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8-5-1 08:20

电脑时代呼唤书法传承

电脑时代呼唤书法传承



    “只要用键盘,我就思路清晰,表达顺畅,可一旦哪天需要用笔写点什么,我就发蒙,提笔忘字、词不达意……”某企业策划部经理刘辉如是说;在省会某中学,于老师分别拿出初中部和高中部的两叠作文,初一某班44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共写出了97个错别字,高二学生的的书写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有些不但凌乱潦草,个别语句中还会出现难以辨别的“火星文”;而网上的一份随机调查表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03名小学生当中,有181人练字,大约占总人数的六成;初中生240人,有25人练字,练字的仅占一成左右;而134名高中生,仅有9人练字,占不到7%。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因为自己字写得如“蟹爬”实在拿不出手,因此在毕业前紧急练签名、练习书写简历的人非常多……而认为平时练字“没空没用没兴趣”是这些年轻人的普遍说法。在“电脑书写时代”,书写是不是越来越走向边缘化?书法传承是否面临断代的危险呢?
    走出恶性循环规范书写也需“产业链”
    记者近日就以上现象走访了我省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士,他们表示要想改变书写危机,需要一个系统的“产业链”培植过程,而我省的教育部门和大中小学已经迈出了试探性的步伐。
    “孩子太小,还不能熟练握笔用笔,所以不建议幼儿园教孩子写字,但是在识字的过程中,老师会给他们仔细描述这些字的象形意义,并用生动的故事给大班的孩子讲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不要低估这些小豆豆,审美基础的奠定和对书法的学习意识就要从启蒙时期培养。”河北师范大学第一幼儿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小学是建立规范书写“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石家庄市新石小学、石门小学等多所小学最近开展的“写好规范字,消灭繁体字和错别字”等活动中,孩子们走上街头,纠正周围环境中的不规范字,让“文字传承”不再是“纸上谈兵”,学生们的铅笔字、钢笔字比赛,激发了孩子们对汉字的学习热情。
    中学生的课业任务十分紧张,专门练字变得不大现实,省会很多中学的老师表示只能在美术等课程下设的书写课中让孩子们加紧“操练”,虽然很多学校都有书法兴趣班,但是参加的学生确实不多,老师们认为“费时长见效慢”成为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书法艺术的障碍。“尽可能地纠正书写中的不规范,多树立榜样进行鼓励是目前的主要方法。”
    而河北师范大学开设的“书法学”专业,石家庄东方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书法专业也是书法艺术传承的有效尝试,而培养书法专业人才和师资队伍,让这种传承得以延续。
    专家建言让书法艺术走进日常生活
    对于传统书法文化中最精深的软笔书法,在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在青少年之间很容易出现软笔书法创作和欣赏的断层。如何在书写规范的基础上,让书法艺术走进日常生活,让传统艺术形式避免被边缘化的危机,书法界权威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给心灵一片净土,在喧嚣中静下心拿起笔,让书法这种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和时代发展同步……”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旭宇建议:“快节奏让人感觉全世界都在忙碌着奔跑着,浮躁是社会高速发展下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过去见个朋友或者收到远方来信都是十分难得的事情,如今几秒钟就可以发个短信,还有其他极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不得宁静的状态是必然的,正因为此,寻找一方心灵的净土变得格外重要,而书法就是通往这片净土的幽深小径。建议年轻的朋友特别是上班族在一天的忙碌后坐下来,在墨香中写上半个小时,宁静才能致远,淡泊才能站得更高。”
    “播种一粒爱书法的种子很重要,也许它会暂时沉默,但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一定能够发芽开花……”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范硕用这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规范书写产业链”的看法,“一个孩子如果在幼年时期有学习书法的基础,即使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将这种才能‘束之高阁’,成年后某个时期也很可能由于突然的机遇和感悟真正投入到书法的学习和创作中来,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即使不能成名成家,在书法的点划变化中感受时代的发展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汉字不仅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体现着国人几千年来审美的发展,同时也顺应和反映着历史的进程,规范汉字书写、学会书法欣赏,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应做的事情。”

十方居士 发表于 2008-5-1 08:51

传统文化不能丢

逸墨斋 发表于 2008-5-1 09:28

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脑时代呼唤书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