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书风”批判
“流行书风”批判落成不久的今日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届“流行书风”入展作品展览,看过之后感触很深,有些话真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谈谈我对“流行”这个词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流行”的解释是:传播很广;盛行。这就说是凡冠以“流行”的东西应该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能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习以为常的不被视为异类的。如流行歌曲等,你难到没有发现大街小巷播放最多的声音最大的老人小孩都能哼两句的就是流行歌曲吗?肯定不是什么交响曲之类的。换句话说流行的就应该是“媚俗”的,或叫群众最喜爱的。它应该具有时尚性和速朽性,来的快去的更快,就像徐志摩诗中所云: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
但在这里展出的书作却谈不上“媚俗”,老百姓都在大叫看不懂那写的是什么字呀?这能和“流行”搭得上边吗?说它时尚吧,有多少年青人去追捧跟风。速朽到是有点,前几年那些获大奖的书坛弄潮儿,今天还有多少能浮在水面上?现在他们用“流行”这个词来包装自己和作品其意为何实在不得而知,也许此“流行”非彼“流行”吧。
对展览的整体印象就觉得是在应付差事,对付我们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当然从展厅的布置上作品的装裱上营造的氛围上,比起过去的什么全国展中青展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有了一点精品展览的味道,与北京这样一个文化之都的身份相匹配,但展览的核心部分即作品,让人看了格外失望。
一个就是没有给大家什么新鲜的眼睛为之一亮的东西,没有为我们展示出新颖的形式,精湛的笔法,舍我其谁卓尔不群的风格和气质,有的几年前甚至许多年前的破玩意也堂而皇之挂在那里,把大家都当傻子一样,也不知他们这些年都在干些什么?
另一个就是普遍狂妄而不知羞耻,似乎只有他们会用毛笔写字,说些不伦不类的夹生文言楞把自己往文人堆里扯,也不怕别人笑话他肚子里没有几滴墨水。那些互相吹捧戴高帽的话就更让人觉得没羞没臊没脸没皮了,还有这样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的真是少见。说回来他们这些倾力之作也算是当代书作的主流,比之那些伪书法伪大师们倒显得真诚而谦虚。
当前书法界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一些人总想封杀另一些人并致对方于死地,不让他们说话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动不动就给别人扣上伪书法或“野狐禅”的大帽子,写批评文章也是用大字报中的语言上纲上线,没有一点学术争鸣的味道,好像这里也充满着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一样。谁的心里不跟明镜似的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最让人看不过的就是全国展和中青展这两大权威展览,可以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好像谁都在高举什么坚持什么维护什么似的。但展览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焦点似乎总围绕着这个展览上获奖的一批作者,在那个展览却是名落孙山,评选标准的差异之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也不知这些评委呀主任的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怎么就能跟没事似的。组织者有这样的门派观念也罢了,许多的书家也跟着起哄,为了获奖而投评委的所好,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窃以为这种见风使舵墙头草随风倒的行为,实在可耻没有一点起码的艺德,指望书法在他们手中传宗接代发扬光大真是毫无希望。艺术搞“统一风格”就是死路一条,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艺术的春天。今天有这么多书家聚集在“流行书风”这面大旗之下,发生共同的宣言,凸显自己的个性,标榜自我的追求,不论如何是书法艺术之幸。
看完这些作品之后,有句狂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那就是当今中国书坛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具有独立意识的书家,更别说是大师了。证据是还找不出一位不想在书展中获奖的,获了奖不想当评委的,当了评委不想入书协当领导的,成点儿名就开始矫揉造作狂妄自大拉帮结派。典型的就是搞作品言讨会,实则是互拍马屁会;在各色杂志和报纸上开专栏,怎么丢人现眼怎么来;印刷大小不等的作品集,拿得出手的没几幅硬是打肿脸充数;隔三差五办个展或是联合展,作品像小孩的尿布一样挂来挂去没完没了。说不好听的现在有些书家写字不见得高明但做秀却能和无聊的官员们有一拼,而且随年龄的增长一个比一个敢想敢干。能称得上经典作品也找不出来,到处是垃圾和破烂,别说五百年以后能进入书法史成为经典之作,就是过五十年,还有谁能记起这些玩意呢?我表示怀疑。
不说远了就拿当前书坛上甚为活跃的几位大腕级书家来一一例举。
先说说王镛先生,其在书坛的生猛程度与电影界的张艺谋影响和号召力相似。不论是画还是字,很早就确立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这在当时大家还没有从写大字报的感觉中走出来的当口有此作为确是难能可贵,着实让人敬佩。其实王镛赖以成名的绝技也没有什么就是胆子大敢招呼,一般人都在四尺六尺上做文章时他已经弄出八尺丈二的东西了,其势夺目而逼人,引用评价摄影作品的一句话就是特有视觉冲击力。但是气势不凡不能代替他整个作品的软弱无力,狂放不羁造成了对细节的损失,笔力不逮难以达到纵横捭阖无往不收的境界。这些年王镛的作品基本没有什么创新,开始躺着吃老本越看越乏味,不知王镛先生是真到了高处不胜寒还是怎么了。
再说说何应辉先生,这位在巴蜀大地跺一脚四方直颤的人物,似乎也有意识要与被称为鬼才的魏明伦一较高低,但鼓捣出来的东西却让人不敢恭维。十多年前的东西笔画琐碎结体松散,酷爱写大字但对整体的把握上存在着心理阴影,笔画使转中缺乏应有的呼应与衔接。自认为自己的作品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实际是哗众取宠故作姿态,这是缺少必要才情的表现,与其盛名不符。这些年何先生的东西稍耐看感觉也好些,遗憾的是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
接下来一个是石开先生,他写字刻印的刻苦精神还有拼命挣钱的本领同样让我佩服。看到石开先生最早在福建打天下,并把自己定位在“艺术商人”之上,这是传统书家们所不齿的,既谈艺术又不忘赚钱,没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做得这样自然而然。石开先生字印标签式的风格定型较早,也许是因为要保持品牌的一贯性,不至于让得到其作品的同志有被蒙骗的感觉,只好死不改悔一条道走到黑,多少年来作品没什么新意,有流水线成批制作的嫌疑,只是印章偶尔有精构之作,让人值得玩味。
其他还有诸如聂成文先生,这位被辽宁书协同仁们尊称为“大帅”的,几年来硬是把辽宁书法搞得红火异常,中国书法大省的地位基本不可动摇。为了使“大帅”称号名归其实,便潜心钻研威风八面的“三板斧”大草书,如今竟发展到了展览越大作品尺寸越大地步,而且是越写越碎越散,只有点没有线,辩识起来只好连蒙带猜。有人戏称是一堆豆腐渣,倒是恰如其分。还有河南的王澄先生,近年也随着河南书法在全国地位的逐渐攀升而行情看涨。各位不知注意到了没有,王先生抽烟特凶,也不知是不是爱吐烟圈圈,反正不管什么体整出来的字一个赛一个圆,而且眉目不清,团吧团吧真像牛的排泄物,自我感觉好得让人哑然失笑。
其他的人就别提了,免得让大家倒胃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主要有这些原因。
从根儿上说现在搞书法的基本没什么文化。你想啊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用毛笔写字呀,钢笔都不用了全改电脑了。脑子好用的,学习成绩好的都奔着挣钱快的专业去了,英文强的还可以出国挣美元。再不论的也去搞美术画画什么的,那才叫艺术,否则美协在建国后就成立了,而书协成立快晚了三十年这是什么原因呢?说明从上面就没有把书法当成艺术看待。
所以现在大学基本不设书法专业,搞书法的多数没受过高等教育,对视觉艺术规律性认识很肤浅,对书法的理论研究也不充分,这可以从全国大赛作品千人一面,理论批评文章众口一词中得出结论(当然美术界也一个德行)。说中国的书家的文化素质太低,没学问一点也不过分。二年一届的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上,一道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题目让选手们张口结舌,观众们看得这个乐呀,其实我们的书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不信就拉出来考一考,有多少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学史,懂得哲学、美学、艺术心理学,更别说音乐、舞蹈、电影等其它艺术门类了。只是一味练字,大概也只能成为一个写字匠。
制约书家另一大问题是不会写文章,文字能力差。作品主要靠抄古人的诗词歌赋,理论文章多数没有自己的见解,观念陈腐引经据典云山雾照磨磨叽叽罗里巴嗦,主要靠罗列前辈的言论越多越显有学问,一篇一篇毫无创见的破文章隆重出笼,这样的东西不看也罢,反正在古书里前人那里都能找到何必你来饶舌呢?
没有文化素质差的副作用是可怕的,这使书家们目光短浅眼低手也低但又盲目骄傲自大,并导致书坛整体的创作能力在萎缩,多数人除了观望别人的举动外无事可做,一旦有些风吹草动,立刻闻风而上,抄袭癖自古有之今日更盛。这次“流行书风”展览是最好例证,近百件作品形式雷同面貌相似手法单一,甚至不同作者的结字都像出自一个之手,不知道的以为这些人约好了在一起写出的一样,看后真让人感到惊讶。
创作雷同化的问题其深层的原因是书家对扬名立腕的渴望,因为学古人的太麻烦太辛苦投资大收效低,不如谁获奖就模仿谁省时省力快捷方便轻而易举,谁也不是低能儿。我们经常能看到一次大赛后涌现出若干个一等奖的克隆品,并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这就是当前“流行书风”之所以水到渠成的关键,至于是否以张扬个性志在创新为主旨还真不好说。
现在搞“流行书风”的书家已经结成了一个较牢固的群体,其整体风格也基本定型,这是否会形成一股新的阻碍书法创新发展的力量呢?似乎他们已经开始不能容忍别人对他们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了,这与本来高举创新之旗大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初衷有些格格不入了。真令人深思 有人玩,有人被玩.
学习
学习!em1 em1 em1 em1 em1em2 em2 em2 em2 em13 em13 em13 em13 em2 em2 em2 痛快淋漓的批判!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dashihua大实话 em2 em2 em2 麻辣点评,痛快,但是书法究竟应该怎样发展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呀,风格有时很难说清楚,评委眼光作用太大 em1 em1 em1 em1 em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