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书写
这是我前些日子在一篇文章后记里中所憧憬的“诗性书写”,不妨粘贴出来,请批评指正:诗性书写
对于书法,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浪漫的憧憬,就像我在《学书笔记》中的开头所言:余知诗者,生情于内,遇景于外也。余不知书,当初所以亲翰墨乃羡慕古人作书之佳境种种,心期或能遇之。虽然我的书技一直很差,也没有什么值得保存的墨迹可以示人,然则,“就是想吟,就是想写”的那种毛笔书写紧随诗歌吟咏的创作冲动,长期萦绕在我的脑海,成为拂之不去的梦境。
书法的存在原本就是为了更便捷、更美好地书写文字,而文字的最佳存在状态是什么?当然是韵味十足的诗文,以及由文字激发起的一种奇妙的创作状态,而毛笔书写的丰富性和多变性正好可以成为那种变幻莫测的诗性心灵轨迹的自然流露方式,从而可能将它们定格为纸上的墨迹。我将这种书法创作状态命名为:诗性书写。
诗性书写,常常借助文学创作的“余温”而进行。此时,激活的情绪依旧在胸中起伏,悠长的音韵还在耳边回荡,尚未完全定型的文字仍带有体温,就像乘热打铁一样,乘兴地完成书法创作。所谓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还有《祭侄文稿》、《黄州诗帖》等都是这样的杰作。
这种“诗性书写”的状态,在明清之际,随着巨幛大幅悬挂式书法的创作方式的兴起而式微。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文言语境的消退,以及毛笔从日常书写工具的行列中渐渐退出,这种诗性书写的传统几乎断流。而如今,随着书法“创作”围绕展览而进行的模式日渐普及,诗性书写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追求诗性书写的行为本身也成为一种颇为残酷的浪漫了…… 单凭这个名称就值得称赞。
诗性书写不是诗意书写,但两者有很大联系,或说是一体两面。
诗性当指主体,诗意当指主体的情境。
那么所谓诗性书写实际上就是感觉书写。也就是说作者必须有诗性的感觉。换言之必须有诗性的状态。
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并不难达到。
我们经常有这种状态。但也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状态就一定能写出好字。
但有绝对比无好。
诗性书写其实更接近艺术的本真。这很重要。 原帖由 龙眠山人 于 2007-11-28 11:2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只要不想所谓的展览、名利所绕,一切性的书写都有可能。诗性只存在自己心中。
“诗性只存在自己心中”。
此言甚是。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11-28 12:3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单凭这个名称就值得称赞。
诗性书写不是诗意书写,但两者有很大联系,或说是一体两面。
诗性当指主体,诗意当指主体的情境。
那么所谓诗性书写实际上就是感觉书写。也就是说作者必须有诗性的感觉。换言之必须 ...
从广义上的“诗性书写”,确如丁兄所言“必须有诗性的状态”,“也并不难达到”,“
也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状态就一定能写出好字”。 但我这里所说的“诗性书写”是特有所指,即在文言语境下诗歌与书写自然衔接的创作状态。对于古人而言,是自然而然的,对于我们而言,则是刻意追求的。就像人与自然山水和谐共处这种状态,对于古人而言,是自然而然的,对于我们而言,则是自然环境遭严重破坏后的一种刻意维护。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曾尝试过用新诗语境下的“诗性书写”来替换,从理论上无不可,而实际的感觉上,则很不是一回事。 搬几个前几天与朱中原先生交流的帖子:
朱中原先生:
你所说的“诗性书写”很好!“诗性书写”也不单单指书法创作,它可以应用到一切的艺术创作中去。“诗性书写”的提法应该是来源于西方的哲性诗学,这个词听起来很玄妙,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追求心境的自由、恬淡和情趣,从这里去寻找到艺术的感觉。
我所说的“自由主义书法”那是随便说说而已,有那么个意思就是,千万不要将其当成了一个学术名词阿,否则又要被人批判的。
兄是个很有文学感觉的人,祝进步! 虫甬:
朱兄,两三个月才抓一回毛笔,就能写出这样的字,真让我羡慕!
因为特殊的原因,我也常常几个月没有用毛笔蘸墨水在宣纸上写字,偶尔难得的一两次书写,总不能如意。所以有“煎熬”的感受:午后,大热,腹中坠坠,难以入眠。起身,静坐无心,读书无趣,遂于室内方寸之地游走,若困兽之徘徊。 稍倾,展纸濡墨,试书旧句:玉兔长辛苦,捣药春复春;嫦娥相思弱,夜夜费煎熬。 书之再三,大汗淋漓,而无一纸称心者,唯“煎熬”二字差强人意耳。
我认为,无诗无兴,则很难称不上真正的书法。自己也这么追求着,可能是天分的缘故,总不能稍稍如意,奈何! 朱中原先生:
哈哈,陈兄好兴致阿!有如此之兴致,还何愁字写不好呢?不要将字写不好作为压力呵呵。我相信陈兄书作定会出彩的。书法一为艺术,一为技术,既然是法,那当然还是得要工夫的。我对话里面说是三个月抓一回毛笔,可能很多人会误解。其实那本来就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并非是真正只有三个月才写一回字。可能是三月,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一月,也可能是三五天。这个没有定数,随性而已。不为获奖,不为入展,所以写不好也不用有压力。
不光要写,更要多看,多想,多悟,看的东西多了,自然眼力就高,眼力高,字才能不落俗格。很多收藏家,未必天天写字,但是他们看的东西比书法家看的多多了,所以他们的眼力远高于一般书法家哪怕是那些经常获奖的书法家,因而,他们下笔一般都是不俗的。不然,有些写了一辈子的书法家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说得不对的,望批评指正。方便请陈兄将大作发上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如何? 虫甬:
追求“自由”的书写,才有可能达到书写的“自由”;同理,追求“浪漫”的书写,才有可能达到书写的“浪漫”。我认为,朱兄属于前者,而我则属于后者(当然了,自由、浪漫从根本上说,几乎是一回事,但追求的过程则不尽相同)。但我的追求忽略了一个前提,即古人毛笔是一个日常工具,时时在用,并且有可以达到“心手相忘”境界的途径;而我的书写,一提笔,就进入了一个非常的所谓“创作”状态,这种“执著”,与书法所可能达到的“忘境”背道而驰……
去年,有一段时间,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感觉还可以。虽然也写不出一幅像样的字,但笔性不错,偶尔有几个字还看得过去。
而最近一段时间,一直“煎熬”着,只好躲到文字写作中去(但要真正写大文章时,也不济,只能搞些豆腐块),或者用毛笔蘸清水在墙上写写画画,过干瘾。这种状态不知几时才能结束?
我写字大都是抄书,乘兴挥毫,少有落款,也很少参展,因为实在拿不出手。“江碧鸟逾白”几个字写得还算顺眼,就裁下来自己收存。见笑了。 朱中原先生:
总体来看,陈兄的笔性是很不错的,写字很有感觉,放得开收得住,体现了自我性情。只要注意以后多临帖,入古,得古法就行了。自由地书写是任何艺术创作的一个根本宗旨,但无论是自由的书写也好,浪漫的书写也好,都要有一个前提:入古法。不然就不叫书“法”了。我建议你把字也让大家评评,让大家来共同欣赏你的优点,指出一些缺点。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