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荀彧的空盒子
荀彧的空盒子在《荀彧别传》里有一封曹操写给汉献帝的奏章,文中称荀彧自起兵以来“左右王略,发言援策,无施不效”。他对朝庭的功绩“用批浮云,显光日月”,可与汉初的萧何相提并论。求封彧为万岁亭侯。荀彧固辞。这件事发生在建安八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再次上表请求增加荀彧的食邑,达到两千户的规模。在那份奏章里他回忆了战官渡和平河北的往事,认为“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至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又说“古人尚帷幄之规,下功拔之捷,前所赏禄未副彧巍巍之勋,乞重平议,畴其户邑”。言辞极为恳切。荀彧使人深让,达到十多次。曹操依然不肯罢休。像很多著名的君臣的故事一样,王的一次次溢美的夸赞和封赏配合着臣的诚惶诚恐的三番五次的辞让,表明这个被列为曹魏第一文臣的荀彧正沉浸在今上深挚的宠幸和眷顾之中。
建安十七年,曹操在前线奏请荀彧到谯劳军。并留彧“参丞相军事”。后来大军开拔,彧因病留在了寿春。“以忧薨,是年五十”——这最后的帷幄运筹似乎并不寻常。荀彧本是最可信赖的谋臣,为什么这次征伐没有带他去!既要让他来,为什么要以劳军的名义!为什么趁机留下他,荀彧本不愿?是强迫!以病留寿春,为何以忧亡!史书暧昧的叙述令人生疑。《魏氏春秋》里还讲到这样一个细节:在此以前,曹操送过荀彧一个食盒,,打开却是空的。荀彧遂饮药自尽。到底发生了什么?《献帝春秋》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封伏皇后写给她父亲的信,说董承之死罪在曹操。言语非常过分,大概是骂了几句。荀彧得到这封信,觉得没法给曹操说。想不到的是这封信又通过另外的渠道直接送到了曹操手中,荀彧以隐瞒不报自此结怨于曹。在《魏书荀彧传》中讲到了另外的原因:这一年,董昭联络大臣们欲上表奏封曹操为魏国公,秘密问计于彧。彧表示反对。接下来发生了上文的一幕。荀彧死后的第二年,曹操晋位魏公。
至于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称王,《荀彧传》中说“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推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与曹共事多年,曹操的想法他不至于想不到。这种“外王内圣”的境界是曹操所需要的——回击那些骂自己是窃国者的反对派们。荀彧设身处地的为王“买义”这是一种难得的深谋远虑。
这种洞明的智慧曹操也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始终没有披上黄袍——证明了这一点。但王的私欲扭曲了自己的心,于是,荀彧的明智客观上倒成了让人难忍的绊脚石。奸佞小人的可怕正在于他们调动着培养着利用着王的私欲,成为他们打击对手而兵不血刃的利器。《吴书陆逊传》写陆逊之死:孙权的几个儿子争嫡,全琮儿子全寄阿附鲁王,陆逊给全琮写信说这是古人最为忌讳的事,“终为足下门户致祸”。全琮没有听,还忌恨陆逊。在孙权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太子孙和将被废,陆逊劝阻,“叩头流血”孙权不纳,几次派人斥责陆逊,一代名将就这样愤恚致卒。《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朱元璋晚年的一件事,在一次和朱元璋的谈话中,刘基提到一块叫淡洋的闲地,那里地处瓯闽之间,很是险要,建议在此建巡检司。胡惟庸与刘基交恶,阴使刑部尚书吴云劾之,说淡洋距山海有王气,刘基“欲图为墓地”。朱元璋没有说什么,让人把这份奏章交给刘基。刘基惊惧,“驰入朝见上”“引咎自责”。不敢言归,竟至有疾。后来病情加重,有人把情况汇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竟然不再理会。没过多久,刘基病逝。
小人的凶恶让人感叹。
[ 本帖最后由 种纸山房 于 2007-8-7 12:55 编辑 ] 大凡为帝王者,都有其阴狠的一面,尤其是一些开国君主在对待元勋们的态度上,是为功高震主,利用小人的谗言或者其它方式将其除掉.是为兔死狗烹.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说得好,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
历史上类似荀彧的事比比皆是.em17 em17 em28 em30 em16
页:
[1]