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雀园主人 发表于 2007-9-28 16:30

大多数人拥护才是权威

                     大多数人拥护才是权威

          ——“关于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问答”之疑问

                      作者招雀园主人

    2006年7月26日,书法报刊登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先生关于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答记者问,读后有几点疑问与大家共析:
    凡参评者不仅要提供本次参评的作品,而且要提供自己曾经在中国书协举办的活动中获得的成果资料,从而强化综合考察作者艺术成就的力度,更准确、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握参评作者的实际水平,使兰亭奖与届展、单项展的奖项区别开来(张海语)。
    疑问:中国书法兰亭奖是评优秀作品还是评优秀书法家?如果是评优秀作品,就不要看投稿作者的背景,不管他是哪一级的书协会员,不管他过去入过多少国展、获过多少大奖、发表过多少论文,只看他本次提供的作品是优秀还是拙劣。昔日的辉煌不能成为获得最高奖的理由。名不见经传的藏族作家阿来因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而扬名文坛。如果按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奖规则,不管《尘埃落定》多么优秀,茅盾文学奖也轮不到没有煌煌业绩的阿来头上。
    如果兰亭奖象张旭光先生说的“是通过作品来评人,是作者获奖,而不是一件作品获奖”,那么,我看完全没有必要设置什么兰亭奖再让作者投一次稿,倒不如来一次书法职称评选活动,以近年来的成绩评出“一、二、三级书法师”,或搞一次中国“十强、百强、千强书法家”评选。可以象其他系列的职称评审一样,由申请者填写申请表,填报近年来取得成绩,由中国书协审批。所谓业绩应包括各种书展入展获奖情况,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的书法类文章,而不单单是在中国书协举办的活动中获得的成果,中国书法兰亭奖必竟是中国书法政府奖,而不是中国书协最高奖,更不是中国书协会员奖,不要给人造成一种中国书协独霸兰亭奖的印象。
    兰亭奖是书法界的最高奖项,为了体现其专业的权威性,我们设限只有中国书协会员才能参加。这种设限的做法,在许多行业和门类、许多国液偷厍荚捎茫⒎俏颐嵌来础#ㄕ藕S铮?
    疑问:为兰亭奖设限,不知张海先生借鉴的是哪个行业、门类、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每一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行业特点,每个国家和地区也都有自己的国情和区情,其评比活动都有各自的特色,不可一概而论。中国书协奇招迭出,“兰亭奖只有中国书协会员才能参加”“将拟获奖作者的全部作品和有关资料全部上网听取网上意见”本已令人非议,张海先生“奥运会”的比喻更是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实不知张海先生借鉴的是哪个行业、门类、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诺贝尔奖规定了只有大学教授、院士级人物才能参评吗?茅盾文学将规定了只有中国作协会员才能参评吗?中国XX食品上榜品牌规定了只有产值超亿元的公司才能参评了吗?
    无门槛儿进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作者被认知、被认同的渴望,但缺陷也是明显的。相信广大书法爱好者会逐步理解这点,并最后达成共识。(张海语)
    疑问:无门槛儿进入的缺陷明显在何处?张海先生没有明确说明,我想无非有这么两点:一是评审委员会的工作量会增加。但中国书协的届展、单项展不都是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可以参加吗。可哪一次也没有听说把中国书协评委会的大员们累趴下,哪一次不都是“公平、公正、公开”地“圆满结束”。为什么偏偏作为中国书法政府奖的兰亭奖,这么一次被“认知认同”的机会,却只让中国书协会员来分享,却将广大书法爱好者拒之门外呢?二是参评作品的质量会下降。张海先生一定认为无门槛儿进入,投稿作品定会“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兰亭奖的质量。非也,窃以为,只要评审工作组织严密,评委敬业精神强,优秀的作品一定会脱颖而出,而且选择优秀作品、优秀书家的范围会更大,质量会更高。这要比仅仅在中国书协会员的小圈子内评比中国书法最高奖更容易得到广大范围的认知认同。
    考虑到中国书协会员以外的广大书法作者积极参与的热情,在举办兰亭奖活动的同时,单列一个展览,希望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张海语)
    疑问:设立兰亭新人奖,能够多大程度上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积极参与的热情”?看来张海先生把中国书法最高奖定位在中国书协会员之间,知道定会招致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非议,伤害“广大书法作者积极参与的热情”,于是就在兰亭奖之外设立了一个安慰性质的兰亭新人奖,让没有机会进入兰亭奖的书法爱好者也能有机会沾上“兰亭”二字的光,不知他是在考虑照顾“广大书法爱好者积极参与的热情”,还是在满足部分非中国书协会员的虚荣心。中国书协已经设立有“新人新作展”,再举办兰亭新人展纯属多此一举。中国书法兰亭奖,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广大书法作者参与的热情并不象一些人想象得那样脆弱得很容易受到伤害。中国书法兰亭奖,也不象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将成为中国最权威的书法奖项。
    在评选机制和程序上要进一步改革,要通过有效措施,在“公开透明,民主公正”上下功夫,实施“阳光评审”。这次评审设立“计票大厅”,在公证人员、监审人员、评委、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共同监督下唱票、计票、统计,再通过电脑跟进,真正实现现场出结果。(张旭光语)
    疑问:确保书法评选公平公正的关键是什么?所谓的“民主”“透明”“阳光”“公证”“电脑跟进”“现场出结果”,看似严密科学,其实都没有抓住确保书法评选公平公正的关键。我认为要保证书法评选公平公正的关键是张海先生所说的评委的执行力和公信力。除了保证让那些专业水平高、评审经验和辩识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书法专业人士进入评委会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使评委能够独立行使评审权的机制,使他们少受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如果每次展评都是,一堆评委团结在评委会主任周围,领导一声“这幅作品不错呀”,于是众评委会纷纷把优秀票随张秘书长投了下去,这样的评审何来公平公正。我目睹过一个村庄的村委主任选举的全过程,那里设有秘密写票室,一次只进去一名选民,前一名选民填写完票投入票箱后,下一个选民才能进去。我还参加过单位的优秀考核,无计名投票,写好票投入票箱。谁也不受谁影响,选举效果很好。
    我有几点建议不知可行否?一是投稿作品落款不要写真名实姓。在所有作品面前评委都是陌生人。这样才能一视同仁,不厚熟薄生。二是评委投票不交头接耳,不相互商量。评委在作品面前都是独立思考的主体,不能接受任何暗示和诱导。三是每幅作品前设一小投票箱,评委只需将标有不同奖次的卡片投入小箱子就行了。评委不受每个作品已得票多少的影响。“大家都投这幅作品的票,我也随大流吧”,这种想法要不得。

    一项权威性奖项的产生,是要经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各阶层人士的充分论证的,它的实施方案须得到业内大多数人的认可。少数人的心血来潮,当权者的把持操纵,只会是伪权威泛滥的温床。
                                                               
                                                                                             (2006年7月29日于招雀园)

[ 本帖最后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9-28 16:34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多数人拥护才是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