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协要做的不是透明,而是指引书法发展的方向,你不觉得这样透明的让我们看见评选的黑暗更残忍吗?如果评选公正,我们宁愿不要透明,但失去了起码的评选准则,我们得来的透明有什么意义呢??
丁先生是好意, ...
em13 em1 em1
公开是好事,但评审却存在严重的问题!
以前的展览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投稿者无法了解自己的水平究竟怎样,现在有了网络就不一样了.看到九届国展中入终评的作品,真让人啼笑皆非,想哭的心都有了!好作品没上去几个,拙劣的作品却上了一大堆--------仅在隶书的入终评作品中,就有130余幅作品根本就没个看!而且上去的大都是评委风格的作品,但水平确实是太差了!!临作也上来了,不会用笔的也有,错字的大对联也上来了,毛病多多!不知道评委咋评的?是没水平还是注水了?中国书协咋不管呢?是管不了?真不明白这样不负责任的评委怎么上来的?十届国展但愿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em1 . 这就是在进步!!!em2 透不透明,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可以用来说明问题:盗窃是不透明的,抢劫是透明的。
盗窃让人糊里糊涂便丢失了财物,抢劫使人知道作案者的面目或大致牲,你就不能说抢劫比盗窃开明。
[ 本帖最后由 刘松山 于 2007-10-19 17:44 编辑 ] 首先一个问题是,书法展,国字第一号的书法展,代表了国家最高水准的书法展,怎么会成了彻头彻尾的设计展了呢?书法是靠设计出来的吗?书法家变成了设计师可以几年内就出一个,但是真正的书法家几十年乃至一生才能出现。
很多大家公认的书法家的作品在这次展览中没能出现在终评的现场,大家感到疑惑,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被大家认同的书法家,之所以被认同,除了他每次在展览中的作品被认同以外,主要是对他们的书艺产生了由衷的钦佩。这种钦佩,绝不是短时间出现的,也不会自短时间内消失。
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的书家,不可能在应对这样的大展中交出他水准以下的作品。这样的大展,每个人的作品要作横向的比较(人与人的比较),而不是一个人的现在作品与他的过去或将来的作品的比较。一个展览,看作品时,既要看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水平,没有水平,只比新意的话,这个展览就成了活脱的创意展。这个时代在审美的快速变化中,人们追求新意,但在书法的欣赏中,缺乏水平的新意就变成了飘摇的落花,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
这么快的评审,数万件的作品,在几天内扫过,如果再加上有些作品的讨论和争议,算起来有些作品恐怕只剩下一两秒的时间来决定去留。但凡有一点头脑的人都会明白,一两秒的时间,别说是评委看清一幅作品,就算是看清了,一个小组的三或五或七位评委,又怎么有时间来行使他们的同意或否决权呢?这么说,这种所谓的民主选举最后落到一两秒上时,也只剩下了一个评委说了算的“独裁”局面,这种评选还公平吗?
书协举办这次展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引进了媒体观察。但是正因为媒体的参与,让人们看到了终评中(入选+入展)各类作品的原貌。综合几大书法网站的图录,人们可以看到所有终评的作品,无以计数的劣质作品与众多的设计性极强但功力极弱的作品,几乎充斥了整个展厅。
这些作品与落选高手的作品有着天壤之别,让人不禁怀疑,这些作品是怎么溜过那么多评委的眼睛的!
历次大展都会有遗珠之憾,但是从来没有一届有如此之多。满地都是遗珠,评、展有何权威? 不要抱怨,应该为阳光、透明喝彩。 公开公正无愧于心 em4 em4 em4
知道人家的诸葛亮会议吗?
知道媒体报道还有下次吗?
令人头疼的媒体呀!em4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泰安街26号 李云中
【云中网页】 http://3AAA.5d6d.com
Email: Lyz.ca@163.comQQ:27465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