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江
发表于 2008-8-25 20:28
原帖由 创业公司 于 2008-8-21 13:0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深有同感,只不过一直不敢说,于大师是我非常崇拜的大师,但大师也有犯低级错误的时候。能留下你的QQ号吗
我的QQ:378845478
郑维江
发表于 2008-9-8 09:19
原帖由 那于 于 2008-8-15 21:2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瞎说,
*那个有草书的是成功的,草字的作用是‘破’掉呆板。
*在生猛的北碑中,加进其他字体是常见的;于先生看到了它的价值和作用。
*在草书作品里,也有类似的不‘协调’现象,如将某个字写得很大,很大 ...
于先生这幅字上面的字写得呆板吗?需要这样破?那是不是于先生其他没有这样加个草字的都是不精彩的呢?看作品不能这样看?有的作品里适当加入草书确实取到变化作用.但应该多数是有节奏的.往往不是在一幅楷书里加一个草书.而是多个.由此产生节奏变化.变化中又不失大的统一?在一幅楷书作品的最后突然写一草书多已失误.在一副魏碑对联的下联最后写一贴味草书就是更大的失望.从传统体系的书法来看.它已经失败了.
书道小济公
发表于 2008-9-16 21:58
康有为,于右任...还有今天的某某某,都顶个碑学的大帽子,俺就不明白了,书法始终是以毛笔为主的,所谓碑,只是古代保留书迹的一种手段,提倡所谓的碑学,拿着毛笔去模仿刻刀?难道书法家都准备要去做石匠?
所谓碑学的屋檐下,真出了什么好东西吗?为什么提倡者总是络绎不绝呢?黄山谷受瘞鹤铭影响至深,好象也没拿碑来说事.
秋山新雨
发表于 2008-10-15 17:34
em6 em6 e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