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专访刘佑局谈文化F•B\奴性\取消协会系列!
记者专访刘佑局谈文化F•B\奴性\取消协会系列!搜出好冬冬,以下转自金羊网
取消御用文化背景下的协会组织
金羊网 2007-12-28 11:35:43 刘佑局
取消这些臃肿、庞大的官方管理的各种文化协会,把文化放飞到大自然的环境里,让人才真正的在这个文化环境的社会中孕育而出,让那些与社会文化公德相悖的“恐龙”重新回归到他们那个时代。
在御用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各种协会团体,实际上是文化发展的畸形产物。 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巨浪推动下,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曾下文件把官方管理的各种文化协会转制为纯民间组织,这无疑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英明决策。但是,在文化界保守势力的反弹下,中央只好放弃这个决策。至此,这些协会不但没有转制,而且越来越官方化,大有权力上的波澜壮阔之势。不可否认这些文化协会成立之初,对发展党的文化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协会中也诞生过一些颇有文化与艺术成就的人物,郭沫若、巴金、徐悲鸿也曾经出任过这些文化协会组织的领导人,各种文化协会的良好学术气氛,为净化当时这个社会起到了先进作用。
“庞然大物”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200多年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科学地阐述了人类进化的理论,适者生存,这是生命繁衍的真谛,也是大自然推进的规律,恐龙就是被大自然淘汰的庞然大物。当事物出现的初级阶段,它很可能会为这个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当事物发展到成为“庞然大物”的时候,它很可能会成为这个社会发展的障碍。
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初,会员只有几十人,在篆刻界具有学术进步意义的西泠印社其社员当时只有9人,他们都是书法界的精英,这些艺术界的老前辈一心治学,很少有功利主义思想,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表率作用,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计划经济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协会组织和这些协会组织中的成员,在社会上,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既往矣!今天已经进入了商品经济的社会,在这些与商品经济社会很不适应的、扭曲的文化背景里,这些官方管理的协会已发展了十几万会员,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就将近万人,这样的组织已完全没有学术气氛,而是庸俗的名争利斗的场所。由于功利主义思想在这些协会上形成了强大的负动力,搅得文化界思想混乱,鸡犬不宁,甚至拖了社会进步的后腿。过去中国书法家协会五年办一次全国展,这些参展作品还有一定的质量,也符合文化是沉淀出来的规律。而现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每年多达十几次,综合展、专项展、冠名展层层叠叠,规模空前,耗资巨大,既劳民伤财,也助长了书法界对功利主义的追求,展览作品全是制作式的千篇一律,浮华之气,低俗之风,令人难于入目,大大伤化了社会风气。
据报载,第九届全国书法展耗资2000多万,想当初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一次全国展只花5万元,资金上的巨额反差与学术的影响恰恰成反比。据确凿消息,地方取得全国书法展举办权先要给中国书法家协会腰包装进200万元,而今中国书法家协会已经搬到新华门附近办公去了,大有与权力抗争之势!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堕落,却成了新时期的文化暴发户。每到书协换届,为争主席位直斗得白热化,甚至你死我活,要知道如争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宝座,其书法作品价格飙升,这名利双丰收的事为何不争!据说,这次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正副主席中就有3人是领导点将的。一些在位或即将退休的官员利用上面的关系到这个协会任职捞利益去了,几年下来他们成为了上千万元的暴发户,我们的政府还乐滋滋地养他们。
让“恐龙”重归他们那个时代
我希望为我们政府提供决策的人多研究一下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里如何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取消这些臃肿、庞大的官方管理的各种文化协会,把文化放飞到大自然的环境里,让人才真正的在这个文化环境的社会中孕育而出,让那些与社会文化公德相悖的“恐龙”重新回归到他们那个时代。
这些协会从“官”转制为“民”以后,让他们自由生存,社会舆论可以引导他们培养高雅的学术气氛,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培养广泛的群众文化氛围,让他们在“官”文化的权力利益中走向真正的文化市场,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政府都可以减轻许多压力。
协会改制后我们的政府可以为拔尖的文化人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档案,对具有真才实学,对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我们的政府应该对他们实行奖励,甚至为他们建立文化研究基金,让他们在名利场的“大杂烩”中走出来,静下心来做做学问。我们的政府也可以定出文化战略的大题材和发展计划让他们研究研究,让我们的文化人不再这样浑浑噩噩了,这样中华民族的盛唐文化一定会重新到来。
(编辑:日月) em1 em1
走出“奴性”文化的千年桎梏 金羊网 2007-12-21 10:51:49 刘佑局
上期本报记者采写的《触动灵魂的新思维文化批判的新锐角》刊发后,引起了很多读者强烈的反思和共鸣,无不为刘佑局先生开阔的思想和坚定的立场所感染,反对文化F•B,提倡文化平等,追寻阳光文化,才是文化大繁荣时代来临的必由之路。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以来,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足于支撑这个民族精神的新文化支柱。加上西方文化一度汹涌澎湃地朝着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文化国门冲来,我们在半遮半掩中接受着又在抵制着这种来自西方的文化怪物。我们在失去精神支柱的大海中漂泊,文化的灵魂一方面沉浸在封建古典的美丽哀乐之中,一方面又在生吞活剥着狂吞着无法消解的西方开放式的狂野精神美餐。我们在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十字路口中徘徊。在无目标的生命进程中演绎着各种痛苦悲伤与迷茫。我们的精神文化被物质搏杀得血淋淋,在这场大搏杀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我们的弱势群体。在没有文化精神支撑力的年代,难道我们这个民族还不会在深刻的反省中觉醒!
中国的封建文化正象从远古开过来的列车还在承载着我们今天这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一切体制和机制都在这种文化的背景下诞生。因此,我们这个民族的奴性文化还把我们永远锁在迷雾之中。
文明的文化理念是什么?
就是国人的理念建立在一个通达、文明、自由同一的社会环境并共享这个同等的精神资源。在我们的社会中,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文明的程度。由于奴性的作祟,我们没有同等的文化观念,见了达官贵人就趋之若鹜,惟恐吹牛拍马不及,这不是我们奴性文化的典型特征吗?
由于奴性文化的根捆绑住文化人的思想,致使他们无法开拓人类大文化的视野,也缺乏“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胸怀。尽管他们有时也发泄对现实的一些不满,但都是一发偏狭的个人的私愤,不足于对社会引起振聋发聩的作用。有的言论甚至增加了社会的混乱。
我到新西兰搞书法展,他们的总理也参观了开幕式,如此“达官贵人”的出现,也没有引起前呼后拥的人群,“官”也好“民”也好,一切都是平等的观众,这足见他们平等文化的概念。我们一些官员的出现,早已搞得森严壁垒,你老百姓想要见我,还是靠得远一点吧!这种不平等的观念,就产生了一种等级文化和等级利益集团。难怪我们文化人也“官”起来了。你有文化谁理你,还要有官位,什么协会主席争得头破血流,有些协会的主席听说要拿几百万元才能买到,这同买官卖官没有两样。我花钱就得捞回来,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理念。
还有一类人就本来就没有花出什么“成本”,而是利用权力,在文化的舞台上捞得甜滋滋的,有的利用权力在媒体上运作得风生水起,把自己的名字与所谓的作品运作得火热热的,成了一个令人肉麻的符号,我们的文化人还谈什么古道热肠,天下兴亡事,倒成了新的亡国奴。也许有人会问商品经济时代谁不去捞钱?不错谁都需要,可别忘了古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此,这个“道”就道出了我们的价值观念,假如我们的信念、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理念,都发生了价值颠倒,即使我们有金山银山,我们的这个社会也很难稳定。君不见有多少贪官捞到钱以后,不是大把大把地把金钱往外国转移吗?难道他们的信念是建立在我们的国土上吗?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信号。
我们不得不相信,以家庭细胞为主体组成的社会,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恰恰是一个“私”字,“私”字武装了我们的奴性,也是这个徇私之情误了我们这个大国。国都误了,“私”立何焉!我们的政治、文化F•B也不无与这个私字有关,这种观念穿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群体、每一个家庭之中,F•B的土壤也就滋生在这每一个角落。
就说在新闻媒体这个行业,新闻发布会记者拿“红包”就是公开的秘密,而西方记者根本不知道“红包”是什么概念。有个企业安排我接受香港某个电视台专访,这个企业给该台记者送“红包”,这个“港记”坚决予以拒绝,这到底是什么问题?这就是制度下的职业风险所作出的抉择。
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大痛伤是什么?
我看就是这锋利的奴性文化之根,把我们的灵魂插得太深太深,我们在沉睡中缺乏觉醒的能力,我们太固执地看重一切物质的“占有”,而把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放弃,结果在永远无法满足的占有中追求永远地占有。因此,有一些人不正当的利益,甚至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在扭曲的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受到权力的保护,法律只是对弱势群体而言。
我们反F•B这么多年,为什么屡反不止,这就是我们官僚与特权的利益集团在盘根错节中形成了强大的保护层,这完全不是我们党和政府执政不力。君不见,广州市政府下令市区“禁摩”,为什么一禁即止,一禁即灵,因为没有官僚利益和特权利益的冲突,这一事实足可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们呼唤改革,就需要从文化上给我们这个社会松绑,取消各种官方管理的文化协会,提倡文化平等,给有广阔思维者敞开一个大空间,这将必然出现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
***总书记最近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阳光政治”。这是出现阳光文化的先兆,愿阳光政治从现在开始!愿阳光文化照耀中国!
(编辑:yu)
触动灵魂的新思维 文化批判的新锐角——著名文化人刘佑局访谈录金羊网 2007-12-14 11:20:32 刘佑局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他更是在思想和文化上有极其深刻的见解。近日,记者有幸拜访了他,他用自己的新思维和新锐角阐释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以引起我们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国学和民学两个部分
记者:请你谈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民学、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刘佑局:国学与民学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们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国学的狭义是统治者管理国家的理论依据,广义应是国之思想文化与艺术的经典,这就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国学历史文化图景,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的空前活跃,“四书”“五经”博大精深,但整个封建统治的思想和文化核心,还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而那些算命风水学、齐民要术、奇门盾甲之类应称为民学,民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歪理邪说有的甚至是文化糟粕。正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三国时,孔明不仅是国学大师。他更是精通民学的神化人物,他在战争中指挥若定,料事如神正是运用了易经中的运算法与预测法。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权威的丧失。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国门时,近代便开始了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潮,资产阶级改革派的民主思潮,以及达到了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受到了空前的批判。接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受到了推祟。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中国的“新国学”。作为“新国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实上已成为新的统治时期的核心理论。我们的社会环境无法培养出一代文化巨人
记者: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国学热是好事吗?
刘佑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到了后来,便形成了所谓的国学热潮。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明确的定义。在国学热的同时,而把民间学说中的糟粕也搬上了文化与历史的舞台而大行其道。风水、算命、卜卦、预测先生空前活跃,并冠着国学大师之名四处招摇闯骗,大捞一把。
尽管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但我们这个泱泱中华大民族,在“五四”运动以后没有出现过像孔子这么伟大的人物。同时也没有建立起新文化的核心理论体系。由于新旧思想和新旧文化的冲撞,随即出现了所谓的多元文化,由于多元文化的大勾兑而使文化的心灵陷入了迷茫的峡谷。现代的文化人缺乏一种历史与社会的责任感,也由于体制的束缚,我们的社会环境无法培养出一代文化巨人。一些在名利场上打滚,趋炎附势,失去文化风骨的所谓文化人被抬上历史的台前,而受到空前的推祟,他们没有能力承载起这个历史时期重大责任。他们只会利用他的官位和光环骗取社会大捞利益。而真正敢于直言、有责任、有见地、有思想的文化人被冷落在一边,甚至受到指责由于“勾兑”文化的出现也出现了文化利益集团的新阵营割据,在割据中有时也会同流合污。文化阵营的在朝派,即官方管理的各种协会是文化利益集团和文化F•B的最大阵营。这些协会不仅没有学术气氛,也难出人才,更是成为了名争利斗的场所,也给党和政府的文化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阻碍。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最近发表观点,提议取消有关协会组织,认为它们普遍衙门化,国家养着这些人“就好比养了一群鸡,不下蛋”。其实这些“鸡”还是会下蛋,只不过下的是臭蛋,劣蛋。
还有一个阵营是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批文化的流窜犯,说好听一直是文化流窜人员,这些人在社会上坑蒙拐骗,有的也发了大财,这些流窜人员的名字也常常见诸报端,有的甚至连篇累牍介绍他们的“学术成就”。有一些新闻媒体频频报导他们的“成就”,要不是某些编辑水平太低而分不出作品优劣水平高低,更可能的是因为受到了利益的“勾兑”。这个阵营的人也常常与另一个阵营的人争宠,有时他们的名字也同时出现在报端上,这又是另一种利益的“勾兑”。
文化人可恨乎!可悲乎!
记者:如何评价当今的一些文化人?
刘佑局:我为文化与文化人的堕落感到极其伤感。现在艺术家没有什么高尚人格可言,而是人格和作品的价格的同时作秀,在他们的作品标上价格的同时,实际上他们的人格也是标上了价格,在这个“铜板”时代,艺术家拿不出精品力作,而是充斥着铜臭味的劣作。在这个文化大勾兑的时代什么理想情操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文化人没有为这个社会文明作出表率作用,这些人的境界甚至比不上普通老百姓,老百姓还有朴素的人情味。这些人虽没有文化风骨,但自视甚高,摆起谱来旁若无人,老子天下第一。他们倚着组织,穿的吃的是国家俸禄,私底下却大捞个人利益。“文化人”(即翰林中人)在历史上是多么祟高而神圣的名字,他们在文明史上确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伟大作用?秦朝三百儒生、铁肩担道义反对秦皇暴政,尽管秦始皇给他们封官许愿,但儒生们绝不出卖文化人风骨与人格,而是铁骨铮铮,留下文化风骨的千古绝唱。而今天的文化人如何?在名利面前早已把自己的灵与肉出卖得干干净净!可恨乎!可悲乎!
作为一个文化人,不是高雅就是庸俗,不是健康向上就是精神堕落。高雅的文化才能产生高雅的作品。如果思想没有境界了,浑浑噩噩,只知寻找铜板,作品标一平方尺多少钱,那还有多少文化可谈?那还有什么理想和追求?越是名缰利锁,越会陷入利益深渊。作为社会表率的文化人都这样,那整个社会的环境怎么清净呢?
现在中国文化正陷入一种迷茫,这无不引起有远见卓识的文化人的忧思——文化的出路在哪里?敬请垂注下期。(毛柏源)
(编辑:kaizoo) em2 em2 em1 em1 em1 “这些官方管理的协会已发展了十几万会员,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就将近万人,这样的组织已完全没有学术气氛,而是庸俗的名争利斗的场所。由于功利主义思想在这些协会上形成了强大的负动力,搅得文化界思想混乱,鸡犬不宁,甚至拖了社会进步的后腿。
我们反F•B这么多年,为什么屡反不止,这就是我们官僚与特权的利益集团在盘根错节中形成了强大的保护层,这完全不是我们党和政府执政不力。君不见,广州市政府下令市区“禁摩”,为什么一禁即止,一禁即灵,因为没有官僚利益和特权利益的冲突,这一事实足可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们呼唤改革,就需要从文化上给我们这个社会松绑,取消各种官方管理的文化协会,提倡文化平等,给有广阔思维者敞开一个大空间,这将必然出现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em1 em1 离开了政府扶持,书协会存在吗,现在书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糟糕呀,当然对书协的监督和管理有待加强,特别是每次大赛过后应该对大赛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开呀 书法家协会并不是培养书法人才的机构,现在成为官员F•B、牟取暴利的场地。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与当今的市场经济潮流极不相适应。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你看古代的哪个大家是一个组织培养的,都是完全靠本人的修行得道,他们不知书邪为何物!!!!em2 em2 em2 em21 em21 em2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