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浪刚看到这则消息,
想不到在两会上也有人提出这问题了,
不过散人以为这种提案被通过的概率微乎其微,
目前来说增加繁体字教育还太勉强,
最好的办法是在课本中生字表旁同时出示繁体字,
示而不教,不增加识字负担,
同时给学生留下印象,不致对繁体字一窍不通.
em1 em1em1 em2 em2 em2
[ 本帖最后由 抱朴散人 于 2008-3-15 23:07 编辑 ]
请教育部长回答:汉字申遗用简化字可否?
海眼阁主
据可靠消息:中山装已被x国定为国服;
韩国为书法正在申遗。
应该深思:我们已经丢掉了不少。
试问教育部长:“推广普通话与繁体字有何内在必然联系呢?”
“万一汉字申遗你拿才几岁的简体字行吗?”
“中国走向世界,但周边不少使用汉字的地区、国家及一些翻译作品都用繁体字,造成交流不便,你不承认吗?”
“繁体是汉字之源、是国宝、是国粹,怎么能随便恭让呢?
简体源于草书,就还让它行使自己职责吧!
做为一个教育部长,说话欠考虑,说了些设文化的话……………
争鸣:繁体字教育进校园有必要吗?
【新闻背景】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3/14/xinsrc_3620305131308625195023.jpg 全国政协委员宋祖英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新华网 荣忠霞 摄 你支持吗?宋祖英等联名提议: 小学应增加繁体字教育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3/14/xinsrc_162030513171576543685.gif支持!要像保卫黄河一样保卫汉语 aladeng:建议在生字表里简化字的后面加上相对应的繁体字,作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还能增加孩子对学习文字的兴趣。只要达到能识别的要求即可,不必会写,更不要作为考试内容,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晓海伦:建议不错!但鉴于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现实,可以考虑设为一门选修课,不算成绩。海棠晓月:我支持使用繁体字,因为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现在比我年纪小点的人,大多都不认识繁体字了,在很多与台商合作的场合闹了不少笑话。
吃嫩草的牛牛: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星,伴随国家实力的强大,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那时汉语的普及可能比英语更广泛。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汉语,传播民族文化,向外国人拽几句孔夫子的话,写几个繁体字,让他们看看中国的书法,是件很令人骄傲的事。当然,我们学习繁体字不要形式化,需要多数人来参与,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要给孩子肩上多放一个箩筐。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3/14/xinsrc_1620305131715890251996.gif反对!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刁郎:此举不妥,变相加重了学生负担。今天要求掌握繁体字,是否以后又要学甲骨文?删繁就简是进步的表现,当初简化文字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人们对汉字的学习掌握更加容易。现在小学生的负担已经很重,再增加繁体字几乎相当于增加一门外语,将其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内容倒还行得通。闹心姑娘:我们80后这一代没有专门学过繁体字,但用繁体字还是能看懂的。况且,平时读繁体字的机会不多,就我个人来说,二十多年读过的繁体字书很有限,我觉得单设繁体字教育不是很必要!晓凌:国家提倡简化字,现在却要提倡在小学普及繁体字教育,这不是唱反调吗?繁体字可以为需要进行专业性研究的人群使用,如书法爱好者,古文字研究者等等,不宜在普通人群中加以推广。江上清风明月: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学生需要学的东西太多,需要懂得的知识太多,还是不要灌得太多吧!社会进步发展到知识经济的今天,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要求已经提升到了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度,而不是亦步亦趋的“乖娃娃”。文字的多次改革证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强化繁体字教育,会进一步增加学习负担,不利于现代科学知识的较好吸收,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扩展,不利于学生轻松学习心态的调整。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3/14/xin_172030510142189054822.gif繁简不重要,关键在于传承传统文化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08-03/14/xinsrc_4920305131558703130604.jpg来源:重庆华龙网
jinxingrong:设想一下现在我们有多少人认识多少繁体字?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大家知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由来,由于忽略了繁体字的学习,缺乏交流,使得大陆和台湾又多一层文化差异,甚至拉大了与海外同胞的距离,这不仅是增加一门课程的问题。
lf41lf41: 念三字经、唱京剧、识繁体字,这些只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旁枝末节。传统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才是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的精华。让孩子从小了解历代英雄人物的事迹,接受诸子百家思想的熏陶,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无畏勇敢等优良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dtnl: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去钻进故纸堆读原本的古籍,即使是已经转化成简体字的现代版式古籍,相信大多数人也不会去读,因为没必要,所谓“会识繁体字才能留住文化的根”是站不住脚的。古人也不见得人人都认识甲骨文和篆书不也把古代文化传承下来了?真正有活力的传统文化,已经走出书本,溶入到民族的血液和日常的生活习俗中了。
滑力加:应当正确理解传承传统文化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繁体字是传统文化,但相比较于简体字,由于其笔画多,书写麻烦,就不如简体字使用方便。让小学生去学繁体字,由于其使用范围有限,学习的实际意义不大。有些东西不必刻意去搞,比如我本人,从来就没有学过繁体字,但由于从小喜欢看古书,看多了就认识了。所以,像学习繁体字这样的事,应当顺其自然,谁需要或喜欢,谁就可以自学。让学生多学习世界的先进文化,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才是当务之急。
方才看到您在在我与青凯兄对话的帖子谈到很清楚的事没有辩的必要。
以下在看来,推行繁体字也没什么可辩的,问题在于那们教育部长受的是西化的背景教育,所以他理解不了也没办法。我们现实状况如此。只有希望更多人呼迂吧。
原帖由 吴建军 于 2008-3-18 20:0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方才看到您在在我与青凯兄对话的帖子谈到很清楚的事没有辩的必要。
以下在看来,推行繁体字也没什么可辩的,问题在于那们教育部长受的是西化的背景教育,所以他理解不了也没办法。我们现实状况如此。只有希望更 ...
这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打个比方,
如果来个全民投票,
支持简体字反对繁体字的人肯定会远远胜出,
而“西泠印社门”就不是那回事了!
只要有点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看得清的,
就没必要我等拼命去呼吁了。
而文字的问题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大约支持繁体字的人也说不出什么足以服人的道理。
这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还是有点迷惑,
现在终于豁然开朗了,
文字属于先天,非后天人力所能为,
如属于自然流变过程中简就简了,肯定有他的道理,就是对的。
反之则不行,逆天而行必遭天遣!
em13 em13 em13
汉字是汉文化的核 心,体现了东方哲学最精华而又具体的表现出来。
其中蕴含了东方民族 的独到而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繁体字相对简化字不是笔画的多少,而在于文化底蕴,哲学背景的不同了。
当然,这事的确不能全民投票。那同样要闹笑话的。
在下以为根本在于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是什么,是不是西化?
我们还有没有自信?我们的自信从哪里来,是从本民族升发出的的自信还是从他民族学来的自信的样子。
看看洋装的学生,他们有自信么?半点也没有,
有的不过是“他信”罢了
等等
还有美在新奇带来的问题等等等
[ 本帖最后由 吴建军 于 2008-3-18 23:11 编辑 ]
上面说的理由,
愚弟以为对于些文化的人并不是难题,主要在于他的文化地场 ,(不是政治立场 )
为什么不是难题的事反倒成了难题了呢,关键还在于五四以来的国学失落,国人思想变形。几十年来一些事,再由于西方思潮的涌入,国人就傻了。自己把自己给忽悠了。
所以,
我认为论证简体字和繁体字的问题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你所说“其中蕴含了东方民族 的独到而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很对,
但这种思想是很容易招致西化的人反击,
他们认为你这种传统派观念是封闭、顽固不化的表现,
总认为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好,抱着不放,走出来才知道天下有多大。
在这上面交锋,我认为倡繁派很难胜出。
em13 em13 em13
原帖由 吴建军 于 2008-3-18 23:2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上面说的理由,
愚弟以为对于些文化的人并不是难题,主要在于他的文化地场 ,(不是政治立场 )
为什么不是难题的事反倒成了难题了呢,关键还在于五四以来的国学失落,国人思想变形。几十年来一些事,再由于西方 ...
关键是我们面临西方思潮的侵蚀,
我们自身本来就没几个人能真正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自己拿着金饭碗而不自知,食肉者鄙,
当然就要去追人家表面上看着更为漂亮的东西了。
比如我们传统的周易、中医、气功等等,
太高级的东西理解不了,还谓之为迷信,拼命抵制、打压,
而去追逐西方的东西,
造成我们这一代文化的断层和迷失、
丢掉了中华文化的根这是很可悲的。
看了诸位的发言,引起一些思考,我对汉字繁简问题,不置可否。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表达思想的工具,
而只有汉字发展成了书法,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我想提一问题,无论汉字的繁与简,其字本身的意思有无改变?
我以为,这是讨论汉字繁简利弊问题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