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看西安(配图)
西安是我非常向往的城市,因为那里曾书写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正如导游小姐介绍,看二十年的中国到深圳,看百年的中国到上海,看千年的中国到北京,而要看五千年的中国则要到西安。这次借出差顺道看看西安的机会我当然不能错过。
从重庆坐火车经成都往北翻秦岭过宝鸡再到西安是第二天下午五点。秦岭以南为巴蜀盆地,山青水秀,炎夏季节处处只见厚积的绿,秦岭以北一到陕西地界则一派黄土高原的真容逐渐明晰,处处黄土层积,不时有土窑洞过眼,而草木零落于黄土高坡在我看来只不过是绿色季节的点缀而已。透过车窗,山渐渐退去,关中平原呈现在眼帘,稀疏的绿色与我一路所经的成都平原相比较,不禁使我坚信天府之国何以为天府了。
马嵬坡,唐玄宗赐杨贵妃自缢而死的地方,现在我看到的是一个宋体的站名。我有个印象,在西安附近,那里的一个个小地名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鼎鼎大名。这些地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频繁浮显,在正野历史、文人骚客的诗词文章中反复被引用,在今天现代外衣的包裹下,仍然可以感到被黄土蒙盖了的昔日威名。有人说西安入地三尺都有宝。在列车上听到一个中年的陕西人说陕西到现在还在吃老祖宗,这样的说法除了表明西安历史上繁华的荣光,尤其显示了它现在的苍白。说苍白并非否定它近些年来飞跃发展的脚步。只要站在黄河边、渭水畔就明白水的日趋枯竭正是西安是陕西乃至整个大西北环境愈来愈恶化、人类文明愈来愈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的祖先半坡人从原始山林走到渭水河畔的平原,从那时起,他们便注定成为我们历史的一支源头。可惜的是半坡村外的那条小河一如老母亲干瘪的乳头已经断流,滋润我们半坡后生干裂嘴唇的只有那瓶装的水了。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西安的地下掩埋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如果要走近中国是不能回避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近年修建的现代化一流博物馆。在馆内前厅,有一座巨大的石狮,威武昂扬,气势雄伟。石狮身上斑驳的泥土尤在,显示是出土文物。它使我想起雨果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就像一只沉睡的猛狮,一旦醒来,即将雄视于世界。石狮给了我对于我们民族的自信,其实是我和与我一样的人在自我沉醉在历史之中。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相当丰富,但它所藏主要集中在唐代以前,唐代以后由于定都都不在西安,因而宋元明清的文物及历史反映就显得有些灰暗了。正如馆中说明文字表达的灰色的宋代、霞光晚照的元明清,的的如斯!而秦风唐韵、大汉雄风、魏晋风流也早已不存。有一个萦绕于我脑中的印象是盛唐的长安大都会为当时世界之最,各国使臣、商贾沿丝绸之路到达长安拜会皇帝,然后将大唐文明带回各国,亦有如玄奘、鉴真和尚赴他国取经弘佛,想像一下唐朝的开放与辉煌气度真令人欣羡与骄傲!再想大清的闭关锁国与夜郎自大实在令人扯心扯肝的痛!从那些精美的唐三彩回朔历史,可以看到骑着骆驼越过大漠穿行河西走廊的西域人,如何形容猥琐地拜在大唐天子脚下,也能隐约看到那些西方人暗自发奋图强的心跳和泱泱大国盛极而衰的影子。
秦始皇,这个傲慢自负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他的三大工程(长城、阿房宫和他的陵墓)在今天看来仍然浩大。陵墓位于骊山脚下渭水河畔,为丞相李斯所寻风水宝地,有头枕骊山脚蹬渭水之意。这个伟大皇帝的陵墓让西方凡蒂冈的教皇也大发感叹:你们的皇帝真伟大,他的陵墓面积达五十多平方公里,比我们的国家还大。只要看一看现在仿造的缩小数十倍的陵墓地宫,以及现在发掘出的兵马俑坑,你就能想像个大概了。陕西境内据说有七十三座历代皇帝的陵墓,也难怪那些偷坟掘墓的不肖子孙何以在此繁衍不绝数千年。
华清池,那个实在太著名的美女杨玉环出浴时的绝色姿容曾在此登场亮相,演绎了一代皇帝与爱妃寻欢作乐、歌舞昇平的故事。其实现代的玩儿法比之那时不知过之多少倍,而玩主也不过是普通百姓。尽管如此,无数游客还是慕名前来一窥贵妃出浴的这个"池"。可笑的是蒋介石,一个男子汉,在这脂粉气已弥散千年的地方,也上演了总统被活捉的历史闹剧,从而给华清池的游客增加了一个新的看点,这就是兵谏亭。
在临潼博物馆,有幸亲睹金棺银椁中的释迦牟尼佛舍利。舍利状如碎米粒,半透明的样子,乃佛祖头骨火化遗存,粒粒堪称瑰宝。舍利留存中国是中国佛界的光荣,我非佛教徒,但我对于佛教的某些教义是肯定的。导游说佛门中人看到舍利莫不长跪叩拜。在此我想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始受国人打压,而渐为国人接爱,以致中国化,充分说明佛教的亲和力之强大。西哲有言,存在即合理。
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寺内大雄宝殿金碧辉煌,为文物保护重地,游人不得入室内,而殿外仍然香火鼎盛,不少僧俗弟子跪于殿外阶梯叩拜。人是需要精神的,宗教是人精神皈依的好的所在之一。宗教的理想或许并不真实,它好比艺术,为人提供了美,你可能把它当不了饭吃,当不了衣穿,但你需要它,迷恋它,它是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生命的觉醒和依托。抬头望大雁塔,建筑有西亚特色,通体棱角分明,雄伟壮观。塔顶直冲碧空,碧空白云悠悠,午时阳光下不由让人作宇宙遨游之想。此塔,唐时始建,元代增层,又经历代维修保护,故能屹立于世至今。唐朝长安,这里已是一处著名景观,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名流精英登临塔顶只为一个世界一流人才能配登此塔的奢望。我没有登塔,但我想,当时到长安求功名者络绎不绝来慈恩寺求佛保佑,抬头一望大雁塔又是怎样的心态。
我喜欢书法,到西安不去碑林不可能,可我去时已近下午五点。匆匆在碑林前留个影,便又匆匆往里面看那无数块古代碑刻。我是带着如临圣地的心情来看这一块块碑刻、一个个生动的汉字的。碑石或肃立厅内,或嵌于壁上。在我的认识中,这是千百年来历代文人俊彦与峨冠博带者的集合体,书写者的威名早已载入中华文明史册。这一个个汉字虽然经过了能工巧匠之手的精刻,但仍可以感受到其中流露的书家之情绪、性格和修为,仿佛书家正在搦管书丹。可惜,给予我的时间太短暂,对一些碑刻只能稍作停留,多数连看一眼也没有。那个帮我留影的女孩给我说,她们是上午就去了,看了整整大半天也没来得及一一过目。看来只有心存遗憾了。
历史太沉重,如华夏五岳,太浩淼,如江河海洋,太幽远,如宇宙太空。还是看看我们身边的陕西人吧。陕西人,其实也就是西安人,他们的体貌、口音与气质,总体印象是豪爽、稳重而朴实,不类四川人的精明与诡异。在西安只需稍加留心便可判辨四川人与陕西人。西安人的豪气,我以为只要看他们吃饭用的碗就明白了。到西安的当天,我们在一家餐馆吃晚饭,叫米饭时老板给端来一大碗,而这大碗在南方只能盛汤或菜;西安的小吃很有名,我们去时,打算先吃小碗面条垫底,可最后老板还是端来大碗,问为何这样,老板指着一摞更大的碗(已近乎盆了!)说,那才是大碗,我们顿时惊讶。西安的小吃以四川人的口味而言,着实不敢恭维,但这里的小吃街居然也引来不少老外来凑热闹。我倒以为在小吃摊上来往穿梭的歌者的水准让我十分兴奋。有二胡独奏,有横吹笛子竖吹箫,更有那颇富陕西特色的古埙吹奏和秦腔高"喊",着实让我过了一把瘾。
西安好的去处很多,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走遍,它于我只不过是走马观花,留给我的印象也只是一鳞半爪,提起笔来记下一点感受算是这次西安之行的记念。
[ 本帖最后由 黔灵居士 于 2008-3-6 19:57 编辑 ] 再添些图来.
[ 本帖最后由 黔灵居士 于 2008-3-3 23:26 编辑 ] 旧文一篇,今稍作修改,有空再改. em1 em1 em1 em1 先拍巴掌。
西安,弟亦一直心向往之,可惜至今未能成行。你下次再去一定要喊我。em13 em13
[ 本帖最后由 如是如是 于 2008-3-3 14:26 编辑 ] 怎么边说陕西人好,边说四川人坏呀em24 em1 em1 西安人现在也不厚道了。98年去四川,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天府之国美女多啊,其次是多美食,可惜不习惯。em13 em13
回复 #4 如是如是 的帖子
有机会再去,咱们一道去?回复 #5 秋蝶 的帖子
人的地域性格是有的,说陕西人厚道,不等于四川人就都干坏事,说四川人精明诡谲不等于陕西人就憨傻.回复 #6 741002 的帖子
可大家都知道,陕西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可是了得! 原帖由 黔灵居士 于 2008-3-3 18:2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人的地域性格是有的,说陕西人厚道,不等于四川人就都干坏事,说四川人精明诡谲不等于陕西人就憨傻.
四川人的优点就是有些人不干坏事em6
呵,原谅我老是钻牛角尖,谁叫我是四川人呢?e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