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正轩主 发表于 2008-4-3 21:47

《学书阐要》之三,笔的力学分析

笔的力学分析
笔锋在纸面上游走时,笔下一定要有一定的涩力。
涩力产生的机制是这样的,一是笔锋对纸面的压力产生的摩擦力,一是纸面的纤维绒毛由于大气压、墨液的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紧紧贴粘在毛毫上造成的。这原理很与我湿脚穿袜子特别困难一样。因此要取得合适的涩力除调整笔锋对纸面的压力之外,笔锋的合适的含墨量是决定因素。笔锋对纸面的压力是通过改变笔锋的弯曲度来实现的。
书写过程中线条的粗细是随时变化的,为保持一定的涩力,手中的笔杆要时仰时伏。这就是古人说的“随起随倒”。那种一味强调“笔正”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行笔时抓取涩力是书法的基本要求之一,涩力的抓取是不易的,必须经过经久的训练。如果我们能感觉到书写时笔锋不是在纸张的表面行走,而是深入到纸的表层以下,行走时必须“推破”表层纸面,克服表层纸面对笔锋的阻挡时,功夫才算到位。
道家有阴阳鱼图示,它包含了所有对立统一的原理;书学家有“以维划沙”的警句,它包含了所有书写原理。划沙时,钢维就要突破沙面的阻碍。这种克服界面阻碍感觉,就是“以维划沙”喻示给我的重要用笔原理之一。
下面分析外力的作用。
外力是指加在笔锋上的指腕的力量。指腕的力量是操控笔锋动作的唯一的力。根据力学原理,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三要素:作用点、大小和方向。在本节的研讨中,作用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只重点讨论作用点。
我首先明确一下“笔锋”这个概念,本作中的“笔锋”一盖指笔毫着纸部分。
笔锋是有体积的,根据物理学原理,外力的作用点只有落在物体质量中心处,这个外力才能使这个物体做整体平移。(即不翻转和滚动)这正是我在书写时需要笔锋保持的运动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将力的作用点加笔锋的质量中心上。
笔锋的质量中心,就是笔锋的几何中心。在书写过程中,笔锋的体积和形状是不停的变化的,笔锋的几何中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笔锋的质量中心不固定。但是有一条我们可以确定,笔锋的体积和形状无论怎样变化,其质量中心一定在笔锋的中轴线——中毫上。所谓变化,只是在中毫上或前或后的移动。
当我们指腕的力量真正落在笔锋的质量中心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中锋用笔。
这里的中锋用笔,就是我们现代人搞不明白的,古人说不清楚的中锋的概念。
古人有“令笔心常在点划中行的”提法,说的就是中锋用笔的情形。笔心即笔锋的质量中心。可叹地是古人没力学常识,没有指出外力必须作用在这点上。今人又不善思考,以大白话视之。因为笔心永远都只能在“点画中行”——不会跑到画外去。致使真正的中锋理论不能浮出水面,付诸指导书法实践。
中锋用笔有两大特点:
第一、力点落在笔锋的质量中心,这个力可以使相对独立的笔毫的动作步调一致。从而实现了笔锋的整体性。
由于作用点落在笔锋的心点,笔锋对纸面压强均匀。压强是影响点划墨色分布的因素之一。压强均匀,无论顺行或横行点划的墨色分布都均衡、规则。中锋用笔,正是有此两大特点,所以我们行笔时必须做到中锋用笔。
古人对中锋的认识地理论上虽然模糊,但是对其作用的认识是极为深刻的。所以明家特别指出用笔要“以中锋为主”,“甚至要笔笔中锋”。如果古人所说“用笔”专指笔锋的平面运行,那么这样的主张是极正确的。至于以锋端指向画中的用笔方式为中锋者是后人昏聩不明。明人倪苏门曾以羲献为例,对中锋用笔做过全盘否定,他说:“羲献作字皆非中锋,古人从未窥破、从未说破……然书家搦笔极圆极活,四面八方笔意俱到,岂拘拘一中锋为一定成法乎。”他理念中的中锋实则是顺锋,二王的字当然皆非顺锋,岂只二王,历史上除篆书之外,无一不是横、顺并用。今人以讹传讹,这怨不得古人。
当力的作用点没有落在心点上,但仍未偏离中毫时,则为侧锋用笔。
侧锋用笔只可能发生在横锋用笔上。侧锋行笔时,力点的偏移,造成笔锋对纸面压强的不均匀,因而点画两侧的墨色分布倾向一侧,侧锋由此得名。今人多以此为“偏锋”而痛绝之,吾不知因何而起。试看古之大家行草,可有以“一边毛、一边光”的所谓“偏锋”效果的为病的么?至少董其昌就不在此例。侧锋用笔,在行草中是有其华彩效果的,不可否定 。
如果硬要生造出一个偏锋的概念来,那么就是力的作用点落在中毫之外的用笔方法。这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避免的。因为这样的偏锋除具有撕裂笔锋的作用而外,没任何其它有价值的效果。但似乎偏锋用笔不待指明也不大可能发生,有谁会以披头散发般的笔锋狂书不顾呢?所我至今未见古人有偏锋用笔的实例,—当然今人不在话下。

春翔 发表于 2008-4-3 21:57

em1 em1 em1 学习

张太文 发表于 2008-4-3 22:04

em1 em1 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书阐要》之三,笔的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