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组诗)
三月江南(组诗)兰亭行 三月的阳光是绿的,自青天飘落下来,染绿了所有的花草树木之心。染绿了人们的情感。从而使春梦也葱茏起来而迷人。
我和赴兰亭节的人们行进在如清泉一样的空气中,感知一千六百年前的古宇,感知三月的心音,感知书法的投足声。
鹅池伸开了双手,欢迎人们的喜庆。而兰溪却静静地吟着小诗,在等待。
溪水清澈得水晶一般,普照着古人心宇,鉴照着今人的感怀。我们是一群归巢的小鸟,栖息在水畔那久候我们的蒲团。
三月草木特有的清香,唤醒我们一千年前的记忆。
谢安在哪里?羲之在哪里?兰溪之畔似曾留着他们的影子,在我心头隐隐闪光。天上几丝白云和人们一同坐下来。
倩女玉手纤纤将黄酒杯放入小溪,微笑与心音顺流而下,九曲十弯。
我坐在当年羲之处,拾起了第一盏酒杯。啊,那么沉重而又那么轻盈,那么人生的第一次感知,而又那么与魏晋的文人如此的贴近,聆听他们的吟咏声。
生来不饮酒的我,第一次举起了酒杯,并且诗性勃发:
忆书圣
右军书无敌,笔墨思不群。清新渊明诗,俊逸谢安文。山阴池边树,会稽岭上云。常忆兰亭集,诗书共三春。
忆书圣之作曲水处诞生了。
我感知,酒从我的目光中饮下,直入五腑,进而全身的血液随酒兴蒸发。
诗亦如酒样地挥发着。小溪似也醉了。面对一股清流,人们的喧嚣在清流中流动。
鸟鸣的百转与相机的卡卡声,在溪畔如诗的节拍中起伏着。
书家们如一个个飘逸灵动的文字书写在这古老传奇的兰溪之上。记录着时隔千年的前后呼唤,心与心的碰撞,感知时空的浩大和自我的微小,如空中飘落的一滴细雨。只有在书圣坐过的地方,才能感知他神奇文字的体温、他的美妙、他的飘逸、他的上承前贤后启我辈的那种伟大与慈祥。
万岁,中华民族的文脉!我们记住这一刻,从李世民直到我们黄河般流动的笔管。
(丁亥三月记于从杭州归来的列车上)
登天台山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李白的诗章呼唤着我。在杨西湖、江吟诸友相陪下,我踏上天台之路。路迢迢兮,其修险。驱车在飘带般的山路上,我们飘飘欲仙。
穿过郁香的松杉,穿过翠绿欲滴的山峦,穿过飞拂而逝的白云,我们惊奇的心泊在天台峰的华顶。
四望无际的高山杜鹃,竟如此数丈高大,又千年列阵在山端久候。让我景仰与感叹!
阳光在杜鹃树的枝叶上流动。杜鹃鸟的绿色鸣叫在深涧回响。平旷的茶园含着晨露在酝酿杯中的清香。
举头望去,归云洞就在五丈高的削壁上,古松守候,白云居卧,想仙人仍在洞中禅坐?就在此念际,我的身边竟现出 “葛仙茶圃”的石碑。我愕然了,晋代大宗师葛洪就在此山植茗练丹么?真人似犹在,因其名著我翻过多遍,并常在梦中相晤。真人的传奇逸越杜鹃与松杉的千年之梦,碧绿与沉香镌刻在景仰之中。
在此处留张照吧,记录心灵的千载之旅。记录这不期的相遇与惊喜。记录此生中最不可思议的登临处。
有谁相信,在事后照片的冲扩时,葛仙的铭石和我的头顶与双足竟显现一圈圈紫色光环,让人诧异。
你神奇之光来自何处,难道千年前的真人之灵仍在华顶坐禅?我叩问那天台山,我叩问那洞栖云,我叩问那郁郁葱葱的满山杜鹃的绿色魂魄。
生命的存在何止一种形式,抑或青石与白云也是生命。只要有阳光将其唤醒,那天台山的行吟就在我们的读本中。
沿着又一条山路我们云雾般地飘下,心灵中似有葛仙的影子在走动。
云路旁的青峦多情地向我们招手。江吟先生说;沉甸甸,白阳先生的诗囊早已装满。
是的,我诗囊中的真情如玉石般沉重而不朽。
(丁亥三月未于北苑寓所)
em2 em2 心灵的千载之旅 很好的散文诗,又有古代韵文的味道。欣赏em2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