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194|回复: 1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向。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想起守贫挥毫写下“愚彻”人生的日本书坛巨匠井上有一
[size=+0]井上有一:“愚彻”的书道巨人
[size=+0]文 /一了

今夜又失眠了,又想起守贫挥毫写下“愚彻”人生的日本书坛巨匠井上有一。

这位尝透书道深境的书者留给我们太多的问题与思索,在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中→一生不收学生,不卖作品,拒绝展览,退出书道会,粗茶淡饭度日,守贫挥毫三十七载,但在他去逝后,引起世界美术界的极大瞩目,而成为巨匠级的书法艺术家。这些究竟带给我们怎样的感知?我突然想起罗伯特·休斯对伟大的画家弗朗克·奥尔巴赫如此的评价:“奥尔巴赫的职业生涯和艺术界的关联只在于它指出后者和—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成长无关。”这完全可以与井上先生作比。目睹当下书坛的种种浅俗与丑陋,成为大众娱乐的书法,在当下文化语境里早已迷失了。这种“失语”的残酷陛似乎在我们的“书法家”队伍里是置若罔闻的,我们的“书法家”当然知道躲在自己的—亩三分地里及时行乐的快慰,参展→获奖→入会→笔会→斗富……。

为啥如此天才的井上,竟然不识时务而与“聪明”绝缘,走上了阒无人影的“愚彻”之路,愚还不够,还要彻底的愚,这种几近于痴的愚使人不觉想起了“米颠拜石”来。“愚彻”了就要与一切虚妄的、世俗的东西绝缘,方能息心静气,专注于艺道。这才是真正的大愚之智。但真正臻于此境境者,唯井上。

我曾对井上的挚交海上雅臣先生说:
我—直以为艺术便是生命苦行的事业。真正的艺术深蕴生命的元气,这股“元气”的培植与蓄养需要艺术家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胸次澄净,心陛朗洁,沉人幽玄、孤绝、浑元的大明净界首先要求艺术家远离尘世,脱尽俗胎。这亦是我由心尊敬海上以及芭蕉、良宽上人的首要原因。去俗,所以艺术中最被看重的—种品格。“在世出世”,何其难哉。但对于先生的开示,对我无疑是冷水浇背,去蔽明心。可能此次机缘会会对我今后的艺术道路产生洗心革面的影响。

我接着说:真正的艺术家借助苦行达到生命的沉醉,逼使自己进入那种凄凉、孤寂乃至—贫女如洗的状态,那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全部映对存在的本质,而非存在现象的外形。真正的艺术深境便是要捕捉那种无形的却是幽明荡逸又稍纵即逝的存在。井上先生用他全部的心血证明了汉字所具有的那种灵逸、苍雄、大朴的力量,因他我坚信:艺术便是充满着精神苦行与净化灵魂的事业。今道友信有句话很有深味,他说:艺术之道,就是心灵净化之道,是通往神之道,是向作为起源的存在的飞升。

“为僧当清贫”“常叹吾道孤”的良宽上人与“各行其道,已是暮秋之时”的井上还有“浮游旷野中”的芭蕉乃殊途同归的大德高士。“无心逐流俗,任人呼呆痴。”的良宽,“愚彻”的井上,他们皆以“孤”为立身之本,以清贫为操守,并为之身体力行,直至纯粹、明澄的终极境地,这是惟有大愚之智者才走的阒无人影的孤绝之道,这种悲壮的为生命究竟之境而献身的精神是何等难以言瑜的尊贵与圣洁,其生命的光华→“圣洁闪清光”(芭蕉)→那种清明澄澈的生活力式、高雅纯洁的人品光辉→那种让人凛凛生畏但弥足珍贵的生活晴境与心境深深地吸引着我。但我终究无法臻于这种心境,我由此省察到被所谓现代文明中娇生惯养的自己是多么的脆弱与可怜。我想,自己该“放下诸缘”,与现实世界拉开—段距离,才能实现纯粹的心灵观照。艺术创作因而方能如从内在心灵深处溢出—般,不为物拘,超然尘外。

当我面对海上先生倾尽所有积蓄,出资1亿多日元出版的,由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设计的三巨本《井上有—全书业》时,我总是心生敬畏并深心颤栗,不由得倒吸口凉气以调节心率。当一页一页的作品闪现眼前时,如对至尊的我总是惊异的眼睁睁地看到—种苍雄而伟丽的气象扑面而来,那种出神入化、圆融无碍的墨迹似手在静默里吐露光辉,于混沌里放出光明,那种“幽微的闪烁”直指人心,刹那间玄机凸显。书道的奥妙精义全在于此,将汉唐的雄大气象幻显于现代的笔墨图式里,这种精神内里传承的是井上先生的超凡才能。只有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我们才感到—种实实在在的力量与感动。因为在当下喧嚣的各种奇技淫巧的叫卖声中→在艺术已经死亡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代表欺骗艺术可以乱搞的各种观念曝炸的时空中,我们似乎云里雾里半梦半醒间飘然若泡沫早已失缺了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知觉。就好象说中国画,无论你怎么的现代与观念,到头来,还是要回到笔墨上来审视与掂量,离开了笔墨,还谈中国画,只能是扯淡了。

“愚彻”的井上在书道之路上该是“独坐大雄峰”的巨擘,他的孤寂、清贫、独往独来,以及傲然于世的“勇者”风骨在这个“名人辈出,英雄远去”的时代尤显尊贵与超然。因为他,我深以为从事书写的自豪。
发表于 2012-4-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