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凯 发表于 2007-9-5 19:50

话说国展(转帖)


参加国展的网友必读资料汇编


话说国展
主持人:樊利杰
    评委嘉宾:
    言恭达(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周俊杰(中国书协理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
    作者嘉宾:
    樊子阳(第二届“兰亭奖”获得者)
    曹元伟(第四届全国楹联展全国奖获得者)
    网络嘉宾:
齐玉新(中国书法家网站中国书法家论坛首席执行)
    收藏界嘉宾:
    抱璞生(收藏家)
    李志勇(收藏家)

    主持人语:
2007年的国展马上就要拉开帷幕,在过去的一年,不知您是否对展览投搞的得失作过总结?在“兰亭奖”与“安美杯”评选现场,记者看到有不少好作品因为形式、材质以及对大赛的认识程度不够而落马。有的作者付出几十年的努力,却不知输在了哪里,令人叹惋!如果对整个环节都了解了,有的放矢地做到了,至少在书写水平上能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较量。
    学习书法的目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取得好成绩应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如果在此基础上,能使自己的付出获得一些收益,一定是很惬意的事情了。那么我想问,你在创作时有没有想过站在你作品对面的评委?你在投稿时有没有
    注意积累自己的投稿经验?面对媒体的镜头,你知道国展评委的压力吗?你知道作品从书房到展厅、再到画廊都会有哪些经历吗?你估算过国展对书法人的书法人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吗?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之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如果你入展获奖了,有没有考虑过收藏家在想什么?
为此,本报邀请部分评委、作者、网络及收藏界的朋友,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就国展的方方面面道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在中国书法网、中国书法家论坛的“《书法报》专区”展开网络讨论。相信您看过之后,对国展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嘉宾与网友的观点不代表本报观点。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能否为读者介绍一下中国书协举办的早期国展?在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这几届国展有哪些得失,对以后的展览起到哪些作用?
    言恭达(以下简称“言”):1981年,中国书协在沈阳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书法展览的基础上成立。从全国第二届书法展开始正式向社会征稿。早期的几届国展,各地老一辈书家和部分中年书家参展的较多。书法风格基本承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统书风,这为文革后中国书法在社会生活中重新崛起起了非常良好的开端和正确的引领作用,显示了改革开放初期书法艺术的审美功能,为以后中国社会群众性的书法艺术展览活动奠定了较为稳固的创作基础和组织体系。然而,当时国展展览机制还未正式建立,全国书法界参与面窄,书法篆刻作者还未普遍养成自觉参与国展的意识,同时,先期国展对作品的入选要求注重于传统功力,对时代创新的认识还未提到新的审美高度,故国展书风一般偏于工稳、单一。
    周俊杰(以下简称“周”):1980年在沈阳举办了“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其时中国书协未成立,评委由五位老书家组成。它对沉寂了数十年的中国书法界来说,无疑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对刚刚复兴的中国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展在沈阳展出后,又到北京、郑州等地进行了巡展,观众数以万计。但将其置于历史的角度回过头来看,其审美的总体选择基本上继承了民国的余绪,新的艺术观念乏善可陈,可以这样认为:此展开创书法进入一个新时代的意义远比艺术本身要大得多。
    全国第二届书展于1984年在北京举办。中国书坛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学论战,对书法作为艺术的规定性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远远超过民国及50~70年代。一部分优秀的中青年书家脱颖而出,展出的作品中已有为数不多但能体现时代审美特征又颇具功力的作品。8尺以上的大作品也开始出现。碑派及师法王铎等豪放的风格对观众有着强烈的冲击力,并由此引领了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趋向。但组织者却开辟了一个“名人馆”,凡当时各界名人的作品不经评选即可堂而皇之地进入展厅,而其水平之差,使观众几近于愤怒。还有一个很让人不满的事:历届全国展均出版了作品集,而第二届却不知为什么没有出版,这给研究当代书法史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全国第三届书展于1987年在郑州展出。巨幅作品明显增多,碑派作品继续占主导地位。而1989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书展,进一步突出了古代艺术中豪放的民族精神,强化了人生命本体追求自由的童心感;整体上对传统的深入,对时代精神的张扬和个性的强化,构成了书法新古典主义这一当代作为主流的艺术流派。此后数届国展出现了碑帖结合或文人书法与民间书法相结合的创作走向等多种风格,但大的格局都是沿着“新古典”的路子在走,并且对传统与现代这两个极为重要的两极的研究和把握一届比一届深入,结合得也逐渐完美。至今,能体现当代艺术最高水平者仍然是国家级书展,作品总体上显示的是中华民族复兴期大国的正大气象。国展在当代的历史地位不容动摇,也动摇不了。刚刚评选的第二届兰亭艺术创作奖,则进一步显示出了新古典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特征,体现了作为主流艺术的强大艺术生命力。
    主: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25年来为当代书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您作为参与者,对欲投国展的读者有哪些建议或忠告?
    言:中国书法从20世纪80年代初呈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可谓继接传统,开创新局,快速发展。这个当代中国书法的事业构成和群体特征,汇成了25年来颇为壮观的群众性书法热潮,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书坛的浮躁与浮面,不和谐与不稳定性;书法艺术本体的学科建设还刚刚启动,书法创作与艺术活动的学术含量还亟待提升。当代书法事业的推进与艺术发展的定位须在强化基础性、学术性、规范性与可持续性的基本思路上进入内涵的丰富与层面的提高,从而转化“书法热”中大众文化的内质。
    周:要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但不必太计较入选与否。心态要放平,只要创作出个人最高水平的作品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樊子阳(以下简称“樊”):国展是全国作者瞩目的超大型集体活动,动辄逾万人参与,很有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架势,过去的毕竟是少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平常心看待胜负。所谓“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与其抱着必胜的信念参与,倒不如把展览当作检验自己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机会。
    曹元伟(以下简称“曹”):我个人的经验是尺幅不要太小(小楷除外),但也不能超过征稿要求;书写内容要高雅、优美;以自己最为擅长的书体书写,多投几种形式。这些都要以功夫过硬为前提。所以在投稿前,最好对自己的水平能有个实事求是的估计。
齐玉新(以下简称“齐”):我觉得展览为当代书法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出了一大批书法家尤其是年轻书法家。准备投稿的作者们,要把心态摆正。展览固然是成名、加入中国书协的最佳途径,但是提高自己的水平永远是比展览还要重要的!
    抱璞生(以下简称“抱”):从收藏和市场的角度来看展览,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俗话说“盛世收藏”,是30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发展成就了25年的“书法热”和“展览热”,形成了当前一定程度的“收藏热”。现在为市场和藏家所看好的当代书法名家,大部分都是当年的国展“获奖专业户”。在国展中入选和获奖,是书法专业权威机构对书家艺术水平的认可,无疑也是对书家最有效的推介和宣传。书界对国展的评选机制虽然见仁见智,但我仍然认为国展是当代书家开拓市场的一条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也是检验书家当下创作水准的一块“试金石”,不是所有的名家都有勇气把作品投向展览面对评审的,很多人包括一些当年的“获奖专业户”面临这种“考试”已经不能及格。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很佩服在第二届“兰亭奖”获奖的徐正濂先生!他的处事心态体现了创作状态。不管投稿参展还是开拓市场,实力和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李志勇(以下简称“李”):欲投国展,就要对自己的创作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古人说得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主:每届国展来临之前,投稿作者是最忙碌的了,结合自己的经验,您认为这个时期应该怎样调整心理以使自己发挥最好水平?
    言:我本人的作品从全国第二届展览开始每届都入选国展。我有个体会,投稿前不看书坛创作流行风向,写出当时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平时有成功或有新意的作品留下来,展时可借鉴或重新思考。我不主张突击式的、一口气即兴写几十张方罢的“决战”姿态。创作前要强化理性思维,对展览既要认真创作,又要心态放平。我在江苏向不少青年作者告诫:心态要好,心绪要宁,心术要正。另外,要坚定自己的创作风格与审美语言,每次创作前,梳理思维,明确方向,确定笔墨要素与形式建构。
    周:真正的好作品都是在注意力集中、连续数天创作中出现的。平时练习的作品其水平很难与集中精力创作的作品相比,这恐怕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会。但在集中精力创作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既要调动起创作的兴奋点,又要控制住这种兴奋点的过度张扬,使兴奋、***化为自然的流露。艺术创作不会控制***与创作中没有***同样是不成熟的表现。
    樊:大展来临,有压力是正常的,但过犹不及。我在准备第二届兰亭奖作品时就险些出了这方面的问题。一开始是太忙顾不上,国庆节前,连续五夜都梦见自己在创作作品,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讲给我爱人听,她说是被兰亭奖吓着了,紧张过度。我告诉自己:不能急。国庆长假前三天索性陪朋友玩去了,四号在单位值班时才逐渐找到一点感觉,写成楷书册页,五号到八号相继完成了几件大幅作品。我的体会是,书家和运动员一样,赛前精神准备非常关键,放下包袱,把平时掌握的东西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搞“疲劳战”,一夜杀纸千张,决不会出精品。
    曹:这个时候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尽量回归到平时临帖时的心境。临近截稿还未写出满意的作品,难免心烦气躁,这时,最好放松心情静坐一会儿,不要总想着创作。另外,疲劳战术是不可取的,在人困马乏时,怎能写出好的作品?说实话,我投稿的作品,最多写两到三遍。选在心情好的时候,先洗洗头(便于静心),然后关闭与外界的联系,进入创作状态。
    齐:我一直觉得书法家面对国展的心态最重要,要明白你在为谁写字,为你自己还是为国展?另外,入展需要由很多因素构成,比如:作品风格是否正好与展览对接?是否你的风格恰好让这个评委喜欢?当然还包括运气。有的作者为了保证作品入展,甚至整年都在反复创作同一内容、同一格式的作品,这也是一个捷径。
    抱:我认为在当前的展览机制下,作者不管如何刻意准备展览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以为作者不妨把准备展览的时间定得更长一点,注意在自己平时的创作中挑选留存合适的投稿作品,不至于在临展之前搞得太紧张、太劳累。要知道很多时候,书法是“无意于佳乃佳”的。
    李: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将是空幻而不切实际的。我不赞同临阵磨枪式的创作,而要以平常心表现出自己的积累。
    主:十几年前,广西现象给人的启发之一就是“评委好色”,最近的这几次展览上很少看到单纯的白宣作为创作的材料了,对于用纸,您有什么建议?
言:广西现象是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合理处,也有缺陷。这种创作现象重制作、重形式、重书写材料的色彩与材质元素的表层传递,对书法艺术的自然书写性有一定的障碍,故不宜普遍提倡。今年行草书展和兰亭奖,不少作者的作品以“好色”吸引评委的眼球,转移观众审美疲劳,增强展览视觉效应的丰富性。作为新时代展览的特色,这是无可非议的创造。然而,我始终认为,书画艺术以笔墨为本体,不能因强调形式要素而忽视了本体内质。由于用笔、用墨的特殊要求,尤其书写篆隶草书时,白色生宣更能表现雄浑苍茫的美学意境。
    周:用色宣或两种色彩的宣纸拼贴创作确实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也容易掩盖某些不足,但真正能显示出墨色墨韵的还是白色宣纸。因为色纸大都不太湮,多是近于宣纸的机制纸。所以我的创作除个展或出作品集需要总体视觉上调整才用部分色宣外,基本上都是用目前能买到的最好的白色宣纸。如果十多年前色宣还能骗过评委眼睛的话,那么现在评委们有能力判断出色纸上写的作品如果放在白纸上的真实功力和效果。古人有“纸寿千年”的话,那是指上等好宣,而时下的机制纸恐保存百年都很难。
      樊:我感觉书家应关注的是书法的“书写”属性。以书写以外的东西邀宠于评委或观众是要不得的。书家的品质(传承、学养、性格等),从最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品质。一个高水平的书家,应该不会对纸、笔等工具过于挑剔。前贤作品之“旧”和仿的“古”、做的 “旧”不是一码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这种现象是会有改观的。任何事物,非本质的东西存活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曹:色宣确实吸引眼球,我也喜欢用色宣,但很少用颜色浓重的。从历年来的展览看,“评委好色”是一难改的“恶习”。百花齐放也应包括用纸,各种纸都可以用,只要不千篇一律就好。
    齐:我前段时间应邀在杭州全程采访陈振濂工作室的集训。通过两天的旁听、采访,我忽然意识到:什么是创作?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创作的是作品,到了展厅里面就是展品了,那么展品就应该有它的外观品质和特征,因此颜色、材料包括界格等都是构成一件作品或者展品的必要因素。所以我觉得作者们追求书写技巧以外的因素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起码在评审的时候,在上万件被选作品里面你的作品外观品质和形式是会吸引评委瞩目的。我觉得事物总在轮回,当大家都用色宣的时候,白色或许就显得跳眼了!
    抱:“评委好色”是“展厅效应”的一种具体体现。我觉得作者为了提高作品的入展、获奖几率,使用色宣或者染色做旧等手段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收藏的角度,我更喜欢使用白宣或者白绢创作的作品,这样更容易表现墨色、体现笔触,我的藏品几乎都是这个类型。浅仿古也不错,不喜欢大红色、深蓝色、黑色和深褐色。
李:我觉得材料种类受制于主体所要表现的内容及其形式,所以材料种类没有绝对的优与劣,也并不是价格越高效果就越好。白玉剔透,瓦当质朴,在于审美角度的选择。
主:每次大展之前,书坛都流行一种说法,叫评选导向。您对此怎么看?
    言:国展应该正视公共文化的社会性,确立一种主导价值,即高扬科学理性与现代艺术精神,引领当今中国书坛创作审美正确导向,坚持时代主流文化,又以宽容的心态允许艺术探索。从这种意义上看,国展应有较为稳定的、科学的、统一的评选审美导向,杜绝违背艺术本体和发展规律的所谓时尚的、以新腐反旧腐的“流行风”,保证中国书坛主流艺术的健康稳步发展。
周:“导向”肯定有,但绝非出于某一两个人,而是能体现其时代审美追求的大部分书家的意志和集体无意识的集中体现。任何个人,不论职位多高,只要提出的艺术主张与时代审美主流不合甚至对立,在国家级书展上都不会取得成功的。
    樊:组织者的认知水平加评委的鉴别,评出来的作品大体能反映出该次评审的导向,这种导向基本能反映出时代特征。投稿作者对此完全不关注不行,但太溺于此也不好。书法学习的核心是对古典的继承与挖掘,如果一味迎合,让展览牵着鼻子走,我以为不可取。
曹:我一直在按自己选定的方向去做,只要写得好,谁当评委都会选你,所以我从未受导向左右过。过于重视导向的做法,是不利于自己发展的。反过来说,大家都跟风,结果书风趋同,百花园中一种花,是何等可悲。
    齐:我觉得在展览之前是不应该提倡导向的。如果提倡了,必然会导致展览作品的千人一面。那么我们的展览还怎么体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导向应该是目前展览评审机制的一种严重弊端!
抱:不管是投稿还是收藏,我们应当关注这种导向,但决不能一味“跟风”,要注重自己创作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学会“另辟蹊径”。我想与普通作品在材料、内容、形式和风格上拉开一定距离的作品,才更容易引起评委和藏家的瞩目,作者才更有可能落个“好收成”。
    主:作品一到邮局,作者便基本失去了对作品的控制。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品经过邮路、收稿、拆封、登记、保存、初评、复评、悬挂等环节,很难确保完全不损坏甚至不丢失;另一层意思是对评审的不可控。当然,有实力的作者把握还是大一些。您觉得作为投稿者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意外的发生、提高入展几率呢?
    言:每次中国书协的展览征稿启事都要求作者投寄作品需挂号寄出,保证作品不致丢失。同时作者邮寄时,应包装严实,避免损坏,原则上不要装裱,尤其不要装轴,这样可避免邮寄中作品折坏。另外,要求展览承办方工作认真负责、细致规范、强化责任,按收件有关规则,小心保护作品不致损坏。此外,展览初评很重要,要保证初评的时间,注重初评细致度,强化初评的程序,包括初选后的复评。同时必须实行投稿作者的实名制,避免投机取巧。
    周:投稿者一定要按每次大展“征稿启事”的要求一项项地认真去做,用挂号或特快专递寄,首先保证邮路的安全。所谓的“评审的不可控”,至少在这次兰亭奖的评选中不会出现,因为评选前的登记、分类很严格。评选过程前后十一次分组筛选和投票,不够水平的作品想蒙混过关也是不太可能的。但也有这种情况:因为入选数和投稿数的比例差距太大,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也有可能入不了展,这就需要真正的实力较量。在好作品多但又不可能都上的情况下,作品中每一个小的疏忽和不足都会成为落选的原因,所以作者创作作品时各方面都需要认真对待,投稿前反复检查,最后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寄出去。
樊:我和我周围的同道们也经常交流有关投稿问题,共性的认识是,只管认真准备,投出去就别再想了。邮路、收稿等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属于偶然,要充分相信邮差和主办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至于评审过程,自己对作品尽了心就行了,要相信主办方的责任心和评委的艺术鉴别力。
    曹:邮路上的事,只能听天由命了。但有些环节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折叠作品时,要一张张折叠,如果几张放在一起折叠,就很容易损坏。折叠后的大小要尽量比信封小一些,免得拆封时被破坏。多件作品最好分批投寄,这样很可能这几件作品都能平等地进入评选。投寄时最好提前几天,使用挂号或特快专递,切忌平信投寄。
    齐:这里面牵扯到邮局、承办方工作人员素质的问题。好像这两年大家对这个问题质疑很多,但是我没有真正见到过也没有真凭实据。人为的问题好像不会存在吧。如果说安全,最好用特快专递,那样起码可以查寻。承办方收到稿件后最好给投稿者回执,这样双方都清白一些。
    抱:对于第一种可能,在作品不允许托裱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压平后卷筒特快邮寄,作品的平整有利于艺术效果的表现,特快邮寄减少作品丢失的概率;对于第二种可能,我认为作品形式的设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好作品谁都会喜欢,不管是评委还是市场。
主:作者投稿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除了书法本身的魅力外,也会有部分现实原因,如入展获奖后会增加自己作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等,这种动力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您觉得需要引导吗?对这些现实因素您是怎样对待的?
言:在一般文化意义上说,当代书法最重要的是确立一个参照体系,更完整、更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就是传统经典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作品审美,所以,作者的成名是靠作品说话的。同时,任何艺术的传播必须依靠一定的受众空间,我们既要注重书法家作品业内的公知度,又要注重社会的公知度和市场的公知度,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社会和市场的公知度会要求作者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因此,书法作者获奖后的社会影响必须正确引导。
    周:古今中外,艺术家及作品的竞争从来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在竞争的大的环境中,才能使有才能的艺术家脱颖而出。艺术家成名后,带来物质、精神上以及地位的提升也是正常的。但作为艺术家从事艺术,如果仅以此作为动力,而对艺术本身忽视或艺术的才情、悟性不足,那么也难以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从事艺术者必须沉醉于斯,甚至视艺术如生命。豫剧大师常香玉曾说“艺比天大”,发人深省。
樊:现在活跃于书坛的绝大多数书家都是从中国书协各类大展中走出来的。国展在推出新人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无可替代,引导作者以积极的姿态、良好的心态参与是有必要的。
    曹:这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作者通过获奖带来一些收益,我认为无可厚非。不过获奖之后如果停滞不前就会落伍,所以获奖不是里程碑,而是起跑线。我从未把获奖当作自己的资本,获奖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下次不被落下。
    齐:我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一个行业只要有利可图就能吸引精英人才来加入。不管大家投稿是出于热爱书法、功利或者最终走向市场靠书法赚钱,毕竟他们都想通过书法实现自己的目的。趋利是人的本能,这无可厚非也没有必要引导。
    抱:当然需要!但是我觉得,这种热情更多的还是来自于艺术本身的魅力和艺术行为的愉悦感,不管是书协还是媒体,不但要引导作者努力创作高质量作品参加展览,更要引导书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字内功”的深入也就是对于书法本体的正确评价和学习,对提高作者的创作能力和热情可能更重要。
    主:两位评委,中国书协提倡“阳光评审”,广大作者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评审过程,这无疑是中国书法展览的极大进步。您作为评委,是否感觉千百双眼睛盯着自己,压力更大了呢?
言: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选真正体现了规范、公正、权威,体现了成熟与阳光,这是中国书协25年评审经验智慧的文化积累。阳光评审体现在组织工作与评审工作的分离,严密的评审程序,严肃的评审纪律,严格的评审要求,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国书协分党组、主席团对协会工作以展览为载体、以创作为中心,强化激励机制,提高艺术生产力的实际举措,体现了团队精神。评选工作越规范公平,评委受全国作者监督的力度也越大,我作为评委,更能体会责任与公正的含义。
    周:到合肥正式评审的第一天,评委们先学习评审规则和工作流程,评委不代表某一省或某一流派,而是代表兰亭奖组委会。张海主席讲话中强调,评委名单是中国文联正式文件批准的,每位评委都要珍惜这次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和全国书法界的委托和信任,这也是对每位评委的考验,所以,我们对这项工作一直是兢兢业业,十分小心。加之评审全过程的缜密、透明,强调学术性、规范性及和谐性,所以这次评审完全可以称之为“阳光评审”。需要指出的是,张海主席及中国书协的所有领导、工作人员都不投票,实行组织、评审两权分离,将作品的“生杀大权”交给了评委会,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们确确实实一直都是“感觉千百双眼睛盯着自己”,因为这确实也是对我们人格和艺术眼光的考验。也还可以说,此次评审,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几个人从头至尾可以左右某件作品的入选与否,入选的惟一根据是作品的质量。
    主:子阳先生和元伟先生作为投稿作者,能及时了解评审现场,有何感触?
    樊:一次参与面试前,接到一位朋友发来的信息:“弥陀保佑,马到成功!”我当下回复:“有佛在,能得一公正足矣。”我这样一个家徒四壁,曾经负债累累的省级贫困县的小小公务员,倘若稍有不公,岂能轮得着我获奖?现在倡导的“阳光评审”,把现场公诸天下,让作者明白,让评委清白,再好不过了。
    曹:首届行书、草书展的评选,我认为是前所未有的阳光,我一直在网上关注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阳光评审”至少已经遏制了部分F•B的滋生,还广大投稿者以公平。所以我们非常拥护“阳光评审”,同时也相信今后的评审越来越阳光。
    主:齐玉新先生作为网络媒体参与者,对评选的各个环节应该非常熟悉,对此有什么感受?
    齐:“阳光评审”的提出以及媒体介入评审,无疑是中国书协立意改革的一大进步,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从行草大展媒体的全方位介入后,大家在网络的回应已经证明,大家希望阳光评审,大家对媒体介入后的展览评审也比较信任。官方的展览改革才刚刚开始,这需要一个时间来完善。但是,如何让评审进一步阳光,如何让媒体更加自由地监督,这要看中国书协领导层的胸襟和勇气。我希望迈出的一步不要再退回来,所有的投稿者更不希望这样!
主:抱先生和李先生作为资深收藏家能直接及时了解评审现场,从中会不会看到新的商机?
抱: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直击评审”更有利于我对展览自身和评审质量的评估,但一两次的评审及其结果一般不会影响我对一个书家的总体评价。在收藏过程中,除了关注作者自身的身份和经历外,我更多地关注具体作品的形式、内容、精彩程度和价格;对于书画营销商来说,我认为这种“评审早知道” 对于他们调整经营对象和营销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料,一定会为市场带来新的商机。
    李:随着收藏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收藏家投资越来越理性,一个作者的综合修养才是收藏家最关注的。中国书协提倡“阳光评审”,收藏家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更加直观地了解作者的创作状态。
    主:参与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都很用心,但在具体的创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自己认识不到的问题,到现场后由于各种原因被拿了下来,比如尺寸不规范等;也会有比较好的作品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引起评委注意而饮憾(如悬挂、材质),能否结合您的经验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言:建议每位作者在投稿创作前,要认真研读“征稿启事”,对作品尺寸、用材、装裱等有关规定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违背展览的规则。我在参加评审时,常会为有的好作品因违反了有关规定而被取消资格,感到惋惜,这是不应发生的遗憾。
    周:前面我已谈到,投稿时要细心研究征稿启事。尽管如此,收到的稿件中还是有一些超高超宽的作品,按要求,不论质量高低,一律不参与评选。由于场地较紧,一般评选中悬挂的作品不可能全部展开,楹联还可能分开挂,而多条屏则叠在一起,一般只显示第一张,所以第一张作品的质量极为重要。材质不可过花,有的用两种以上的色纸拼贴,很小气,也很俗气。有些拼贴的色彩很不协调,过分靠这些“外部的”小招数有时会引起评委的反感。不要在一大张纸上只写一两个字,这类作品从来没有在国展上入选过。而八尺纸仅写四言、五言联也给人分量不够之感,入选的难度甚大。还有,不要跟风,近几年册页入选率较高,所以投册页者颇多,因为字小,如果不是特别精到,其实很难入选,更难以获奖。
    樊:以我四届正书展备稿过程为例:以字形论,我分别写了大如碗口的七言联、中如拳头的条幅以及两公分见方的小字条幅;以字体论,写了纯粹的北碑风格,也写了工整的颜楷,我写来最轻松的糅合颜、何与墓志造像的那种风格也没落下。我的观点是,要参与,就要使出浑身解数,不留遗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朋友开玩笑说这种投稿方法充满了不自信,我笑了,但脸没红。
    齐:我个人认为,投稿还是有很多窍门的,其中的关键环节还是要及时关注每次展览的作品、多到展览现场看看、多和经常入展的作者探讨,这些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抱:我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投稿国展,就意味着他对展览规则的认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另外,投稿作者一定要在作品材质、形式、书写内容上多动一番脑筋,以吸引评委的眼球。不管是书法的学习、展览的投稿还是市场的培育,甚至包括人生所有的成功机会,都会留给善于思考的人。
主:中国书协今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有了退稿制度,此举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因为每件作品的背后,作者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首先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国书协有没有监督机制,以确保这项工作的进行?
言:退稿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新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实践,受到了全国广大作者的首肯。据我了解,中国书协分党组很重视这项制度的推进与完善,由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实施、细致工作、责任到位,确保退稿工作的顺畅进行。
    周:前几届有退稿的承诺,但有些因赞助企业的破产或信用不足而难以落实,损害了作者的利益,更损害了企业的形象。一个人、一个单位如果失去了信用,今后还会有人敢与之打交道吗?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发人深省。
主:对中国书协施行的退稿制度,您怎么看?
樊:投出的作品大都是在费神费力完成多件作品之后反复挑选的,实行退稿制度充分体现了对作者劳动成果的尊重,的确是一个巨大进步。
    曹:这个制度很好,希望中国书协领导广纳谏言,使之更加完善。
齐:我觉得这是进步的一步。不过我不希望承办方在退稿这个环节上再附加上别的心思,比如:如果交了退稿费而稿件丢失赔偿500元等这样的规定,谁都知道投稿者有的作品不值500元,有的作品价值远远不止500元。所以,附加的规定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
抱:这是中国书协在展览和评审制度上的一大进步!如果中国书协挂名的展览,退稿时免收所有退稿费用就更好。
主:据了解,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收稿情况一般在2万件左右,可见国展的参与之众和对书法创作者的影响之深。从2万件中选出500件作品,可能要牺牲掉大多数人。您对落选者有话说吗?
    言:客观地说,从偌大的全国展投稿人群中脱颖而出的是少数,落选的大多数作者会从头开始,我想借用演员王铁成的一句话赠送给他们:“要爱心中的艺术,不爱艺术中的自己”。
    周:由于入选与投稿数量差距太大,故从取法到个性,从技术层面到内在底气,稍有不足就会在某一关中被淘汰。我以为,入选、获奖固然令人高兴,但也不要把落选看得太重,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取向与时代同步,从而在艺术上来个飞跃。千万不要因此怨天尤人。有极个别人写文章,或在网上发牢骚,甚至搅混水,此种态度我以为不可取。作为人,作为艺术家,要有雅量,有气度,否则,终究难成大气候。
    樊:参与本身就是一种胆识。我常和朋友们戏言,入展是艰难的,获奖是偶然的,落选才是必然的。倘每投必下,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可以拿自己的作品和经常获奖的作品对比,可以到古人那里找找答案,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并付诸实践,将来的成功是必然的。
曹:落选很郁闷,但不能永远郁闷下去。只要不断进取,入展、获奖是迟早的事。
    齐:我一直觉得,落选只能说明我们的水平和入选者还有差距,应该多找找自己的问题。只要你写得好,作品准备得好,没有特殊意外应该不会落选。而且,找自己的问题对自己有好处,怨天尤人没有意义。所以入展欣然,不入展也不要心情一团糟,来日方长!
抱:站直了!别趴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李:引用一段某国展评委的话:“这种展览有很大的偶然性,别把它看得那么重,入展了怎么了?不入展我们还是要搞书法。”所以,对待展览心态要放正,勿以成败论英雄。落选对我们作者来说未必就一定是一件坏事。
    主:相信关注国展的不仅是参与者,还有一部分人,其中包括收藏家。作品从展品到变成商品,您觉得这是书法发展的一种进步吗?
    言:我们时刻在反省和检视当代书法艺术推动与发展的文化模式,在当下书法艺术的多元格局与审美转型的艺术语境下,我们不但要研究书法艺术本体的创新与发展的规律、书法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的规律,也要研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书法产品的市场规律。近几年来,大批社会收藏家和企业家注目与青睐我国书画市场,注重文化投资,做大书画市场,这是当下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我们应该同样为此而努力。
    周:从国展及兰亭奖入选、获奖作品中,我感到当代人的艺术水平,包括技术、形式、内涵、气象,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书法史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代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完全可以与古代优秀之作并列于书法史上。有眼光的收藏家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代代表书家以及在国展中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书家身上,他们书写着历史,也代表着未来。所谓当代作品“废纸论”的极端论调是阳光下一种阴暗心理的反映。我在日本参观过一家美术馆,专门收藏当代中国书画家的作品,确实很有眼光。国外人士还能如此看重我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我们更没有理由菲薄自己、菲薄时代。
    樊:对好东西的偏爱衍生出收藏行业,古已有之。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藏也随之兴盛起来。从展品到商品,书法家通过创作作品创造价值,改变生存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当然是一种进步。
    曹:现在就是市场经济,书法作品也是作者劳动的结果,走向市场是必然的,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齐: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中国书法收藏才刚刚热起来,很多收藏家想投资书法,可又不懂,于是,入展获奖自然就成了评价一个书法家创作水准的标尺。除此之外,就是书法家的名气、书法地位和社会地位。书法作品是艺术品,艺术品变成商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出卖自己的劳动,如果书法作品变不成商品,我觉得这才是书法的悲哀!
    抱:国展参与者关注的是自己的“考试成绩”以及由此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收藏者关注的是展览的获奖者和入选者,哪些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什么样的作品更值得收藏和欣赏,当然也会包括作品的增值潜力;经营者关注的是谁的作品、哪些作品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前面已经说过,入展获奖对于作者市场的开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市场的运作却是另外一个概念,这是营销学的范畴。
    李:从展览到商品有一定的必然性,好东西始终会发光,展览是让作品发光的舞台。
    主:现在不少取得成绩的年轻作者,很注意对市场的培育,您觉得有没有必要?
    言:从一定意义上说,有成就的年轻书法作者担负着更长远的建设和谐文化的历史使命,更有责任为弘扬书法的现代艺术精神脚踏实地地在书法艺术创作、教育和学术领域内做出许多实事。同时,我们鼓励从市场推人才的角度,与时俱进地参与对目前各地书法市场的开拓,这不但有必要,而且是必须的。年轻人更少传统观念上的束缚,思想活跃、视角开阔,相信他们对书法市场会做得更好。
    周:作品有无市场,是作品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不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而只顾市场,那么很容易走到“迎合”这一极令人尴尬和退化的境地之中,年轻人千万要慎之又慎。
樊:我始终认为没有必要。书家的任务就是创作好的作品,要充分相信市场对好作品的认知度。以我所了解的河南为例,卖相好的,大都是近20年来活跃于书坛的著名专家、获奖书家。水平上不去,你再用心培育市场,市场未必就认你,不要低估了新时期的收藏家。
    曹:以前不少获奖的书家,今天已经风光不再,靠吃老本,躺在获奖证书上,整天想着孔方兄,结果可想而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比培育市场更重要。
    齐: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搞书法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心态。心态怎么来?当我们都没有面包吃的时候,哪里还有力气和心情搞创作?一些书法家就是因为不能通过书法养家糊口而离开了书法队伍。如果通过书法劳动过上小康生活,那么搞书法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好。当所有的书法家都能靠书法过上小康生活而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中国的书法将是一个多么诱人的行业啊!
抱:不但有必要,而且是很有必要。书法的创作与作品的营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书家来说,能取得艺术创作和经济收益的“双丰收”,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当前书画市场的炒作形成了所谓的“泡沫”,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但是市场的培育和营销,以及在市场培育、营销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对于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书家要学会观察市场,尊重收藏家、评论家和经营者,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李:培育市场是收藏家的事情。书家对待每一件出手的作品都应抱有投展的认真劲。作为年轻作者,提高自身水平最重要。
    主:请您评价一下当前的书法市场,有何建议?
    言:随着二十多年来群众性书法热潮的不断推进,近几年我国各地的书法市场已有不同程度的建立与扩大,但这仅仅是开始,需要不断培育与规范。在当今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除了有关政府市场执法主体对书法市场的产品流通、交易规则的制定与法规的完善、文化市场的管理、阶段性文化政策的出台等之外,更要充分发挥书协人民团体新时期的职能拓展,在行业管理、行业服务、行业自律方面发挥新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打假为广大书法家维护著作权。
    周:当前书法市场有正常的一面,如有眼光的收藏家会关注那些确有水平和才华者的作品,这对于书法在当代健康地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某种角度看,作品能够被人收藏与否也是检验一位书家水平的试金石。但时下的收藏界还是较为混乱,如有些所谓“书家”,水平低俗,却会炒作自己,而藏家并非都是行家,于是一部分低劣之作也堂而皇之走向了市场。更大的问题是,收藏者专看书界的职务,以地位论价,其实这是最愚蠢的收藏标准。时下在某协会任某职的不少“书家”其实并不会写字,或者水平甚为低下,能任某种职务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由于字写得好,这就需要慧眼识别。有些地方只认包括中国书协理事及其以上职务者的作品,其实理事是工作班子,能否当理事,有的和艺术水平有关,不少则无关,如果不具法眼,收藏的作品则将真的成为“废纸”了,等到他们不当理事的那一天,收藏者恐怕哭鼻子都来不及。书法市场健康发展还需时日,但收藏者需要真正有艺术眼光的人当顾问则是关键。而“顾问”还要有艺术良心。近来不是也出现过个别鉴定大师级的人物将有身份、有地位而书法劣俗不堪者捧为什么“最高峰”的闹剧吗?!
    健康的收藏市场的形成,拍卖会、画廊应当起到导向作用。要推出真正有水平的作者,集中宣传、展出,由此在收藏界形成正气和良好风气。当然,经过千淘万滤而能在国展中入选、获奖者,应是收藏者重要的选择对象,因为他们的作品,可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之作。
    樊:现在还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眼睛都亮了,一切就会好起来的。我的建议是:都不要急,慢慢来!
曹:当前书法市场基本上呈无序状态。首先,价格无标准,尽管这个标准难以统一,但总要有个基本的依据吧?其次,炒作严重,中间人(包括画廊)只为赚钱,不管水平,买作品者玩的多、藏的少。书法市场的规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齐:当前的书法市场可以说良莠不齐,这是一个行业或者书法收藏行业萌芽期的必然状态。随着投资者心理的不断成熟,逐渐理性的市场会使得名家的作品、精品和一般作品的价格逐渐拉开距离。但是投资书法需要眼光,我觉得书法投资顾问这个行业可能会出现,因为书法家的眼光和收藏家的眼光是不一样的。
    抱:当前的书法市场,我认为可叹、可盼、可喜。可叹的是鱼龙混杂,不规范;可盼的是不管是书家、藏家还是营销者,都开始对书法市场进行理性思考,市场的规范充满希望;可喜的是,近30年的“书法热”,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有思想、有眼力、有能力、懂市场的书家、藏家和商家,他们将逐步成为书法市场的主流和中坚,最终影响和左右整个书法市场。要说建议,我觉得提高书法营销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最终消费者(藏家)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是最重要的,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藏家)有什么样的需求,生产者(书家)就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于是经营者(商家)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李:中国书法市场目前正处在一个蓄势待发的时期。一方面中国书法有上百万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一大批收藏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书法家名利双收,人们在自由地鉴赏书法的同时,投资书法成为理财的手段之一。但是,书法与文化的雅兴渐远而与经济泡沫更近。大量的伪书家也随之出现,造成当前书法市场杂乱无章,鱼龙混杂。只有提高收藏家本身的书法修养、提高画廊的导向作品、提高普通老百姓的书法鉴赏能力才能够让书法市场真正成熟。

    主持人语:国展的参与者众多,有评委,也有工作人员,而数以万计的普通投稿者,才是国展真正的主角。面对评选结果,欣喜者有之,失望者有之,这种种画面,构成了中国当代书坛最丰富的表情。鉴于此,《书法报》通过网络寻找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以下为网友自由讨论。有些网友提出的问题虽然没有人予以回答,但相信答案就在您心中。
    冠玉堂:国展对推动书法篆刻艺术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推出了一批批书法篆刻精英。可以说展览是现代书法人不可或缺的盛会。展览也为艺术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允的评价体系。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就看看画坛那些到处招摇撞骗的“鸡头”、“猴王”之类的人物,书坛也将是这类人的天下。所以,积极参与展览是不错的,更何况当前的国展在一步步完善。说句功利的话,这是由普通书法爱好者到书法名家的惟一途径!
  太公在此:记得入展第五届篆刻展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印屏该如何整理。到现场才觉得我入展的那张印屏是最差的,印拓就像是大补丁,没剪齐就随意贴上去。所有的印都是一天之内为网友刻的。精心准备的那张印屏没有上展。
  我爱书法:书法变为竞技是当代的事,我还是主张书法家的心态要复古。
  墨石斋主人:可能是自卑吧,我很少凑这份热闹。我写字就是为了避开喧闹,寻一份安静。我自作我书,何管功名利禄,意与古人会,已是万幸,别无他求!
  石鼎禅诗:既称国展,从评委到投稿者都要心存严肃与严谨的态度。好作品被埋没,次作品选入,不但影响国展的质量,也打击了投稿者的积极性,更影响书法未来的趋向。
  周朝:小时候学习书法是被迫,慢慢地就真喜欢上了,到如今已离不开了。至于参赛与否,写的到底怎么样,“物论殊不尔,时人哪得知?”
  猴哥:每次国展都会去碰运气。平时我几乎不动笔,临近截稿才动手。原来很在乎能否入展,现在不在乎了。书法不是写给评委看的,不能因为评委不喜欢而改变我的认识。
  xtliqiang:国展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激发了很多人对书法的热情,虽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但真正有作为的艺术家是不会为之所忧的。对于国展,不要因为自己上不了而无休止的指责,平常心态对待。只要有好的制度、好的风气,我相信国展会越办越好。不管哪种表现形式,只要能让人喜欢,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庄桂烽:我今年也投了几次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虽然没能入选,但是我发现在书法创作上进步很大,自信心也提高了。
  傻乎乎地吐泡:展览没有错,只是评选制度还不完善,如此多的稿件,仅凭几秒钟就确定去留,是很不严肃的。国展可以统一颜色纸张,分为规定书写和自由书写。
  绛云楼:参与国展就像参加晚会,仅仅是天生丽姿会走两步还不行,不化妆,不穿亮丽的衣服,没有可人的表情,很难有上舞台的机会,况且上了舞台怎么行走?
  蕉雨轩主人:不管怎样,国展至少能普及并提高群体的书法水平。
  南山道人:今年参加了草书展和兰亭展,草书展入展,兰亭展落选。我写的不是二王系列,入草书展可能纯属运气。投兰亭的作品自己觉得比草书展时发挥得好,甚至想有可能冲奖,结果落马。
  李志谦:参加国展,是某一特定时期自己水平的展示,当然更多的是应该静下心来修炼。
  朴聋:每天做日课的时候,我把参赛假想为一个小目标,可以调动一段时间的创作积极性和学习探索的热情,但还是以临摹为主,好的作品永远在下一张。参赛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而非目的。现在比赛对材质、表现形式越来越重视了,注重形式感我觉得是好事,探究形式的过程就是严肃认真地对待作品创作的过程。
  墨淘(马来西亚):投展就要选你认为最好的作品,并且必须尊重所有的比赛。然而,艺术的审美很主观,有没有入选或获奖,很难说。
  我认为参赛者很苦,也很努力。如果要问参赛者有进步吗?我可代表所有书友说:有!每年大家都有进步。如果问评审团的水准有提高吗?问谁呢?难道参赛者可以这样问吗?
  此君楼主:修房子都是先打地基,再一层层地垒砖,最后装修。艺术的美应该是耐人寻味的,不应该只是一时的视觉快感。
  虚心:学书法为了名利有何不可?恰恰是有名利可图才有这么多人愿意深入,不是吗?学好书法是艰难和长久的事。名利不一定都是贬义,一个书家名利双收了就写不好字了吗?参加国展获奖是我梦寐以求的,但也是我不敢想象的,每次比赛入选和获奖也就300人左右,是不是给有水平的落选者增加个级别认定?
  无不为: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绝对的公平永远不会有!特别是对于艺术,评委个人的水平和审美不一样,评审的结果自然不会一样。
  前几天,电视报道声乐考试时,评委为了“显示公平”,在评委和考生中间用布帘隔开……将来国展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书法作品不落款,评上奖以后再落款加印章?
  宗明志:六届国展,我写了近半年,用了近半刀纸,形式多样,却没有满意的作品。后来把六尺纸裁的边,约20公分宽六尺长的纸,随手写了个四条屏,感觉还好,投去居然入选。试想,如没半年的努力奋斗和放松的心态,何以入选?我想平时的努力和应时的创作都是需要的。
  西岩:书法是什么?在以前是每一个文化人的必备,在今天应该说是个“玩艺儿”。我虽喜欢书法,但对它的前景是有疑问的。我曾在许多小学教过书法课,但坚决反对在小学全面开毛笔书法课。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实在太落后,而作为艺术的工具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掌握它呢?所以人们要清醒认识书法在现代社会的分量。
  白琴:实话实说,搞艺术的人都是爱名的,自己的作品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毕竟付出了辛勤劳动。不想听别人由衷赞誉的人是没有的……因此我认为作为体现书法最高水准的国展,大家是该去拼搏一番的。可是由于制度、评委的审美观等因素,国展依然会对人才有遗珠之憾。
一顺弯:现在是好手大致不会被埋没的,这个得自己鼓励自己,同时要调整好心态。
  化身:国展和美术高考如出一辙(如果你参加过的话),大家都是为了考试在考试,却忘记了书法本身。
  日日新:说到美术高考,我介绍一下,大家来对比看看:一、美术高考是由主办方提供统一的纸张、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二、改卷组织:1.先由评委从画作中挑出样品,统一意见后,以3分或×分为一档,挂到醒目的地方,然后大家按样品的水平将试卷(画作)挑出来归到各类分数的样品下;2.接着交叉复查各组的试卷,看有没有水平悬殊的给归错类了,并给予调整;3.由评委2人一组给分好档次的试卷打分。一般这样出来的成绩都比较公正了,但也发现过这样的事:评完拆卷后(按规定打分数后卷一拆就不能更改,如更改必须纪检、评委主任、若干专家一起讨论后才能生效)还会发现某幅画特别精彩,是因为评委不喜欢这种画风,给放到低分的档次去了,复查没有发现。高考尚有这种可能性,那么国展呢?
  魏春雷:书法作为艺术创作,在用纸、用墨、择笔、作品形式等方面精益求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书法似乎是一挥而就(正如歌唱家演唱开口便是),而其中的艺术含量几乎是无法量化的。王右军写兰亭“一挥而就”,李太白的“斗酒诗百篇”,非其才何以当之!如果我们还能认识到自己仍然在必然王国里奋斗,那么就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与自由王国的距离。如果顿悟是那么轻松,那佛就不值钱了。
  杨卫列:我觉得在有一定传统功力的前提下,提高入展几率的方法应该有以下几种:一、作品千万不能太小,至少也要在4尺以上,6尺、8尺更好;二、字数千万不能太少,写小楷和写小行书的更是如此;三、风格一定要突出,且一定要让人看出渊源才好;四、章法一定要求新、求奇,但切不可为新而新,为奇而奇;五、多投几次,且几次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差。
  毛三道士:2006年书坛展火纷飞,俺自知功力不济难敌高手,故只能按兵不动,免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徒伤皮毛!
  对月吟长:俺的投稿经验:如你创作出一件好作品,千万留下“玉”照。如没入展,还能看看作品,这比再交退稿费省心,这是我下决心买好相机的动因。
  莫克:入展、获奖、落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委。作品水平高,评委水平低,好作品照样落选。评委有私念,差作品照样可获奖。并且有很多运气成分。前些日见兰亭作者史焕泉、顾翔。史君本以行草书见长,获奖的却是隶书;顾君以篆刻见长,却以篆书获奖。他俩都很纳闷。其实这类情况很多,几年前以楷书见长的宋旭安,在电视书法大赛中以隶书获奖,决赛时一些隶书基本问题都回答不上来,面对评委,宋君大胆回答:我平时写楷书,隶书基本上不写。
  荒煤一蠡(三哥):在国展上取得一项成绩,就意味着多一块金字招牌,也就扩大了自己的市场。对于条件不是很好的书家来说,简直是太有必要了!这些年轻人,追求艺术和养家糊口是没有办法割裂的。艺术发展是远虑,生活需要是近忧,远虑虚无,近忧现实。
  whme1234:王羲之要是还活着,他的兰亭是否能得奖(作品又小字又少)?我看有点险。
昆仑山人:戏说国展:
1、一广告语: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注释:牙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扎实的传统功底,笔墨纸砚的精心挑选、试用,饮食睡眠的合理调整等。
2.邓小平语录: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注释:从当前国展总体形式看,“花猫”越来越多。不过物极必反,没准哪天白猫又突然“受宠”了呢。
3.爱迪生曾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民间俗语:到处撒网,重点捕捞。
注释:以上两句话提醒我们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别忘了瞅准一个方向多下点“血本”。毕竟投的稿件越多,入展的几率更大。
4.如果侥幸入展,那就可以在自己的名片上打上一个类似“中国驰名商标”的防伪标志了。
5.谁不希望自己嫁出去的女儿能有个好归宿?如果“夫家”实在瞧不上把咱的女儿给休了,那咱可不敢奢望连“嫁妆”一起退回来,只求“女儿”不要缺胳膊短腿就好。

----摘自书法热线


博览群姝 发表于 2007-9-5 21:10

em1 em1 哈哈哈,沙发!!!em2 em2

逸墨斋 发表于 2007-9-6 06:57

em2 em2

圣手书生 发表于 2007-9-6 11:40

em1 em1

船山居士 发表于 2007-9-6 12:36

em1 em1

大斌 发表于 2007-9-6 18:42

em1 em1 em22 em22 em22

匏叶斋主人 发表于 2007-9-7 08:29

em3 em3 em3 em3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7-9-7 21:32

em11 em11 em8 em8 em5

喜鱼居士 发表于 2007-9-9 22:34

有意思em2 em2 em2

张生 发表于 2007-9-25 00:51

em1 em1 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国展(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