了一些文物也开始研究她的艺术性了;发展到人类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体系以后,书法开始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来这文人服务,记录历史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今天,书法更多的强调艺术,而且强调的过分,说他过分是太加抽象了,人们开始理解不了了 。正因为现在书法家不是像古人首先是诗人或者著名的文人,所以才在书法的表象上下功夫进行表演。现在大多数是成为了书法家才被人家看作是文化人。
我认为当今书法是服务于民众的,不是服务于评委和展厅的,书法家们写的东西要让民众能够开看得懂。
而不是什么线条了墨块了,二王中夹杂魏碑的气息了。
民众想要的书法是:1、在居室内起到装饰作用;2、写一些名诗名句表达自己的喜好;3、表明自己的高雅和情趣。

黄记文 发表于 2008-8-20 16:11

传统经典的书法艺术必须立足於风格与气质。
以书法艺术博取书法名气将不受时代变换而变味。
以名气显耀书法自诩艺术将受名位变动而变味。
书法要健康发展,就要打破名位政绩取字的因循旧制。
中国传世书法有不少无名氏作品,他们名都不留,只留下作品让后人欣赏。

钧艺堂 发表于 2008-8-20 16:16

原帖由 身陷墨渊 于 2008-8-20 11:0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书法在远古主要功能是记录文字的,我们今天出土了一些文物也开始研究她的艺术性了;发展到人类文明时期,有了文字体系以后,书法开始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来这文人服务,记录历史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今天,书法更多的 ...
严重支持!!!
现在的书法已经被这些所谓的弄潮儿搞的不成样子了,古代的书法名家写的东西都非常有个性,但绝对能让大多数普通人所接受和欣赏,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提创新,写出来的东西除了能给狭隘的圈内人(主要是评委)看看,还能给谁看?!

砚田放牛娃 发表于 2008-8-20 19:10

回舍者斑竹,能贯穿全程。em14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二王体系还能走多远?——窥探二届草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