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8-7-26 06:52

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 ■张 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
■张 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新时代的课题
  书法艺术包括创作、理论、教育、活动等许多方面,而书法家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一部书法史就是书家的历史,而书法大家无疑又是书法史的灵魂。一个时代是否出现影响后世的书法大家及经典作品,是该时代书法艺术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回顾中国当代书法的发展历史,研究书法艺术面临的新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努力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代的课题。
  中国当代书法艺术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自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沈阳开幕的30年来,我们已举办了9届全国展。纵观9次全国展,中国当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至第二届全国展为第一阶段,此时书法刚刚进入复兴期,书法创作仍处于低谷,书法群体人数很少,但对推动书法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至第六届全国展为第二阶段,书法热潮深入发展,书法从业人数大幅增加,书风逐渐走向多元化,各种书法现象广为出现,这一阶段书法成果丰富,发展迅猛,它既是当代书法复兴的启蒙期,也是发酵期、推广期,它深深地唤起了人们的书法创造意识,提高了人们的书法审美能力,在人才上、观念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为书法复兴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第七至第九届全国展为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书法热发展势头迅猛,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艺术风格上看更加丰富多样,对传统的挖掘也更加深入广泛,回归传统、谨慎创新是这一时期的主线。近30年来的书法创作,大致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发展迅速却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盲目性;二是虽然在继承传统方面始终不断深化,但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三是在探索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却往往流于时尚,形成跟风现象;四是书法在普及中延展着自身的广度,从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特征,然而和书法精深博大的内涵相比,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似乎更多地表现在形式上。总体上看,当代书坛在整体氛围上显得成就斐然,朝气蓬勃,然而和我们期待的真正的百花齐放、群峰参天的局面仍有相当的距离,那种继往开来、震古铄今的经典和大家仍然付诸阙如。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8-7-26 06:53

 目前,书法艺术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大力发展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书法艺术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人们对书法的需求日益强烈,书法队伍不断壮大,书法艺术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书法艺术面临的新变化对其发展繁荣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当今时代的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新事物、新格局、新思维之层出不穷,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曾有的。书法艺术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以其独有的形式折射出每个时代的主体精神,往往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社会风尚、人们的审美诉求也会改变,反映到文学上,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的更迭;反映到书法上,则有“尚法”、“尚意”、“尚态”的区别。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今天的书法应当以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准确地反映当今时代的变化和主体精神。其次,新资料的发现、工具的改良、工艺形式的演进会成为推动书法艺术观念变革的重要契机。今天书法资料的丰富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术上的“四大发现”(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文书、宫廷大内档案),都与书法有关。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简牍、碑志等民间书法资料,就连书法史上扑朔迷离的秦隶,今天也能看到实物资料。形式的演进也是空前的。比如大型展览这种以往所没有过的形式,一方面使书法从文人的案头走向宽大的展厅,在众多的展品中一比优劣;另一方面也使书法的交流大大增加。这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对书法观念、书法风格的变迁势必产生重要影响。其三,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东西方在思想观念上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中华民族不再处于过去那种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而是通过全球化、信息化逐步融入世界民族大家庭。书法艺术这种历来在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中自足演进的艺术,一旦放到日益开放的文化语境之中,面临着具备完整体系和抽象品格的西方美学的拷问时,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也是当代书法界不能忽视的问题。新时代书法艺术所面临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又如,毛笔逐步退出实用领域,对书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方面使用人群大幅减少,势必使其基本技法的传承遇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毛笔退出实用,使书法得以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综上数端,21世纪的书法艺术在时代精神、创作观念、审美格局和表现手法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要出现这一时代的经典之作和书坛大家,进而实现中国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8-7-26 06:53

 对经典和大家的认识

  经典和大家是书法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书法经典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决定的,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共识。经典和大家密不可分,经典成就大家,大家造就经典。正确认识经典和大家,对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实现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须具备以下品格:

  第一,经典必然是开创性的和划时代的。它以一种创造性的书法艺术实践,开辟了全新的审美境界,承载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它为书法演绎时代精神找到了一种恰如其分、十分完美的表现形式,而且以自己的丰富实践为这种表现和演绎找到了一种新的笔墨语言。在这方面,王羲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以“今妍”书风代替“古质”书风,并以他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成功地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而且由于魏晋士人的精神气度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所以王羲之的书法自然就成了书法艺术的百世精典。

  第二,经典必然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又是符合历史和艺术发展规律的。一个书家恰好处在历史转折和艺术演变的关头,时代呼唤变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实践,而他又恰恰具备创新的资质和潜能,并且抓住了时代机遇,勇于实践,大胆革新,那么他就能成为书坛大家,他的作品就会成为经典。换言之,大家和经典的出现,是时代和个人互相结合,交互作用的结果。俗语所说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其实有它一定的道理。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经典必须是以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开辟了一种新的技法体系和风格模式,从而填补了书法史的空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域跨度极为辽阔的多民族融合体,它包容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理念和不同风格。作为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艺术形式,书法对不同的地域风格必然会反映出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某种风格才是经典,而其它风格不能称为经典。事实上,不论哪种风格,只要其形式和内容、技法语言和艺术风格能达到高度统一、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的意义,都是经典。

  第四,经典必具原创性和极高的开掘价值。我们所说的原创性并非摒弃前人,另起炉灶,而是在规模前人、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大胆改革和天才创新。历史上任何一种经典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有着历历可寻的师承关系,但这丝毫无损于作者对于这种风格的原创性。与原创性同样重要的还有它的开掘价值。因为二者并非一个概念,许多有原创性的风格由于个性特征过于鲜明等原因,其开掘价值和发展空间不大,因而难以成为后人规模的经典。作为一种具有原创性的风格,其开掘的空间越广阔,作为经典的价值也就越高。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8-7-26 06:54

  当今时代的书家,如何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坛大家呢?

  首先,要审时度势,正确认识历史、认识时代,把握时代、社会和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明确自己的艺术方向。当代书家有着古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学科建设的发展、研究方法的进步,使我们更容易高屋建瓴地认识和把握艺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运用它为时代服务。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书法家只有扪准时代脉搏,他的艺术实践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又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同时又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才能成为艺术的弄潮儿,才是引领潮流的书坛大家。

  其次,必须认真地深入传统经典,踏踏实实地做书法经典的传承者。几千年的书法传统,出现了无数的经典,像一座艺术的百花园,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营养,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成功之路,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启迪和艺术创造的广阔空间。从理论上讲,专注于任何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经典,坚持不懈地深入挖掘,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执著都有可能成为书坛大家。

  其三,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拓宽视野,打破作茧自缚的门户偏见,建立“大书法”观,把一切古代的优秀书法遗产和时代的表现手法都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之内。不论碑派、帖派,行草书还是篆隶甲骨简帛写经,不论是传统书法还是现代书法,只要符合书法艺术基本特征,在书法艺术的“底线”之内,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关注对象。如果仅仅认为某一个流派、某一种风格才是经典,那就会“剑走偏锋”,营养不良,极大地限制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通过字形以立“象”,而其取法的则是天地万物之“理”。其思维方式是“书肇于自然”(蔡邕)、“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这种吞吐八荒,驰骋天地,俯仰万物的气魄,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成就了一代代的书坛大家。

  其四,要具备创新的资质,掌握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成功与否,不决定于个人的愿望,而取决于创新的各种条件是否具备,包括时代的条件和个人的条件。我们正处于千载难逢的书法发展的时代契机,能否实现创新与突破,关键看个人是否具备创新的资质以及是否掌握和正确运用创新的方法。所谓资质,主要指书家的识见、笔下功夫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厚积薄发是艺术创新的规律,在书法上尤其如此。在临习古代经典上没有下够相当的工夫,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资料文本,企图凭空趟出一条创新之路,不啻天方夜谭。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适用什么样的方法又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比如选取经典文本的眼光、切入的角度、创变的形式和方向,如何对不同的文本实行“嫁接”、“改造”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一个书家创新能力的严峻考验。可以说,能否找到一条正确的既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又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创新途径,是一个书家成功与否的关键。

  其五,要敢于表现个性。艺术是个性和***的产物,只有完美地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才具有经典的价值,这样的艺术家才能称得上大家。我们看王羲之及其《兰亭序》、颜真卿及其《祭侄文稿》、苏东坡及其《黄州寒食诗》,可以说无不如此。对于大多数书家来说,他们用艺术抒写个性,以个性和真诚演绎艺术,纵使成不了大家,也同样为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处心积虑想当大家,反而泯灭了自己的天然个性,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其六,真正的书坛大家应该是远离世俗尘嚣,超越现实功利,耐得住孤独寂寞,守得住精神家园,具有超乎常人的自由探索精神的人。书法与其他艺术和科学一样,都是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的产物,一旦心为世俗功利所累,便很难保持这种自由探索精神。人们皆知艺术得天然之可贵,书法也是如此。而所谓天然,首先是精神和心态的自然而然,不染俗尘杂念,不涉机算矫取,不求青昭谀词。真正的书法大家,必具此种心态。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8-7-26 06:54

 书法工作者的责任

  当今时代应当是出现经典和大家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逢盛世,书法所赖以生长发育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也面临全面复兴的大好时机,今天的文化氛围对书法的发展极为有利;另一方面,近世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大量书法资料的面世,新的美学观念的引进,表现手段的日趋丰富,等等,无一不指向书法艺术,而近三十年来持续不衰的书法热潮,更是有力地证明了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中深厚的基础和巨大的能量。新时代的书坛呼唤经典和大家,努力以经典和大家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每个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当代书法事业组织者的中国书协和各级书协,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

  第一,要在书家队伍中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广大书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担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真正做到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创作。要认真学习书法传统经典和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理论素养和创作技能,提高创作水平,努力朝着书法经典和书法大师的目标迈进。要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大师学习,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推进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用书法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本领。

  第二,努力营造产生经典和大家的和谐环境和丰厚土壤。我们不能够“制造”经典和大家,但是我们能够为经典和大家的出现创造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

  ——借我国文化崛起和振兴传统文化的东风,进一步提高书法的社会地位,提高书法的社会认知度。如争取书法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称评定中设立书法系列,把书法纳入基础教育序列等等。

  ——进一步重视书法教育工作。抓紧培养书法师资力量,在各大高等教育学府尽可能多地开设书法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能力。同时协助有关方面努力解决好书法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书法教育是出人才、出大家的可靠保证,对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充分发挥专业媒体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重视书法理论家的作用,鼓励书法理论家对书家、书法现象、书法流派作深入的研究,包括对一些重点的有前景的书家作长期的系统的跟踪式研究。理论研究应充分体现基础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特点,加强对书法传统的发掘整理,尤其是对经典的研究阐释。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必将有利于书法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大家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逐步改革完善展览比赛体制,建立多元的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展的评选,使之更具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办好各种专业展、单项展、邀请展、提名展、地域展和同仁展、媒体展等,形成一个交叉立体、互为补充的全面的社会评价体系。

  ——鼓励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一个有作为的书法家,要在继承前人成果上舍得下大力气,努力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书法艺术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使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不断焕发创造***,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书法艺术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书法交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方面邀请国外名家及作品来我国参会参展;另一方面,在国外组织中国书法展,进一步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书法艺术交流,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对外交往战略,在迎奥运、对台工作、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书法申遗)、弘扬传统中华文化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中国书法更好地走向世界。

  ——进一步完善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机制。要精心组织实施书法精品工程,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毅力对待书法艺术的创作。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书法创作环境,完善培养扶持人才的新举措、新渠道、新机制,制订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战略,逐步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和业余相结合、各种人才齐备的“中国书法队伍”。

  第三,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实现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逐步积累的过程。我们要瞄准这一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实施,把长期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措施,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目前,自觉主动地担负起这一神圣职责,为实现中国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aohange 发表于 2008-7-26 10:55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居南 发表于 2008-7-26 11:21

em1 em1 em1 学习了

天一墨缘9 发表于 2008-7-26 17:18

em1 em1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8-7-26 18:36

em5 em5 em1 em1 em1 em1

无墨一人 发表于 2008-7-26 19:22

em1 em1 em1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 ■张 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