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8-8-10 19:19

韓國「搶文化」與中國文化潔癖

韓國「搶文化」與中國文化潔癖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最近國內有媒體報道,韓國學者朴芬慶等人發表論文,說西施、李時珍、孫中山和毛澤東是韓人後裔,又說熊猫原産韓國,張衡發明的渾天儀乃韓國「國寶」。國人很快在網上抗議,掀起批駁的浪潮,記者則跑到孫中山故鄉廣東中山市,要求有關方面表明態度。但很快有證據顯示,這只是中國人自己杜撰的假新聞。不過,這不是一個偶然的烏龍事件。

  國人何以無中生有,拿韓國人說事?韓國在歷史上曾長期處于中國的藩屬地位,與中國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過著端午、中秋等類似節日,也興用草藥、針灸治病。前兩年,韓國將端午申報爲世界文化遺産,幷有後續申報動作。很多人認爲,這是韓國人搶注中華文化的專利權,和中國人爭,是不自量力和不知羞耻。在韓國人面前,我們有一點自信,通過杜撰他們「搶文化」的新聞,可以顯示我們的幽默和機智,幷體驗到韓國人的心虛與無奈,從而産生更大的文化專利所有者的自信。

  假新聞發布者杜撰說,「朴芬慶稱,根據對廣東孫氏家族聚居遺址的調查,可以認爲,孫氏家族的生活帶有明顯的朝鮮色彩,不屬于中國本土文化。」「中國本土文化」,這是一個關鍵詞,意味著中國文化是我們在自己家里打造出來的,與外人和外力無關。韓國人聲稱中華名人有韓國血統,意味著中國人種不純,文化不純。人種竟然不純,文化竟然不純,這是國人的最痛處。往我們最痛處戳,是可忍孰不可忍?

  仔細想想,我們肯定有一種文化潔癖,說起中華文化的發明權,不太容得下外來因素。復旦大學有個課題組搞人種遺傳學研究,通過DNA研究證明,大約六萬年前,現代東亞人離開非洲,到達東南亞,再由華南向北,取代了北京猿人的後裔。民族人類學研究則表明,漢民族是諸民族融合的産物,學者謂之「滾雪球」。有些人對民族融合的歷史視而不見,對中國人種「非洲起源說」堅决反對。如果搞學術爭論,是很有必要的,但很多人只是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若干天前,英國BBC發布了一個動畫短片,講「孫悟空鳥巢取經」,片中悟空、猪八戒、觀音菩薩不合我們的模式,馬上引發「傳統文化危機」之議。其實,佛教是印度的發明,這不用多說。據季羨林先生考證,中國很多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源頭都在印度,孫悟空原型也在印度。道家著作《列子》講「禦風而行」,也有佛教的影子。有些結論尚嫌證據不足,但中國人種、民族和文化有諸多外來因素,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中國文化是開放的,古代開放,近現代更加開放,絕非關起門來成一統。吸收外來因素,幷沒有辱沒我們的文化,相反對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大功勞。有容乃大嘛!在對待外來文化因素上,我們還可以向歐洲學習。在歐洲歷史上,國王多有外國血統,甚至就是外國人,歐洲民族從不覺得這是問題。各國有文化上的個性差异,也有「歐洲文化」的共性存在。閉門造車,既不符合中華文化的歷史,也會誤導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現在我們辦奧運會,旨在推動進一步對外開放,加快中國融入世界。中韓兩國血緣相近,文化相通,沒有必要爲文化專利權爭吵。人類從未創設文化專利權,文化沒有排他性,人人得而用之。其實我們還可以向韓國和日本學習,它們在歷史上皈依儒家文化,近現代又吸納西方先進的科技和制度文明,實現了兩個東亞民族的現代化。開放,包容,好東西積極「拿來」,爲我所用,這才是一種合宜的態度。

十方居士 发表于 2008-8-10 20:55

em6 em6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8-8-14 20:38

em5 em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韓國「搶文化」與中國文化潔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