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樵 发表于 2008-4-11 13:19

吴善璋:在宁夏办起“大书法”

吴善璋:在宁夏办起“大书法”

  提起宁夏书法,躲不过吴善璋。不只因他是继刘正谦、胡介文之后宁夏书法家的举旗人,更重要的是他在宁夏这样一个小省区办起了“大书法”。
    吴善璋为曾杏绯先生赠字贺寿。
    从小与字结缘
    吴善璋生于江苏,幼年随父母转迁上海、北京等地,10岁来到宁夏上小学,从此与宁夏结缘,驻足扎根。
    虽不是书香门第,但吴善璋对文艺的热爱多少来自父母。父亲善篆刻,喜欢练毛笔字,笔墨纸砚常见于眼底;母亲是老师,喜欢古典文学。
    在北京上小学时,吴善璋和一位同学关系颇好,经常同来同往。在同学家里,他看到很多写得很棒的毛笔字,顿生羡慕之意,暗自揣摹。等学校开了书法课,吴善璋一下笔,老师便对他的字赞不绝口。把“作品”拿回家时,父母亦是欢喜,于是年幼的吴善璋备受鼓舞,对书法的热爱更上一层楼。那时他也喜欢画画,在班里小有名气。有一年春节临近时,老师让他画幅画作为过年礼物,他齐刷刷地画了4把枪送给了老师。每和家人提及此事,吴善璋总是哑然失笑,“那时候男孩子就是喜欢飞机大炮火箭什么的。”这可能是吴善璋对“作画”生涯的一次最清晰的记忆。
    在银川市二中读书时,外语教研组的胡介文老师写得一手好字,令吴善璋很羡慕,课余时间时常向胡老师请教。“宁夏不少书法家都在二中上过学,都是受过胡老师影响的。”提起胡老师,他的尊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风格渐成
    1968年,吴善璋参军不久,因为字写得漂亮,被调往宁夏军区独立师二团政治处电影组当放映员,负责写标语。1970年他到银川拖拉机厂工作。3年后成了厂工会干部,还是写字搞宣传。“那时候我的体育相当不错,受过专业的篮球训练,1965年还代表宁夏参加全国的体育比赛。不过我想打球也打不了几年,于是便集中精力写字了。”
    1975年,吴善璋被胡介文介绍给刘正谦先生,真正开始了书法生涯。那时宣纸虽只有一毛多一张,但对于当时的工资条件来说也算贵了。有时银川的宣纸卖完了,他便约伴去吴忠买,再买不到就去兰州,经常是周六晚上出发,周一早晨回来。“那时候的宣纸质量比现在好多了。”吴善璋对宣纸的记忆很多。
    1979年,银川地区书法篆刻小组成立,在罗雪樵、曹佑安、胡公石、安卓三、刘正谦、胡介文等老师的带领下,当时银川市爱好书法的一批青年人都加入进来。从此,伴随着宁夏书法的发展,吴善璋真正成长起来。
    经过多年的锤炼,吴善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婉约秀峻、凝练端庄、飘逸出尘的“吴式”书风。
精心发展宁夏书法事业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评价宁夏书法时说:“扎根传统,书风纯正,每个书法家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短短10余年,宁夏作为一个小省区涌现出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尹旭、马学智、郭守中、郭佳荣、郑歌平、李洪义、丁波、朱建设、唐宏雄、魏沁、齐国旺、刘建民、陈国鸿、刘志骋、宋琰、关宁国、关向阳、范彦奎、马家虎、周建设、党英才等,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屡屡摘金夺银。这其中有许多青年书法家都受到吴善璋的影响。
    “我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书法。”近10年来,他放弃了不少写字赚钱的机会,精心发展宁夏的书法事业,培养新人。1999年他担任宁夏书协主席时,协会账面上可用资金只有1400多块钱,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他多次组织讲师团义务去石嘴山、固原、吴忠等地讲学。彼时固原还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入选过全国展,经过一年培训,第八届全国书法展固原书法作品入选率已经超过银川了。“以前说宁夏的书法指的是银川,后来情况发生变化了,由一枝独秀变成了全面开花。目前,宁夏的5个地级市和大部分县市都建立了书法组织。培养一支硬棒的队伍,才能在全国叫得响。”对宁夏书法的现状,吴善璋表现出些许的满意。
在宁夏学书法很幸福
    “宁夏书法的发展要靠年轻人。”这是吴善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除了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外,他还把不少“冒头”的机会留给了青年书法家。2007年首届西部书法展在银川举行,涌现出了一批新人,吴善璋主动去发掘他们。“在大省市青年人要靠自己往外冒,在宁夏我们要去发掘。所以学书法在宁夏是很幸福的,只要有才能,人品没问题,就有机会成才。”
    除了书法,吴善璋的生活还有很多有情趣的事情。他喜欢打台球、钓鱼,尤其是上网下围棋。谈起此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我几乎都是负分,很少赢。”虽然当过电影放映员,但他不怎么爱看电影,“去过一次大影院,还是去看《哈利·波特》。”
    谈起退休以后的打算,吴善璋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要出去转转,虽然去过不少大城市,但都是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好好看过,“古时人都讲游历,我也去游历一下,看看大山大川。”

慕书氏 发表于 2008-4-11 13:49

em1 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善璋:在宁夏办起“大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