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 发表于 2008-4-12 08:28

案边随想

案边随想   前日读佛经,六祖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之语,心中颇有心结,又不知何处。也难怪,我本凡人,哪有佛家之悟性。然,心中有佛即是安身处,于是乎,世间方有静心之言。于一茶楼静坐,写下心中之感悟,也不枉学书数载之事。

世间有言,落魄自有书生,十年寒窗苦,终有天下人识君之时,不知此言真假。如今之世风,权钱当道,名人皆粪土,古有天下人皆为名利而来之感言。如今,书场如官场的世风,有过之而不及,真不知有几人还在青灯下伏笔为有功名,怕是为了成为成家,多有攀名附家,天天在外在赶场,以便于已之成名之日。
魏老师有言,写字看线条,一笔一画,状如虫之可爱,见之即想捉之,顿悟写字如锥印,积点成线,锥画沙如印印泥的学书佳论又浮现眼前,十数载的学书竟无解于当初启蒙恩师之教诲及至启蒙先生(陈仕恩)暮春与吾之酒后畅谈,不问今生,待来世五百年修行,做五百年后之已,以代表当世之我辈风采,虽似妄言。但如今之世,风也动,幡也动,所谓仁者更是心头荡漾,频繁于世间抛头露面之不学无术之徒,是何等的无知,是谓人有九品,在此真是一眼即道世间之真相了。
 前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如今想来,多是想因之而家有厚福,自身无甚本事,也不能有愧世人,定要培养出于当世有功之人的良苦用心,或许,可怜天下父母心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吧,道是苦了家人,为了子女而辛劳一生,而因父母之点滴之恩都不及报答或无力报答之痛了,世间虽大有人在,细想来,身之毫发,受之父母,习之万物,当报于华夏,似冠冕堂皇,故此而所谓仁者之心动也不足为怪了,吾辈习书之人,受之于华夏五千年文明之恩惠,却不思进取,于世间混世,避世,故魏老师所讲之逃避,想想无力回天之叹,确有过之,他言我本是言无为,却是因世间之累而无法改变之慨叹吧,心中却藏有为之想,一语道破,心中顿感无颜,无力回天之功,却可细处着眼,为之添一瓦之力,今之想确也如此,慨叹魏老师真良师也,一语点醒梦中人。
 启蒙先生西藏之行嘱:生计第一,做人第二,为艺第三,并人生之静穆方能养灵眼。是励之,是告诫之,明眼之际,思已之所行,已之所为,良言有过之而不及,数载所得,仅为生计而奔波,无甚作为,且自负苦行僧,却不明六祖惠能那句仁者之句。尚且有逃避称为凡人不可与佛祖相比之言,是谓真逃避是也。
 反思今之所为,一曰治艺,一曰为人,一曰从事之事业,闲暇授艺于后生,乐得逍遥且不知世之多变,生计之业有无养艺之能,逍遥之何在?吾当反思之。
 如今,从业,治艺,如何权衡,愈显重要,思已之过,省已之身,避已之短,扬已之长,以为艺为辅是为明智之选,或许是大众之所见地吧,不以逍遥为乐,以事为重,方为如今之重中之重,且记,切记!
  人之嘱托不可怠,已之重要之事,且以为警言,当言之行之,以不负众友之望,父母之望。言之行之,终有成正果之日矣!
    

06年8月5日于太升南路天府阳光酒店茶房静坐小记,以思已之过,省已之身,留此言以醒已,励已。08年4月11日编辑传于中国书法网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a2526010005lq.html侯勇博客

逸墨斋 发表于 2008-4-12 09:00

em2 .

十方居士 发表于 2008-4-12 10:07

em1 em1

如是如是 发表于 2008-4-12 10:41

写得好!学习。

张太文 发表于 2008-4-12 10:59

em1 em1

侯勇 发表于 2008-4-12 13:12

回复 #4 如是如是 的帖子

em1 em1 em1 em1 谢谢班主

幕弘館 发表于 2008-4-12 23:34

有想法就能爲藝em13 em13 em13

侯勇 发表于 2008-4-13 00:13

回复 #7 幕弘館 的帖子

还要多多向你学习呵

秋蝶 发表于 2008-4-13 15:31

呵呵,好熟悉的太升南路。随想,思想,学习。em13

侯勇 发表于 2008-4-13 20:01

回复 #9 秋蝶 的帖子

呵呵,原来版主是在成都哈,我去年回了德阳呵,请版主多多支持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边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