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潍县城隍庙碑记,(郑板桥书,司徒文膏刻)
em23 em23新修潍县城隍庙碑记,(郑板桥书,司徒文膏刻)
em23 em23新修潍县城隍庙碑记,(郑板桥书,司徒文膏刻)
em23 em23 原帖由 郑士 于 2008-5-21 01:3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em23 em23 此碑文背景链接httpwww.shufa.orgbbsthread-91991-1-1.html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91991&extra=&page=1em23 em23 face18 face18 face18 请问郑兄,何为六分半书啊?em20 em20 原帖由 秋蝶 于 2008-5-21 10:5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郑兄,何为六分半书啊?em20 em20
em14 em14 郑板桥20岁左右考取秀才,30岁后到扬州卖画。像中国古代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在他的内心深处,揣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40岁的时候,他中了举人,44岁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得意地写下“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的诗句。
??可是,从知天命之年步入仕途,他在山东居官十年,看到了太多的社会黑暗与官场F•B。于是,他彷徨、痛苦,写下这样的诗句:“进又无能退又难,官途踞蹐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在一次官场较量的失败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官而去,洒脱地写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古语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真正做到,何其难也!放眼古今,多少贫者孜孜矻矻,呕心沥血,以求成为达者。可一旦成为达者,又翻云覆雨,为所欲为。郑板桥一个“七品官耳”,于官算不上“达”,于民算不得“穷”。在这种尴尬的境况中,他自知一个七品县令不会在宦海泛起多大的波澜,根本谈不上“兼济天下”,甚至常常得做违心的事,说违心的话。于是,他干脆一甩袍袖,又到扬州卖画去了。
??郑板桥的聪明,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追求上。受科举制度的钳制,清代书坛充斥着千人一面的“馆阁体”,了无生机,索然无趣。郑板桥不甘把自己的才情浸泡在“馆阁体”的泔水缸里,想写出自家颜面。可是,横在他面前的是王铎、傅山两座高峰。此二人远追晋唐,近接徐青藤、张瑞图,将表现主义的书法风格推入云端。要跨越这两道峻岭,谈何容易?
??大概是受到了炒烩菜的启发,郑板桥给自己设定了一条大胆的书学路数:将真、草、隶、篆融于一体,创出了独特的“六分半”书体。“六分半”书以真隶为主料,杂以行、草,时不时又来一两个篆书的偏旁,甚至有时会冒出画竹兰的笔法来,字形大小相间,墨色浓淡并用……郑板桥拼尽全力,左冲右突,终于在中国书法的殿堂里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中国书法是源脉相承的艺术,它的审美标准约定俗成。如果抛弃传统,必然背离书法艺术的本体;如果一味啃咬古人尸骨,长不出自家血肉,也不过是一家书奴。郑板桥深谙其中之道,故尔,他走了“六分半”的途径。不过,他的书法安排得有些过头了:单字看来,总能发现雕琢的迹象;整体看去,又显气韵不够畅达。“六分半”书是中国书法的一支偏师。
??如果将中国书法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就是这树上的细枝末叶。后来学写“六分半”者,已然成了细枝末叶上的尘埃,一阵风过,自然无影无踪。 感谢释疑,如获至宝。em13 em13 em10 原帖由 秋蝶 于 2008-5-21 12:2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释疑,如获至宝。em13 em13 em10
em10 太客气了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em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