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女士 发表于 2008-3-4 03:41

一篇轻松的:散文< 说书拾趣 >

* 說書拾趣 *

    於我,有一種書讀來遠不如聽來帶勁,比如歷史、演義。童年時讀豎版的<楊家將>,
常常手執一把尺子,從右至左一列一列推著掃過去,仍然時不時串列,真是苦煞,讀得
興致殆盡。後來廣播上有了<楊家將>和<岳飛傳>說書,從頭歡喜到尾,聽得如痴如醉。

    兩本書的文字當然精彩,而其時懾我心魄的,卻是說書人劉蘭芳有個性,有魔力,
富於渲染的嗓音。她中氣充沛,音質勝過環繞聲,活脫脫的將滿目瘡痍的殘山剩水,
英雄好漢壯懷激烈的氣魄,滾滾硝煙彌漫的戰場----特別是,戰場上馬蹄疾馳的嚴峻,
箭如雨下的緊張,紅紅火焰中刀光劍影翻飛,群情激奮的一幕幕逼到眼前。從愛
華山到風波亭,從取太原,征大遼,到平定西夏,得勝回朝,劉蘭芳一人神机卓智,妙
語連發,唇戰群雄的氣勢似对弈八方,鋒刀利劍,白馬銀槍,紅袍金甲,天神大將,兵
書加烽火台連驛站……其上一一布滿。我們聽她一人漂亮地大打嘴仗,楊六郎出兵,她
擂大鼓相助:<...提槍上馬,取過硬弓,鞭馬馳去,嗖嗖嗖馬上三矢飛發,不多不少,
三過紅心...> 細描穆桂英裡她精明干練:<...正碰上小女出獵,射中一鳥...生就英氣,
箭藝,那個非同一般﹔曾遇神,授三口飛刀,從此----那個百發百中!> 到了後來婆婆
倒下,穆桂英挂帥,最後家仆也跟著上陣,遂音臻高亢,一腔英偉之氣如貫長虹,噴向
蒼天。音轉迷離時又好似冬雷過後酥酥春雨落,又仿佛皺著眉,凝神憋著一口氣,教人
好擔心----天上莫非飄來一朵烏雲?一絲不祥之兆悄悄潛進?結果虛驚一場,原來是道士
破陣,神仙參戰,呂洞賓漢鍾離...好不熱鬧不說,還都向著楊家。聽得熱血沸騰時,
恨不能立刻披掛上陣殺個痛快。當然怕死,可那熱鬧卻鑽心地痒在心裡,由不得你
不心馳神往。痴迷到那個境界,才明白福將牛皋紅羅山下遇強盜阻路,性命攸關時仍滿口
大喜:<快活,快活!又是好買賣到了!> 實屬英雄所見。

    這實在是劉蘭芳的功勞。她的聲音很氣魄,像中國,像中原。<囊底寶刀如雪,恩
仇多少。荊軻墓,咸陽道。> 她唇齒一啟,就是朗朗英雄義重,說一不二,又一片莽原
惹生多少愁腸和悲愴!<說相思,刻骨雙紅豆。> 一出口,情比天高,英雄居然也情長!
待到說岳飛身世,<天遣赤須龍下界>,一股神圣的氣勢立馬逼到睫前,不待琢磨赤須龍
的模樣,颯爽英姿、堂堂劍氣頃刻間好似長風萬里,響徹八方,感到天地真真為之一震。
這就是劉蘭芳,這就是說書的藝術!千軍萬馬,紅焰青煙,從字正腔圓、雄渾深厚中鋪
天蓋地,不獨擲地鏗鏘,而且還有回聲----發自胸膛﹐噴向鼻腔的那一股子厚勁,如情
急之下推倒巨柱,活生生的,正是浩然正氣威顯神風。只聽劉蘭芳一個個響亮揮吐,金
石般不含糊,且很有來頭的深沉----那深沉像歷史,像庄嚴地翻開史冊,那種載著對國
家、民族大義大愛的史冊,而且是----第一章。

    甚感欣慰,劉蘭芳說大氣的北京話。而北京話最配得上這番大場面。換吳儂軟語說
壯懷激烈是最最使不得的。千鈞一發之際千尺情絲、萬縷恩怨拉拉扯扯,藕斷絲連,
前軟後糯,如何舉得起刀劍!如何氣貫長虹、殺敵如麻而後快!吳儂軟語只配唱<梁祝>
和<追魚>,細細述,慢慢道,一字一幽怨,一句一凄迷,如捻線搓麻,織布紡紗,層層
旋旋,無盡無窮。即使是柳先生操江南語說刀劍鐵騎﹐風號雨泣,鳥悲獸駭,也只不過
是江南書生幽幽的亡國之恨,與保家衛國戰死疆場的雄渾大氣依然是搭不上界的。

    因著喜歡聽劉蘭芳的北京話說書,連帶熱衷聽北京同胞侃大山,尤其是近代史,從皇
城舊事到政客斗智斗勇的段子。最精彩的是遇到愛侃成癖,有過目不忘﹐口若懸河本領
的大家,聽他們滔滔千江一瀉千里,竟無針杵之隙,實在是一大享受,聽者說者皆大歡喜。
歷史一經他們几個來回推拿,竟從紙花裡一片一片活過來,再一瓣一瓣聚攏,重新開出
一朵----鮮花。

    發現一個好的說書者,除了擷取材料時懂得沙中淘金之法﹐與具備駕馭語言的精妙
之能,更少不了通人情世故﹐又富人情味和自我見解的感性。解人,人情味和見解﹐
使語長骨架,音出韻致,妙中藏玄,玄味如糯米年糕,把人滋潤得服服帖帖,心滿意足。
不論是活人的傳奇,還是故人之佚事,一經添油加醋的想象與自以為是的見解之融合,
便神氣活現,熱騰騰的貼近蒼生。這添油加醋之關鍵在於----真情。情真,假亦真,
無情,真亦假。真情中蘊藏直覺與感性,有一種悠閑而朴素、發自靈性的智慧,感覺上
不带隆重與修飾,而是長天淡水的自然。正如老嫗納鞋底,一針一線裡整布和碎屑搭
配中自有規矩與因緣,其中优化的智慧就是在指縫中不知不覺的安詳流淌。所謂 <真情
有道> 是也。

    不懂人,不解人情,甚至風情,話語中缺乏彈性與粘著力,成了一堆沒揉醒的面團。
說者儘管竭力援古引今,極盡渲染,感覺總有漏氣之虞,聽者則在等候一壺煮不沸的水,
即使存一點知識的殘羹,終因無沸揚的靈性﹐而缺乏淋漓的生氣與雋永的韻致。

    親身聽到的說書,奇怪,不在我夢想中的書場,蘇州的書場。二千五百年的滔聲依
舊,客船鐘聲﹐香爐寺廟與往昔無異,書場的碧螺春香茶,蘇武牧羊又鶯鶯操琴永遠不
老,連同說書先生和他的段子﹐通通化作余韻。而那样的勁頭,那種生命活躍的氣派,卻在
煙柳醉桃花的東山,外婆橋﹐蘆葦蕩﹐小綠洲的太湖東山----我聽到生動的<說書>。

    那天和友冰同行,遇見一位茶農師傅,他開著小貨車,問及東山之游,他索性就為我們
作了導游。隨後的几個鐘頭就看他舉手揚眉裡風光無限。在紫金庵十六尊宋代精致羅漢
塑像前,師傅手舞足蹈,再加心、目、口,共五項全能,將亦慈、亦虔、亦醉、亦嗔、
亦威、亦笑、亦藐...的十六具面貌表情,一一比來。比划到降龍羅漢,先是一臉神
往,隨即怒目蹙眉,咄咄逼人,握缽收龍裡威態旖旎----最後索性冥頑而化,竟也成了
一尊羅漢。疑他諳熟<說書小史>,照史上<武松打蔣門神>一段的說法,武松腳踏蔣門神
就講好几天,這十几個羅漢比劃下來,他該賺去多少風光!他果真遲遲不點羅漢名,一任
自己沉醉春風,不管我們電閃雷鳴,苦苦追擊,甚至----晴天就要轉陰。可我們又不爭氣﹐
忍不住斜眸瞧他秋色無邊。於是只好瞎蒙,第一次道<斷大蟒>,他威中不屑;我們只好說
<殺大蛇>,他依然不屑;<抓大龍> ﹐他依舊以無聲勝有聲。我們再也沒折,師傅仍
羅漢悠悠。最後迷津點破:<這是降龍羅漢。妙就妙在<降>字上。出家修佛人如何動得
<斷><殺>的念頭。你們再看看他的動作,應該是<收>,收龍,滿和氣罷?<抓>不得的,
太粗魯...> 他這才笑得活過來。

    最受鼓舞的是﹐師傅說不久就要有武俠說書。莫不是亢龍有悔降龍十八掌
就要有聲有色?一想起那些快意恩仇,無价情義,金丹妙藥,秘經絕活,一個招式一個
傳奇,就勾起我的大幻大夢。其中多少風光啊,一會儿江南杏花,青旗沽酒,路轉溪橋,
茅店社林,比武會師;一會儿塞北冰封,清角吹寒,漢家陵闕,靈馬神雕...高強俠士為
著一個使命,披星戴月,雷厲風行,<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糟糕,怎么一想
起来總是一串串的馬蹄蹄踏﹗當更有風聲,水聲,雨聲,雷聲,吼聲,哭聲,打斗聲,刀劍
穿空聲,蘆葦風動聲,特別是----大俠穿雲過霧時輕飄飄的清音無聲啊!多么令人心蕩
縱橫,神馳東西,好得不敢想下去。那個美啊,那個甘暢!真恨不能<啪!> 檀板敲----立等可聽!

[ 本帖最后由 邓女士 于 2008-3-4 03:43 编辑 ]

逸墨斋 发表于 2008-3-4 07:51

em1em1让刘阑芳说说更来劲。

山巅壶歪 发表于 2008-3-4 08:29

em1 em1 em1

如是如是 发表于 2008-3-4 09:10

em1 em1 绘色绘声,绘影绘形,单凭声音就把我们带入一个世界、一种境界。乡下,差不多每村每寨都有那么一两个老人精于此道,这绝对是一种本事,一种艺术!更令我叹服的是,好多这样的老人,竟然一字不识。

[ 本帖最后由 如是如是 于 2008-3-4 09:12 编辑 ]

邓女士 发表于 2008-3-4 10:00

回复 #4 如是如是 的帖子

我 就 知 道 如是版 主 一 定 会 叫 好 的 。 其 实 还 是 那 位 说 书 师 傅 好 ,
水 平 顶 瓜 瓜 。

如是如是 发表于 2008-3-4 10:18

原帖由 邓女士 于 2008-3-4 10:0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 就 知 道 如是版 主 一 定 会 叫 好 的 。 其 实 还 是 那 位 说 书 师 傅 好 ,
水 平 顶 瓜 瓜 。

em11 em11 又遇知音啊,是握手还是拥抱?不过有一点要对您说,在您面前我怎么老是诚惶诚恐啊!

春翔 发表于 2008-3-4 10:26

错怪你了 高 佩服
原来你把话写在这了
好文章 我给你置顶
em1 em1 em1

邓女士 发表于 2008-3-4 11:11

回复 #6 如是如是 的帖子

或 许 是 因 为您 以 我 为 诤 友 。 em4

邓女士 发表于 2008-3-4 11:12

回复 #7 春翔 的帖子

没 有 错 怪 , 过 奖 了 。 即 使 错 怪 也 没 关 系 , 释 怀 吧 。

飞鸽 发表于 2008-3-4 17:24

em1 em1 em1 em2

如是兄说的是这篇文章吗?
的确不错!
收藏起来喽!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篇轻松的:散文< 说书拾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