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xia 发表于 2008-1-8 16:52

我 写“德 海”刘荣升

我创作的巨型书作“德海”二字,在全国(秦皇岛之夏)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上荣获一等奖。在8月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雄伟宏敞的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展厅内人头攒动,观者如潮,由于我的这幅巨作是这次展览中最大的作品,自然成为人们参观的焦点。人们在作品前欣赏、赞叹、评头品足,当得知站在他们身后的我是这幅作品的作者时,纷纭提出与我合影留念,并一再问我这么大的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8月6日下午,在中国书法召开的书法研讨会上,我应主持会议的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先生之邀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幅作品芯高205厘米,长550厘米,每个字的直径约170至180厘米。这么大的字,确实不好写,若没有长时期的专门训练和实践,是驾驭不好的。我这幅作品,能在这次大展上得到全体评委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得到广大观众的广泛赞誉和称道,能在一万三四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被置于9名一等奖之首,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但也有它的必然性——它是我多年来苦练大字基本功的结果。

我自幼稚酷爱书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参加工作时,正是“文革”后期,刷写标语之风盛行,所以,单位一有写标语的任务一般都由我来完成,当时虽然写得不好,可是由于不懂的人多,人们还是说好,这自然对我是一种鼓励。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多少年。现在回想起来,那可真是个难得的练字机会。再后来,形势和工作有了变化,没有机会写标语了,但写榜书大字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在平常的临帖和创作之中,一有机会,便试着写些四尺或六尺整纸的大字,我写的最大的一幅作品是一个“铸”字,这个字高350厘米,宽200厘米,竖式, 这幅作品,2002年的国庆节期间我在石家庄省博物馆举办的个人书展上展出过,曾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参观。

大字,古人有许多称谓,一般称其为榜书、署书、擘窠书,特别大的字称为魁书。我写的“德海”二字,大概属于魁书了。写大字,有它不同于一般书法的独特的规律性,对于笔、纸、墨、场地、铺垫、技法等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康有为曾总结出写榜书大字有五难,即执笔不同,运管不习,立身骤变,临仿难周,笔毫难精。这是很有道理的。除此之外,我体会,写100厘米到300厘米大小的魁书大字的难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笔难,我用的是一支牛角质特大楂斗笔,笔头直径11厘米,锋长近30厘米,杆长110厘米,但锋是用马尾做的,太软,不好驾驭,笔锋一触纸即散头,都分成一个个的小辫辫,需要不断地调转笔锋才行。这种笔往往需要特制。二是选纸难。一般的纸都难当其任,薄者易破,厚者太板。我喜欢用河北迁安县宣纸厂生产的那种大六尺宣纸,这种纸尺寸要比一般六尺纸大,其长205厘米,宽大110厘米,根据要写的字的多少,将宣纸竖着粘接;这种纸不太厚,但拉力大,写字时用力大小,着墨多少,都不会遇湿而破损。三是选场地难,写大尺幅的魁书,必须有与它相应的较大场地,在书房里不行,必须站在面积较大的地上写,现在,人们居住面积较小,书房也小,写大字受到一定限制。四是找好的垫纸难。我们一般写字宣纸底下要垫毛毡,为的是不使墨下浸,而写特别大的字,正好相反,用毡子不行,必须使吸墨较强的材质,最好用吸墨好的宣纸,但成本太高,用旧报纸代替即可,根据写字所用宣纸尺幅的大小,可在地上铺二至三层旧报纸,报纸吸墨力虽不如宣纸,但也可用,又经济,好取材。五是大字的结构不容易把握,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这就非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行。六是写字时一个人比较难完成,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因为大字蘸墨须饱满,落纸汪洋,每写一两笔要有人迅速地去“抢白”,就是用废宣纸将多余的墨吸出,不使墨向四周扩散,不让它将“白地”吃掉,否则,就浸洇得黑乎乎地一片,前功尽弃。七是写大字特别讲究步伐,双脚动作要与双手相谐,双脚腾挪的位置、速度、角度都要恰如其分。八是握笔运管须双手才行,两手配合谐调,右手为主,左手为辅,要巧妙分担和使用全身之力。当然,这只是我长期写大字的一点体会,在我看来比较难的,别人可能不以为然,因为天下书法高手多的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做到“野无遗贤”。所以,还要请诸方家不吝赐教。

我创作“德海”这幅作品时,就注意克服了上述这些困难,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记得那是一天下午,大约是四点来钟吧,我正倒在床上翻看一本佛教方面的书,书中讲到“德海”二字,意思是人要注意修德,要修得功德弘大如海。我觉得这个词特别好,忽生一种将其创作为巨型书法作品的欲望和***。于是,便从书房取出一卷早已粘接好的大纸,直奔距宿舍不远的写字场所(那是我借用的一处很大面积的地方,原是一家超市,后来闲置不用),迅速铺好纸,往脸盆里倒上两大瓶“一得阁”(2公斤),掺水适量调匀,备好“抢白”用的废宣纸,稍作构思,即动笔操练起来。等到写完德字的第一笔,才想到没人帮忙“抢白”蘸墨,心里叫苦,没办法,只好自己来,每写完一笔或两笔,就忙将笔收入盆中,快速抓起旁边的废宣纸,与墨龙争地抢白,来回地蹲下起来,起来蹲下,折腾得头发晕,腿发酸,但也算不亦乐乎。写完德字,早已是汗流浃背了。写完后,自己端详了半天,觉得还不错,乘着兴头,又一鼓作气写下了海字。这两个字比较,德字偏于“正”,海字偏于“行”,这是后写的字更放得开缘故,符合书法创作规律。
写魁书大字,我虽取得了一点成就,得到了中国书协领导和评委们的肯定,但我心时清楚,按高标准要求,自己还差得远。但是,我会继续探索和实践,向更高的“中和”而“老到”大境界攀登。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榜书还是魁书,都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品类,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书法传统,当然不能漏掉了这个重要品类,要全面地继承。从全国书法群体来说,大字不能弱,从书法家个人来说,大字也不能弱。这是高素质对当代书法的一个基本要求。其实,我国早在东汉灵帝时,就有人能写径丈大字,那时,有个叫师宜官的人,他既能写大字,又能写小字,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由是观之,一个书法家,其技能应该全面,能大能小,能真能草。这个水准和境界,我当然达不到,但我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并以此与全国广大同道共勉。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8-1-8 18:34

em14 em14 em1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 写“德 海”刘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