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7-10-8 08:12

武侠中国与人文希腊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定位问题

武侠中国与人文希腊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定位问题            

牟群   

2004夏天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当希腊人以他们深沉的睿智和超越的视野给全人类递上一张璀灿的名片,献上一部辉煌的人文诗篇之时,无疑给下届奥运会东道主中国出了一道横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难题。
奥运开幕式不仅是体育精神的艺术展现,更是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社会意志的直观。北京市市长王歧山先生在谈到关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说“开幕式成功了,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见《南方周末》)盛期不远,北京、中国,到底能拿出什么样的奥运会开幕式以飨全球期待?以展中国风貌?眼下最该着急的,恐怕不是什么形式和组织,而是 2008奥运开幕式的文化精神定位。借王歧山市长的话,那就是:文化精神定位对了,开幕式就成功了一半。

一、希腊玩的是精神原典,中国玩的是武侠时尚

历史恩宠于希腊,蔚蓝色的地中海、白色的众神之车、金色的麦田、自由的生活与释放的歌喉,…雅典奥运会的视觉要素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个国家所能贡献于人类的传世精典与永恒启示。众神的希腊、人文的希腊。跟奥林匹亚的火种一样,希腊的人文精神启动了人类文明的理性之路。这种精神迹化于艺术、推演于历史、溶裁于时代,挥斥于方来、挺立于天地。
历史同样恩宠于中国, 几乎与希腊的众神和先哲同时,中国的诸子百家创立了灿烂的人文精神。精进不息,温柔敦厚的儒家精神、追求精神自由、人生与天地宇宙为一体的道家精神、以及主张兼爱、务实、策略、技能的墨家精神…都是使中华民族强盛积厚,孕育博大精深文化的人文精神要素。
令人遗憾是,这些精神要素在中国近现代逐步退变隐潜,成为非主流因素。尤其当代中国,更是与这些要素背道而驰,悉以现实发展的实用主义需求为据。
与这些经典精神的消隐相反,武侠精神却堂而皇之成为中国当代主流文化精神,大行其道,与市场经济商品化潮流合媒同媾,愈演愈烈,且被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是一种健康文化。通过传媒的推波助澜,金庸的价值被无限放大,张艺谋的“英雄”、李安的“卧虎藏龙”、以及李小龙、成龙所展现的“功夫”, 成为中国文化形态的国际vi识别系统、符号、标志。
由张艺谋任导演的在雅典奥运会上代表中国“接招儿”的8分钟艺术表演,虽亦不乏东方的视象特征,但实在使人感触不到有什么人文精神可言。虽属时间短促急就,但毕竟千年一鸣,实可深思熟虑而出之。8分钟表演给人的感觉是叙事逻辑混乱、精神轨迹空缺的急就拼凑:传统符号(京剧脸谱)加上民间符号(高跷)加上武术动感识别符号(打斗功夫)加上流行歌舞厅式商演符号(女子十二乐坊模式加中式靓臀超短性感符号)加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批发打折泛滥的迎宾模式符号(红绸舞)再加上洋人可识别符号(对普契尼的《茉莉花》误读)。这正是典型的今日中国演艺界黔驴技穷的拿手好戏。大锅混炒,整一个眼花燎乱。看上去很热闹,但其致命的问题是品味太低,不能昭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之灵魂,宇宙吾心之浩气,发乎情止乎礼仪的文化精神、艺术真谛。
据某刊报道,当代文坛大侠金庸先生曾向张艺谋导演献策,要把川剧变脸也塞进这8分钟去。理由是此乃中国真正绝活儿。如果真如金先生所愿,那这8分钟真是奏响了武侠加商演加玄诡的时代最强音。张艺谋毫无疑问是当下中国最优秀的导演,但这正是使理性的文化观照忧患所在。背负民众趋趣和官方期待的张艺谋导演,在8分钟个人才华的乏善可陈背后,其实暴露出整个中华民族当下文化精神的失落缺位。说起来还真不该由张艺谋来承负产生这种遗憾的全部责任。

二、武侠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大误区

尽管各种对武侠小说正名,将武侠演义擢升到国粹精髓的理论层出不穷,但武侠精神的盛世浪潮却升腾着既远离精神原典,又远离大众现实的迷雾。正如《神雕侠侣》、《英雄》、《十面埋伏》的叙事方式,既非历史意义的真实,亦非生活存在的真实。既非理性的忧患胸豁,又非心灵的宛柔情致,这种美仑美奂的集体意识虚无,如何竞成了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寓所?
武侠文艺就是一种虚枉文化意识和商业利益共谋的文艺形态。在正常的理性控社会中,社会和民众具有主体意识支撑。这种东西不过有其相应合理的生存空间。但当缺乏社会主体意识和理性秩序之时,这种东西便会僭越其本身应据的地位、规格,而催生魔幻的力量、制造超级神话。尤其是经典文化普遍消衰,大众文化蓬勃兴旺的今天。理性的光辉往往被感性的红尘所遮蔽。在大众文化成为主流的当下文化生态中,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评判机制,就不能产生澄显理性的话语权威。而中国当下的文化生态正是如此。评判机制追随大众趋趣,迎合利益需求,丧失理性标准。
那么剩下的评判权威就是本来最缺乏专业知识和理性意识的传媒。传媒对文化生予死夺,捧之杀之。其唯一的资本就是无处不在的强迫输入。其主旨使命就是把事儿搞大。故民谚有曰:传媒、传媒,把事情传出去,把人“霉”倒。传媒的力量与霸权是全球性的。但在理性秩序中,由理性的意识指导传媒,而当下中国的传媒几乎没有对公众趣味提供理性健康咨询的平台,没有理性公允的评判声音,只有所谓“娱记”群体的起哄。中国当下的娱乐传媒充斥着浮燥平庸与艳俗挑唆。既便有些理性的声音也被“娱记”的喧嚣淹没。由于这种全民的浮燥。艺术界与观众相互讨好、吹捧、使坏,失却起码的理性戒尺,褪化成了真正的“娱乐界”。看上去艳若桃李,其实溃疡腐朽。造成中国文艺整体的创作肤浅化与接受弱智化。这就是中国演艺界的真实形态。
现在回过头来说武侠意识为何成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寓所、文化主流与vi识别符号。
武与侠,原本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尚书》所谓:“乃武乃文”,是指与思想文化相对成的强力、技击、军事。武,在古代也作为一种职业阶层,《淮南子注》曰:“武,士也,江淮间谓士为武”。《史记.游侠传》的“侠”概念是“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曷可少哉。”侠,就是指出言必信,见义勇为,急人之难的信义者和义行。在中国历代统治中,文、武、侠的概念都产生在道德信义的前提之下。否之则会出现《韩非子.五蠹》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现象。文治与武功,是统治者的双刃剑,在政权未定和文明混蒙时,武功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而在政权既定,文明盘固之时,武力暴力均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人类武功,只有与真正的文治(民主)和科学结合,才能无往不胜,而民主缺位,武力与科学结合,只会产生邪恶的杀人机器。
武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并未形成一种普遍观念和民族意识,中国数千年一直是专制社会,武的功用体现为镇压内乱、剿灭异已。而统治人民用的是礼教驯化而非武。民间若有胆敢动武者,则视为匪,必剿杀之。从唐代始历宋、明、清的武举乡试,正是将民间的武才网络进专制机器。中华武术的最高原则仍是道与德,即武德与侠义。武术也在宗法社会中必然形成门派体制、章法程式、古训陈规、师传秘艺、道门嫡传。而中国民间武功传习,大多出于地方治安社会稳定的团练乡丁性质。中国民间的习武心理,更多出于宗法礼教之下的力心平衡,强身健体。百姓也作为在动荡世道的防身自卫之术。由于儒家礼教讲求中庸敦厚,封建统治铁幕森严,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严格意义的全民“尚武”的观念习俗和整体意志。中国人的整体意识是非尚武的“合为贵”意识。驻守现实,温良恭俭让,循规蹈矩。中国历史上关于侠的记载,仅见唐《太平广记》关于“豪侠”的描述,如红线、昆仑奴、虬髯客、聂隐娘等。且多偏重其侠义而非武术。“”直到明代工商发达,市井文艺繁茂,才有《三侠五义》、《水浒》等民间说部,通俗文学流传,且屡遭禁。明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关于侠的描述与《太平广记》基本一致。中国人的所谓“尚武”精神,是被现代港台武侠文艺无限地夸大了。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形成渲染细节,制造招式套路的话语形式和语境,正是出于依附传媒(附刊)流布,顺应现代通俗阅读趣味的商业目的。金庸本人就是靠传媒起家的《明报》报主。
武侠文艺的一大遮蔽就是企图伪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
真正国民性“尚武”的是日本。日本由于岛国狭窄空间,多火山自然灾难,缺乏安全感。有着动荡的历史、诸侯帮主斗争激烈,老百姓生活在半军事化状态。直到二战时期,崇尚武力的“武士道”精神通过教育渗透国民意识。军国主义的扩张最终使其失败。今天,不认错不忏悔的耻感意识、邪门文化还潜伏在日本一些政要身上,这对中国、亚洲、世界的安全是最具危害的。
再来看看“侠”的概念:
侠,就是替天行道的另类英雄。行为不受现世尘界规范,往往体现道德的仗义和精神的孤标。侠的历史有两千多年,诸如为影视导演乐兹不疲的剌客荆轲,民众往往对其充满景仰、赞许和同情。然而在中国的现实中,却绝不可能容许侠的存在。皇帝要的是民众的驯服,儒学之所以被统治者推崇,乃是因其强调个人心性欲求与社会规范相符合。“侠”的英雄主义、道德承负、无羁行为、超越现实,这些属性都为统治者所不能接受。这亦是侠书多遭禁之因。正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侠,故侠的自由精神形态弥足珍贵。所有在现实中无法排遣的压抑,所有在现实中不可实现的放达发泄,都可以侠的名义进行,在虚拟的自由世界里进行对现实的抗逆。武侠小说也是一种避害逃逸的文学形态。侠的概念、侠的形象成为民间吐怨扬忿、伸张不平的载体。侠义体现道德,拯扶无助。侠行承载幻觉,在虚无世界中完成在现实世界中永远无法兑现的理想。
侠的精神其实是一种通俗审美精神。它体现了英雄气概、豪杰行为的虚拟实现、幻觉满足。大侠们永远承担道义,身怀绝技,匡扶正义,拨刀相助。胜利终将替代失败,大侠们永远有着超凡绝尘的风姿伟仪,不食人间烟火俗气。侠的这种以虚拟性取代现实遗缺的特征,正好暗合了民众的审美诉求和心理欲望,其作用有类某些公司员工休息室里贴着老板名字的沙袋。
侠,就是在民众期待和社会桎梏的夹缝中挤出的一种虚拟英雄精神。不能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但能满足民众忿怨的排遣。这种精神有几分叛逆,有几分道义,有几分绝技。而更多的是避逸。大侠们永远隐于深山、傲啸林泉,与现实秩序保持着远远的距离。侠,是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统治秩序中,刺激人们麻木心态的一注解药。侠,是救世英雄,道义理想的幻影。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宗遗产,一是以“三言两拍”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本,一是以“三侠五义”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文本。前者在今天已差不多销声匿迹,而后者在今天却发扬光大。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武侠小说的虚拟性与当下大众文化相投契。而前者却伴随文化形态断裂而消解。金庸先生无疑是将武侠文化导入当代通俗文化的巨擎。或称文化魔术大师。能化传统的瘸朽为世俗的神奇。金庸的通俗武侠小说正是脱颖于当代中国文化断裂、精神空白与现实处境之间的夹缝。金庸的成功毋庸置疑,在一个没有宗教精神的国度,通俗文艺能替代半个宗教的作用。金氏武侠小说热、武术热、麻将热,是2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性运动。在这如火如荼的全民运动中,发生了无可奈何的遮蔽。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典被遮蔽了。感性、物欲、野性、虚枉性被无限地放大、张扬了。在传媒界、演艺界的推波助澜之下,商品经济与传统文化的表象联姻,整个中国民心浮躁骚动,虚华表浅。演艺界整体缺钙贪血。
但武侠就是武侠,其历史的定义和虚拟的本质使其难入理性的殿堂。武侠文化之所对民族文化的当代复兴有着消极的副作用,在于其并不能通过理性的观照、思辩的梳理而培固民族机体的强盛,实施道德精神的重建。而是通过与大众文化的合流,导致民族心态的浮燥和道德精神的消解 。据传媒报道,金庸先生正在写作一部中国通史,祝愿金庸先生能够切断武侠的视觉而秉持历史的洪规。
武侠精神虽然不是当下中国文艺的全部,但武侠精神所传递的虚枉道德秩序、扭曲的自由精神、模式化的语言系统,已经浸淫国人的接受习惯和审美意识。成为当下文艺界争夺市场的目的与手段。来自幽古的武侠话语和来自当下游戏人生的“嬉痞”话语,基本统治了中国当代文化及审美意识的大盘。这种虚枉的精神价值和话语形式有着填补国人精神空茫,磨砺国人小脑活力的作用,但却无益于国民心性之根本、国家形象之尊严、民族文化之正果。武侠精神和话语,以及游戏人生的“嬉痞”话语,可以视作为历史的存在和现实的选择,但绝不应该作为民族、国家文化的主流,尤其不能作为展现于世界的奥运开幕式之文化主流和叙事话语。

三、拿什么拯救你?国民文化精神!用什么定位你?2008奥运会开幕式。

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定位。不仅是展露风彩于全球的应时之谋,更为深远的意义是重梳中国文化源流要义,洞明国人精神来路与去向的重要枢机,无论是北京奥运会官员或更高层主管官员,还是文化、艺术、体育界人士,在此当头,都应本着对国家、民族、人民负责的精神,反省当下中国文化鱼龙混杂的得失,认真思索开幕式的文化定位。重新审视、寻求、选择中华文化精神博大精深的资源。同时应冷静思索什么是国际化和全球性认同。
2008开幕式的文化定位。必然涵盖奥林匹克精神(体育人类)。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文化主题(和平、发展、环境、健康),更重要的是以中国人的独特的方式、中华民族特有的博大文化、中国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现。使我们的开幕式发乎情止乎礼义,既孕涵深远博奥,又不失现实浪漫。真正展现大国风范、礼乐兴邦。
中国文化哲学、精神智慧、艺术法则如何作用于全球文化建树?在亚洲,日本、南韩都已举办过奥运会或足球世界杯,在开幕式上都以其民族的独特文化视角展现了当代国际体育人文。中国文化历史上从来是影响日本、韩国的业师,真正的东方文化,正宗的“黄仲大吕”理应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体现。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仅是艺术形式,不仅是艺术界的事。更是文化精神,更是文化学者所应关注、研讨、策划之事。仅仅只凭艺术家个人或群体的灵感、才赋,的确难以应付这个巨大的整体文化工程。只要文化定位对了,便自然可以生发、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所以,北京奥组委应该就开幕式文化定位问题在文化学者和艺术理论家、艺术家层面进行研讨,以选择正确的文化定位。

本文提示如下中国文化源头要素,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化定位的思考基点:

1,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人与环境观。
2,中国关爱生命的哲学终极
3,中国的社会大同理想、人类和平的至高境界
4,中国的道德精神和礼仪规范。
5,中国“道”与“合”哲学观念的当代意义。
6,中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努力。
7,中国伟大、深蕴的造物神话。
8,中国独特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法则。
9,中国的文化意象与视听艺术要素。


四、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人与环境观

中国人视宇宙人生为一体。宇宙观即自然观人生观。宇宙永恒巨大,不可尽知,但人的行为恪守宇宙永恒不变、生生不息的规律即“道”。老子说“道法自然”,人类对于自然、宇宙应“如返母腹”。宇宙、自然就如养育人类的慈母怀抱。中国人的“宇宙”认识乃是:“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即时空历史。并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在中国的高人看来,宇宙与人心、天道与人格、精神与物质,都是超界越境、浩然同流、不可分割、园融无碍、大化流行。在这种绝对超越的至高境界,宇宙、自然、人生,贯通着蓬勃、盅然的生命气象。人应该与宇宙、自然相生相息,和衷共济。这种数千年一贯的宇宙自然生存环境论,今天在人类非理性发展,地球遭受浩劫后,终被全球所认同。
这种宇宙、自然、人生规律,也可以称着生命规律,即宇宙、自然和人的生命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天道、圣德,《易》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言不教,人各领悟。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孟子说“知性知天”。墨子所谓“天欲其生而恶其死”。中国这种宇宙自然环境人生观,是贯穿于历史现实未来的东方智慧,是当代人类世界发展的重要关怀所在。
中国的这种与宇宙、自然、环境一体的人类生存观,正与今日人类生存发展注重保护环境的主流意识相契合。



五、中国关爱生命的哲学终极

与希腊精神中柏拉图“部分与整体的和谐”不同,与笛卡儿以降的近代西方“二分对立、矛盾斗争”不同,中国的生命观和哲学终极是与自然相谐,和谐中道,相生相因。
《礼记 .中庸》说:“唯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与天地参,人的生命便永垂不朽。《孟子.滕文公上 》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人的生命过程,精神肉体与自然生命并存。《老子 二十五章》说:“天大,地大,人亦大”。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同价值观。中国之谓“中国”,不仅出自古人自我心中的地域观,也出自中和中庸、不偏不倚的事物观,在天地之间的永恒生命观。
朱熹《中庸.首章》曰:“中也者,天地之所以立也,故曰大本;和也者,化育之所以形也,故曰达到,此天命之全也,人之所受,盖亦莫非此理之全…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
人的存在,在天地间以立,中国人的生命观是中和的全体生命、普遍生命、万物生命、精神生命、道德生命。生命与天地、宇宙并行,关爱生命,是择善而从,依德而施。生命与人本、德行,宇宙、自然规律,统摄一体、不弃不离。中国人的生命观是普惠万物、普爱众类的生命观。
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所持,正应为中国政府今天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发展观之根据。



六、中国的社会大同理想,人类和平的至高境界。

中国圣贤以人类社会大同为最高理想。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大同”社会,孔子同时洞悉了人和社会的素质缺陷、德性不济,难以到达,故拟出其描述为“小康”的社会理想和标范。《礼记.礼运》中描述孔子理想的大同境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名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如有不由比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所谓君权神授、君主国家,都是“大道既隐”后无法达到高古大同理想的无奈现实,是孔子的亚理想、亚选择。孔子描述的大同“境界”,有着超越各种社会性质的人民康乐,幸福、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公共利益为上,贤良精英为治,信用修养为持的人类最高境界。
孔子的伟大和孤独,在于他建树了人类崇高理想境界,同时又承担了现实的无奈,面对礼崩乐坏,理想破灭,一辈子为了达到他心目中起码的“亚”理想境界,而疲于奔命,“信而好古”,竭忠尽诚地改造社会,施行教育。
中国圣哲的大同社会理想,人类和平的至高境界,正是今日全球人类面临战争、恐怖暴力、族类分裂、贫富差距的巨大压力,而共同努力追求的美好目标。.

七、中国的道德精神和礼仪规范

中国民族性、国民性与其它民族、国家不同之根本,就在于普遍的道德精神追求和礼仪规范传统。人类文明秩序的保障,必须关涉个人的心灵和行为不逾越共性轨则。通常有两种方式,现代西方文明通过宗教和法律来控制,这是认定人性本恶,人有原罪的认识前提。用宗教的绝对信仰和法律的制裁来管理人。中国没有信仰意义的宗教,法律意识亦很淡漠,中国自古靠的是道德精神的标树和礼仪规范的教育来维持社会和文明形态的稳固。这是出于“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的人性本善的认识前提。这正是东西方文明各自保持生命力的最大差异所在。中国素谓“礼仪之邦”,《论语》中说:“非礼毋言,非礼毋行”,“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谓“义”就是道德精神。“礼”就是礼仪规范。孔训的要义是以道德精神控制贪欲功利,以礼仪规范防止人心堕落。中国历来以道德教化治民,使个人心灵与社会规范相符。道德教化,相比宗教、法律,有着更为本质的作用,因其道不远人,通过贯穿于生活细节的礼仪规范,使民众性灵富于同情、宽恕、仁厚、博大、讲信、修睦的高尚品位。中国最理想的政治是“仁政”。即最高的政治是道德。孔子所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的政治就是宗教。孔子的宗教就是道德。仁德政治的核心在信诚。百姓和政府都应以信诚为最高持守、最后底线。在《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孔子,如果不得已必需去掉粮食、军备、民政(信诚)中的一个,应去掉哪个?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个,该去掉谁?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今日中国出现贪欲泛滥、礼崩乐坏现象,正是由于全民信奉实用主义,趋利避义,道德教化消解。中国当下最应做的不仅是肃贪反腐,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而更应宏扬数千年中华民族道德精神。重建道德理想,施行礼仪规范教育。通过政治度改革,使中国重新真正成为礼仪之帮,道德之邦,文明大国。

八,中国“道”与“合”哲学概念的当代意义

中国哲学认识的核心是“道”,即是认识对象、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一阴一阳为之道”。由阴阳对极概念产生互动,演尽人的认识和事物的生成动因。由于阴阳对极概念建立在先验的设定和予置的模式之上,所有的认识标准都出自这种设定的模式,而非在严密的逻辑体系之上。西方哲学思维所依据的逻辑体系,是建立在概念的非此即彼、否定之否定、符正与背反的定律之上。逻辑推论强调证明过程的必然性和目的绝对性。而中国哲学认识强调条件的相对性。给相同的因设置不同的条件以证明不尽相同的果。阴阳辩证的认识成就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但也丧失了进入逻辑分析、思辨层面的可能性。
哲学关涉认识之维与价值之维。
在认识取向上,古希腊的哲学肇端和西方现代分析的主流哲学,直接推进了各种现代理论与应用。直接促进了人类事功。而中国哲学在此方面,由于其不苟更元的朴素特性,则具有很大的本源局限性。尽管学界能够列举众多中国古代科学的辉煌成就和认识论的合理性。但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具有几乎完全不同的更元性质。中国哲学认识的这种缺陷与近代中国封闭的社会形态,都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西方科学与先进思想所在。
在价值取向上,西方文明发展极盛,同时暴露出人类社会严重的向题。由非此即彼的西方源头思想认识,或许会加剧这个星球的灾难和人类的对立。在此当头,中国哲学的价值之维,显现出可弥其需的合理性。强调对极概念、相对事物“合”的积极取向与终极目的,无疑会从思想本源上促进人类当下矛盾危机的解决缓和。
经典哲学不能直接为现实之用,必须渗透、转化为社会思想和政治方略、科学理性、艺术形态,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遗产,必须有一个端正的心态。杜绝枉自菲薄与枉自尊大,理性地从传统的胚体中分解出优秀、合理的基因,以提供于全球的认同与选择。切忌盲目夸大中国传统哲学于当代社会进程的作用。今日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当代社会,都是普遍建立在西方文明体系之上。国际化进程是无法回避的主流现实。中国要做的,是以自身深蕴的理性和丰富的感性,着眼于全人类和国际化的前置性、前瞻性。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贡献于人类社会。
中国的鸿儒大哲们所倡“返本开新”,其实这“返本”,就是返归能作用于全人类的合现理价值。这“开新”,就是开国际化、民主、科学之新。



九、中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努力

中国人把现实人生努力与自然、宇宙的演进合拍。人生与自然秩序互为动力。孔子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入世思想通过教育使每一个人基于自已的生活现实而努力奋斗。个人的人生努力与宗法社会、道德秩序相结合,强调奋斗与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千年的训教,产生中国人勤勉务实、吃苦耐劳的国民性。使中国人具十在艰难条件下创造、积累财富的独特能力与方式。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加工厂。全世界手工业、轻工业产品的最大基地,迅速具备了发达国家所难以想象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中国人在全球范围内生存、创业、发展。业绩不凡,有目共睹。中国天的发展与增长,除了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外,传统文化、儒家训教、数千年农耕社会条件历练、遗传的国民性亦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十、中国伟大、深蕴的造物神话

文明肇始的造物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起源和民族性格的胚体、民族性灵的投注。跟希腊神话异曲同工,中国的创始诸神都具有超人的力量、雄强的意志和博大的襟怀。
“女娲造人”的神话开创了人本出于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叙事逻辑。与西方《圣经》中上帝用亚当的肋骨制造女人相比,中国的造人神话有由自着生命本质的男女平等。而西方从开始就决定了女人“第二性”的宿命。“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表达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从混蒙不可知状态进入人的认识后,形成了阴阳两极的互生概念和万物生命的互动成因。“鲧禹治水”的神话表达了面临大洪水的人类初期灾难,人类超凡的智慧和理想神圣的人格。“夸父追日”的神话表现了中国人神奇的想象力、浪漫的英雄气概,不弃不离的精进意志,与自然神融迹化的大美壮美。“精卫填海”的神话则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忠诚与天道并行不悖,以道德信念感召天地自然的精神能量。“羿射九日”的神话表达了人的伦常情感与宇宙秩序的抗争与和谐。
在重梳中华民族文化本源要义之时,审视这些经典神话,每则神话都可生发出耀目的理性精微和视觉张力。可从中汲取叙事逻辑、视觉语境。对奥运会开幕式文化精神定位不乏启示。

十一、中国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法则

中国美学的至高境界乃是人的心灵与自然宇宙相通。艺术审美作为人的创造、人生体验的本能和方式,与宇宙自然运行规律相符。作为典型东方精神形态的中国美学与作为典型西方精神形态的希腊美学不同。希腊美学注重具体的情感和经验范畴的体验,而中国美学强调生命意义、人生际遇、自然规律与情感体验的通感。孔子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即主张艺术审美是人生宇宙生命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完整结构与呈现方式。孔子同时认为审美是人生过程中的最高价值和境界。《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喟然叹曰、赞同欣赏曾点的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由于感悟宇宙无穷、盈虚有数,中国美学崇尚“无言大美”。中国美学认识了人是自然的类属,认识到人与自然相比,其认识能力、表现语言的局限性。孔子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故中国审美心灵对于审美对象只能是言不尽意。靠心灵与事物的彻底化溶即合而感悟,非能言筌。因之中国艺术的极美境界往往是“相对无言最销魂、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国人的这种意识更符合、接近审美心理本质。以为世上再完善的艺术表现形式、描述语言都难以确切表达事物的真实和完美。虽然如此,人类有感于生命宇宙大德,又不得失敬缄言,故庄子谓“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孔子有感“天地之大也,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礼记.中庸》
中国审美意识,在价值论,则以生命与自然宇宙相通而永恒。心灵与自然宇宙相接而自由。在认识论,则出于《易》之阴阳相生,一道贯之。取法中庸。绝不否认事物的对立面。由之产生中国艺术之“意象”本质的认识程式与创造法则。立意为象、观象制意,得意忘形、得形忘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中国艺术精神超越而又不否认原生物象,不凝滞于物,更注重追求物虚外的精神之涵蕴。中国的这种审美定向导致中国艺术不会偏于彻底的抽象,也不会走向彻底的具象。由于中庸精神对道德、伦理、理性、情感的贯注熏陶,中国的审美情感、中国的艺术形态不会偏于彻底的悲剧或彻底的喜剧。中国的审美范畴更人性化、心理化,更相对,更折中调合。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由于超越逻辑而更具全息性、由于超越物理而更具虚拟性。这种全息性并不承担辩折,这种虚拟性并不否认实存。
出兹以上规定,中国审美意识与中国艺术之总体原则大致可概述为:
1,广大和谐:广大乃是万物无疆,无凝无滞。和谐乃是心物无碍,圆润通融。
2,普遍生命:人的个体生命与它人生命、群体生命、自然生命、万物生命、宇宙生命相投契而获永恒。人的情感贯注于人生和万物,周游无方,大化流行。
3,驻实蹀虚:审美与现实不离不弃。艺术与人生相即相溶。于闲花野草观照宇宙生机,于须臾微尘张扬浩茫永恒。在追求精神,无限超越的同时驻守现世,拥抱生话。空不毁物,虚不灭实。不滞物累,与世推移。
4,意深境远:保持人生过程的心灵观照、审美愉悦。意深乃是追寻、穷极事物的奥理与真机。境远乃是塑造、呈明智慧之光的可感可视的生态。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诚宜从以上诸端中国审美艺术之宏大处着手。中国当下文艺之所缺钙贫血,杂陈无绪,正是丢失了从大处着手的精神原则与心性标淮。要想拿出对得住世界期待、超越或媲美希腊奥运开幕式的大手笔,则必须从中国人文精神、民族文化道统的大处着手。正如宋哲张载所言“大其心则可以体天下物”。这个“大处”就是中华文化叙事的本源、本质和枢机。这个“大处”超越流行与时代、经典与通俗、历史与当下。这个“大处”就是当代中国文化精神之根、理性之据。这个“大处”就是中国艺术所应秉持的基本原则、致深致广所在。从这个“大处”着手,便可以明白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化定位的方向与禁忌:
1,超越急功近利、浮华浅表的拼凑,立足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精进不息、吾心宇宙、与时俱进的宏大叙事
2,杜绝平庸流俗、骄揉造作的伪情粉饰,立足中华原典大化流行、俯仰即拾的生命礼赞。表达经历苦难的华贵、付出悲伤的欢乐。
3,摈弃模式化、符号化、商标化的贱卖,张扬大气磅礴、才气横溢、厚积原创的浪漫诗化传达。

十二、中国的文化意象和视听艺术要素


中国文明悠古渊博,文化意象、视听艺术要素多不胜收。究其基本范畴,则均起于《易》的阴阳五行观念。
在阴阳五行观的统摄下,中国产生了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意识,形成充实完满的空间意象,同时产生了金、木、水、火、土的物质原素概念,在阴阳辩证法则之下,这些基本属性演绎无穷,生成万物。由兹作用于所有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范畴。五行观模式使伦理领域产生仁、义、礼、智、信的伦理标淮。在艺术领域则制定出青、黄、赤、白、黑的色彩概念,宫、商、角、徵、羽的音调概念。在这些基本概念规定性、意象类属规定性下,中国产生了山高水深、莫可穷尽的文化意象和视听资源。也标树了与它域不国的美感心理和艺术旨趣。诸如由五色音淮制造音乐,清明雅正,庄穆肃敬,但又不及西方音乐七色音淮更富情趣变化。五色基准的色彩规律制造绘事,万变有方,层序清明。但又不及西方色彩观念自由由奔驰,释放心灵。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必须立足原创精神,这种原创精神与时俱进但不随波逐流。承继传统而又立足开新。这就务必深省吾国文化意象、巨富遗产而重梳要义,择持精华。包涵而穿越流行时尚、浮光掠影而张扬理性,培树恒心。
中国文字应该是全球最具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并不断生发着巨大的记载、叙事、表意功能。也具有无穷的视觉魅力和艺术媒介功能。中国象形文字涵孕着巨大的艺术资源和文化精神传达力量,应该作为中国当代文化变革、视觉创造的重要切入口。

黄记文 发表于 2007-10-8 13:55

这是宣扬中华文华难得好机会,应好好把握与展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侠中国与人文希腊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