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兔 发表于 2007-11-19 23:33

交作业~~

因为想着要在这里交作业,所以练字的动力好像更强了,呵呵

字的结构问题,我是不是还应该用带格的纸呀,现在用白纸还是掌握不太好:(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7-11-20 00:04

em20 em20

逸墨斋 发表于 2007-11-20 07:18

em2 .

青上驹 发表于 2007-11-20 08:25

回复 #1 乖乖兔 的帖子

就应该向您这样写字,正规化训练,不要急着写草体。学习了em1 em2

雪晴斋 发表于 2007-11-20 09:29

原帖由 乖乖兔 于 2007-11-19 23:3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因为想着要在这里交作业,所以练字的动力好像更强了,呵呵

字的结构问题,我是不是还应该用带格的纸呀,现在用白纸还是掌握不太好:(
有颜多宝塔的味道,再继续临下去,很快就厉害了。
个人不建议使用带格的纸,就像正常的人可以不用拐杖一样。小孩学步也不要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多摔几跤,比别人学的更快。所以,培养自己对于单字空间的处理,找到感觉,就可以了。
习字格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上作用甚少。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关键在线条以及线条构成的丰富性,结构次之。也不是说结构不重要啊,甚至在现在审美习惯上来说,结构跟用笔一样重要。使用习字格一定要避免结构的呆板。

梅花山主 发表于 2007-11-20 10:13

你悟的对。em1 em1

乖乖兔 发表于 2007-11-20 19:36

回复 #5 雪晴斋 的帖子

谢谢老师!! 鼓励对人的影响真是大呀,我突然间似乎有了无限的动力,哈哈

继续练字去了~~em11 em10

墨香远 发表于 2007-11-20 21:51

回复 #5 雪晴斋 的帖子

我认为带格子的字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到了一定程度应该扔开拐杖。也算循序渐进吧。自己的看法。

乖乖兔 发表于 2007-11-20 23:03

原帖由 墨香远 于 2007-11-20 21:51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认为带格子的字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到了一定程度应该扔开拐杖。也算循序渐进吧。自己的看法。

我最初是用带格子的,练了大概不到一年,但是一共没几个字,大概几十个字来回写。。。

是不是应该多练些再用白纸呢?

雪晴斋 发表于 2007-11-20 23:50

习字宫格是为初学者掌握汉字间架结构而研制的坐标格,相传始于唐代。唐代是楷书的鼎盛时期,注重法度,讲求笔法,强调结构,于是便有了“九宫格”(陈康《书学概论》六五页,武汉古籍书店,一九八三年版)其研制原理是:(一)八面说与八宫。“古人认为每个字形均有八面,即九宫之外围。书写时,形虽不变,而势所趋背各有情态。势又有虚有实,善书者,下笔自有八面威风。”(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二一三页,香港书谱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元陈绎曾穴翰林要诀·方法》云:“八面,俱满者方可提飞。”又云:“字形八面,迭递增换。一面变,形凡八变;两面变,形凡五十六变;三面以上,变化不可胜数矣。”(二)拱心说与中宫。建立在“八面”说之上,古人又提出了“拱心”说,即字形八面的点画皆需拱向“中心”这个中心,即是“中宫”九宫之说由此生出。(同上,一七一页)包世臣《艺舟双楫》说:“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目手足分布于旁之八宫,则随其长短虚实而上下左右皆相得矣。”九宫说因此成为自唐而降书法蒙学的基本理论影响至今,唐代原生九宫格为九大格之中再界九小格,总计八十一格,格框每边九分。至清,蒋骥将其省去五大格,剩四大格,刚好成一“田”字,共计三十六格,格框每边六分,称为“变九宫”到了现代,人们去掉四大格中的小格线,成于今天普遍使用的=田字格气有人添加一对斜角线,便成了?米字格气有人去掉了唐九宫中的所有小格线,就成了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井字格”综览传统与现用所有习字宫格,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二一坐标功能缺陷。唐九宫与变九宫一即九分格与六分格一由于格线太多,密密麻麻,使人看得眼花缭乱,反倒不便临习,终被淘汰。现用“井”、“田”“米”字诸格,由于全部去掉了小格线,以致格中经纬线过于简少而不能正常发挥其坐标功能,也就是说不能对汉字点画及其结构部件准确定位,蒙学者仍然只得靠“估计”去“感悟”其结构关系。这给教师进行结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九宫说缺陷。
  从理论上讲,九宫说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问题颇多,集中表现在它的模糊性与玄妙性。无论是汉字的“情势”还是“重心”或是“精神挽结处”对于蒙学者来说,都是很难理解和把握得住的。也就是说,不是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的东西。老实说,一个字的“精神挽结处”或是“重心”具体在某个部位,谁也说不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用这种理论教学,学生往往越听越湖涂,一旦操作起来,便不知所措,进展殊少。

现有“井”“田”“米”字诸格由于其内部经纬线的分割比例不符合也不近似于黄金分割比率,因而不能显现汉字结构一比例一形式美的规律,黄金分割线段的比率为三比二或二比三;矩形高、宽之比为五比三或三比五。而“田”字格分割后的线段比为一比一;“井”字格分割后的线段比为一比二或二比一,与黄总之,现用三种习字宫格,缺乏科学性和实用及待革新。

摘自:《建国以来学校书法基础教育弊端种种》--作者:李中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