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29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书谱社驻京办办公环境一景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30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社长的书桌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31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品书论道
其乐融融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33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张培元先生书作
从中亦可一窥书谱社社长之风神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36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书谱》复刊号
一本特别值得珍藏纪念的杂志
本期也是刘彦湖先生专辑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40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张培元先生就《书谱》复刊答记者问

记者:《书谱》是梁披云老一手创办的,而我们知道您是梁老的高足,今天梁老又委以您复刊《书谱》的重任,可见梁老对您的信任和嘉许,您是否可以和我们谈谈您和梁老的渊缘?

张培元:1987年,我报考某高校,虽然成绩不错,却因为已婚而被取消入学资格。有一位好心人提醒了我,“为什么不给梁老写一封信呢?也许事情会有转机”。他说的梁老指的就是梁披云先生。当时,梁老八十一岁了,是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侨联的顾问、同时兼任国立华侨大学副董事长,那时,香港书谱出版社也还没有停业,梁老是社长兼督印,在海内外都有一些影响力。我冒昧地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我的这个情况。十几天后,老人家就给华侨大学董事会写了一封“推荐张培元入学”的《专函》,当时,华侨大学董事会的董事长是贾庆林。不到一个星期,我收到了华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直到这时候,实际上,我和梁老仍然素不相识,但就这样结缘了。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41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记者: 华侨大学凭什么破格录取您呢?仅仅因为梁老的推荐吗?破格录取应该也有个足以破格的理由吧?

张培元:是的,当时华侨大学是以“具特殊专长”的理由破格录取的。我从小喜欢写字,也取得一点小成绩,87年之前获过福建省八闽书画比赛的第一名(书法),得过六次全国赛的一等奖。梁老认为是“可造之材”,“建议加予培养”。他的推荐得到了校方及其董事会的支持。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42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记者:原来如此,还是书法的缘故。这样理解起来就顺了。看来您和梁老的缘分真是不一般。后来您有没有去过梁老的“书谱社”?

张培元:有。“书谱出版社”在香港的办公地方设于湾仔道的庆邦楼三楼A座,100多平方米的地方,地方不算大,但是很充实。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43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记者:在很多书友的记忆中,大家对《书谱》杂志还是很有印象的,并怀有感情。但对于80年后的书友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书谱》的历史?

张培元:80后的朋友对《书谱》的陌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杂志停刊和出版社停业都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不过,我相信,青年朋友一定会对复刊后的《书谱》的发展给予支持的。《书谱》杂志是香港书谱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严肃的书法专业期刊,创刊于1974年10月,面向全球公开发行,在海内外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梁披云为了继承他的老师于右任先生的遗志,创办了香港“书谱”。《书谱》杂志可能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也是发行覆盖面最大的一份书法期刊。当时是双月刊,现在是季刊。风格和宗旨都没有变化。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7-9 21:44

《书谱》杂志复刊
(征集100位以“书谱”二字作嵌名联并赠复刊号)

记者:《书谱》复刊,应该是书坛的一件大事,作为《书谱》的主事者,我想请您谈一谈《书谱》复刊的意义?

张培元:我想,这是以于老和梁老为代表的传统文人的人文精神的一种延续。我们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得到传承和光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书谱》杂志复刊(征集100位嵌名联并赠复刊号活动名单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