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夫 发表于 2007-11-13 16:23

论庞中华先生硬笔书法

    本文是俺去年在大学假期里完成的一篇书法课作业(俺学的是政治教育专业,书法乃业余爱好而已),在本文第三部分抄袭了梁继先生的文章(不代表本人观点),第一部分中也有部分内容“拷贝”了齐玉新曾如影先生的文章中的词句(代表本人观点) ,特此声明。(假期时间紧耍性大,故此作业有小部分内容抄袭,以应付交差,em4 大家多多理解哈em2 )
   图片稍候上传em23
                        


    [摘要]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已被载入现代硬笔书法史册,深刻理解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对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学习硬笔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庞中华以实用为本,以美观通俗为支点,创造出一种工稳,秀美的书体,从实用书法层次上来讲,其硬笔字具有用笔刚劲、挺拔,结体工稳、清丽,线条明朗、瘦硬的特点。其书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书包容量不大,缺少杂多的统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日本硬笔书界称赞庞中华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庞中华,其在硬笔书法教育,硬笔书法国际交流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愧于“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的称号。
   
   [关键词] 硬笔书法 庞中华 作品

    在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稍通文墨,较喜欢用硬笔写字的人,似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庞中华。八十年代初,社会上开始畅销的《庞中华钢笔字帖》和中央电视台持续数年播放的《钢笔书法讲座》,使庞中华的名字与硬笔书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时人们一提及写硬笔字,首先想到的就是庞中华的硬笔字。“硬笔书法——写硬笔字——庞中华”这三者不可或缺。
    时至今日,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已被载入现代硬笔书法史册,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仍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深刻理解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对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学习硬笔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庞中华硬笔书法的产生。

    我国的书法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仍不知创始在何时。四、五千年前的彩陶已经出现刻划的符号,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这可以说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硬笔书法。”我国古代的硬笔书法创作主要体现在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金文。只是当时人们还未形成“硬笔书法”的概念。但其“作品”在今天看来,亦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郭沫若先生曾多次盛赞甲骨文书法之秀美:“足知世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现代硬笔书法的兴起,得宜于钢笔的问世。自从钢笔在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后,人们便以一种纯粹的实用书写工具开始书写汉字,这对中国几千年来汉字始终用毛笔书写的历史无疑是一种冲击和变革。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及文化背景的客观限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钢笔或其他硬质书写工具仅仅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实用书写工具,钢笔的汉字书写仅仅是实用。“193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陈公哲书写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应当是我国最早的钢笔字书法范本。”但此书是从单纯的汉字实用书写角度出发,指导民众用钢笔这一洋工具写汉字。因旧中国战争频繁、教育落后、书写工具的不普及,未能产生影响。四、五十年代,书法家白蕉、邓散木先生以毛笔大家的身份对钢笔书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艺术性尝试,但其主要功能仍是考虑实用。在邓散木先生编写的《钢笔字写法》一书中对楷书以蘸水笔为书写工具,技法上却采用了毛笔运笔“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藏锋技法(见图一),不仅不能满足快捷、便利的实用要求,而且强求模仿毛笔技法,在艺术上大大削弱了硬笔书法本身的艺术个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作用。之后,海上书法家黄若舟先生从实用快写目的出发,探求钢笔字的实用。黄若舟先生早在三十年代致力于汉字通行书体的研究,并出版《通书》,后发展为《汉字快写法》,其书已发行上千万册,影响较大。但黄老提出“学习书法应以楷书为体,行草为用”的观点,使其书帖中过多引入草书的写法,其复杂程度让以实用为目的的民众望而却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硬笔尤其是钢笔这一书写工具使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民众对钢笔的实用书写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且,随着民众文化品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更加希望有一种既实用又有艺术欣赏品味的艺术——硬笔书法艺术。钢笔(或硬笔)书写的实用性板块与艺术性板块发生剧烈的撞击,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极为有利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在庞中华硬笔书法诞生之前的探索者,以艺术家(毛笔书法家)的身份研究硬笔书法,由于他们在实用的探索上虽然偏重实用,但又不自觉地偏离实用,带有强烈的艺术色彩,加之时机的不成熟,因而都未获得成功。
    朱仁夫先生在《中国现代书法史》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四川大巴山中有一位青年仰天长呼:将来中国会有一个钢笔书法运动,我要发起和推动它!这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中华。”
    庞中华1965年毕业于重庆建材专科学校(今西南科技大学)地质找矿专业,文革期间随地质队在大巴山里找矿。他在劳动之余通读当时没有查禁的《鲁迅全集》时被“禁用和制造”,“论毛笔之类” 两篇文章启迪:“中国过去两千多年用毛笔写字,所以提起书法就是毛笔字。而今人人用钢笔铅笔圆珠笔写字,为什么就不能有钢笔书法呢?”,“其中鲁迅先生的《禁用和制造》、《论毛笔之类》两篇文章,指出使用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并提到我们的邻近日本,不但大量制造使用铅笔和钢笔,而且出版了很多字帖。鲁迅先生的话给我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成为我此后探索硬笔书法的理论依据。”庞中华秉承鲁迅先生“艺术的出路是要为大众服务”、“好的文艺作品应当为大众所欣赏”的主张,十年磨一笔。功夫不负有心人,由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先生撰写序言的庞中华第一本钢笔字帖《谈谈学写钢笔字》顺利出版。“硬笔书法沙漠”底下蕴藏的千百万颗种子,经庞中华的开垦,有如雨后春笋,表露出不可阻挡的大好形势。该字帖发行量奇迹般地创下千万册的记录,这使其名字刻进了千百万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心坎里。随后的1983年10月,庞中华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主讲长达四年的“钢笔书法讲座”。借助现代媒介的东风,庞中华已是神州大地家喻户晓的人物,至少在硬笔书坛如此。
    1985年庞中华辞去公职,全身心投入硬笔书法事业。先是举办培训班,成立了“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后又成立“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为宣传、推动硬笔书法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1993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政部的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唯一合法的全国性硬笔书法社团——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由庞中华任主席兼法人代表,于中国硬笔书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庞中华既是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又是连任文化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并频频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力传播硬笔书法,字帖发行总量突破亿册,事业如日中天。

——是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庞中华,是庞中华坚定执着的追求造就了其硬笔书法事业。

    二.庞中华硬笔书法评析。

    进入新世纪,庞中华的许多著作里均这样介绍他“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当代中国硬笔书法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时下论书品人,杰出者多以“著名”冠之,但真正意义上的著名却仅属于那少数人。当我们看到许多书人的名字时,却发现并不熟悉,这可能也是当代硬笔书坛著名者的悲哀。试想,已故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不谈其著名,他却为所有的书法爱好者所熟知,此为真著名者,庞中华亦如此。然而,既是“著名书法家”,着力点当在“书法家”三字上。“书家,是靠书法作品与人对话的,他的价值存在与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他。”书法家水平的高低,表现在他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上,书法作品的好与坏,亦能反映出作书者的书法水平来。
    作为“著名书法家”的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是当前硬笔书法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当代硬笔书坛,对庞中华硬笔书法的评价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庞中华的硬笔书法舒展大方,清晰明快,是硬笔书法爱好者学习硬笔书法的极佳范本。且庞中华于真、行、隶、篆诸体又多有擅长,作为硬笔书法家的庞中华是成功的,他的硬笔书法水平与影响从其诸多的追随者得到了诠释。另一种观点认为:庞中华的字太俗,用笔单调死板,千纸一类,接近印刷体般的作品使人怀疑是写字而非书法。现今科技发达,打开互联网,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庞中华书法评论”几字,浏览一下会发现,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似乎比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要多一些。好与不好,见仁见智。
    欣赏书法,评析书法,首先就得明白什么是书法,书法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弄清了书法的本质,知道书法的评价标准,才能对书法作品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侯忠明先生在《书法篆刻艺术》一书中把书法本质分解为一个具有二级层次的概念。即从不同的层次来看书法是什么。第一个层次:“书法是一门汉字书写的技能,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汉字,二是书写技能。”书法离不开书写汉字这个基础,而且通过一定的技法、技巧来表现,目的是把汉字写对写美。笔者认为该层次的书法可理解为“实用书法”,要求实用第一,艺术第二。以日常实用为根本任务,其中也有整洁、悦目等浅层次的艺术要求,但主要讲究书写要清楚、规范、正确、切合实用。第二个层次:“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书写为基础的传统艺术。关键点有三个:基础、传统、艺术。”该层次的书法可理解为“艺术书法”。要求艺术第一,实用第二。以实用性为基础,追求鲜明的个性和典型的艺术风格,其主旨在于创造供欣赏的书法艺术作品。他是实用书法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明确了书法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根据书法层次的不同去欣赏和评价具体的书法作品。
    实用书法主要侧重于日常应用,其应用范围很广,如日常钢笔、圆珠笔写信、答卷、作笔记等,因此从实用书法的角度来讲,我们日常用得最多的书体是楷书和行书。
    “寄娄阳小朋友”(图二)是庞中华写给娄阳小朋友的一封信。字体为楷书,横写。纵观此书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字体清楚规范,让阅读此信的人对信中内容一目了然。单个字的用笔结体都比较到位,章法合理,显得清晰大方,丝毫不会觉得凌乱,富有秩序美。
   图三是庞中华写给“硬笔书法天地”网站站长史洪清先生的信封。字体为行书。其用笔沉着、刚劲、规范,结体清晰,舒展大方,布局符合书写信封的基本要求,给人以美的享受。
    因此从实用书法层次上来讲,庞中华的硬笔字具有用笔刚劲、挺拔,结体工稳、清丽,线条明朗、瘦硬的特点。不消说,很好得达到了实用书法的要求。“学书法,是为实用。总要把字写好,别人才认识,自己也才满意,学习硬笔书法,本为日常实用”庞中华以实用为本,以美观通俗为支点,创造出一种工稳,秀美的书体,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既想实用又想美观的目的,使钢笔字的实用书写出现了极大的可行性,这或许就是庞中华硬笔书法风靡一时的主要原因。
    图四是庞中华用钢笔书写的一幅作品《钢笔书法之歌》,创作于1996年,原载于《庞中华书法集》。“楷书当初叫作真书,又名正书,正楷。楷书点画分明、结构方正。楷是规矩整齐、可做楷模的意思,也可称楷法。”庞中华的钢笔楷书主要取法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取其平正、规整、开阔之势,这极符合中华民族注意和习惯的审美观念。此幅楷书作品,笔下以功力见胜,法度严谨,用笔一丝不苟,端庄精密,结构工稳、匀称,光洁大方而清楚,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然而辨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利有弊,文雅疏淡中夹杂着轻俗,均匀平衡中有时又显单调。书法是艺术,强调既统一又多样,注重变化。书圣王羲之的一段话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其对结体的态度,他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意思是说,如果把字写得四平八稳,整整齐齐,好象算盘珠子那样,就不能算是书法了。此幅作品中的横、竖、撇、捺等笔画程式化,形成固定的模式,如第四行的“题、起、越”三字的捺画。从单字来说,这幅作品重复的字很多,不易写好。其中“钢”字三个,“策”字三个,“笔”字三个,“的”字三个。对于重复的字,古人很讲究。王羲之《书论》说:“为一字,数体俱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然而以此来对照这幅作品,那些重复的字论是从用笔还是结体几乎都一样,好象是一个模子里压出来的,以不变应万变,是书法之大忌。从作品整体看上去字形一般大小,排列整齐,有刻意求工之感。古人曾把那些写得方、光、正、匀的楷书称作“馆阁体”,那么,庞中华的硬笔楷书也是一种“馆阁体”。作品若写得过于四平八稳,抹去了个性,消除了差异,容易千篇一律,不见变化,缺少情趣,一切都是那么地规规距距端端正正,这样,作品的艺术性就受到了损害。“楷书的最高境界,不在端庄、稳重、严谨,而在飘扬,因为一端正稳重,严谨了,意态就难得活泼了。”此幅作品虽然不太古板,但也太规矩了些,少了若干意趣。其字介于实用与艺术之间,艺术价值不大。
    图五是庞中华写于1996年春的一幅作品《卫夫人〈笔阵图〉句》,原载于《庞中华硬笔书法电视讲座》。字体为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包括行楷和行草两种类型。”写得比较规整、端正、平稳而接近楷书的一般称作“行楷”,写得比较放纵、变化、流动而接近草书的一般称作“行草”。此幅行书作品用笔较为精熟,笔力刚劲,结字取横势。虽是行书,但仍写得平整工稳。章法上采用竖成列,横不成行的格式。初看给人一种清新、俊朗的感觉。但其用笔较为单调,如“善”、“笔”、“书” 等字的长横,“鉴”字的撇、捺等笔画。对于重复出现的字如:“善”、“鉴”、“者”、“力”、“微”、“肉”等仍旧雷同,几无变化,使其作品的欣赏价值大打折扣。从章法上看,作品中的字体一般大小,上下字的上下笔画的气势不够连贯,没有做到“一气呵成”。作者如果能在伸缩、工放、大小、繁简上多加考虑的话,做到同中求异,且注意上下字的笔势连贯,方可增强其作品的艺术性。行书有楷书的底子,字容易写得挺拔,显得刚劲。但字写得刚劲,就不容易流转。这真是有一得必有一失。如果说这幅作品之的在于笔画的挺拔、结体的工稳,那么这幅作品之失则在于用笔结体的单调、笔致欠流转。因此称其刚健可以,称其婀娜不行。“行书的最高境界是既刚健又婀娜。”
   “书法作品的高下,取决于内涵的深浅;内涵的深浅取决于传统的多少。”庞中华硬笔书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书包容量不大,缺少杂多的统一。他主要取法唐人,唐人的平实、法度的严谨使其书较为直白,这从其用笔的单调、缺乏变化以及结字的平稳对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因此,庞中华硬笔行书的艺术表现力不够强,这是客观事实,但无法动摇“庞氏”硬笔书法在当今硬笔书坛的重要地位。已故的书坛泰斗启功先生,传统功力十分深厚,而其笔法和结体往往呈现程式化趋势,为书坛褒贬不一,但启老的大家地位和在书坛所取得的成就永远也不可能被抹杀。我想,庞中华先生也是如此。
   
   三.庞中华在当代硬笔书坛的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日本硬笔书界称赞庞中华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这种称呼有是有其特定的意义的。当时中国刚刚倡导硬笔书法,而庞中华则为诸多倡导者中的领军人物,故谓之第一人。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庞中华,他是否能成为硬笔书法史上、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人呢?
   文革结束,文化复苏,硬笔书法的春天也已经到来。1980年7月,庞中华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出版,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江丰先生为此书作序,正式肯定了“钢笔书法”这个概念,并认为:“写钢笔字也将产生书法家。”《谈谈学写钢笔字》是文革后的第一本硬笔字帖,也是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的硬笔书法字帖,发行量超过1800万册。该字帖出版于1980年,至今已有二十七年。二十七年后的今天再审视该字帖,它仍是一册较高水准的字帖,它仍在吸引许多学习者学习它,研究它。可以断言《谈谈学写钢笔字》是硬笔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后庞中华编写了许多硬笔字帖,代表作有“《庞中华钢笔字帖》、《庞中华现代硬笔字帖》、《青少年钢笔字帖》、《庞中华书法集》、《庞中华诗抄》、《硬笔书法简论》等总印数已突破亿册。”庞中华的字帖可算当代硬笔书法字帖之冠。以字帖教化学书者是庞中华传播其硬笔书法的重要方式,也是庞中华涉身硬笔书法教育的形式之一,它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的形式更证明了当时庞中华硬笔书法的吸引力。从《谈谈学写钢笔字》到其他硬笔字帖,庞中华为硬笔书坛以字帖育人的领军人物,是为客观事实。
    八十年代中期郑州的“中华硬笔书法函授中心”至今还让许多人记忆犹新。大规模的以知名书家为核心的函授教学庞中华是第一人,此后以郑州的“中华硬笔书法函授中心”为核心,又生发出诸多的分中心,硬笔书法函授教育蔚然成风。今天的“庞中华硬笔书法学校”和“庞中华硬笔书法函授学院”仍在培育书坛新人,书法函授也以有二十余年,“迄今已培养学员120余万人。” 从办学时间,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影响等方面总体衡量,庞中华又占了个第一。
    自从1983年开始,庞中华多次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邀请,举办“钢笔书法讲座”和各种专题节目,且以手风琴融入硬笔书法创作与教学,一开新境,使其“快乐立体教学法”独树一帜,影响深远。1993年12月“庞中华书法艺术”教学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赠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化部,为人民子弟兵献上一份厚礼。1997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庞中华硬笔书法讲座”的姐妹篇,长达二十五集的“庞中华硬笔书法艺术讲座”。综合看庞中华的硬笔书法电视讲座,融历史、艺术、教学为一炉,向观众介绍了硬笔书法的悠久历史,展示了硬笔书法多姿多彩的艺术,生动形象地传授了硬笔书法技巧。书法电视讲座庞中华又得头牌。
    庞中华深入部队开展硬笔书法教学应追溯到1986年。庞中华在云南上老山前线教子弟兵硬笔书法,在阵地上,在部队引发了硬笔书法热,庞中华的字帖在部队大受欢迎。此后庞中华深入各个部队开展硬笔书法教学,并将大量的字帖、资料赠给官兵,其中香港部队庞中华就三次前往授课,极受欢迎。在部队,庞中华就是书法,书法就是庞中华,部队官兵均知道作为硬笔书法家的庞中华,这一点上庞中华又获得了极大成功。
    自1981年以来,庞中华在海内外著名学府、部队、机关义务演讲逾千场。他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那种热情奔放、精彩生动的讲演风格,激起观众和读者的强烈共鸣。他对读者和观众充满深深的爱心,不辞辛劳地为广大观众签名即达数十万人次,(图六为庞中华给笔者的亲笔签名)这在书法史上也是空前的。
    庞中华热心提携后生,勉励来者,自1984年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钢笔书法讲座获得盛名以来,就经常应邀为硬笔书法的新人新作题字、作序、推荐作品。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后生关爱鼓励,许多硬笔书法的后起之秀都以有庞中华题字或写序为荣耀。
    在硬笔书法国际交流方面,庞中华更是不遗余力。庞中华在八十年代初访问日本,带去了中国的硬笔书法艺术,日本书法界从此认识了庞中华,认识了中国的硬笔书法艺术。此后庞中华又远涉欧洲、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很多外国的书家是通过这样的交流,认识了中国的硬笔书法艺术。在国际间的硬笔书法交流方面,庞中华的贡献成就亦无他人比肩。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管理法的颁布,使硬笔书法的群众社团开始步入法治轨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领导下,以往自发成立的各种硬笔书法社团经过民主协商和民主推选,最后经文化部、民政部批准认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于1993年5月在北京宣告成立。作为协会负责人的庞中华是第一个由国家认定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硬笔书法社团的领导者,担任此重任的庞中华又获得了个第一。
    现在我们再品味“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这一称谓时,会觉得庞中华无愧于这一称号。   

    庞中华在其创作的一幅作品中这样写道(图七):“中华致力于硬笔书法之传播凡二十余年,其目的在促进亿万中国青少年写好祖国文字,弘扬我中华文化,培养爱国爱民之博大爱心。中华曾著书立说,创办学校,电视讲座,呼唤奔走,历尽坎坷,积劳成病,虽九死犹未悔也!终于唤起亿万年轻朋友,掀起浩荡之硬笔书法大潮,成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开创了中国硬笔书法之美好前景。”硬笔书法家庞中华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位置,他仍然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从事着自己的事业。把硬笔字推而广之为艺术,并使更多的人从事这项艺术。庞中华已实现了他的理想。将来他要做的是沿着这条路坚韧地走下去,正如沈鹏先生所言:“为硬笔书法开辟更加广阔绚丽的前程。这是我对中华和硬笔书法界同志们的期望所在。”这也是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的期待!

[参考文献]

黄若舟:《硬笔书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庞中华:《硬笔书法简论》,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8,49页。

顾仲安:《中国硬笔书法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朱仁夫:《中国现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庞中华:《庞中华散文选》,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庞中华:《庞中华书法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沈鸿根:《中国硬笔书法名家作品鉴赏》,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74,128,44页。

侯忠明,章继肃:《书法篆刻艺术》,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0页。

庞中华:《庞中华硬笔书法电视讲座》,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黄若舟:《中国书法教学》,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曹长远:《师范硬笔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82页。

沈鸿根:《少字数书法名家作品鉴赏》,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庞中华:《庞中华感悟人生》,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庞中华:《庞中华诗抄》,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50万人同时在玩的网游,你不试试吗?

   





[ 本帖最后由 波波夫 于 2007-11-13 17:10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庞中华先生硬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