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xia 发表于 2008-8-9 09:22

解读张导的聪明

昨晚圣火在北京点燃,奥运在中国开幕,一切的猜想都已终止,一切的梦想终于实现。随着奥运会开幕式的徐徐拉开,奥运圣火的熊熊燃起,张导演的最终设计理念被呈现,整个开幕式的唯一主角是画卷,整个开幕式的理念是要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包容。这就是张导的聪明。
      看到了运动员射箭点火的力量之美,看到了运动员水中点火的交融之美,我们的火炬如何点燃才有创意,才让人怀念?让亿万中国人想破了脑袋,也让张导煞尾了苦心。于是我们看到我们的火炬点燃的重点转移了,张导突出的不在是火炬点燃的方法,而是火炬点燃的过程,那是火炬在五大洲传递的过程,那是全世界人民参与的过程,那是中国敞开怀抱面向全世界的胸襟。我想,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忆起这届奥运会的点火时,我们记住的不是李宁点火的瞬间,而是他手持火炬奔跑的过程,重在过程,让张导躲开的点火创意的难点,成功地转移了大家的视线。

[ 本帖最后由 daxia 于 2008-8-9 09:29 编辑 ]

daxia 发表于 2008-8-9 09:43

火炬,火炬设计的创意在开幕式的最后时刻再次被召唤出来,那就是火炬的设计像一个画卷,当人们明白这一点时,也就猛然找到了开幕式贯穿始终的主角------画卷。从古代水墨的寥寥数笔,到现代儿童的任意涂抹,到未来世界的重彩喷绘,张导又在为我们展示一个过程,一个中华文明从古到今,走向世界的过程,包容文化的过程。当我们明白这一切时。张导的设计意图再次悄无声息的实现了,回味,如果悉尼奥运会的回味是对那海洋里五彩斑斓的梦的编织,如果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回味是对百年奥运史的回忆的话,张导的回味则是靠画卷来引发的,像推理电影最后时刻的展现引发观众向前回忆,整理一样,回味的趣味是让人们构成对画卷在整个开幕式中呈现的回忆来完成。这就使张导的聪明,回避了形势的高潮,重在对过程的回忆。

daxia 发表于 2008-8-9 09:50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演员拿着毛笔在画卷上,就是不肯真写一笔的原因,画卷是为后面涂抹用的,但是如果树几个长条,让王冬龄先生当场来个逍遥游,恐怕也不难看吧。刘欢说往往奥运歌曲都大气热烈,今年就要与众不同,要与世界接轨。这个的气氛是不错的,有大国风范,确实没有急于展现自己的豪情,热情,而是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安祥的夜晚。总之这是个不一样的奥运开幕式,张导做到了,因为他的聪明。

daxia 发表于 2008-8-9 10:05

不管这聪明是大聪明还是小聪明,我想重要的是外国人的感受,是否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兴趣,重要的是运动员的感受是否舒服,是否快乐,不要仅仅计较张导的设计是否专业,是否到位。太专业还不知道会招谁说呢。我感谢所有做出辛勤努力的开幕式工作者为我们奉献的这场精彩的开幕式。

家俊 发表于 2008-8-9 10:35

创意有特点,但主题歌强差人意1

十方居士 发表于 2008-8-9 14:19

em1 em1 em1 em1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08-8-9 19:13

最拿手的色彩转换形式,也是最不理想的表现方式.

感觉不如那次亚运会开幕式em20 em20 em20 em20

如是如是 发表于 2008-8-10 10:06

据说李宁那一招是夸父逐日。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08-8-10 12:30

但艺谋表达的方式不好,创意既不原始,也不先进。

em2 em2 em2 em2

望收天 发表于 2008-8-10 15:34

不理想就是不理想,不能因为是咱自己办的就来圆场,那样会没出息,又哪来的以后的进步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解读张导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