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hishui 发表于 2007-12-7 18:24

中国新诗词思想要义/杨牧青

中国新诗词思想要义/杨牧青

诗、书、画三位一体,数千年来不绝于后,推陈出新,有许多的人乐此不疲。因此,笔者在书画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正面唐诗宋词了。

一位合格地书画家在这一生中不可能只去照抄古人的诗词,更需要在余兴未了之际落笔见文,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来。例如,有时作上一幅画,在画上用“诗词”形式记录一些生活感受,或者写一些对笔墨色彩的理解和体悟。一者可以起到对书画的艺术布局调节作用,一者可以表达书画家的情感世界。特别是临场即兴的书法,偶得一好句,要完成诗词的形式,当蘸墨入纸后就绝不允许行笔的停止,此时就要求书画家所有的“文思”不能停下来,要有连贯性,不能有“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 的推敲景象,须随笔同墨,一气呵成,不能有任何矫揉造作的痕迹,惟率真是真情性。倘若停停驻驻的去推敲文字来合辙,或者去查阅《韵书》来格律,那么你的书画作品就会成了一个墨疙瘩的艺术(特别草书临场),并且涂改状貌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书法的艺术美观感。

或许有人说,为何不先去打个草稿呢?书法即兴的文字艺术尽情挥洒与写文章的文字艺术斟酌驾驭是不等同的。在书法中不能将文字语言本来就是用于思想情感反映和交流的特性去增添一些束缚的。或者又说,那平时为何不去积累一些诗词知识吗?对!这话是不错的。可是谁能在前人浩如烟海、不停变化的诗词知识库存中去皓首穷经的弄个通晓呢?特别对于非诗词专业的人来说,无疑会给情感世界戴上一种镣铐。

大家都知道,唐代以前的“古体诗”只讲韵,不讲平仄,只有到了唐诗“近体诗”的出现与完善,才要求人们在韵的基础上去平仄,去格律。另外,据查阅得知,宋词中平韵改入韵,入韵改平韵,平仄韵互改的现象非常多,并且词谱在不停的变化,时时新出,各家具陈其理,如李清照《词论》中说:“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既押平声,又押入声。《玉楼春》平声,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姜夔则在《满江红》词序中讲:“《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周邦彦《满江红》论):‘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以平韵为之,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这些都可谓是繁文缛节多不枚举啊!

当我们去研读《全唐诗》、《宋词大全》时发现许多诗词作品由于思想情感的需要就会出现不“合辙”的现象,即所谓的拗体诗。譬如有“诗律细”之称的杜甫也会写下一些拗体诗,七律《崔氏东山草堂》中押韵的字用了新、人、芹、筠4个,新、人、筠是十一真韵,芹是十二文韵,就出了韵,这是杜甫故意的还是不经意的呢?自然只有老杜知道了。还有《黄鹤楼》、《寒食诗帖》等。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凡诗不束于韵而能尽其意,胜于为韵束而意不尽”一样,诗词为了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可以不去顾及它的“韵束”的。蔡启曾在《宽夫诗话》中讲:“秦汉以前,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仄声皆通用。自齐梁后,既拘以四声,又限以音韵,故士率以偶俪声病为工。”由此可知,诗词“合撤”并不是一件很尽善尽美的事情,往往为了诗词的合辙而毁掉思想情感的表述,成为一种“病”。也就是说在诗词吟诵和写作面前,你先要去“格律”呢还是先要利用文字语言的“意境”来表达思想情感呢?很明显,诗词的吟诵、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用意境来表达思想情感、反映情感世界应为诗词之首要。亦即诗词先要立意、炼句然后再考虑格律的问题。因此,新诗词是重首要,并对影响首要的某些藩篱进行改良和剔除,以达到“即兴吟诵、音宣于情,言表心声、落笔见文”基本思想和精神。

数年前笔者曾临写苏东坡《寒食诗帖》,为了多学一点古诗词知识,以备急用。有一天就将他“随兴”书写的这两首诗用“格律”去“合辙”,竟然发现第一句 “自我来黄州”就不合乎五言唐诗“平仄”的要求,犯了“三平”大忌,但谁也不能否认这幅声情并茂的书法作品拥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誉,也更不能否认这两首诗的文辞精彩,情感真实。笔者思考,诗词和书画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经典,难道为了写一首表达思想情感的诗词就需要用削足适履的“格律”方式来束缚情感世界吗?这种矛盾能不能调和?有没有其它方法来解决?

接着在写崔颢《黄鹤楼》诗的时候发现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平仄失对,四句都有拗字,只有颈联、尾联合律,问题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首千古绝唱的伟大杰作!及至《蜀道难》开篇,李白用四川方言惊叹声出场的 “噫吁戏”三字杰作,更让人加深了对民族语言和区域方言习惯的理解,始知“言表心声”诚不为假!始知历代文学艺术改良者用心之苦!

再后来,由于对古诗词的过多涉及,欲想着从温故知新中去纠正笔者方言语音的浓厚缺陷,就去翻阅一些有现代汉语拼音标注的《唐诗宋词儿童经典读物》,然而发现这些“音韵”绝大部分是不符合古诗词音韵平仄标准的。于是,笔者又一次的思考,难道就让现代的儿童用普通话音韵读了、背诵了唐诗宋词之后等再过一段时日又去反过来去学“古音韵”而推翻自己早先已经学习过的文化基础吗?难道中华文化的复兴就需要人们都去穿汉服、行孔礼吗?人从原始中走来还需要返回到原始种去吗?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是社会文化思想的问题?还是唐诗宋词的音韵不合符现时代的要求呢?难道要让现代儿童用“古音”语言体系再去吟诵吗?今不同古,代因时兴,已经是一种无可更改的事实。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思想在革变,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在更新,古诗词更需要改良和革新!

因此,笔者在种种忧思之下去参究《诗词格律》、《诗词津梁》、《词韵简编》等资料,什么“古音辨读”、“通假借韵”、“拗救”、“对仗”、“宽韵”、“险韵”、“和韵”、“某个字一定要去押某韵”、“平入互换”、“协韵变例”、“飞燕入群”、“飞燕出群”、“进退格”、“辘轳格”、“八戒九忌”等等,名目繁冗不堪,这首诗应该这样格律才好,那首词应该那样合辙才佳,百家之言各有其理,大有途多歧路之象,穷其一个人的一生也不能完全把这些“藩篱”都搞清楚,并且作的诗词也不可能逾越唐诗宋词的那座高峰。例如,近代著名的诗词专家王力先生在诗词研究上面可谓造诣非凡,影响广泛,但是他老人家写的诗词又有几首能让后人诵读呢?究其原因,这一切都是在“格律”奴役下显示出古诗词者无可奈何的某一种惆怅!

笔者再一次的陷入沉思中,难道新时代、新社会、新文学艺术形态下还要人们用古诗词的要求去吟诗作词吗?难道还要人们在古诗词那种藩篱和桎梏下去风花雪月吗?诗必合律,词必合韵,诗要定格于唐诗才是诗,词要定格于宋词才是词,这似乎有些悖理。难道只允许人们去天经地义的传承就不用允许人们天经地义的去改良、革新吗?富丽堂皇、气势宏伟的北京故宫,楼阁建筑尤妙,更具有居住条件的艺术环境,为什么人们不去居住呢?原因就是它不能适应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也只好让人们在赞叹声中去参观、仰慕了。同样的道理,古诗词由于本身的音韵、格律诸多原因,导致它不能适应现时代的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学艺术发展趋向。既然如此,我们何妨不在古诗词的基础对它进行一番改良和革新呢?

由是数年积淀,虽不致日夜忧劳,但在前人许多具有“新诗词”思想的言论指引和基础上,于2007年8月中旬笔者撰写了万余字的《中国唐诗宋词改良刍议》一文。稿成之后,笔者再一次陷入了徘徊不定的思虑中,能不能将此公示于众呢?直至11月9日偶读“旧体新诗”相关言论,随将《刍议》贴于十多个相关的网络论坛,期得讨论。紧接着11月16日、11月21日再撰写《对唐诗宋词五种改良思路的分解》、《中国新诗词吟诵和写作要略》两篇粗见。


《刍议》中提出“新诗词”概念,从“唐诗宋词的出现与流派、新诗词的历史渊源、社会发展趋势和文学艺术发展趋向对唐诗宋词的改良提出了需要和需求、唐诗宋词的改良前景是很乐观地、唐诗宋词的改良方式方法”五个方面并作了简略阐述,以求取新的思路。

《分解》一文则是对“改良刍议”作进一步的陈述,从“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由于普通话大力推广普及和网络文学的更新派生”入手,提出“上网读书,悉数渊源”、“保持唐诗古典的句子格式”、“维持宋词长短句形式”、“继承古典的唐诗宋词立意含蓄、用语凝练、情真意切等优点”、“剔除古典的唐诗宋词平仄、韵律等藩篱,应以现代普通话音韵为标准”五种思路,并将新诗词与现代诗歌作以简单区别的申明,旨在积极地发展新诗词。

《要略》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新诗词”,并为“怎样吟诵新诗词”和“如何写作新诗词”拟定了相应的方式方法。对新诗词吟诵和写作进行了某些方面的解释,列举《澳门回归有感》、《遥想虎门林则徐禁烟二三事》、《西去新疆有感》等几首新诗词,并用“即兴吟诵、音宣于情,言表心声、落笔见文”十六个字对新诗词概括,以期推陈出新,让新诗词在文学艺术舞台上展现它应有的魅力!

nishishui 发表于 2007-12-7 18:24

然而引来很多争议,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唐诗宋词的“古诗词”能不能改良和在唐诗宋词基础上演绎而成的“新诗词”能不能发展的问题在部分有识人士中展开了讨论,并且提出许多不同看法和极具价值的宝贵意见。

二是让笔者徘徊不定、久久不能即时发帖的一个预料局面也出现了,什么“伤风败俗”、“颠覆传统”、“开派立宗”等异样字眼和本不属于“刍议”范围内的各种指责谩骂、恶语流言统统地撒向笔者,甚至出现若不扼杀新诗词就誓不罢休的情状。

对此,笔者用“随兴出文即成诗,天地不管自然宽;我本文心易作词,何来古者如神明?”的新诗词致意:

感谢你们的关注和支持,感谢你们的参与和反对。
是你们鼓舞了笔者的思想不断更新,并且给与了笔者对新诗词纵深研究的精神动力;是你们对古诗词的极力推崇精神和对新诗词的极力反驳态度,加剧了笔者对更要深入讨论新诗词的机缘。

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在客观世界面前具有一个很活跃的思想性,以及能够对不断发展、更新的文字语言符号的使用和探索。在古诗词向新诗词演绎、递进、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诗词”本身的文学艺术一般要求以外就是人们对新诗词思想的认识,乃至对古诗词思想重新的去审视。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永远都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这对于诗词来说也是毫不例外的。宇宙、天地、人生之道,化之大矣,变则通,通则久,今天的唐诗宋词应该是继承、改良唐诗宋词而又不同于唐诗宋词的一种“今体诗词”,也就是笔者所说的新诗词。因为唐诗宋词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态存在了,我们就没有必要在其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来区别。如果以“新唐诗宋词”的概念出现和普及,那么就不利于唐诗宋词更好的合乎时代节拍、合乎社会发展、合乎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和需求。因此,我们就直接用“新诗词”这样一个概念,以示有别。



新诗词是在唐诗宋词的“古诗词”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文学艺术思想与现代汉语语言系统的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态,或者说是一种新的文学艺术题材(形式)。由于它更方便人们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反映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发现,亦即新诗词 “即兴吟诵、音宣于情,言表心声、落笔见文” 十六字的概括。如果有人认为诗词是一成不变的,五言四句、七言四句或五言多句、七言多句形式的“诗”必须要遵循唐诗格律,数言构成的长短句形式的“词”必须要依照宋词词谱。凡诗词必须要去格律,凡吟诗作词必须要合辙,那么这是对诗词发展的一种错误诱导和倾向之一,更是对大道至简,唯变是理的一种无知。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中交替发展,时时出新,难道就不允许新诗词的出现和产生吗?特别当前占大部分人数之多的古诗词者,总认为唐诗宋词就是古诗词的诗词楷模,是古诗词的诗词圣经……大有“奉古如神明”之嫌,呈现在诗词国度里的景象就是——古诗词者一边在不断地承认发掘、创新、革新等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和认识是很好的,一边却有唯恐改良、革新的思想违背了古诗词者们的意愿,一旦有新的思想出现时他们就陷入了极度的慌恐,总觉得自己没面子,尽想着一些办法来扼杀。

同时,古诗词者要求作为任何时期的新人或者任何时代的后人,不要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革新,只有对古诗词继承和学习、不能越雷池半步的义务,更不允许有人拥有改良的权利。古诗词虽然者对创新等概念提倡,但是实际所做出的结果往往是萝卜一筐、一筐萝卜的在古典的唐诗宋词藩篱下翻箱倒柜的折腾,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师傅传徒弟,徒弟再传学生,恶性循环,一直无法摆脱古诗词留下的桎梏印痕,很有几分“降临人间修奴性”的样子。

新诗词的出现和产生是社会历史和诗词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唐诗宋词的更新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由于新诗词的吟诵和写作是不受古诗词平仄、对仗、某个字去押某韵、今音又要转换成古音等束缚,使“言表心声、落笔见文”更具有普遍性,给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更为广阔的一个新的文学视野,并且为即将要吟诵、写作诗词者构建一个新的思路,开辟 “即兴吟诵、落笔见文”的一种方便法门。同时也为古诗词专家、学者和爱好者注入了一个新的思考点和思想认识上的转折点。

当然要让已经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千余年来的古诗词模式一时半会儿的去改变成为一个新诗词的模式,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比蝼蚁啃泰山的情形还糟糕,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善。但是。笔者对唐诗宋词的古诗词改良和革新抱有很大的希望,限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对其进行全面地发掘、研究和整理,也只能扯其一角,尽心凭力,期愿更多学人志士来完成古诗词的改良使命,也不辱没新诗词诞生与发展的历史光环!

诚请搜索参阅《中国唐诗宋词改良刍议》、《对唐诗宋词五种改良思路的分解》、《中国新诗词吟诵和写作要略》的有关内容,或去“中国新诗词发展讨论专区”参与网络讨论,发表您的意见和建议。

2007年12月8日杨牧青于兰州

书见恩仇 发表于 2007-12-7 19:11

古诗词的不合平仄除了拗句外,还有读音上的变更所致;中华诗词学会早几年就发文,新诗词写作以普通话发音和旧声双向选择了。

秋蝶 发表于 2007-12-8 09:36

我也一直对平仄一知半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新诗词思想要义/杨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